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规模化机械储能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青山 李妍 +1 位作者 张群 汪德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4-867,共14页
针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及重力储能等规模化机械储能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四类机械储能技术的充放电原理,然后从电力系统应用场景需求视角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并网方式及电气运行... 针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及重力储能等规模化机械储能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四类机械储能技术的充放电原理,然后从电力系统应用场景需求视角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并网方式及电气运行特性的差异及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四类规模化机械储能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势,从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在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然后通过多维度综合比较不同机械储能的技术优势及经济性,提出了考虑场景适用性和经济性的混合机械储能应用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的最新机械储能工程案例。本文分析结果可为规模化机械储能的发展及其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机械储能 电气特性 并网方案 应用场景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路径模型的变电站系统震后功能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志浩 柏广林 +7 位作者 吕菁 张炜 刘鹏 矫龙飞 文波 康永康 张帆 徐鹏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0,共11页
变电站系统的设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并通过精密布置的导线进行相互连接。为研究220 kV变电站系统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结合电力路径模型与变电站网络拓扑关系模型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变电站量化为由设备与导线构成的电... 变电站系统的设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并通过精密布置的导线进行相互连接。为研究220 kV变电站系统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结合电力路径模型与变电站网络拓扑关系模型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变电站量化为由设备与导线构成的电力传输路径,并建立了变电站系统的拓扑关系网络,从高压多输入-低压多输出系统的视角出发,评估变电站的抗震性能。提供了在不同功能需求下变电站抗震能力的中值和对数标准差,并分析了在不同功能需求条件下变电站的失效概率。提出以220 kV变电站的出线单元数量作为衡量变电站功能水平的量化指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变电站系统的易损性进行分析。分析了主变压器容量配置对震后供电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系统在地震后出线输出总电容量的供电能力评价指标,揭示了不同主变压器容量配置方案与不同功率因数下,变电站震后输出总电容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系统 电力路径模型 网络拓扑关系模型 蒙特卡罗 易损性 供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调频挑战与多层级协调控制框架 被引量:23
3
作者 鲁宗相 叶一达 +3 位作者 郭莉 谢珍建 刘国静 乔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7,110,共11页
电力电子接口装备在源、网、荷的深度应用推进了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进程。净负荷波动增加、同步惯性减小、有功平衡能力削弱,对系统频率稳定的冲击初现端倪。电力电子接口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输入能量不可控、控制器... 电力电子接口装备在源、网、荷的深度应用推进了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进程。净负荷波动增加、同步惯性减小、有功平衡能力削弱,对系统频率稳定的冲击初现端倪。电力电子接口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输入能量不可控、控制器髙度异构,难以纳入传统交流同步系统的有功频率调整框架,而未来的电力系统需要在越来越少同步发电机容量背景下维持有功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从电压源型换流器可定制性出发,提出了电力电子化下对电力系统有功频率多层级协调控制的新框架:在接口层面,重建输出功率与系统频率的耦合关系,虚拟同步机的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特性;在单机层面,协调电力电子电源内部储能元件释能和输入能量来提供调频能量,优化虚拟参数实现机网协调,降低频率二次跌落风险;在多机层面,统筹改善频率动态特性的装置和长期频率恢复装置的配合;在系统层面,借助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下垂策略,重建直流互联的多同步系统间跨区频率支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 可定制性 调频 虚拟同步 有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和合作博弈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容量配置
4
作者 吴霜 杨爽爽 +4 位作者 翟晓萌 孙晓荣 潘学萍 程曦 仓敏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在双碳目标下,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的配电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合理规划配置分布式储能,实现了储能共享,促进了新能源高消纳,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首先,考虑园区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马尔科夫状态,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储能容... 在双碳目标下,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的配电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合理规划配置分布式储能,实现了储能共享,促进了新能源高消纳,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首先,考虑园区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马尔科夫状态,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储能容量配置随机规划模型。其次,考虑园区间合作进行电能交易会降低自身运行成本,以各园区最小投资运行成本、最小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弃光惩罚成本以及园区间最小交易成本为目标,建立基于纳什议价的互联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多目标模型;然后将非凸非线性化模型转化为两个子问题,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和CONOPT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不同模式和方案下的决策结果,验证所提模型能够合理配置储能容量,并有效减少各园区成本以及碳排放量和弃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马尔科夫模型 碳排放成本 纳什议价 合作博弈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无线专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哲 赵宏大 +4 位作者 朱铭霞 周霞 解相朋 谢宏福 臧必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38,共12页
