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输电杆塔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强 李录 +4 位作者 朱厦 臧志斌 张春光 赵光 赵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5-1424,共10页
针对输电杆塔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中尺度较小、语义信息占比过低导致的检测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x的输电杆塔检测识别方法。以YOLOv5x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结构为基础,采用C3融合卷积模块以及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模块优化... 针对输电杆塔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中尺度较小、语义信息占比过低导致的检测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x的输电杆塔检测识别方法。以YOLOv5x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结构为基础,采用C3融合卷积模块以及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模块优化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策略,同时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提高对小尺度目标的识别能力。基于亚米级遥感卫星数据在输电走廊区域开展输电杆塔检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精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可达到0.902,较原始YOLOv5x提高3.9%,与RCNN等经典目标识别网络相比也有较大提升,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输电杆塔的高精度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智能解译 输电杆塔检测识别 YOLOv5x 融合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的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烈权 周志峰 +2 位作者 朱志玲 张维 王勇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1-627,共7页
针对传统目测法检测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效率低下和基于手工特征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较浅,以及语义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改进YOLO-V4的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考虑到随着网络加深使梯度消失,以及减少网络中的特征冗余和参数量的... 针对传统目测法检测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效率低下和基于手工特征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较浅,以及语义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改进YOLO-V4的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考虑到随着网络加深使梯度消失,以及减少网络中的特征冗余和参数量的情况,CSP1模块采用DenseNet替换原网络中的ResNet;其次,为了实现特征信息的跨维度交互,让网络更加关注重要信息,在CSP1模块后引入了三分支注意力机制模块,同时使用FPN+PANet对特征进行融合;并且用CSP2替换CBL×5模块,降低了网络的运算量,提高了算法检测速度;最后优化了Focal Loss函数,对正负样本添加权重,以解决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本文算法相较于YOLO-V4的检测精度(precision,P)、召回率(recall,R)和多分类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高出2.98%,2.65%,2.92%,表明改进YOLO-V4可以有效检测贴片二极管表面缺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4算法 DenseNet CSP2 三分支注意力机制 Focal Loss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天地一体化的确定性网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雨曼 朱厦 +3 位作者 梁国鑫 周家恩 赵亚飞 彭木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4,共11页
卫星通信是未来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低轨互联网星座是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能够将当前通信网络扩展到全球近地区域。确定性网络技术是天基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相比传统尽力而为的分组网络,确定性网络具有低时延、低抖... 卫星通信是未来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低轨互联网星座是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能够将当前通信网络扩展到全球近地区域。确定性网络技术是天基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相比传统尽力而为的分组网络,确定性网络具有低时延、低抖动、低丢包率、高可靠的优势。概述了确定性网络当前的研究背景及现状,提出面向卫星通信的确定性网络架构,阐述了其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 确定性网络 时间敏感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跳探测优化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密定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开元 张守建 张春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低轨卫星接收机钟差约束后的轨道精度,提出一种钟跳探测优化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密定轨方法:针对重力回溯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和GRACE继任卫星(GFO)中存在频繁的纳秒级钟跳,给出鲁棒的钟跳探测方法和带有钟差约束的运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低轨卫星接收机钟差约束后的轨道精度,提出一种钟跳探测优化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密定轨方法:针对重力回溯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和GRACE继任卫星(GFO)中存在频繁的纳秒级钟跳,给出鲁棒的钟跳探测方法和带有钟差约束的运动学精密定轨方法;然后对一个月的GRACE和GFO数据进行处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钟跳次数可达208次,最大值约为0.7 m;降低钟跳历元的钟差约束权重后,和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约化动力学轨道相比,轨道跳变可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精密定轨(KPOD) 全球定位系统(GPS) 模糊度固定 钟差约束 接收机钟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人工神经网络和GIS数据的最优停电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继业 朱欣焰 +3 位作者 赵光 刘金长 杨成月 曾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8-63,共6页
为了有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复杂大电网的信息化建设,针对停电事故对电力系统运行和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提出基于深度人工神经网络和GIS数据的最优停电模型。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特殊性,把最优参数设置和增量反馈结合用来优化受限... 为了有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复杂大电网的信息化建设,针对停电事故对电力系统运行和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提出基于深度人工神经网络和GIS数据的最优停电模型。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特殊性,把最优参数设置和增量反馈结合用来优化受限玻尔兹曼机算法。通过仿真分析了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最优停电模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停电模型 GIS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 复杂大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北斗及LiDAR移动测量的电力工程道路横断面自动获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艺新 柳占杰 +3 位作者 刘哲 唐雪华 曾晓东 李静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3-963,共11页
传统的电力工程道路横断面测量方法通过接触式测量,对横断面上的各个测量点逐个进行测定,内、外业工作人工劳动强度大。现有基于LiDAR的测量方法虽然解决了外业数据的获取效率问题,但是内业数据处理依然采用手工方式,数据处理效率非常... 传统的电力工程道路横断面测量方法通过接触式测量,对横断面上的各个测量点逐个进行测定,内、外业工作人工劳动强度大。现有基于LiDAR的测量方法虽然解决了外业数据的获取效率问题,但是内业数据处理依然采用手工方式,数据处理效率非常低。针对现有方法的内业处理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北斗定位技术和LiDAR移动测量的道路横断面自动获取方法。通过移动载体上的激光扫描数据采集端,获取高精度的道路环境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利用北斗定位及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的瞬时位姿信息,将点云数据拼接为整体环境点云;根据道路横断面截面所在位置,自动提取待测位置的激光点云,自动提取道路横断面点云数据和生成横断面的标准化格式文件。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内业处理中仅需要设置道路设计要素和横断面的测量间距等信息,可实时获取道路横断面的成果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路 道路横断面测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LiDAR激光点云 LiDAR移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和特征点识别的室内定位研究
7
作者 王陈哲 陈宇佳 +4 位作者 陶诗量 李明 胡博 贾军辉 陈浩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7,共5页
传统室内定位技术多需提前铺设硬件设备,成本较高且对受控环境有一定要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和特征点识别的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获得实时视频流,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标志物识别器对视频流中的每帧... 传统室内定位技术多需提前铺设硬件设备,成本较高且对受控环境有一定要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和特征点识别的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获得实时视频流,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标志物识别器对视频流中的每帧图像进行标志物识别,从而获得其粗略位置,完成概略定位;其次,对视频流中每帧图像进行特征点识别,并与构建的环境特征信息库中带有位置信息的特征点进行匹配,计算其精确位置,完成精细定位。该方法完全基于图像识别,无须依赖硬件设备,对受控环境普适性较高,在Andriod移动设备终端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点识别 环境特征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