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的电网过流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智强 康洁滢 +1 位作者 梁飞 王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0-137,共8页
在电网系统中,异常检测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维护成本,传统电网异常检测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知识转化为固定规则与阈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异常检测研究多以窃电、设备故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过流异常的分析不足。本文针对过流异常的特... 在电网系统中,异常检测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维护成本,传统电网异常检测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知识转化为固定规则与阈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异常检测研究多以窃电、设备故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过流异常的分析不足。本文针对过流异常的特性,分析了传统经验规则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通过特征工程确定了特征量,提出了基于XGBoost的电网过流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测试与评估,本文模型在5折交叉验证中F1分数最低值相较于传统规则提升了19.2%,平均值相较于传统规则提升了15.1%,各项实验指标均优于基于传统经验规则的检测方法,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差异,证明了模型的检测效果。与异常检测常用的其他机器方法对比,本文模型的F1分数提升了6.4%至8.7%,稳定性及准确性均有优势。通过训练数据远少于测试数据的极端情况测试以及对模型进行的可解释性分析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可信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有效支撑在实际环境中推广应用于过流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流 异常检测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智强 马胜国 +3 位作者 陈亮 刘德志 董婧 马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126,共7页
新能源微电网的停电负荷具有灵活而易于控制管理的特点。将停电负荷积极参与到微电网调度计划中,可有效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方法。构建用电信息采集模块,完成新能源微电网运行信... 新能源微电网的停电负荷具有灵活而易于控制管理的特点。将停电负荷积极参与到微电网调度计划中,可有效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方法。构建用电信息采集模块,完成新能源微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根据新能源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将NTP协议应用在信息采集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构建局部停电负荷调度双层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由实验结果可知:在16:00之前风力出力持续升高,此时段设备的开机时序即生产负荷在优化后大部分向后移,说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风力能源,调节电网设备开机时序;调度后的新能源微电网在停电情况下,其总负荷和净负荷均有所降低,说明对微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NTP协议 新能源微电网 局部停电负荷调度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云鹏 金旭荣 张鑫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102,共7页
针对当前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技术的计算量较大,导致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效率与诊断准确率较低,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技术。利用信息聚类技术对电能计量装置信息采样,通过阈值法对数据预处理,去除冗余数据,并... 针对当前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技术的计算量较大,导致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效率与诊断准确率较低,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技术。利用信息聚类技术对电能计量装置信息采样,通过阈值法对数据预处理,去除冗余数据,并建立判别函数,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处理故障数据,同时执行多个故障数据处理指令,通过判别函数判断故障发生概率并将同类故障数据聚集到一起,以此实现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使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效率与准确率较大提升,并在17 MB与1024 MB数据量下,文章所提技术方法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能计量装置 故障诊断 阈值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旭 张鑫瑞 +3 位作者 伍祥 张超 张利花 王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1587,共7页
针对目前传统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存在伪根、程序实现复杂、受线路长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提出一种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消去不同步角度,求解出线路长度放大倍... 针对目前传统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存在伪根、程序实现复杂、受线路长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提出一种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消去不同步角度,求解出线路长度放大倍数,推导出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故障距离。该算法仅利用解析表达式即可求出故障距离,不存在伪根,无需判别故障类型,且不受线路长度变化的影响,程序简单、容易实现,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原理推导和ATP-EMTP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基本不受线路长度变化、不同步角度、过渡电阻、负荷电流等因素的影响,且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非同步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 杆塔直线距离 线路长度变化 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功率负损耗成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伍祥 陈旭 +3 位作者 张利花 华玉婷 程志强 张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58,共7页
负线损现象普遍存在于输配电网中,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还会危及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文章分析同塔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负线损的成因。用单相输电线路等效模型推导负线损现象与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数值关系,得出线损率临界值... 负线损现象普遍存在于输配电网中,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还会危及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文章分析同塔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负线损的成因。用单相输电线路等效模型推导负线损现象与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数值关系,得出线损率临界值计算公式。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计及双回线间耦合作用和线路换位情况,推导同塔双回线路的电感矩阵和电容矩阵,非对角线元素可仅归算为双回同相位两条线间电感和电容。算例表明,同塔双回线的线损近似与送端电流平方成正比,考虑计量装置的灵敏度,轻载更易出现负线损。计及耦合作用,线损率始终为正值,且随送端电流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但若计及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则可能出现负线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负损耗 同塔双回 超高压输电线路 计量误差 电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侧信道防御的安全除法器设计
6
作者 马兵文 燕雪松 +2 位作者 刘豪 刘朋远 易江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7-601,共5页
在利用运算部件的侧信道计时攻击及防御方法基础上,针对密码系统中常用的除法部件,基于固定延迟和可变延迟除法算法,进行面向侧信道防御的安全除法器设计。该设计兼顾性能和安全,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工作环境。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 在利用运算部件的侧信道计时攻击及防御方法基础上,针对密码系统中常用的除法部件,基于固定延迟和可变延迟除法算法,进行面向侧信道防御的安全除法器设计。该设计兼顾性能和安全,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工作环境。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尤其适合面向IoT应用的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系结构 侧信道 计时攻击 除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