电力无线专网将成为解决电网"最后一公里"通信连接问题的关键技术,助力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全面深入应用电力无线专网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 电力无线专网将成为解决电网"最后一公里"通信连接问题的关键技术,助力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全面深入应用电力无线专网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业务对通信的需求,研究了电力无线专网架构、技术和特点。其次,深入分析了电力无线专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即控制类业务、采集类业务、移动类业务。基于应用场景指出了电力无线专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通信干扰、网络安全、业务连续性以及基站选址等问题,并结合建设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给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电力无线专网建设方向,在业务针对性、业务发展需求、业务扩展性以及业务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通信 电力无线专网 通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持时强震对电力基础设施的致灾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韩超 丁志锋 +1 位作者 王越 张献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90,共8页
近年全球长持时强震频发,致灾效应十分明显。震害调查表明长持时强震下电力基础设施的易损性相较于常规级地震(Mw=5. 5~7. 5)更为严重,研究长持时强震下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和防震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实例,总结了... 近年全球长持时强震频发,致灾效应十分明显。震害调查表明长持时强震下电力基础设施的易损性相较于常规级地震(Mw=5. 5~7. 5)更为严重,研究长持时强震下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和防震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实例,总结了长持时强震典型震害特征;通过与常规级地震中电力设施易损性比较,归纳了典型长持时强震中电力设备的致灾特性,结果表明:长持时强震的强剪应力作用、场地严重液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地震动频谱特性改变是电力设施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最后,基于长持时强震的致灾特性对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为长持时强震作用下的抗震可靠性和防灾减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持时强震 电力设施 场地液化 致灾特性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汪德成 李妍 +3 位作者 张群 王思茗 许波 陈振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6,共7页
近年来分布式综合能源站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条有效路径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在负荷端就近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集产能、储能、供能于一体,应进行供需双侧的精准分析和优化调度以保证实际运行的节能效果。该文选取泰州市某园区级综... 近年来分布式综合能源站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条有效路径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在负荷端就近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集产能、储能、供能于一体,应进行供需双侧的精准分析和优化调度以保证实际运行的节能效果。该文选取泰州市某园区级综合能源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能建筑的全年负荷预测结果提出系统配置方案,然后基于TRNSYS仿真平台搭建系统模型并对多台机组变频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同时采用TRNSYS与GenOpt相结合的方法对冷热电储耦合系统能效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调用Hooke-Jeeves算法对水泵和光伏组件主要参数进行同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初投资情况下,优化后的系统年能耗降低3%,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17849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光伏组件 系统仿真 优化策略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条件下86 Ah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黄峥 秦鹏 +3 位作者 石晗 吴静云 姚丽娟 王青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5-1191,共7页
随着电化学储能项目快速发展,储能用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防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风险,需对其热失控行为有着清晰的认识。该文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采用过热的方式触发86 Ah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 随着电化学储能项目快速发展,储能用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防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风险,需对其热失控行为有着清晰的认识。该文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采用过热的方式触发86 Ah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对其热失控的产热与产气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泄压阀打开与最高温度这两个临界点将热失控过程分为3个阶段。热失控过程中,发现温升速率存在2个峰值,分别对应温度为110℃与225℃,并进一步分析了温升速率存在2个峰值的可能原因。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ITR)和氢气探头监测,得到热失控产生气体的实时组分,并详细梳理了各类产气反应。最后,对热失控产生气体在整个热失控过程中进行积分,二氧化碳和氢气是热失控产气的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30.15%与39.5%。该文研究可为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 产气规律 温升速率 质量损失速率 电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波动平抑与经济性的风光储系统中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38
9
作者 吴倩 王洋 +2 位作者 王琳媛 王梦帆 郑建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了平抑风电、光伏的出力波动,减少其带给微网的不利影响,以风光储系统中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神经网络的HESS容量优化配置... 为了平抑风电、光伏的出力波动,减少其带给微网的不利影响,以风光储系统中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神经网络的HESS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采用VMD分解并结合储能系统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等约束,制定HESS中两类储能的充放电策略。通过构造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储能系统关键参数与风光储系统输出功率平滑度指标的对应关系。以平滑效果最优与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HESS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HESS的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最后结合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系统 混合储能系统 平抑波动 神经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地电阻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暂态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庭华 薛永端 +3 位作者 赵雪霖 张倬铭 李妍 李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51,共9页
