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业扩报装流程优化策略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艳 《农电管理》 2025年第8期50-51,共2页
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运城供电分公司创新构建“1+N”高压业扩报装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机制重构、技术赋能、监督改进等N个要素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高效、规范的业扩报装流程优化路径。
关键词 高压业扩报装 服务体系 客户中心 机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配电网10kV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
2
作者 叶子帆 冯瀚 张泽磊 《农村电工》 2025年第8期43-44,共2页
1多旋翼无人机巡检应用优势及系统构成多旋翼无人机在电网巡检中拥有高空视角、快速响应和精准识别的优势,解决了人工巡检受地形、障碍物干扰及效率低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无人机巡检系统一般包括无人机平台、飞行控制系统、传... 1多旋翼无人机巡检应用优势及系统构成多旋翼无人机在电网巡检中拥有高空视角、快速响应和精准识别的优势,解决了人工巡检受地形、障碍物干扰及效率低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无人机巡检系统一般包括无人机平台、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设备、数据传输模块、地面控制站及智能分析软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巡检 10KV配电线路 多旋翼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流模型的分布式产消者点对点电-碳交易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詹博淳 冯昌森 +3 位作者 王晓晖 张恒 马军伟 文福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6-1856,I0001,共12页
针对配电系统层面设计分布式交易机制时,需要考虑产消者间的双边碳交易.提出一种考虑电能交易碳足迹的点对点(P2P)电-碳交易机制.首先,分析储能装置的碳排放特性,建立考虑储能装置的碳排放流模型.其次,建立基于碳排放流模型的产消者P2P... 针对配电系统层面设计分布式交易机制时,需要考虑产消者间的双边碳交易.提出一种考虑电能交易碳足迹的点对点(P2P)电-碳交易机制.首先,分析储能装置的碳排放特性,建立考虑储能装置的碳排放流模型.其次,建立基于碳排放流模型的产消者P2P电-碳交易模型,基于Benders分解法将原问题分解为网络约束主问题和产消者优化调度松弛子问题,采用分布式求解方法确定产消者最优P2P电-碳交易量,以保护产消者隐私.然后,建立基于纳什议价模型的产消者P2P电-碳交易结算模型,依据产消者在电-碳交易中的贡献度分配合作收益.最后,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所提交易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在保证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有效促进需求侧碳减排,并公平地分配产消者合作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电能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 Benders分解 纳什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光伏电站数字化巡检中的运用
4
作者 钱学成 朱元极 +2 位作者 尹燕霖 陈宇超 董美玲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
为有效解决光伏电站巡检过程中缺乏技术力量的问题,文章提出将高空智能识别技术与光伏电站巡检相融合,设计出一套针对光伏电站的高空无人机巡检装置,能够加强光伏运维单位和供电企业对光伏电站的监管,同时及时发现光伏板在运过程中的隐... 为有效解决光伏电站巡检过程中缺乏技术力量的问题,文章提出将高空智能识别技术与光伏电站巡检相融合,设计出一套针对光伏电站的高空无人机巡检装置,能够加强光伏运维单位和供电企业对光伏电站的监管,同时及时发现光伏板在运过程中的隐患。数字化巡检流程包含了选定巡检范围、基础数据准备、基础数据采集、自主飞行巡检、巡检影像核查等系列过程,有效解决了光伏电站巡检困难的问题,为光伏电站新的运维模式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检查 数字化巡检 光伏电站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导线冰棱覆冰表面换热系数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新波 崔运涛 +3 位作者 朱永灿 高华 郑心心 李弘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75-1981,共7页
为了研究覆冰输电导线冰棱生长的机理,针对覆冰输电导线冰棱生长的关键因素-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展开研究,建立了覆冰输电导线多冰棱模型,仿真分析了导线覆冰程度、冰棱间距及冰棱长度对冰棱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了专门的装置进... 为了研究覆冰输电导线冰棱生长的机理,针对覆冰输电导线冰棱生长的关键因素-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展开研究,建立了覆冰输电导线多冰棱模型,仿真分析了导线覆冰程度、冰棱间距及冰棱长度对冰棱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了专门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导线覆冰厚度越大,其冰棱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就越小;冰棱间距越大,其冰棱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越小;而冰棱长度的变化对冰棱对流换热系数影响不大。冰棱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差值仅为6%~10%,而传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差值为9%~29%。与传统经验公式计算相比,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更精确,有利于深入研究冰棱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导线 冰棱 对流换热系数 覆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COAG算法优化KELM的全钒液流电池SOC估计 被引量:9
6
