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网的运行风险定量评估方法
1
作者 赵帅 郑骁麟 +3 位作者 陆涛 杨晓静 姜宁 刘海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8,共12页
海量异构的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巨大的挑战,开展计及分布式新能源不确定性的运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分布式新能源等值模型动态响应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分布式新能源在线动态... 海量异构的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巨大的挑战,开展计及分布式新能源不确定性的运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分布式新能源等值模型动态响应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分布式新能源在线动态等值建模方法,以确定满足在线风险评估要求的综合负荷模型及分布式新能源的状态。然后,根据分布式新能源出力特征及多类安全稳定影响因子划分集群,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变量维数减少参与安全稳定分析的确定性场景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置信区间分别计算满足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控制措施和风险指标,定量评估高概率低损失和低概率高损失场景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不同后果。最后,实际电网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风险评估方法不仅提高含分布式新能源电网的风险评估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实时运行风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不确定性 等值建模 集群划分 离散化场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提升的SVG电力无功补偿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南亚楠 卢向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针对地铁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高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VG的无功补偿装置,其主要由信号处理模块、处理采集单元、变流器以及三相电压输出端组成。在补偿过程中,由电网采集得到的电压信号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中对应设置了... 针对地铁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高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VG的无功补偿装置,其主要由信号处理模块、处理采集单元、变流器以及三相电压输出端组成。在补偿过程中,由电网采集得到的电压信号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中对应设置了自适应形态学滤波器对电流、电压信号进行滤波调理,去除冲击干扰,并获取SVG相位补偿的控制触发信号,进而实现对于变流器的电压补偿和无功功率调节。实验测试了5种不同类型的待无功补偿电能畸变信号,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程度的电能畸变信号,所述装置能够进行有效的无功补偿,使得电压信号的整体畸变程度被控制在0.5%以下,从而使负载性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地铁电力系统 静止无功发生器 自适应形态学滤波器 控制电路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供电网络中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筱欧 郑凤柱 +1 位作者 刘金华 李峥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0-182,186,共4页
并网逆变器在以光伏发电为电力来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其可将光伏阵列所发电能逆变为与电力网络电压频率相同、相位一致的电压与电流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力网络正常运行。但传统并网逆变器存在共模漏电流严重,中点... 并网逆变器在以光伏发电为电力来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其可将光伏阵列所发电能逆变为与电力网络电压频率相同、相位一致的电压与电流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力网络正常运行。但传统并网逆变器存在共模漏电流严重,中点电位二次脉动以及转换电压二次谐波含量较多的问题。为改善并网逆变器的逆变性能,设计一种新型无隔离变压器结构的单相逆变器。分析新型并网逆变器直流变换电路模块和直流交流变换电路模块的工作机理,并将其与传统并网逆变器对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电平处理效果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新型逆变器输出逆变电压二次谐波含量较传统逆变器降低54.87%,具有较好的逆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供电 光伏阵列 并网逆变器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物联网系统的无线取电供电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桂喜 吴玉龙 +2 位作者 袁思遥 高梓寒 丁芃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189,共9页
传感器的供电维护阻碍了物联网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发展。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变电站物联网系统供电方法,以实现物联网系统的自持运行。首先,建立能量采集和分配模型,分析信号传输模型,利用CSMA协议对时隙共享信道上与电源节点通信进... 传感器的供电维护阻碍了物联网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发展。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变电站物联网系统供电方法,以实现物联网系统的自持运行。首先,建立能量采集和分配模型,分析信号传输模型,利用CSMA协议对时隙共享信道上与电源节点通信进行信号传输,有效降低了多节点无线供电信道竞争问题。其次,对传感器能量演变进行分析,设计出2种传感器能量供给方案,其中次优方案给每个节点固定分配功率,以较低的性能换取较简单的实现,另一种方案是动态调整分配的功率,为每个节点提供最大功率,得出最佳能量分配比,旨在提升系统的无线供电效率。最后,建立10节点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变电站物联网系统的自我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供电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竑晟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3期249-249,共1页