现有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多假设金属性或低阻接地,关于故障点接地电阻变化对接地暂态特征的影响分析不足。本文重点从定量角度给出暂态零序电流与电压的表达式,分析能够刻画暂态电气量特征的谐振频率、峰值、衰减因子... 现有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多假设金属性或低阻接地,关于故障点接地电阻变化对接地暂态特征的影响分析不足。本文重点从定量角度给出暂态零序电流与电压的表达式,分析能够刻画暂态电气量特征的谐振频率、峰值、衰减因子等参量的分布范围;从定性角度分析对比了过阻尼状态下高阻与低阻等值电路的模拟精度。综合形成故障电气量的暂态分量特征随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当故障点接地电阻处于过阻尼的范围内时,利用高阻接地暂态等值电路模拟的精度更高。本文完善了接地故障暂态分析理论,为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和暂态检测等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接地特征分析 等值电路 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气体扩散仿真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俊 贾壮壮 +4 位作者 秦鹏 黄峥 吴静云 戚文 王青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为研究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泄压阀打开之后,释放的气体在模组中扩散行为,本文基于实际100%SOC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模组尺寸建立1∶1几何模型,模拟电池模组内部电池发生热失控、泄压阀打开及释放气体的扩散行为;通过FD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 为研究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泄压阀打开之后,释放的气体在模组中扩散行为,本文基于实际100%SOC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模组尺寸建立1∶1几何模型,模拟电池模组内部电池发生热失控、泄压阀打开及释放气体的扩散行为;通过FD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热失控时释放H_(2)、CO、CH4和CO_(2)气体的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泄压阀打开后,在8 s内气体充满整个电池模组箱内部上侧,在电池模组箱上方内部的温度维持在55℃;在30 s之后,模组箱内气体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平衡,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释放的气体中CO_(2)约占30%,在4种气体中占比最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设计以及气体探测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S 锂离子电池模组 热失控 产气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储荷特性的直流微网低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妍 王展 +2 位作者 黄迅 张慧媛 何大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7-54,共8页
针对并网运行的直流微网低电压穿越问题,分析了光储荷直流微网系统构成及运行原理,得出了直流母线电压解析表达式。基于不同电压跌落幅度及变流器最大承载电流限制,提出了一种计及光储荷特性的母线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依据母线电压波... 针对并网运行的直流微网低电压穿越问题,分析了光储荷直流微网系统构成及运行原理,得出了直流母线电压解析表达式。基于不同电压跌落幅度及变流器最大承载电流限制,提出了一种计及光储荷特性的母线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依据母线电压波动幅度和微网功率状态,综合调整各单元运行模式来实现系统低电压穿越,提升了系统低电压穿越期间功率平衡及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水平。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对直流母线电压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直流母线电压 电压分层 低电压穿越 功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网式MTDC系统直流故障电流初始阶段的高频等效分析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妍 陈怡然 +5 位作者 田方媛 何大瑞 李腾 杨兵 吕玮 王文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2,共8页
对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multi-terminal DC,MTDC)系统来说,一个主要的技术挑战是如何在直流故障的初始阶段快速地切除故障线路。然而,现有的保护技术以及故障分析方法研究大多基于数值仿真,缺乏... 对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multi-terminal DC,MTDC)系统来说,一个主要的技术挑战是如何在直流故障的初始阶段快速地切除故障线路。然而,现有的保护技术以及故障分析方法研究大多基于数值仿真,缺乏可靠的理论分析。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环网式MTDC系统的高频等效分析模型,可用于计算系统发生直流故障初始阶段的故障电流。该模型将VSC的并联电容器等效为短路状态,因此可以用降阶的RL以及RLC电路模型来计算直流线路中起始阶段的故障电流。此外,本文也评估了常用的RL模型与高频等效模型这两种模型之间的误差,以及考虑不同故障位置时的计算误差。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高频等效模型完全可以用来计算MTDC系统初始阶段的直流故障电流,且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流分析 RL等效模型 高频等效模型 环网式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妍 孙建龙 +2 位作者 何大瑞 王庭华 余良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由于电池单体所处温度场不均匀以及电池单体内阻、库仑效率等参数的不一致,电池组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电池单体剩余电量不一致的现象,限制了电池组整体的可用容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 由于电池单体所处温度场不均匀以及电池单体内阻、库仑效率等参数的不一致,电池组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电池单体剩余电量不一致的现象,限制了电池组整体的可用容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该方法以电池荷电状态(SOC)一致性为均衡目标。以8节三元锂电池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作为实验对象,在搭建的电池均衡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电池组均衡操作前后可用容量分别为1.75和1.87Ah,经过均衡,可用容量提升了6.86%,证明了所提出的均衡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电池 串联电池组 主动均衡 SOC一致 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充电脉冲激励的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静云 鄢博 +1 位作者 戚文 孙金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动力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动力来源,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保证驾乘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安全事故频发,而电池内短路故障由于发生在电池内部,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知性而难以察觉。... 动力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动力来源,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保证驾乘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安全事故频发,而电池内短路故障由于发生在电池内部,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知性而难以察觉。提出一种面向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以阶梯充电电流作为激励,通过建立电池内短路故障等效电路模型,结合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算法辨识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进而进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和短路电阻估计,从而实现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在所搭建的电池内短路故障模拟测试平台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模拟的50和75Ω短路故障,短路电阻估计精度分别是94%和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 电池内短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限流器的多端柔直系统故障保护策略 被引量:33
