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高渗透率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影响及配置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峰 马烁 +2 位作者 张爽 许晓艳 顾雨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8,共7页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规模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备用的影响,同时兼顾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充分消纳的双重要求,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功率预测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实际的系统调节备用、旋转备用影响分析及确定方法,并通过某省级电网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调节备用 旋转备用 风功率预测 新能源优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接入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林 孙元章 +4 位作者 杨琨 张爽 高峰 宋云亭 曾平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1-756,共6页
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之上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条件下可控串补的接入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静态电压稳定中的P-V特性曲线、过负荷保护的动作阀值及停运概率随线路潮流变化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从运... 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之上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条件下可控串补的接入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静态电压稳定中的P-V特性曲线、过负荷保护的动作阀值及停运概率随线路潮流变化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从运行可靠性的角度提出了含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分析了串联补偿对输电线路停运概率随潮流变化曲线的影响。算例通过分析不同补偿度条件下的系统供电可用率,表明若线路长期处于重载运行,增加串联补偿环节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补 静态电压稳定 P-V特性曲线 运行可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超平 姚锐 +2 位作者 张爽 顾雨嘉 沈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78,共8页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度;然后利用风险梯度建立了协调控制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全系统发电出力调整和切负荷策略,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最小化控制成本,实现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协调。为了克服线性化带来的较大误差,进一步提出了风险协调控制优化多步迭代方法。4节点测试系统和宁夏电网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本文所提方法能够用于离线预想故障分析,并具有在线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风险 经济性 安全性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小连通支配集的电力线载波路由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挺 王林林 +3 位作者 黄志勇 盆海波 张卫欣 薛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35-1240,共6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环境复杂,为提高载波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载波路由算法.算法以误码率作为可靠性测度指标,首先分析了线路环境以及设备信噪比对低压载波通信误码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以设备信噪比...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环境复杂,为提高载波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载波路由算法.算法以误码率作为可靠性测度指标,首先分析了线路环境以及设备信噪比对低压载波通信误码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以设备信噪比为权重的赋权网络可靠性分析模型.为减少冗余转发节点、节省网络资源,本文结合图论中极小连通支配集概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路由的极小连通支配集路由算法.选取50节点的载波台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分簇路由算法相比,在BPSK调制模式下,本文算法实现了误码率降低14.9%,以上,并实现不同规模台区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可靠组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载波路由 极小连通支配集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集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侯赞 刘宝柱 张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57-376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特征和运行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随机集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的表示与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元件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负荷波动的随机性,将描述电网元件参数和节点负荷信息的变量转换为其随机集形式。基于随机集扩展... 针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特征和运行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随机集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的表示与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元件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负荷波动的随机性,将描述电网元件参数和节点负荷信息的变量转换为其随机集形式。基于随机集扩展准则,通过区间潮流计算将参数的不确定性映射到风险指标的不确定性,并利用随机集的信任测度和似真测度构造风险指标的上下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基于证据理论的随机集描述,利用Dempster-Shafer证据组合规则对所有系统状态下获得的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进行融合,获得系统风险水平的一致性描述。IEEE 39算例系统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不确定性信息 随机集 概率分布 风险评估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艾绍贵 李秀广 +3 位作者 黎炜 周姣 陈小月 文习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8-184,共7页
