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管网蓄热的供热机组双向调峰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振宇 孙帆 +3 位作者 刘建华 李晔 徐文 张学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挖掘供热机组向上、向下的双向调峰能力,对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升级、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具有发展战略意义。建立了供热管网的蓄、释热数学模型和热能输运模型,分析了供热管网的热惯性特性,研究了质调节、量调节和综合调节等3种蓄、释热模... 挖掘供热机组向上、向下的双向调峰能力,对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升级、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具有发展战略意义。建立了供热管网的蓄、释热数学模型和热能输运模型,分析了供热管网的热惯性特性,研究了质调节、量调节和综合调节等3种蓄、释热模式对机组双向调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调节蓄、释热模式使机组向下、向上调峰能力分别增加了35.2MW、34.2MW,单向调峰时长为2.6h;量调节蓄、释热模式使机组向下、向上调峰能力分别增加了24.0MW、20.8MW,单向调峰时长分别为1.125h、1.38h;综合调节蓄、释热模式可获得更高的蓄(释)热功率,机组向下调峰能力增加了41.0MW~66.4MW,下调负荷时长为2.26h,机组向上调峰能力增加了34.3MW~54.3MW,上调负荷时长为2.57h。利用供热管网的蓄、释热特性,能够实现能量的时空转移,扩大了供热机组向上和向下的双向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蓄热 调峰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光综合消纳的电力系统广域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田蓓 王朝晖 +2 位作者 张爽 安静 刘宝柱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2,共6页
针对含大规模风光接入的电力系统中广域储能优化配置问题,提出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风电出力、光伏出力与负荷间的时序数据进行典型日场景集抽取;以年弃风成本、弃光成本与储能等效年投资成本3者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面向风光综合... 针对含大规模风光接入的电力系统中广域储能优化配置问题,提出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风电出力、光伏出力与负荷间的时序数据进行典型日场景集抽取;以年弃风成本、弃光成本与储能等效年投资成本3者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面向风光综合消纳的广域储能优化配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储能投资最小化和风光消纳最大化的综合最优。以宁夏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广域储能系统 优化规划 风电消纳 典型场景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束算法的故障电流过零点预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艾绍贵 杨黎明 +3 位作者 张汉花 黄永宁 谢凡 焦在滨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3,共6页
故障电流相控开断技术对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容量、延长断路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故障电流过零点的快速准确预测是相控开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系统故障暂态进行合理的电路建模,根据电路对应的微分方程的解,指出采用复指数线性和的Prony模型... 故障电流相控开断技术对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容量、延长断路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故障电流过零点的快速准确预测是相控开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系统故障暂态进行合理的电路建模,根据电路对应的微分方程的解,指出采用复指数线性和的Prony模型是更为符合实际的故障暂态电流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矩阵束算法求解Prony信号模型的参数,实现了故障电流波形恢复和过零点预测,通过对PSCAD平台下的仿真系统的故障电流的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开关 零点检测 矩阵束 电路建模 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变调压电炉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栗磊 宋小会 +4 位作者 刘星 梁亚波 李国斌 姜睿智 郭志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18-121,共4页
针对电炉变压器频繁调压且调压范围宽的特点,提出根据当前电炉变压器有载调压档位实时计算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3个单相电炉变压器档位信息经有载调压档位控制器转换为BCD码信息;然后差动保护装置通过开关量方式接入转... 针对电炉变压器频繁调压且调压范围宽的特点,提出根据当前电炉变压器有载调压档位实时计算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3个单相电炉变压器档位信息经有载调压档位控制器转换为BCD码信息;然后差动保护装置通过开关量方式接入转换后的BCD码信息,并解码还原为当前实际档位;最后根据变压器调压总档位、各相变压器当前档位、低压侧标称最高电压及最低电压,计算各相变压器低压侧当前工作电压,再结合变压器额定容量、高压侧额定电压,按相实时计算差动保护平衡系数。这种方法解决了电炉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计算不正确的难题,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明显增加差动电流计算正确性提高差动保护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变压器保护 纵差保护 平衡系数 有载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GIS隔离开关接触状态带电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波 吴旭涛 +2 位作者 李秀广 袁文泽 李军浩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7,共5页