科技的创新进步促进了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利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电力能得到较为合适的分配,同时也能有效地掌控电力配网运行。但就实际应用情况而言,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电力配网自... 科技的创新进步促进了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利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电力能得到较为合适的分配,同时也能有效地掌控电力配网运行。但就实际应用情况而言,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配网 自动化运行管理 处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欢 郭健羽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2期155-155,共1页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也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使电力工程进一步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电力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负担,进而使企业可以获取...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也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使电力工程进一步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电力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负担,进而使企业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利润。基于此,文章就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生产效率 自动化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健羽 李欢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4期162-162,共1页
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推动了电力系统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重点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研究,希望为我国电力自动化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 电力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 运行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耦合行为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与主从博弈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勇 吕华灿 +3 位作者 姚文亮 刘春伶 刘超 王成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3-2883,共11页
多种异质能源的集成利用在带来互补耦合效益的同时,通常忽略了需求侧多能耦合转换对用户用能满意度的影响,并且当前主流的需求响应单边定价机制大多难以应对系统与用户间复杂的利益交互与迭代关系。据此,提出一种考虑消费者耦合行为的... 多种异质能源的集成利用在带来互补耦合效益的同时,通常忽略了需求侧多能耦合转换对用户用能满意度的影响,并且当前主流的需求响应单边定价机制大多难以应对系统与用户间复杂的利益交互与迭代关系。据此,提出一种考虑消费者耦合行为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与主从博弈运行策略。首先,考虑消费者耦合行为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建立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聚合商的综合需求响应改进模型。其次,以系统运营商为领导者、多个负荷聚合商为跟随者,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策略,并对所建立的一主多从互动模型的Nash均衡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进行了证明。最后,结合标准IEEE33节点系统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构建算例分析系统,所得结论验证了所提出的消费者耦合行为需求响应模型的准确性与所提策略方法在兼顾博弈主体双方利益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博弈 消费者耦合行为 需求响应 电能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台区灵活资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以含虚拟储能的建筑微网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旭 祖国强 +4 位作者 司威 丁琪 刘明阳 唐万鑫 靳小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8-577,共10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台区接入大量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微网以及智能建筑等新元素,在给中低压配网安全运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灵活调节潜力。本工作以配电台区的智能建筑为例,提出一种含虚拟储能系统的建筑微网多...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台区接入大量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微网以及智能建筑等新元素,在给中低压配网安全运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灵活调节潜力。本工作以配电台区的智能建筑为例,提出一种含虚拟储能系统的建筑微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对建筑灵活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虚拟储能模型,通过对虚拟储能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优化调度来实现对建筑灵活性的定量利用;随后,在配电台区灵活资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中详细考虑了建筑的可调虚拟储能特性,分别在日前调度和日间修正两个时间尺度对建筑虚拟储能进行充分利用,提出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日前经济调度方法和跟踪微网联络线设定值的日间修正方法。最后以夏季制冷场景为例,利用典型建筑微网系统验证了本文所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有效调度建筑的虚拟储能能力,实现在日前运行阶段降低建筑微网的运行成本,在日间运行阶段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灵活资源 建筑虚拟储能 多时间尺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性直流抑制送端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长宇 刘博昊 +3 位作者 肖仕武 卢文清 梁倍华 李善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7,73,共9页
利用柔性直流控制的灵活性抑制次同步振荡被广泛研究,但是对于有功、无功控制回路的抑制效果不同的机理解释很少。针对柔直近区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直抑制次同步振荡策略。通过对电气阻尼曲... 利用柔性直流控制的灵活性抑制次同步振荡被广泛研究,但是对于有功、无功控制回路的抑制效果不同的机理解释很少。针对柔直近区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直抑制次同步振荡策略。通过对电气阻尼曲线负阻尼频段分析,结合柔直变流器控制特点,选取附加控制的最优位置,通过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提高火电机组电气阻尼。然后,建立复转矩系数传递函数,分析有功、无功外环附加阻尼控制效果的强弱与柔直功率外环参数相关,主要是与传输有功、无功功率大小有关,揭示柔直功率外环d轴和q轴附加阻尼控制时对电气阻尼影响差异的机理。最后,通过PSCAD时域模型仿真验证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次同步振荡 电气阻尼 复转矩系数 附加阻尼控制 抑制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低图像要求的继电保护压板状态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桂喜 袁思遥 +2 位作者 高梓寒 吴玉龙 孙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继电保护装置压板布局方式逐步向简约化、标准化转变,客观上为压板智能化巡视提供了条件,但受限于实际场景,往往无法提供足够大小和分辨率的压板图像用于压板识别。