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敏感度的评价与分类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宇轩 苏娟 +2 位作者 贾涛 陈进 刑占礼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5-581,608,共8页
为了督促供电企业切实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并实现对需求侧资源的有效调动和配电资源的高效管理,研究了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敏感度的评价与分类方法.分析电力用户敏感特性,提出电力用户敏感度定义;从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因素建立... 为了督促供电企业切实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并实现对需求侧资源的有效调动和配电资源的高效管理,研究了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敏感度的评价与分类方法.分析电力用户敏感特性,提出电力用户敏感度定义;从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因素建立电力用户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指标矩阵,并给出定量、定性指标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介绍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的电力用户敏感度评价算法以及基于两者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该评价算法应用于某省科技核心区,对该区域内的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公共服务类用户进行敏感度评价.结果表明,此算法可得到各个用户的敏感度等级,为该区域的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用户分类 用户敏感度 敏感度评价 AHP算法 FC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害预测的配电网多时段供电弹性提升策略
2
作者 袁文海 居来提·阿不力孜 +3 位作者 黄新民 穆斯塔法·努尔 黄韦博 马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0-1071,共12页
考虑配电网所面临的极端灾害风险,提出一种基于灾害预测的配电网弹性供电策略。首先,分析灾害预测对配电网弹性供电的提升作用。其次,基于灾害预测信息,考虑应急电源车的优化部署与电能转运,提出配电网面临灾害时的预防、抵御和恢复3个... 考虑配电网所面临的极端灾害风险,提出一种基于灾害预测的配电网弹性供电策略。首先,分析灾害预测对配电网弹性供电的提升作用。其次,基于灾害预测信息,考虑应急电源车的优化部署与电能转运,提出配电网面临灾害时的预防、抵御和恢复3个阶段的供电弹性提升模型。第三,采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将所构建的非凸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并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69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预测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弹性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岛电网供电的MMC-HVDC有源/无源切换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文忠 古丽帕丽·赛力江 +2 位作者 周冠宇 孙鹏 董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57-165,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可为海岛电网等重要领域供电,当海岛电网处于有源和无源网络切换过程中时,存在有功功率不平衡、交流电压振荡等不稳...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可为海岛电网等重要领域供电,当海岛电网处于有源和无源网络切换过程中时,存在有功功率不平衡、交流电压振荡等不稳定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向海岛电网供电的MMC-HVDC有源/无源切换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对外环功率控制和相角控制进行优化,消除切换时刻的瞬时有功功率不平衡,实现海岛电网的平稳切换。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三相MMC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作用下,系统在有源、无源及两者切换时刻皆可正常运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海岛电网 有源网络 无源网络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 注入信号归一化面积差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
4
作者 高超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吴小芳 李鹏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9,共16页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分析确定了注入信号的频率、时长、幅值,提出一种基于LCC的信号注入策略。其次,分析了不同故障性质下信号注入后电压在分布参数模型下的差异性,发现了不同故障性质下由于线路模型差异导致本端电压测量值与对端电压计算值幅值差异明显。最后,结合上述幅值差异性构造归一化面积差,实现永久性故障识别。结合PSCAD/EMTDC仿真结果可得,所提方案仅利用单端数据,不受数据通信影响,且无需仿真整定,能够可靠识别永久性故障,可以耐受400Ω过渡电阻和40 dB噪声干扰,适用于1500 km及以下长度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永久性故障识别 注入信号 幅值差异 归一化面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状态评估方法
5
作者 绳飞 曹留 +3 位作者 刘玉龙 黄杰 黄雅倩 朱彦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及时在线判别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状态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提高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状态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解决现有分类模型评估憎水性程度变化不均的复合绝缘子时往往只关注憎水性不错的部分而误判的问题。文章提出... 及时在线判别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状态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提高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状态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解决现有分类模型评估憎水性程度变化不均的复合绝缘子时往往只关注憎水性不错的部分而误判的问题。文章提出将分类问题转变为目标检测问题,采用改进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 R-CNN)算法评估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确定图像中所有水滴的位置与大小,采用Mask R-CNN中特有的mask分支预测所有水珠憎水性等级,再计算出相应憎水性等级所占的面积,最终选择面积最大的作为图像的憎水性等级并输出分类结果。结合各等级憎水性图像的特点,引入改进非极大值抑制(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 Soft-NMS)来减少高等级憎水性图像中水迹面积大且分布不规则时的目标漏检,并采用Giou-loss(generaliz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loss)加快低等级图像中目标小而多时模型的收敛速度。最终通过对比实验,从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每秒帧率(frame per second, FPS)、准确率三项评判指标验证了基于改进Mask R-CNN的憎水图像识别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憎水性 目标检测 Mask R-CNN 深度学习 复合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气动阻尼片抑舞效果分析
6
作者 赵珊鹏 张鹏飞 +5 位作者 张海喜 张友鹏 李小平 葛磊蛟 刘源涛 张宸瑞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8,共13页