隔离开关是GIS重要部件,隔离开关在安装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会频繁操作,会导致其存在动静触头接触松动、开合不到位等机械故障。研究了利用运行过程中GIS外壳振动信号进行隔离开关接触状态的带电检测技术。理论分析了隔离开关由于接触状态... 隔离开关是GIS重要部件,隔离开关在安装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会频繁操作,会导致其存在动静触头接触松动、开合不到位等机械故障。研究了利用运行过程中GIS外壳振动信号进行隔离开关接触状态的带电检测技术。理论分析了隔离开关由于接触状态改变所导致的振动信号特征,并通过实验研究了隔离开关松动时GIS设备的外壳振动信号特性,结果表明一旦隔离开关接触状态劣化,出现松动的机械故障,会导致振动信号幅值变大、信号出现除100 Hz外的其他分量。利用所研制的带电检测系统对现场220 kV GIS进行了振动测试,并结合X射线证明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隔离开关 机械缺陷 振动测试 带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隙对电流比较仪磁屏蔽屏蔽效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 郑天宇 +3 位作者 项琼 李冬 陈德智 刘朋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电流比较仪的磁屏蔽是减小磁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中磁屏蔽往往存在气隙导致屏蔽效能下降,影响比较仪的测量精度。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磁屏蔽上引线穿出气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得到了屏蔽效能随气隙高度变化的... 电流比较仪的磁屏蔽是减小磁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中磁屏蔽往往存在气隙导致屏蔽效能下降,影响比较仪的测量精度。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磁屏蔽上引线穿出气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得到了屏蔽效能随气隙高度变化的规律。对于该模型,气隙高度小于10 mm时,屏蔽效能下降不大;当气隙高度大于10 mm后,屏蔽效能下降明显。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气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吻合,小气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不大,当气隙超过一定高度后对屏蔽效能影响很大,实际设计中应予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电流比较仪 磁屏蔽效能 气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严干贵 张善峰 +3 位作者 贾祺 杨博闻 胡文波 杨慧彪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1-199,共9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致使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减小、一次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传统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含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模型。以电网频率变...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致使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减小、一次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传统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含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模型。以电网频率变化率初始值、频率最低跌落点、超调量和稳定时间作为评估频率调节动态过程的特征量,定性分析了新型的光伏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参数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最后,在PSCAD/EMTDC电力仿真软件中搭建两区四机仿真模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机理分析其有效性和新型调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频率调节 电力系统 频率响应 等效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管网延时和衰减特性的供热机组蓄热调峰策略研究
8
作者 丁振宇 严兵 +2 位作者 米宁 孙帆 张学镭 《汽轮机技术》 2025年第6期456-462,共7页
供热管网天然的蓄热特性是提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一种潜在手段。协同考虑了供热管网的延时特性和衰减特性,建立了供热管网动态蓄热特性数学模型;以某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研究了日内供热系统蓄、释热策略,分析了管网蓄热对机组深调... 供热管网天然的蓄热特性是提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一种潜在手段。协同考虑了供热管网的延时特性和衰减特性,建立了供热管网动态蓄热特性数学模型;以某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研究了日内供热系统蓄、释热策略,分析了管网蓄热对机组深调能力、管网释热对机组顶峰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供热机组蓄热调峰的经济性,得到了热-电调度收益。结果表明,供热管网热能传输延迟与管道内径、供热介质流量以及管道长度等因素有关,高背压供热系统可调峰时长不受热能传输时长限制;管网蓄热时热网供水温度上调10℃,两台机组为新能源消纳最大提供了23.2MW容量空间,共可消纳风、光等新能源69.6MW·h;管网释热时供水温度下调10℃,两台机组最大提供顶峰出力20.1MW,共可提供顶峰电量60.3MW·h;综合整个管网蓄、释热周期,电源侧收益增加了10615.4元/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蓄热 调峰 供热 散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风火打捆经直流外送系统次同步扭振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俊茜 贾祺 +3 位作者 刘侃 王健 杨慧彪 翟文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09-120,共12页