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目标识别深度神经网络来识别低分辨率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压板布局方式逐步向简约化、标准化转变,客观上为压板智能化巡视提供了条件,但受限于实际场景,往往无法提供足够大小和分辨率的压板图像用于压板识别。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目标识别深度神经网络来识别低分辨率保护压板图像的方法。图像增强网络使用来自目标识别网络的协作学习信号,将极低分辨率的图像增强为更清晰和信息更丰富的图像,使得具有高分辨率图像训练权重的目标识别网络主动参与图像增强网络的学习,并且利用图像增强网络的输出作为增强学习数据,以提高其对极低分辨率对象的识别性能。通过在各种低分辨率图像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保护压板图像的重建和性能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继电保护 深度学习 新型电力系统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储能柜散热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威 罗军 +2 位作者 陈晨 田刚领 李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0,共6页
以锂离子电池储能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池模块单侧进风和两侧进风两种结构储能柜散热设计,利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结构储能柜气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性,根据仿真结果优选电池模块两侧进风的储能柜散热结构,完成储能柜制造及... 以锂离子电池储能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池模块单侧进风和两侧进风两种结构储能柜散热设计,利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结构储能柜气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性,根据仿真结果优选电池模块两侧进风的储能柜散热结构,完成储能柜制造及温度性能测试研究。电池模块两侧进风的储能柜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储能柜0.5P恒功率运行工况下,可以保证储能柜内电池表面最大温升不超过8℃,最大温差不超过4℃,说明设计的两侧进风散热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储能柜电池温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柜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自发 张在宝 +2 位作者 杨滨 王智冬 齐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28-2938,共11页
现代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电网大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从事故经济损失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的分类方法和损失评估指标构建原则,从伤亡人员、供电部门及电力用户经济损失和大停电间接经... 现代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电网大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从事故经济损失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的分类方法和损失评估指标构建原则,从伤亡人员、供电部门及电力用户经济损失和大停电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构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电力用户生产工艺流程、停电损失等特性,分别建立第一、二、三产业典型用户及城乡居民单位停电损失模型以及高危行业人员伤亡期望模型和伤亡人员经济损失量化模型。根据某城市停电统计数据,计算出停电后社会综合损失,并与国际典型大停电事故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大停电 综合损失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能源电网消纳水平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鄂志君 王桂林 +3 位作者 李振斌 周昊兵 姚维平 周连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7,共6页
针对可再生新能源波动对接入电网冲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可再生能源预测误差随时间尺度变化的特点,采用混合储能系统多级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制定日前计划、日内计划与实时计划,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 针对可再生新能源波动对接入电网冲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可再生能源预测误差随时间尺度变化的特点,采用混合储能系统多级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制定日前计划、日内计划与实时计划,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储能系统合理运行和风电功率的精确跟踪。将所给模型转换为一个滚动线性规划问题,利用CPLEX求解器可实现求解。经过仿真算例验证,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风电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电网对风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混合储能系统 多级协调控制 二阶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计算的配电系统安全域模型 被引量:31
15
作者 肖峻 左磊 +1 位作者 祖国强 刘世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941-4949,共9页
现有配电系统安全域(distribution systems security region,DSSR)模型均未精确计及网损与电压约束,故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文章基于交流潮流方程建立精确计及网损与电压约束的DSSR新模型。基于逐点仿真法可以观测该模型下的DSSR局部边... 现有配电系统安全域(distribution systems security region,DSSR)模型均未精确计及网损与电压约束,故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文章基于交流潮流方程建立精确计及网损与电压约束的DSSR新模型。基于逐点仿真法可以观测该模型下的DSSR局部边界。通过实际算例对比文中DSSR模型与传统基于直流潮流的线性DSSR模型,刻画二者误差,证实文中DSSR模型更为精确。通过分析网损和电压约束对误差的影响,给出文中模型应用场景的建议,为DSSR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安全域 交流潮流 网损 电压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队列法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梦璇 任博强 +3 位作者 胡旭东 甄庆 陈立东 曹北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2,共5页