作者 陆鹏 付华 +2 位作者 卢万杰 张慧峰 郑翔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145,共11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中全钒液流电池SOC难以精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郊狼算法(coyo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与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的混合算法(hybrid COA with gwo,HCOAG)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 针对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中全钒液流电池SOC难以精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郊狼算法(coyo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与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的混合算法(hybrid COA with gwo,HCOAG)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全钒液流电池SOC估计方法。首先将改进的郊狼算法(improved COA,ICOA)与简化操作的灰狼算法(simplified GWO,SGWO)采用正弦交叉策略融合组成HCOAG算法,利用HCOAG算法对KELM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然后利用基准函数对HCOAG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其他智能算法对比寻优能力。最后通过CEC-VRB-5 kW型号电池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估计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HCOAG-KELM方法估计精度优于GWO-KELM、ICOA-KELM、KELM、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模型,同时估计误差在2%之内,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算法 郊狼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全钒液流电池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谐波下变压器铁心振动噪声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慧奇 闫长祺 +1 位作者 杨光 马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4-880,共7页
搭建了可测量任意间谐波激励下变压器铁心振动噪声的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间谐波对铁心振动噪声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间谐波激励条件下振动位移和噪声波形,然后归纳了间谐波的频率和幅值对变压器铁心振动和噪声的影响规... 搭建了可测量任意间谐波激励下变压器铁心振动噪声的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间谐波对铁心振动噪声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间谐波激励条件下振动位移和噪声波形,然后归纳了间谐波的频率和幅值对变压器铁心振动和噪声的影响规律,并运用频谱分析总结了间谐波作用下变压器铁心的振动位移和噪声的频率特性,为分析电力变压器等设备在间谐波下的振动噪声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变压器铁心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弃风电量计算的样板风机选择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勃 郑太一 +2 位作者 赵俊屹 冯双磊 孙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了保证弃风电量计算的准确性,必须合理选择样板风机.以风机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风电场内风机的出力特性;选择不同的样本风机,通过遍历法研究了不同样板风机组合对弃风电量估计的影响;以非限电时段的理论电量相对误差最小为... 为了保证弃风电量计算的准确性,必须合理选择样板风机.以风机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风电场内风机的出力特性;选择不同的样本风机,通过遍历法研究了不同样板风机组合对弃风电量估计的影响;以非限电时段的理论电量相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对最优样板风机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本风机组合对弃风电量计算的准确性影响显著,选择10%~30%的风机作为样板风机可达到最小电量相对误差.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样板风机选择方法的高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弃风电量 样板风机 遗传算法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单宁酸混合型带锈转化液的转化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易博 董勇军 +3 位作者 赵定义 高义斌 李启润 张俊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3-877,887,共6页
采用浸泡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磷酸、单宁酸复合型转化液锈层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液中磷酸、单宁酸含量及其比例对锈层转化效果有影响,浸泡试验表明,当转化液中单宁酸含量为0.5%~1%,缓蚀剂含量为1%... 采用浸泡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磷酸、单宁酸复合型转化液锈层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液中磷酸、单宁酸含量及其比例对锈层转化效果有影响,浸泡试验表明,当转化液中单宁酸含量为0.5%~1%,缓蚀剂含量为1%,渗透剂含量为3%~7%,且渗透剂与磷酸的质量比为0.4~0.6时,锈层的转化效果较佳;电化学阻抗结合显微形貌测试结果表明,锈层经不同转化液处理后,表面磷化膜致密性以及内部锈层的磷化程度不同,同时增加处理液中的渗透剂和缓蚀剂的用量可以提高磷化膜致密性以及内部锈层的磷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锈转化液 转化效果 浸泡试验 电化学阻抗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集可辨识矩阵与集对分析相结合的配电网项目垂直一体化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巍 杨红磊 +2 位作者 杨成鹏 高小伟 岳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9,共9页