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发展,风火打捆经高压直流外送是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关键手段。与此同时,风电机群、直流输电与同步发电机组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双馈风电机群、直流输电与同步发电机组的动态交互问题,建立了线性化模型... 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发展,风火打捆经高压直流外送是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关键手段。与此同时,风电机群、直流输电与同步发电机组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双馈风电机群、直流输电与同步发电机组的动态交互问题,建立了线性化模型,研究风电机群、直流输电的动态过程对同步发电机组机电暂态过程的影响。基于附加励磁信号注入法,分析直流输送容量固定时双馈风电机群控制参数、运行风速、并网台数等因素对同步发电机组各扭振模式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辨识同步发电机组轴系负阻尼扭振机理。基于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揭示双馈风电机群对同步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组 高压直流输电 机电耦合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光伏发电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铭爽 贾祺 +1 位作者 张善峰 杨慧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37,共10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单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基于光伏发电不平衡有功功率激励-...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单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基于光伏发电不平衡有功功率激励-相位输出响应关系,分析控制增益系数、时间常数以及锁相环控制带宽对光伏发电的惯量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可按照设定的下垂曲线来控制光伏阵列增发或减少一定量的有功功率,抑制电网频率跌落或升高;频率动态过程中,由于并网点电压矢量的动态作用而诱发的光伏发电增发功率取决于其虚拟惯量控制;虚拟惯量控制增益越大、时间常数越小或者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越大,频率动态过程中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式光伏发电 频率调节 下垂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式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旭涛 贾祺 +1 位作者 项丽 田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10,共11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Boost变换器或网侧逆变器原有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并分析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锁相...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Boost变换器或网侧逆变器原有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并分析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锁相环控制带宽对虚拟惯量控制的影响。基于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相位运动模型、同步发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来分析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特性及其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Boost变换器和网侧逆变器均可按照设定的下垂曲线来控制光伏阵列增发或减少一定量的有功功率,抑制电网频率跌落或升高;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越大或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越大,频率动态过程中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式光伏发电 频率调节 下垂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BOOST变换器 网侧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器外环特性的双馈风电场并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瑶 韩民晓 +1 位作者 黄永宁 张汉花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引起的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定量分析系统参数的作用,亟需建立用于分析风电并网稳定性的准确阻抗模型。本文利用阻抗分析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包含风机、转子侧与电网侧换流器内外环及其锁相环、直流环节... 大规模风电并网引起的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定量分析系统参数的作用,亟需建立用于分析风电并网稳定性的准确阻抗模型。本文利用阻抗分析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包含风机、转子侧与电网侧换流器内外环及其锁相环、直流环节的换流器控制回路、出口滤波器和变压器的双馈风机阻抗模型。对比部分阻抗与完整阻抗模型阻频特性曲线,证明了考虑外环控制、直流环节以及锁相环对风机阻抗模型的必要性。利用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系统各参数对风机并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参数、电网侧换流器直流外环控制参数以及系统电感对稳定性有明显影响。最后利用在PSCAD中建立的宁夏麻黄山风电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并网稳定性 阻抗模型 阻频特性 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ISODATA-DBN的配电台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寿绍安 罗海荣 +3 位作者 王晓康 张洁 虎俊 周剑桥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0,共8页
