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UHVDC输电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峥 原帅 +2 位作者 时伟光 解涛 郝成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4,共7页
针对传统特高压直流(UHVDC)故障诊断方法存在阈值整定复杂、灵敏度低以及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针对传统特高压直流(UHVDC)故障诊断方法存在阈值整定复杂、灵敏度低以及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和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相结合的UHVDC输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通过MCNN挖掘标准化后的故障数据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利用双层BiLSTM获取数据中的时序依赖特征;引入Attention机制为数据的不同特征向量合理分配注意力。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4种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能够准确识别UHVDC输电系统的各种区内、外故障和测量故障,并且在面对高阻故障时仍然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控制的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宁杰 王磊 +3 位作者 张佰富 任春光 杨宇 韩肖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取能电源在输电线路小电流时存在供能死区、大电流时CT铁芯深度饱和导致异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控制式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取能CT等效电路模型,运用负载阻抗分析方法,对取能系统励磁特性问题展开... 针对电流互感器取能电源在输电线路小电流时存在供能死区、大电流时CT铁芯深度饱和导致异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控制式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取能CT等效电路模型,运用负载阻抗分析方法,对取能系统励磁特性问题展开研究;其次,给出阻抗控制式取能电路拓扑结构,并考虑不同原边电流工况的影响,对取能电流互感器提出阻抗调节控制策略;最后,搭建电流互感器取能综合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容性阻抗运行特性的调节,显著提升了小电流工况下的系统取电功率,而在大电流工况下,感性阻抗运行特性使得铁芯的饱和状态得到抑制,可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压和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阻抗控制 动态调节 抑制饱和 稳定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LMET-WRF耦合的复杂地形下导线覆冰的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帅 李劲松 +3 位作者 原辉 芦竹茂 胡帆 赵倩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利用耦合了WRF模式的CALMET模型,对2022年1月5—10日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区导线覆冰事件的天气背景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评估了WRF和CALMET对气象要素的模拟效果的基础上,分别利用WRF和CALMET模拟的气象场驱动Makkonen覆冰模型,对本次导线... 利用耦合了WRF模式的CALMET模型,对2022年1月5—10日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区导线覆冰事件的天气背景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评估了WRF和CALMET对气象要素的模拟效果的基础上,分别利用WRF和CALMET模拟的气象场驱动Makkonen覆冰模型,对本次导线覆冰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如下结论:1)相比于WRF模式的模拟结果,CALMET降尺度后的气象场能更符合实际地形影响下近地面温度场和风场的分布规律,其模拟的近地面低温区(气温<0℃)范围较WRF模拟范围更大。2)CALMET的气温均方根误差整体较WRF模式减小0.5~1℃,相关系数由0.5~0.8提升至0.6~0.85;风速的均方根误差较WRF减少了1 m/s,相关系数较WRF提升0.2,说明WRF模式结合CALMET模拟气象场更加接近真实观测结果。3)利用CALMET降尺度场驱动覆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微尺度地形下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各杆塔模拟的覆冰厚度偏差较WRF显著减小了2 mm,且降低了模式对覆冰启动的滞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CALMET模式 复杂地形 覆冰厚度 动力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馈入受端系统与直流联络线协调恢复的一体化建模与求解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少岩 曹珂 +1 位作者 顾雪平 王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862-5877,共16页
在多馈入系统发生大停电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接入直流联络线可以有效推进受端电网的恢复进程。与此同时,交直流之间及多个逆变站间的交互影响,为合理安排直流启动时机及运行出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背景,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同时协调关... 在多馈入系统发生大停电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接入直流联络线可以有效推进受端电网的恢复进程。与此同时,交直流之间及多个逆变站间的交互影响,为合理安排直流启动时机及运行出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背景,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同时协调关键机组、直流联络线与输电线路恢复的网架重构策略。首先,分析了多直流启动与运行对受端电网强度的要求,通过构建“n+1”网络实现了直流恢复安全约束的一体化线性建模;然后,为应对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采用一种分时步的滚动窗口优化机制,建立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源网协调恢复模型;接着,针对模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支路预筛选策略;最后,以修改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协调恢复 “n+1”网络构建法 序贯决策 支路预筛选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控制油气悬架模拟试验台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武志博 李澜飞 +3 位作者 赵振戎 赵浩成 赵星云 张琼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278,285,共7页
针对现有油气悬架模拟试验台加载精度不高、功能相对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多功能复合式模拟试验台.通过建立电液比例液压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了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利用Matlab绘制Bode图,分析得到系统的幅... 针对现有油气悬架模拟试验台加载精度不高、功能相对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多功能复合式模拟试验台.通过建立电液比例液压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了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利用Matlab绘制Bode图,分析得到系统的幅值裕度为11 dB,相位裕度为74.9°,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利用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其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阶跃响应完全消除稳态误差的时间为0.35 s,系统响应速度较快.因此,该系统可以满足重载车辆油气悬架模拟试验的加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试验台 油气悬架 电液比例控制 传递函数法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次改性SiO_(2)/PU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凯 薛志宏 +4 位作者 卢自强 何鹏杰 李杰 卢自英 茹海波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5-132,共8页
为了消除航空飞行器表面、电力传输电缆、风力涡轮机叶片等因低温结冰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增强航空飞行器表面吸波涂层的自清洁能力,将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n-SiO_(2))和微米二氧化硅(m-SiO_(2))填料按照质量比6∶1... 为了消除航空飞行器表面、电力传输电缆、风力涡轮机叶片等因低温结冰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增强航空飞行器表面吸波涂层的自清洁能力,将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n-SiO_(2))和微米二氧化硅(m-SiO_(2))填料按照质量比6∶1共混后与聚氨酯(PU)基体复合制得多级次改性SiO_(2)/PU超疏水涂层。研究表明,m-SiO_(2)在PU基体中较好的分散状态提升了涂层的稳定性,有效消除了因n-SiO_(2)团聚而出现的涂层开裂现象。n-SiO_(2)和m-SiO_(2)填料在涂层的表面共同构筑起致密的多级次微凸起疏水结构,可以截留更多的空气来增大水滴的气–液接触面积。多级次改性SiO_(2)/PU超疏水涂层的水接触角可达158.56°±1.08°,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清洁能力和耐磨性。此外,多级次改性SiO_(2)/PU超疏水涂层优秀的透波性能使其不会对吸波涂层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表明制备的多级次改性SiO_(2)/PU超疏水涂层是一种理想的吸波材料保护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SiO_(2)) 聚氨酯 超疏水 自清洁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