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复合纤维深度再生绝缘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永辉 卢金宝 +2 位作者 朱金康 白洋 艾克拜尔·吐尔地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绝缘油在持续高温、电场作用以及铜铁金属催化的影响下,会经历老化过程并生成各类杂质,干扰电气设备的稳定工作,因此,需要定期对绝缘油进行更换或者净化处理来保证设备工作稳定。传统的净化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清除细小颗粒和酸降解产物... 绝缘油在持续高温、电场作用以及铜铁金属催化的影响下,会经历老化过程并生成各类杂质,干扰电气设备的稳定工作,因此,需要定期对绝缘油进行更换或者净化处理来保证设备工作稳定。传统的净化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清除细小颗粒和酸降解产物。为改善老化绝缘油的净化工艺,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质量分数下表面改性微纳米复合纤维滤膜。通过对微纳米复合纤维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PVDF微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所配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同时,纳米纤维晶体结构的α相的含量逐渐减少,β相的含量则呈现增加的趋势。表面改性的微纳米复合纤维膜具有较高的疏水性,其水分滤除率达98.8%,将老化油的击穿电压提高了50.38%,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其绝缘性能。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表面改性微纳米复合纤维滤膜有效滤除了老化绝缘油中存在的水分和带电胶体,为绝缘油回收提供了一种更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净化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聚偏氟乙烯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与径向基代理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沛汉 尹翠 +2 位作者 贾娜 樊小朝 杨青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4-564,共11页
为提高短期功率预测精度,以赋予风电被电网资产更大规模消纳的优势,建立一种基于主导特征影响因素和小生境遗传算法改进的径向基代理模型的滚动式短期(0~72 h)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罚函数和排挤机制的小生境技术对传统基本遗传... 为提高短期功率预测精度,以赋予风电被电网资产更大规模消纳的优势,建立一种基于主导特征影响因素和小生境遗传算法改进的径向基代理模型的滚动式短期(0~72 h)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罚函数和排挤机制的小生境技术对传统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以径向基代理模型(RBF)作为建模基础,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以反传误差极小为目标函数对RBF模型的连接权值进行优化,借助其寻优能力来获取最佳权值,以达成对RBF网络的改进和二次训练;然后,基于主导特征气象因素,结合改进的RBF模型最终建立N-SGA-RBF风电出力预测模型,对风电场连续3日0~72 h输出功率进行预测;最后,对N-SGA-RBF模型、RBF模型以及BP模型做预测结果趋势变化、各采样点绝对/相对误差分布、发电预测预报准确率和合格率的对比。以新疆东部某风电场实测数据进行算例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径向基代理模型 小生境遗传算法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某大型调相机外冷系统结垢成因解析与防垢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斌 牛征 +6 位作者 谢强 郑金池 夏忠林 王彦明 梁博文 罗海平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对循环系统补充水、循环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及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外冷却系统内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_(3)、SiO_(2)以及CaSiO_(3);冷却系统结垢与系统循环水没有排污措施,过高浓缩倍率运行以及地区风沙侵入有很大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天气条件,提出若干防垢措施与建议,有助于该类冷却系统现场运行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防垢措施,保障调相机运维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循环冷却水 成分分析 防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波阻抗相位特性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志辉 邱宏逸 +2 位作者 王兴国 郭雅蓉 杨国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7,176,共12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LCC-MMC)并联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电网换相换流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LCC-MMC)并联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VDC,MMC-HVDC)的技术优势,但因其不一致的边界特性、特殊的汇流母线结构、不同的换流站控制策略,导致现有的线路保护方案难以直接应用。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测量波阻抗相位特性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保护方案。首先,推导不同故障位置测点处测量波阻抗表达式,发现在高频段内,测点处测量波阻抗相位在区内外故障条件下差异显著,且相位特征与故障距离、类型和过渡电阻等因素无关;接着,利用S变换提取测量波阻抗相位信息,并结合行波高低频能量比判据,实现故障识别;最后,在PSCAD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区分T区母线与其相邻线路末端故障,在满足快速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干扰(20 dB)能力,满足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线路主保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 波阻抗相位 输电线路故障 S变换 继电保护 T区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反射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温刚 李楚 +4 位作者 程林 寻传宝 王同云 张国治 鄂宜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4,共8页
匝间短路是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主要故障类型,目前缺乏有效的离线检测手段以在投运前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本文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搭建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的分布参数模型,模拟脉冲信号注入后的折反射过程,研究匝间短路对绕组首、末端响... 匝间短路是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主要故障类型,目前缺乏有效的离线检测手段以在投运前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本文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搭建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的分布参数模型,模拟脉冲信号注入后的折反射过程,研究匝间短路对绕组首、末端响应信号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响应信号绝对值的积分值构建特征波形,并从中提取特征值对绕组的匝间绝缘状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本文基于波过程及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提出的4组特征值法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一致,通过对不同结构电抗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发现不同结构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的特征值变化趋势也一致,因此上述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结构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研究成果可为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严重程度和区域定位的诊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匝间短路故障 行波反射法 故障诊断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属微粒流动变压器油的直流局部放电与击穿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金铜 温刚 +3 位作者 姜东飞 黄志强 张玉辉 潘卓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0,共5页
自由金属微粒通常被视为换流变压器液相绝缘中危害最大的污染杂质之一,可导致设备的局部放电(PD)起始电压与击穿电压显著降低。本文构建了变压器油循环系统,开展含金属微粒变压器油在不同油流速度下的直流局部放电与击穿试验,并提取PD... 自由金属微粒通常被视为换流变压器液相绝缘中危害最大的污染杂质之一,可导致设备的局部放电(PD)起始电压与击穿电压显著降低。本文构建了变压器油循环系统,开展含金属微粒变压器油在不同油流速度下的直流局部放电与击穿试验,并提取PD特征量,获取了特征击穿电压随油流速度的变化,然后结合油隙的微粒分布影像,讨论油流速度对局部放电和击穿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油静止时,含金属微粒变压器油的局部放电程度最高,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大,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升高,放电重复率和单位时间累积放电量降低;油静止时,含金属微粒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最低,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大,击穿电压的Weibull分布曲线右移,特征击穿电压升高,即油流动提升了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大幅降低了击穿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直流 变压器油 局部放电 击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