为抑制大风区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正馈线在挡风墙尾流影响下发生的大幅舞动,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安装气动阻尼片后的接触网正馈线几何模型,结合用户自定义程序(user-defined program,UDF)与动网格技术实现正馈线舞动响应的流固双... 为抑制大风区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正馈线在挡风墙尾流影响下发生的大幅舞动,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安装气动阻尼片后的接触网正馈线几何模型,结合用户自定义程序(user-defined program,UDF)与动网格技术实现正馈线舞动响应的流固双向耦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当固接式气动阻尼片安装角度为140°时,正馈线舞动振幅最小;悬挂式气动阻尼片垂直向下悬挂,安装后具备抑舞效果.不同悬挂式气动阻尼片结构长度均为0.75D时,正馈线舞动振幅达到最小值,此时气动阻尼片的抑舞效果最好.气动阻尼片具有一定的压重效果,以抵消部分垂向风荷载,较适应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大风区段的运行环境,建议采用金属材质气动阻尼片.安装气动阻尼片后,气流经导线的通道会受到限制,产生压力差,进而导致气体流动速度减慢,气动阻力增强,消耗导线振动带来的能量,从而减少舞动的幅度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速铁路 气动阻尼片 接触网 抑舞效果 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7
作者 郑斌 缪刚 +3 位作者 韩昊 李鹏 马瑞辰 马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针对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送端线路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送出线路风场侧变流器和直流侧换流器在不同导通工况下的拓扑结构,考虑系统各元件的高频特性,分别构造送出... 针对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送端线路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送出线路风场侧变流器和直流侧换流器在不同导通工况下的拓扑结构,考虑系统各元件的高频特性,分别构造送出系统风场侧及直流侧的1模高频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内外故障下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的1模高频故障附加网络,并推导线路两侧保护所感受到的1模高频阻抗。最后,基于不同故障场景与1模高频阻抗匹配特性,构造保护判据。最后,基于RT-LAB平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不受风场控制策略的影响,可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准确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 LCC-HVDC 送出线路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运维人员技能培训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8
作者 杨涛 张亮 王俊 《农电管理》 2025年第2期23-24,共2页
新疆地域广袤,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极端天气频发(如暴雪、沙尘暴、高温等),输电线路覆盖距离长、跨度大。据统计,新疆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超15万千米,其中70%以上穿越戈壁、沙漠和高寒山区。这种... 新疆地域广袤,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极端天气频发(如暴雪、沙尘暴、高温等),输电线路覆盖距离长、跨度大。据统计,新疆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超15万千米,其中70%以上穿越戈壁、沙漠和高寒山区。这种地理与气候条件对变电运维工作提出了严苛要求:设备老化加速、故障点隐蔽性强、应急抢修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总长度 变电运维 新疆电网 输电线路 故障点 应急抢修 高寒山区 极端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效率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鹏辉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5期193-193,206,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剧增的电能需求,供电单位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是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发展智能电网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剧增的电能需求,供电单位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是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发展智能电网等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用电检查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网荷侧热惯性特征下用户动态响应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运行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晓敏 张明洋 +3 位作者 杨修宇 彭建 胡健民 袁少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2-1071,共10页
针对冬季多能源耦合下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功率调节能力受限于热功率输出,引起电-热联合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在网侧与负荷侧异质能流的惯性特征下计及用户温度动态响应以及动态反馈特性的联合... 针对冬季多能源耦合下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功率调节能力受限于热功率输出,引起电-热联合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在网侧与负荷侧异质能流的惯性特征下计及用户温度动态响应以及动态反馈特性的联合优化运行方法。首先,从建立CHP可行域与运行点的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后CHP机组运行灵活性不足原因,并给出了不可运行点重新回归CHP运行域优化的措施。其次,构建了传输侧惯性、负荷侧惯性影响下用户温度动态响应的多时间耦合特征双层模型,上层目标为热电异构能源系统总成本最低,下层目标为用能总效用最低。最后,引入了机会约束规划来刻画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通过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方法在保证大量CHP运行点重新收束情况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用户用能体验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优化 灵活性 惯性特性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循环里程成本的风-火-储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修宇 杨呈 +3 位作者 彭建 缪刚 袁少伟 朱正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30,共9页
结合储能寿命等效全循环模型,提出考虑储能循环里程成本的风-火-储协调优化调度方法。首先,结合全寿命等效全循环次数计算模型,进一步完善储能装置在不同充放电深度的循环里程中的寿命损耗评估模型;然后,在精准核算储能循环里程成本的... 结合储能寿命等效全循环模型,提出考虑储能循环里程成本的风-火-储协调优化调度方法。首先,结合全寿命等效全循环次数计算模型,进一步完善储能装置在不同充放电深度的循环里程中的寿命损耗评估模型;然后,在精准核算储能循环里程成本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储能运行成本、火电机组运行成本、弃风损失等因素的风-火-储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与传统的以度电成本结算储能运行成本的调度方法相比,有效避免低估低荷电状态下放电对储能寿命的影响,保障了储能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电 电力系统灵活性 循环寿命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分闸角与单相故障的后续换相失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胥仲晖 尹纯亚 +2 位作者 达塔娜 马星 樊庆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5,共9页