从分析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模式出发,构建了配电网工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供电区域、建设模式、评估级别等差异性,给出了不同评估级别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针对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的多指标性、复杂性,采用可辨... 从分析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模式出发,构建了配电网工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供电区域、建设模式、评估级别等差异性,给出了不同评估级别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针对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的多指标性、复杂性,采用可辨识矩阵计算各指标属性重要度的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对配电网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以5个配电网项目评估为例对所提的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评估指标、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工程 垂直一体化 可辨识矩阵 评价指标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 被引量:27
11
作者 马文彪 程亮 陈红坤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1,共9页
在电动汽车规模发展的背景下,合理地优化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建立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双层模型。首先,该模型计及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 在电动汽车规模发展的背景下,合理地优化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建立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双层模型。首先,该模型计及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的主要流程框架并阐述充电负荷调度方法,以此构建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规划层以单位用电量的年综合经济代价最小为目标,运行层以负荷曲线方差最小为目标。其次,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利用Prim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种群生成过程,通过罚函数形式处理约束条件,提高求解效率与精度。最后利用配电网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负荷调节 主动配电网 网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的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故障电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海艳 江琴 +3 位作者 李保宏 刘天琪 张敏 王腾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202,共7页
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存在特有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功率盈余问题。当受端交流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MMC过流、过压将引起MMC阀组闭锁,进一步可能导致系统功率中断。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CC)、逆变... 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存在特有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功率盈余问题。当受端交流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MMC过流、过压将引起MMC阀组闭锁,进一步可能导致系统功率中断。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CC)、逆变侧采用LCC与多台MMC级联。针对该系统提出一种适用于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的故障电流限制方法,在逆变侧MMC控制中引入虚拟阻抗降低故障电流,无需额外添加设备。对虚拟阻抗的控制引入、计算以及投入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虚拟阻抗控制器可以实现故障电流的有效抑制,并防止功率倒送,从而实现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的交流故障成功穿越和功率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落点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协调控制策略 故障穿越 限流措施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勃 刘纯 +3 位作者 冯双磊 丘刚 孟祥星 赵俊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4-1260,共7页
风电功率预测的快速全覆盖对区域风电的优化调度意义重大,现有预测算法均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实现对风电场出力特性的有效识别和风电场集群的合理划分,将主成分分析用于区域空间特征气象参数的提取,建立了基于集群... 风电功率预测的快速全覆盖对区域风电的优化调度意义重大,现有预测算法均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实现对风电场出力特性的有效识别和风电场集群的合理划分,将主成分分析用于区域空间特征气象参数的提取,建立了基于集群划分的区域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框架。算例结果表明,单个集群的预测精度略低于传统逐风电场建模的预测精度;随着预测范围的扩大,区域集群预测与传统预测方法的精度相当,但建模量明显减少。基于集群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可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集群划分 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优化的电-气互联型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家权 刘珅 +2 位作者 周金涛 李亚国 赵丽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4,共9页
电-气互联型主动配电网作为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其故障恢复对于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电-气互联型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计及系统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理论建立故障恢复方法。模型以风光出力和故障恢复方案分别为自然决策... 电-气互联型主动配电网作为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其故障恢复对于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电-气互联型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计及系统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理论建立故障恢复方法。模型以风光出力和故障恢复方案分别为自然决策者和系统决策者,令两者进行博弈。其中以最大化失电负荷量为目标函数,计及区间形式不确定性约束建立自然决策者模型。以最小化失电负荷量,计及电气互联约束、电能网络辐射状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电能网络运行约束建立系统决策者模型。基于两阶段松弛法设计故障恢复鲁棒优化模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 主动配电网 故障恢复 鲁棒优化 两阶段松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电气设备宽频特性时域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燕秉 黄冬冬 +2 位作者 马春 何双 李江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2-518,共7页