随着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灭弧措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简称消弧)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消弧线圈的优... 随着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灭弧措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简称消弧)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消弧线圈的优点,对其消弧原理以及相应的故障判别、故障选相、故障选线等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快速开关型消弧装置的动作流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和动作流程的合理性。结果说明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快速消除电弧接地故障的目的,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快速开关 消弧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判别 故障选相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GIS触头接触异常研究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秀广 吴旭涛 +5 位作者 朱洪波 郭飞 丁培 刘世涛 马云龙 郝金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169,175,共6页
为研究GIS在开关接触不良状况时振动机械特性,笔者在实验室搭建GIS振动信号测试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诊断测试系统对振动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当GIS设备振动频率基频为100 Hz,接触不良故障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300 Hz和600 H... 为研究GIS在开关接触不良状况时振动机械特性,笔者在实验室搭建GIS振动信号测试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诊断测试系统对振动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当GIS设备振动频率基频为100 Hz,接触不良故障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300 Hz和600 Hz信号。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开关触头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艾绍贵 李秀广 +4 位作者 杜玮 张礼才 孙丽琼 王博 王银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67,共8页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因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高、容易实现电子控制和开关智能化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斥力机构的运动速度,为真空快速开关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影响...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因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高、容易实现电子控制和开关智能化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斥力机构的运动速度,为真空快速开关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影响永磁斥力机构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用Maxwell建立永磁斥力机构的简化模型后,计算了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的动作特性,并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包括运动部分质量、金属盘尺寸及直流、外接电路参数对机构运动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制作了12 kV样机。仿真结果表明,减少运动部分质量、提高充电电容的电压等方式能有限提高机构的运动速度。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快速开关能在5 ms之内可靠分闸,动作分散度小于±0.2 ms,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真空快速开关的分闸速度,提出来在不影响电磁斥力和满足机械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沿金属盘径向方向打孔的方式以降低金属盘质量的方案,并得到实验结果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斥力机构 真空开关 快速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吕思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接入对系统动态频率特性的影响;其次,在风光零发方式下,基于"最小欠切原则",制定了适应不同故障类型的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一步,在风光大发方式下,按"优先切风光"原则对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轮次替代,制定了3种计及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改进方案,并结合宁夏电网对所提改进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最后,采用风光出力腰发方式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直流闭锁 高频切机 轮次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40.5kV真空断路器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峰 任力 +3 位作者 张博健 刘志远 闫振华 张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电磁斥力机构应用于40.5 kV真空断路器可以提高其开断速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文中选取励磁线圈匝数、储能电容量和充电电压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研究,旨在确定40.5 kV真空断路器中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能量最小的参数设计... 电磁斥力机构应用于40.5 kV真空断路器可以提高其开断速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文中选取励磁线圈匝数、储能电容量和充电电压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研究,旨在确定40.5 kV真空断路器中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能量最小的参数设计方案。对3个试验因素设立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安排9次试验,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斥力盘的运动特性,充电电压影响最显著,储能电容量次之,励磁线圈匝数最弱。斥力盘运动平均速度与3个设计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v=-10.583+0.071N+0.018U+0.169C。