针对配电台区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ISODATA)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VMD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成多个模态分量。然后,采用ISODATA对特征相似的各分量进... 针对配电台区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ISODATA)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VMD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成多个模态分量。然后,采用ISODATA对特征相似的各分量进行聚类。最后,对每类分量分别建立DBN预测模型,并叠加相应预测结果实现负荷预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的效率和精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短期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 深度信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整流变压器阀侧大电流采集方案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国斌 姜睿智 +2 位作者 刘星 栗磊 刘志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9-143,共5页
分析整流变压器阀侧特点并提出一种测量整流变压器阀侧大电流采集方法。采用特制异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流采集器、合并单元完成整流变压器阀侧大电流采集,解决了整流变压器低压侧大电流采集问题。分析阀侧电流录波数据,实际采集电流... 分析整流变压器阀侧特点并提出一种测量整流变压器阀侧大电流采集方法。采用特制异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流采集器、合并单元完成整流变压器阀侧大电流采集,解决了整流变压器低压侧大电流采集问题。分析阀侧电流录波数据,实际采集电流波形和桥式整流电路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为进一步实现整流变压器网侧及阀侧差动保护提供阀侧电流,且可实现整流变压器阀侧桥臂状态监视,为冶金、化工企业整流变压器用户更好调节整流机组之间配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变压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整流变压器阀侧 阀侧电流采集 整流变压器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同步机制锁相的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于家英 韩民晓 +4 位作者 曹昕 张夏辉 王肖肖 张汉花 黄永宁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12期59-66,共8页
光伏出力存在波动性并含有一定量的谐波,容易造成并网点电压波形出现畸变,给锁相带来困难。这种问题在光伏并网系统连接到弱电网时尤为突出。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同步机制的新型锁相结构来代替传统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 光伏出力存在波动性并含有一定量的谐波,容易造成并网点电压波形出现畸变,给锁相带来困难。这种问题在光伏并网系统连接到弱电网时尤为突出。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同步机制的新型锁相结构来代替传统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获取交流侧相角,并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为了分析其稳定性,建立了含新型锁相结构的光伏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并通过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虚拟阻尼系数、惯性时间常数和电网短路比等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电网变弱时,系统稳定性降低;适当改变虚拟阻尼系数、惯性时间常数的取值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最后,结合宁夏电网宋堡光伏电站部分数据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锁相结构的系统在受到扰动时,其暂态响应优于采用传统的PLL系统,并且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同步机制 锁相 小信号模型 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沙尘环境下瓷绝缘子沿面电位与电场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彦昭 杨国华 +5 位作者 伍弘 康文军 相中华 刘世涛 张佳豪 赵艺青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悬浮沙尘天气下,瓷绝缘子沿面电位和电场的变化规律,基于有限元法的静电场模型,搭建了xp-70陶瓷悬式绝缘子的仿真模型,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基础上,归纳了瓷绝缘子在各种悬浮沙尘环境下的电位与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气... 为了研究悬浮沙尘天气下,瓷绝缘子沿面电位和电场的变化规律,基于有限元法的静电场模型,搭建了xp-70陶瓷悬式绝缘子的仿真模型,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基础上,归纳了瓷绝缘子在各种悬浮沙尘环境下的电位与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中的电中性沙粒可引起瓷绝缘子沿面电位与电场的小幅度畸变;当绝缘子周围沙尘全部带上正电荷时,其沿面电位会增大,其沿面电场在高压端附近会减小,在低压端附近会增大;当绝缘子周围沙尘全部带上负电荷时,其沿面电位整体会减小,其沿面电场在绝缘子串高压侧附近会增大,在低压侧附近会减小,并且其畸变幅度与沙尘粒径、浓度、荷质比的绝对值成正比;当绝缘子处于一半带电、一半电中性的混合沙尘环境时,其沿面电位与电场会发生畸变,其畸变幅度小于沙尘全部带电时的畸变幅度,而大于沙尘中带电沙尘单独对绝缘子的畸变幅度;当绝缘子处于“正负”沙尘环境下时,其沿面电位与电场的畸变幅度类似于电中性的沙尘环境的畸变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沙粒 瓷绝缘子 有限元 电场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太阳光辐照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摆存曦 任勇 +2 位作者 董安有 张迪 葛益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4-637,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太阳辐照测量系统。