宽频特性测量作为设备宽频建模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大尺度电气设备宽频特性时域测量需要长距离的测量引线,这不但会降低波形质量,还会带来引线误差。根据现场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大尺度电气设备宽频特性时域测量方法,该方法引入... 宽频特性测量作为设备宽频建模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大尺度电气设备宽频特性时域测量需要长距离的测量引线,这不但会降低波形质量,还会带来引线误差。根据现场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大尺度电气设备宽频特性时域测量方法,该方法引入同轴电缆作为时域脉冲法测量引线,基于同轴电缆两端屏蔽层接地,消除周围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开路、多负载校验"公式,补偿长距离测量电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利用该测量方法在实验室对电阻、电感、电容器和10 kV变压器的宽频特性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测量电缆首端电压、电流,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待测设备的宽频特性,大大提高了时域方法测量大尺度设备宽频特性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电气设备 长引线测量 电缆补偿 宽频特性 时域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压对SF6热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天成 佘新 +2 位作者 李琦 刘赫 林海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文中为了研究气压对SF6热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构建了SF6分解气室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气压下SF6分解气室内部的温度场和流体场分布;在微观角度上基于碰撞理论推导得到了气压对SF6过热分解反应的影响特性;并结合不同气压下SF6... 文中为了研究气压对SF6热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构建了SF6分解气室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气压下SF6分解气室内部的温度场和流体场分布;在微观角度上基于碰撞理论推导得到了气压对SF6过热分解反应的影响特性;并结合不同气压下SF6局部过热分解实验数据,阐释了气压对SF6热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F6气压的升高,热源附近高温区域的体积增大,同时等温域内SF6与H2O和O2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在双重促进作用下致使SF6过热分解速率明显加快。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以及微观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相互印证,SF6气体的过热分解速率对气压有明显正响应的效果。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将来采用DCA对SF6气体绝缘装备进行绝缘状态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气压 温度—流体场 碰撞理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摩擦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泽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年第S1期166-172,共7页
为保障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出在载流条件下对弓网摩擦接触特性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基于滑动电接触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工况下(涵盖压力波动幅度、压力波动频率、接... 为保障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出在载流条件下对弓网摩擦接触特性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基于滑动电接触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工况下(涵盖压力波动幅度、压力波动频率、接触电流和滑动速度)弓网滑动电接触摩擦力试验;然后,结合试验数据,筛选出能够分别表征压力波动幅度、接触电流和滑动速度影响的单因素数学模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曲线估计,具备较高的拟合精度;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考虑压力波动载荷与接触电流共同作用的弓网摩擦力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比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弓网间滑动摩擦力随接触电流的增大呈递减趋势;而压力波动幅度和滑行速度的提高,会造成摩擦力增大;相比之下,压力波动频率对弓网摩擦力的影响较为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波动 接触电流 曲线估计 多元回归 弓网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装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
18
作者 李文强 耿嘉胜 +3 位作者 李新星 王云浩 许栋梁 单斌斌 《农村电工》 2025年第9期36-37,共2页
1创新背景10 kV避雷器两端多为弹性抱箍螺纹杆,没有底座,对其进行U1mA和0.75U1mA泄漏电流试验时难以固定,需在作业现场寻找辅助支架支撑避雷器,随后才能进行试验。然而这样不仅操作不规范、安全性差,还不能做到多只避雷器同时试验,需要... 1创新背景10 kV避雷器两端多为弹性抱箍螺纹杆,没有底座,对其进行U1mA和0.75U1mA泄漏电流试验时难以固定,需在作业现场寻找辅助支架支撑避雷器,随后才能进行试验。然而这样不仅操作不规范、安全性差,还不能做到多只避雷器同时试验,需要重复接、拆、换试验接线,费时费力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75U1mA 泄漏电流试验 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