最后,确定了参数设计方案,在充电电压600 V,储能电容20 m F,线圈20匝时,储能电容能量最小为3.6 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电磁斥力机构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在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科 周凯 +2 位作者 李旭涛 万利 赵庆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研究不同暂态对地电压(TEV)传感器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PD)检测结果的影响,对基于不同模型的两种TEV传感器下的终端PD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终端PD检测的新方法。通过电缆终端电热老化平台模拟终端实际运行条件,利... 为研究不同暂态对地电压(TEV)传感器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PD)检测结果的影响,对基于不同模型的两种TEV传感器下的终端PD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终端PD检测的新方法。通过电缆终端电热老化平台模拟终端实际运行条件,利用传感器提取PD数据,对比分析了终端局部放电特征以及传感器信噪比(SNR)。结果表明:不同传感器下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特征及传感器SNR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单电容模型的TEV传感器在单次放电波形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及SNR低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尽管PD信号的幅值差异较小,但基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在检测终端PD信号及抑制干扰上更具优势。此外,基于新方法提取的终端PD信号分布于触发信号的二、四象限,这些特征可为终端PD检测时放电信号的相位判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V传感器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信噪比 触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环境绝缘子污秽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飞 刘世涛 +7 位作者 李秀广 吴波 常彬 王博 张新 贾志东 叶蔚安 骆文忠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将宁夏地区典型环境划分为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城市居民区环境和荒漠环境,对每个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进行取样,测量不同环境下绝缘子污秽的粒径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绝缘子污秽可溶盐中的... 将宁夏地区典型环境划分为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城市居民区环境和荒漠环境,对每个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进行取样,测量不同环境下绝缘子污秽的粒径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绝缘子污秽可溶盐中的阴阳离子成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能谱(EDS)分析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不溶成分中的晶体成分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绝缘子污秽粒径主要分布在0.2~100μm,污秽中的可溶成分主要是以Ca SO4为代表的二价盐,污秽中的不溶成分形貌为不规则的颗粒,其成分与运行环境有关。工业环境中的污秽与其排放物相关,其他环境中污秽的不溶成分主要是Si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环境 绝缘子污秽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吉赫兹横电磁波室的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圆 毕建刚 +2 位作者 吴旭涛 袁帅 黄智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5-80,共6页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在GIS设备现场状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感器性能良莠不齐制约了现场应用效果。为研究特高频传感器对局部放电引发的电磁波信号的响应特征,基于吉赫兹横电磁波室开展了传感器扫频试验研究,在传感器有效检测频...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在GIS设备现场状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感器性能良莠不齐制约了现场应用效果。为研究特高频传感器对局部放电引发的电磁波信号的响应特征,基于吉赫兹横电磁波室开展了传感器扫频试验研究,在传感器有效检测频段内将一恒定电场强度扫频信号注入横电波室,检测传感器电压信号输出强度,用输出与输入信号强度比值的方式来表征传感器的响应特征,并与传统的脉冲分解法和驻波比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文中还比较了不同输入强度信号情况下传感器响应特征曲线,分析表明,该方法还可以获得更多传感器检测能力细节,如各频点的响应能力和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及饱和区间等,该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传感器 扫频法 响应特征 评价方法 GTEM小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多直流外送系统SSO特性分析及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江桂芬 孙海顺 +2 位作者 陈霞 朱鑫要 高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0-38,共9页
针对宁夏电网近电气距离耦合的火电机群与多直流输电的简化等值送端系统,利用基于复频域端口等效导纳矩阵的复转矩系数法对其进行次同步振荡(SSO)特性分析。研究表明,降低宁夏电网直流输电外送功率,加强宁夏电网送端交流系统,增强直流... 针对宁夏电网近电气距离耦合的火电机群与多直流输电的简化等值送端系统,利用基于复频域端口等效导纳矩阵的复转矩系数法对其进行次同步振荡(SSO)特性分析。研究表明,降低宁夏电网直流输电外送功率,加强宁夏电网送端交流系统,增强直流换流站之间电气耦合强度等均有利于改善系统SSO阻尼特性。其次,针对存在SSO风险的灵武二期电厂机组,开展直流输电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其有效性。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宁夏电力外送系统的运行、规划及SSO抑制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复转矩系数法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硅橡胶伞裙电蚀损修复方法及修复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世涛 郭飞 +5 位作者 王博 郝金鹏 相中华 张韶华 贾志东 叶蔚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79,共4页