针对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分析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故障清除时刻(故障分闸角)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基于换相失败过程分析过零点偏移角对关断角的影响;其次基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法分析不同故障合闸角对逆变器首次换相失败的... 针对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分析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故障清除时刻(故障分闸角)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基于换相失败过程分析过零点偏移角对关断角的影响;其次基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法分析不同故障合闸角对逆变器首次换相失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故障分闸角及过零点偏移角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发现故障在换相过程中清除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风险最大;最后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例,基于PSCAD/EMTDC中的(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grands reseaux electriques,CIGRE)模型的不同故障合闸角与分闸角的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单相接地故障 换相失败 过零点偏移角 换相电压时间面积 故障合闸角 故障分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DG、SOP与ESS的两阶段协调规划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杰 王维庆 +2 位作者 王海云 王帅飞 杜金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1-82,共12页
双碳和新型配电系统构建目标下优化多种灵活型资源位置与容量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此,兼顾规划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vation,DG)、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双碳和新型配电系统构建目标下优化多种灵活型资源位置与容量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此,兼顾规划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vation,DG)、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储能(energy storage, ESS)的两阶段协调规划方法。阶段1以综合成本与越限风险最小为目标优化DG、SOP与ESS的位置和容量。阶段2属于联合SOP、网络重构、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容器组、需求响应和储能多种调节手段的多目标运行优化。同时,以基于灰靶决策技术的LDBAS算法和二阶锥优化的混合方法为规划优化的求解工具。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上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两阶段协调规划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灵活性、降低运行安全风险及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越限风险 智能软开关 协调规划 分布式能源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状态监测装置自取能技术综述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赦 胡东阳 +3 位作者 汪沨 居来提·阿不力孜 曹留 崔用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7-2089,共13页
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电网中的分布式状态监测装置将大幅增加,供电单元的运维成本随之升高,未来的电网监测传感网络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与传输供电和蓄电池供电等方式相比,自取能供电技术具有可... 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电网中的分布式状态监测装置将大幅增加,供电单元的运维成本随之升高,未来的电网监测传感网络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与传输供电和蓄电池供电等方式相比,自取能供电技术具有可靠性较高、应用场景广和运维成本低等优点,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供电方式之一。为此,首先对电网状态监测装置供电技术的现状和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将自取能技术分为从系统内部取能和外部取能两个主要类别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电流感应取能、电场感应取能和摩擦纳米发电机取能,这3种自取能方式结构多样、功率密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次,对自取能技术目前在供电可靠性、输出功率以及装置鲁棒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技术进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论述了组合自取能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电网状态监测装置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状态监测装置 自取能供电 磁场感应取能 电场感应取能 摩擦纳米发电机 组合自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舞动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友鹏 王鹏 +2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张宸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12-3623,共12页
为分析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的舞动特性,以兰新高铁正馈线为研究对象构建其3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悬垂线夹自由度对导线舞动的影响,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气动特性,由Davenport函数模拟随机风场。对比分析单跨... 为分析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的舞动特性,以兰新高铁正馈线为研究对象构建其3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悬垂线夹自由度对导线舞动的影响,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气动特性,由Davenport函数模拟随机风场。对比分析单跨与多跨正馈线舞动的幅频特性,并对多跨正馈线中仅有一跨满足舞动条件的工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风速下,风速大于10 m/s时多跨正馈线的舞动幅值、平均应力均大于单跨;单跨以及风速小于或等于15 m/s时的多跨正馈线水平方向舞动幅值大于垂直方向舞动幅值;当风速大于20 m/s时,正馈线舞动幅值呈减小趋势,且在多跨正馈线舞动模式中存在2个半波。同时,受悬垂线夹自由度的影响,相邻跨正馈线之间存在舞动波的传递现象,导线易受相邻跨舞动波的影响而发生舞动。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正馈线舞动机理,也可为现场正馈线的舞动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挡风墙 正馈线 多跨距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综合需求响应的CCHP-SESS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21
16
作者 程静 谭智钢 岳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8-929,共12页