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硬件核心控制器,采用硅光电池将光照度转换为电流,经过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电路,实现微电流转换放大,使用MSP430自带的12位A/D转换器进行处理,并且通过NRF905无...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太阳辐照测量系统。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硬件核心控制器,采用硅光电池将光照度转换为电流,经过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电路,实现微电流转换放大,使用MSP430自带的12位A/D转换器进行处理,并且通过NRF905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利用麦夸特(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灵活、功耗低、电路简洁,LM算法拟合后的数据更接近标准数据,对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测量 单片机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网电压支撑强度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周莹坤 孙华东 +3 位作者 徐式蕴 王小立 赵兵 朱艺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8-3856,共9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弱支撑性导致接入电网电压支撑强度难以满足电网的安全稳定需求。通过配置调相机可以有效提升电网电压支撑强度,但是当前实际电网生产运行中,缺乏可行的调相机配置方法。为此,基于新能源多场站...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弱支撑性导致接入电网电压支撑强度难以满足电网的安全稳定需求。通过配置调相机可以有效提升电网电压支撑强度,但是当前实际电网生产运行中,缺乏可行的调相机配置方法。为此,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对电网电压支撑强度的量化评估作用,分析了调相机接入对MRSCR的影响,结果表明MRSCR最低的节点配置调相机对电网电压支撑强度提升效果最好。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MRSCR的分布/集中式混合优化配置方案,可以通过接入总容量较少的调相机,显著提升新能源接入后的电网电压支撑强度。结合全电磁仿真计算和机电暂态仿真对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可知,基于提出的调相机配置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且与传统配置方法相比,所需调相机总容量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 调相机配置 电网电压支撑强度 优化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有源配电网重构 被引量:13
19
作者 石季英 袁大玲 +2 位作者 薛飞 马丽 杨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6-796,共11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有源配电网重构问题,建立考虑DG出力优化的多场景重构模型,提出改进入侵杂草算法(MIWO)求解.该模型从配电系统运行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角度,以有功网损、节点电压偏差、负荷均衡度、污染物排放环境成本和弃风弃光...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有源配电网重构问题,建立考虑DG出力优化的多场景重构模型,提出改进入侵杂草算法(MIWO)求解.该模型从配电系统运行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角度,以有功网损、节点电压偏差、负荷均衡度、污染物排放环境成本和弃风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MIWO算法在入侵杂草算法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重构问题的初始种群选择机制,优化了随机产生的初始值;融合Lévy飞行过程和类海明距离判定,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寻优;提出种子数量调节策略,提高了收敛速度.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入侵杂草算法、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比,MIWO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寻优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重构 改进入侵杂草算法 分布式电源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岛蓄热能力及对一次调频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振宇 于大海 +4 位作者 余秀月 苏毅 陈巍 徐振华 刘建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8-604,共7页
为了分析核电机组核岛蓄热能力及对一次调频的影响,以国内某M310压水堆核电机组为例,对机组蒸汽发生器蓄热量、一次回路蓄热量及温度效应对蓄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二次回路及核岛整体... 为了分析核电机组核岛蓄热能力及对一次调频的影响,以国内某M310压水堆核电机组为例,对机组蒸汽发生器蓄热量、一次回路蓄热量及温度效应对蓄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二次回路及核岛整体能量守恒方程,得到核岛蓄热计算模型,并利用理论方法计算得到蒸汽发生器和一次回路的蓄热系数及蓄热时间常数,同时利用核电配套仿真机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差别较小,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由于温度效应的存在,核电机组具有强大的自稳性,从热量的表现形式上看,核电机组具有强大的蓄热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一次调频的能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蒸汽发生器 蓄热 仿真计算 温度效应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