为修复液体硅橡胶伞裙表面的电蚀损坑洞,提出了一种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修补胶和RTV防污闪涂料联合修补的方法。采用人工涂污的方法,模拟硅橡胶伞裙表面电蚀损的现象,使用RTV防污闪涂料和修补胶填补电蚀损坑洞,并对比修复前后的硬... 为修复液体硅橡胶伞裙表面的电蚀损坑洞,提出了一种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修补胶和RTV防污闪涂料联合修补的方法。采用人工涂污的方法,模拟硅橡胶伞裙表面电蚀损的现象,使用RTV防污闪涂料和修补胶填补电蚀损坑洞,并对比修复前后的硬度、憎水性、耐电痕化和电蚀损性能。结果表明:修复后液体硅橡胶的性能与电蚀损前的水平相当。通过附着力测试和SEM观察发现,液体硅橡胶和RTV界面粘接良好。说明该修复方法可以用于修复液体硅橡胶表面电蚀损形成的坑洞,使其绝缘性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电蚀损 室温硫化硅橡胶 修复方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涂料复涂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博 田禄 +3 位作者 闫振华 杨朝翔 贾志东 陆海 《陕西电力》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RTV防污闪涂料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但是其长期运行后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RTV复涂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手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RTV涂料复涂技术,从溶胀特性、新旧涂层的粘结性能、复涂绝缘子的防污能力等方面对其... RTV防污闪涂料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但是其长期运行后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RTV复涂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手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RTV涂料复涂技术,从溶胀特性、新旧涂层的粘结性能、复涂绝缘子的防污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附着力良好的旧涂层受溶胀影响很小,复涂时采用喷涂方式更有利于溶胀和粘结性能;RTV夹层污秽对界面形态和耐电蚀损特性均有不利影响,而对绝缘子整体防污性能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 复涂技术 老化 溶胀应用 粘结性能 防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现场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旭涛 李军浩 +1 位作者 张哲铭 李彦明 《陕西电力》 2015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振荡型冲击电压进行电气设备的现场冲击试验具有电压产生效率高、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利用变压器的感应式原理进行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则可进一步减小试验设备的体积。基于感应式原理,研究了变压器现场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技术。... 采用振荡型冲击电压进行电气设备的现场冲击试验具有电压产生效率高、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利用变压器的感应式原理进行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则可进一步减小试验设备的体积。基于感应式原理,研究了变压器现场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1台110 kV变压器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利用铭牌参数进行了仿真研究。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在现场产生符合标准要求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实现变压器的现场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振荡型冲击电压 现场试验 IEC6006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杨定乾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仿真对比了不同运行方式下,含风光火的省级送端电网与西北主网解列后的频率特性变化;最后,分析了既有的高频切机方案不适应大规模风光接入的问题所在,对原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首轮切风光后续轮切火电"的高频切机方案,结合多种典型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校核,验证所提改进方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送端电网 直流闭锁 频率特性 高频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倒置式CT双针缺陷模型设计及其局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奎 吴旭涛 +3 位作者 马炜 高博 吴波 张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0,66,共6页
导体表面金属突出物是油浸倒置式电流互感器(CT)的典型绝缘缺陷之一。为掌握其放电特性,在实验室内制造了模拟导体表面金属突出物的双针缺陷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电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验缺陷设置。利用PDCh... 导体表面金属突出物是油浸倒置式电流互感器(CT)的典型绝缘缺陷之一。为掌握其放电特性,在实验室内制造了模拟导体表面金属突出物的双针缺陷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电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验缺陷设置。利用PDCheck和罗氏线圈两种脉冲电流法检测手段,测量不同缺陷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双针缺陷下的CT局部放电脉冲可分为较低与较高放电量两类,分别代表着油中发生的局部放电与油中气隙发生的局部放电。当双金属突出物之间的距离增大至30 mm时,局部放电脉冲在整个周期随机分布,在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图中难以将其与噪声信号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突出物 双针缺陷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鸟粪闪络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世涛 吴波 +7 位作者 吴旭涛 陈泓 李秀广 常彬 贾志东 徐笑然 欧阳小刚 李阳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1,共7页
2011年以来,宁夏地区330 kV线路多次发生鸟害故障跳闸,严重威胁了宁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外对于引起330 kV线路的鸟粪闪络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仍缺乏研究。文中首先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染污硅橡胶的憎水特性,然后基于鸟粪下落过程... 2011年以来,宁夏地区330 kV线路多次发生鸟害故障跳闸,严重威胁了宁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外对于引起330 kV线路的鸟粪闪络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仍缺乏研究。文中首先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染污硅橡胶的憎水特性,然后基于鸟粪下落过程中最大连续长度与鸟粪参数的关系,试验研究了鸟粪下落方式、下落通道、电导率、粘度、体积、下落位置和相对湿度等对330 kV复合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30 kV复合绝缘子的鸟粪闪络概率随距离的减小、鸟粪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鸟粪脱离横担比未脱离横担下落时发生闪络的概率更低;带均压环比不带均压环时绝缘子更易发生闪络;当鸟粪体积、鸟粪电导率、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发生鸟粪闪络的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0 kV复合绝缘子 鸟粪闪络 下落方式 电导率 粘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