该文针对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建立了单台精密空调开启次数与使用寿命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加空调使用寿命为目标的多台精密空调集中控制方法。采用优先队列算法,根据单台精密空调的已使用寿命,选择要开启的精密空调,并... 该文针对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建立了单台精密空调开启次数与使用寿命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加空调使用寿命为目标的多台精密空调集中控制方法。采用优先队列算法,根据单台精密空调的已使用寿命,选择要开启的精密空调,并综合考虑了多台精密空调的状态,根据室内温湿度的变化控制精密空调开闭,避免了单台精密空调的频繁启停,从而增加了精密空调使用寿命。利用Matlab仿真工具,针对某一自动化机房,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实际量测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文中所提出的集中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队列法 精密空调 集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警的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袁涛 王肖田 +2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孙魄韬 周仿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8-2540,共13页
如何准确预警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是长期困扰电力运行部门的重要难题,而现有的线路雷击跳闸预警技术未能充分考虑区域雷电活动特征与雷击线路的物理过程,存在预警准确率低、虚报率高的问题。该文在已广泛应用的雷电活动短时预警技术... 如何准确预警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是长期困扰电力运行部门的重要难题,而现有的线路雷击跳闸预警技术未能充分考虑区域雷电活动特征与雷击线路的物理过程,存在预警准确率低、虚报率高的问题。该文在已广泛应用的雷电活动短时预警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蒙特卡罗法与雷电先导分形模型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警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雷电活动特征、雷击线路物理过程与线路走廊微地形条件,一方面依据区域雷电活动监测数据,拟合得到了地闪频次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与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并以此构建了蒙特卡罗法所需的目标分布样本,从而模拟了雷电流幅值与落雷位置在一定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采用雷电先导分形模型,实现了对雷电先导发展路径随机性与确定性相统一的物理过程的模拟,从而充分考虑了微地形条件对雷击线路物理过程的影响。同时,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概率数据库,形成了雷击跳闸预警系统。该系统在云南电网的运行经验表明,2021年雷雨季节的雷击跳闸预警中,预警准确率为87%,有助于电网相关部门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雷电先导分形模型 雷电活动特征 雷击跳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年不同负荷运行下的冰蓄冷空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磊 王旭东 +3 位作者 尚学军 杨宇全 霍秋屹 胡庆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4,共7页
冰蓄冷空调一般用冰作为储能介质,在供电谷段制冰蓄冷,在供电峰段融冰释冷来满足用户冷负荷需求,对电网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以冰蓄冷空调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不影响用户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空调在不同负荷下的蓄冰量、制冷... 冰蓄冷空调一般用冰作为储能介质,在供电谷段制冰蓄冷,在供电峰段融冰释冷来满足用户冷负荷需求,对电网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以冰蓄冷空调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不影响用户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空调在不同负荷下的蓄冰量、制冷机组功率以及响应潜力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全年不同负荷运行的冰蓄冷空调控制策略。在仿真算例中通过将冰蓄冷空调调控前后的蓄冰量、制冷机组功率和响应潜力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运行费用,增加响应潜力,验证了此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蓄冷空调 不同负荷 蓄冰量 功率 响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充电负荷价格响应的配电网扩容规划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哲 迟福建 +1 位作者 万宝 李桂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145,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保有量攀升,配电网扩容已成为应对高比例EV充电负荷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考虑EV用户对充电价格的敏感性,提出一种计及充电负荷价格响应的配电网扩容规划方法。该方法是一个双层协同优化模型,其中上层考... 随着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保有量攀升,配电网扩容已成为应对高比例EV充电负荷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考虑EV用户对充电价格的敏感性,提出一种计及充电负荷价格响应的配电网扩容规划方法。该方法是一个双层协同优化模型,其中上层考虑EV用户对补偿价格的响应,建立配电网扩容规划模型,以年总投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线路型号及充电补偿价格;下层建立基于补偿价格的EV充放电行为优化模型,以充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EV充放电功率。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补偿价格可有效引导EV的充电负荷,减少配电网年总投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扩容规划 充电负荷 价格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的居民用电侧自动需求响应系统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伟 杨伟光 +1 位作者 高立忠 李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为了优化居民用电侧管理和电力系统总的发电容量,构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的居民用电侧自动需求响应系统。该方法以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为依托,依靠智能电网调度支持平台构建需求响应系统框架,采用价格需求响应方式和激励需求响应方式,... 为了优化居民用电侧管理和电力系统总的发电容量,构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的居民用电侧自动需求响应系统。该方法以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为依托,依靠智能电网调度支持平台构建需求响应系统框架,采用价格需求响应方式和激励需求响应方式,实现尖峰电价、尖峰折扣、分时电价、实时电价的控制和市场激励、计划激励。其应用分布式在线学习算法能在用户满意度较低的条件下,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益。通过综合分析可知,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的居民用电侧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可较好地优化发电容量并满足居民用电侧用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调度支持系统 用电侧管理 自动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