16
作者 周光阳 李妍 +2 位作者 何大瑞 韩民晓 黄闻而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32-1443,共12页
针对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多端直流系统(MTDC)故障电流大、上升速度快,现有混合式直流断路器(DCCB)无法快速有效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故障处理策略。通过对比电感型超导限流器(I-SFCL)和电阻型超导限流器(R-SFCL)... 针对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多端直流系统(MTDC)故障电流大、上升速度快,现有混合式直流断路器(DCCB)无法快速有效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故障处理策略。通过对比电感型超导限流器(I-SFCL)和电阻型超导限流器(R-SFCL)对短路电流的影响,选取更具限流优势的R-SFCL,结合实验建立其失超和恢复超导态的等效模型。在分析R-SFCL和DCCB配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R-SFCL和DCCB配合的故障处理流程。基于舟山工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对所提新型配合策略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配合策略能够快速地隔离故障,实现非故障站的故障穿越,提高了MTDC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MTDC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保护策略 直流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消防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静云 郭鹏宇 黄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0-502,共3页
为确保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安全可靠运行,降低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火灾风险,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火灾防火和灭火系统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早期热失控及热扩散的特征气体参数为探测对象,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预测预... 为确保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安全可靠运行,降低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火灾风险,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火灾防火和灭火系统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早期热失控及热扩散的特征气体参数为探测对象,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预测预警,及早预测电池异常状态。采用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智慧联动,提出多层次火灾报警控制策略,以控制电池舱爆炸风险隐患,保障储能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磷酸铁锂电池 消防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排序的电动汽车聚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8
作者 薄鑫 韩笑 +1 位作者 许偲轩 胡春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139,152,共6页
考虑电动汽车车主、电动汽车聚合商以及调度机构的需求,依据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建立了以需求响应为基础的电动汽车聚合商及调度机构双层管理模式。根据电池寿命、可控状态、荷电状态、经济效应等因素,提出4种电动汽车调控次序指标及综... 考虑电动汽车车主、电动汽车聚合商以及调度机构的需求,依据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建立了以需求响应为基础的电动汽车聚合商及调度机构双层管理模式。根据电池寿命、可控状态、荷电状态、经济效应等因素,提出4种电动汽车调控次序指标及综合判定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等约束条件,提出基于指标排序的电动汽车聚合控制策略。基于工商业区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聚合策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需求响应 聚合策略 电网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附加闭锁控制提高双馈风电场高电压穿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倩 薄鑫 +2 位作者 张汀荃 吴杨勇 王庭华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缓解风机高电压脱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严重威胁,文中解析了集群风电基地广泛应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引发电压过冲的机理。SVC响应滞后及其自身物理特性缺陷,使其在电压跌落时难以提供有效容性无功支撑,而在电压恢复期向系... 为缓解风机高电压脱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严重威胁,文中解析了集群风电基地广泛应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引发电压过冲的机理。SVC响应滞后及其自身物理特性缺陷,使其在电压跌落时难以提供有效容性无功支撑,而在电压恢复期向系统输出冗余容性无功。为克服SVC控制性能的这种局限性,提出一种SVC附加闭锁控制策略,主要适用于外部故障引起SVC接入点出现严重低电压的场景。该控制策略给出SVC闭锁判定条件及闭锁后SVC重新投入条件,避免"错位补偿",有效降低SVC引发非故障风机并网点高电压的威胁,保障风场安全稳定运行。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后期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行提出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高电压脱网 SVC附加闭锁控制 无功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容量损失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方媛 王庭华 王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8-461,共4页
准确的电池老化轨迹预测对于储能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容量损失情况的可靠预测,分别针对电池在不同老化阶段下的核心损失机理,即由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成导致的活性锂损失(LLI)以及由电极材... 准确的电池老化轨迹预测对于储能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容量损失情况的可靠预测,分别针对电池在不同老化阶段下的核心损失机理,即由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成导致的活性锂损失(LLI)以及由电极材料机械疲劳造成的活性材料损失(LAM),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依次建立起基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的LLI容量损失机理模型与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LAM容量损失机理模型。最终构建起多应力耦合条件下的电池全寿命容量损失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均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活性锂损失 活性材料损失 容量损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