能源低碳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针对包含多种清洁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微网与共享储能电站的协同优化调度问题,考虑不同类型负荷的耦合特性以及综合需求响... 能源低碳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针对包含多种清洁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微网与共享储能电站的协同优化调度问题,考虑不同类型负荷的耦合特性以及综合需求响应对其激励作用,提出构建一种供需协同优化的CCHP-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双层经济调度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电满意度、热和冷舒适度的综合满意度指标。双层模型中,上层主体为CCHP微网,下层主体为共享储能电站,采用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对其实施降维,并以大M法引入二进制变量将非线性约束线性化,转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后调用CPLEX进行求解。以新疆某园区CCHP-SESS系统作为算例,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可有效改善负荷功率分布,实现清洁能源出力特性与负荷需求响应特性的高效拟合,缓解供能压力;提出的CCHP-SES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协调上下层不同利益主体的能量分配,可有效降低CCHP微网的运行成本,同时增加共享储能电站收益,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确保系统供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微电网 共享储能 综合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 清洁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附加导线新型三角防舞器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珊鹏 葛威 +2 位作者 王思华 张友鹏 张宸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2-4862,共11页
为防止兰新高铁接触网附加导线易在大风条件下发生剧烈舞动现象,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线路的新型三角防舞器。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附加导线进行建模,采用谐波叠加法(weighted amplitude wave superposition method,WAWS)模拟接触网附加导... 为防止兰新高铁接触网附加导线易在大风条件下发生剧烈舞动现象,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线路的新型三角防舞器。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附加导线进行建模,采用谐波叠加法(weighted amplitude wave superposition method,WAWS)模拟接触网附加导线处的随机风场,并对导线模型施加风荷载,仿真分析附加导线安装三角防舞器前后的舞动响应。结果表明:三角防舞器可以同时抑制全档距内两条导线的舞动,在不同风速下附加导线垂向振幅的降低率超过57.14%,水平振幅的降低率超过65.24%,该防舞器大幅降低了导线舞动引起的动态张力,防舞效果显著。同时证明了三角防舞器对附加导线的舞动幅值和对于挡风墙牵引力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单支斜拉绝缘子,进一步体现了三角防舞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成果可为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附加导线舞动防治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 接触网 附加导线 三角防舞器 防舞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运检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傅强 向红伟 +2 位作者 刘彪 张玮 张世达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1006,共6页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运检风险评估问题,文章首先利用概率潮流等方法辨识细分风险的发生概率,建立层式风险评价体系;然后,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运检风险动态综合评估模型,实时评价配电网运检风险水平,并通过客观熵权方法...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运检风险评估问题,文章首先利用概率潮流等方法辨识细分风险的发生概率,建立层式风险评价体系;然后,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运检风险动态综合评估模型,实时评价配电网运检风险水平,并通过客观熵权方法确定各细分风险权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综合考量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系统风险水平,同时反映风险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概率潮流 客观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励惩罚机制和变权法的配电网每日运行效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心达 吕林 +3 位作者 许立雄 宋占党 魏弋然 张竹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9,共10页
电网评价方法一直是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科学、合理的电网评价方法对电网未来的规划和改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构建了一种基于激励惩罚机制和变权法的配电网每日运行效能评价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其... 电网评价方法一直是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科学、合理的电网评价方法对电网未来的规划和改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构建了一种基于激励惩罚机制和变权法的配电网每日运行效能评价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激励惩罚评价模型和变权理论对配电网进行单一时间断面上的评价。然后对一天内配电网的运行效能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和对比分析,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运行效能评价系统的区分度和灵敏度,提升评价方法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运行效能 激励惩罚机制 变权重 每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scade R-CNN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居来提·阿不力孜 刘玉龙 +3 位作者 曹留 黄杰 张勇 朱彦卿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8,共9页
针对航拍图中存在的绝缘子故障位置在图像中占比小、背景环境复杂导致的故障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scade R-CNN模型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在原有Cascade R-CNN模型的基础上,在骨干网络中引入可变形卷积学习几何变换能... 针对航拍图中存在的绝缘子故障位置在图像中占比小、背景环境复杂导致的故障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scade R-CNN模型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在原有Cascade R-CNN模型的基础上,在骨干网络中引入可变形卷积学习几何变换能力,在检测器中引入平衡损失函数平衡难易样本。在模型训练阶段,使用Copy-Paste与Mosica丰富故障绝缘子样本,平衡正负样本。使用该模型对航拍绝缘子图片进行故障检测实验,改进损失函数的模型与传统Cascade R-CNN模型相比平均召回率提升0.38%,引入可变卷积后的Cascade R-CNN模型与Faster R-CNN模型,相比平均召回率,从原来的89.78%变成93.49%,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克服样本遮挡以及样本不平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故障检测 改进Cascade R-CNN 可变形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