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小区供电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
作者 郭洪昌 曹磊 王艳林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7期87-88,共2页
城市小区供电面向千家万户,是电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于历史客观原因、设备老化等,薄弱环节易演化成“风险源”。文章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从责任界面、投资主体、监督管理以及新型设施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城市小区供电风险的... 城市小区供电面向千家万户,是电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于历史客观原因、设备老化等,薄弱环节易演化成“风险源”。文章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从责任界面、投资主体、监督管理以及新型设施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城市小区供电风险的现状和趋势,研判对电网安全造成的影响。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系统性应对措施和有关建议,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保证供电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小区 供电 风险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北涛 郭洪昌 《农电管理》 2021年第11期40-42,共3页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资源、生产要素愈加密集,公共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各类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对区域协同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新型电力系统是充分保障能源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安全性电力系统,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结构...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资源、生产要素愈加密集,公共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各类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对区域协同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新型电力系统是充分保障能源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安全性电力系统,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结构日趋复杂,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规模快速扩大,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比例大幅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 电网结构 电力电子设备 京津冀一体化 高度安全性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便携式照明装置的设计
3
作者 杨敬沫 刘向 +4 位作者 陈晓文 杨菊寅 杨正昊 韩路遥 赵志军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0期37-38,共2页
1便携式照明装置应用现状在进行设备检查、维护或维修时,运维工作人员一般都会携带照明灯进行照明以方便操作。但目前所用照明灯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当工作人员中途有事或者工作结束离开设备时,有可能将携带的照明灯遗留在设备内,这... 1便携式照明装置应用现状在进行设备检查、维护或维修时,运维工作人员一般都会携带照明灯进行照明以方便操作。但目前所用照明灯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当工作人员中途有事或者工作结束离开设备时,有可能将携带的照明灯遗留在设备内,这将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也可能会使照明灯常亮而浪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装置 运维工作 设备检查 照明灯 方便操作 应用现状 设备的安全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方法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风晓 靳小龙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余晓丹 刘德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420-4428,共9页
提出一种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方法。将楼宇虚拟储能系统作为灵活可控单元集成到楼宇微网优化调控中,形成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框架;提出该楼宇微网模型的预测调控方法,以有限时段的反复滚动优化... 提出一种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方法。将楼宇虚拟储能系统作为灵活可控单元集成到楼宇微网优化调控中,形成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框架;提出该楼宇微网模型的预测调控方法,以有限时段的反复滚动优化代替一次离线全时段优化,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精度随时间尺度增加而下降的问题。在夏季制冷场景下,对两种典型楼宇微网系统的优化调控结果进行分析。该文提出的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模型预测调控方法可充分利用楼宇蓄热特性,挖掘楼宇参与微网优化调控的虚拟储能潜力,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可有效解决由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需求及实时电价预测误差导致的楼宇微网优化调控方案与实际运行场景偏差较大的问题,在预测不确定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微网 模型预测控制(MPC) 虚拟储能系统 优化调控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停电时段用户热需求的蓄热式电采暖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嘉睿 穆云飞 +3 位作者 贾宏杰 霍现旭 李树鹏 范瑞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5-22,共8页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停电时段用户最小热需求的蓄热式电采暖日前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含蓄热水箱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模型和房屋热负荷模型。然后,提出一种电网故障场景下,综合考虑可维持供暖时长及用户舒适度的最小用热量计算方法。最...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停电时段用户最小热需求的蓄热式电采暖日前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含蓄热水箱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模型和房屋热负荷模型。然后,提出一种电网故障场景下,综合考虑可维持供暖时长及用户舒适度的最小用热量计算方法。最后,以经济性为目标,以故障场景下的最小用热量为约束,构建一种考虑停电时段用户最小热需求的蓄热式电采暖日前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基于蓄热式电采暖的蓄热量,实现“停电不停暖”的同时,降低供暖费用,同时配合蓄热水箱容量提升或房屋围护结构改造,可有效提升用户供暖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电采暖 停电不停暖 空气源热泵 热舒适度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耦合及阶梯碳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35
6
作者 赵北涛 刘光宇 韩东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6,共12页
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和源荷不确定性,提出一种考虑氢能耦合及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有效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水平,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然后... 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和源荷不确定性,提出一种考虑氢能耦合及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有效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水平,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然后,为充分发挥氢能的安全高效、低碳清洁的特性,建立以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和甲烷反应器为主的氢能耦合模型,并引入电、热、氢多源储能模型。最后,为降低源、荷预测误差对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并同时考虑到不同能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差异性,构建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低碳优化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氢能耦合系统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引入不仅能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还能减少系统的碳排放量,且所提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能有效平抑系统功率波动,降低系统源荷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耦合 多时间尺度 碳交易机制 协同优化 多源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需求响应及阶梯型碳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双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光宇 韩东升 +3 位作者 刘超杰 郭洪昌 范瑞卿 张保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8-225,共8页
安全稳定、低碳清洁是全球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如何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响应潜力以及降低系统源、荷不确定因素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重需求响应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IES)双时间尺度优... 安全稳定、低碳清洁是全球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如何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响应潜力以及降低系统源、荷不确定因素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重需求响应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IES)双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针对电、热、气负荷的可调度特性和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差异性,提出了双重激励的综合需求响应(IDR)模型。为实现IES低碳经济运行,建立了基于日前价格型IDR策略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IES日前低碳优化调度模型。考虑日前源、荷预测误差对IES调度的影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日内激励型IDR策略,建立了以购能成本、各设备出力调整成本和阶梯型激励补贴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CPLEX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能有效兼顾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同时提高了系统平抑源、荷功率波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不确定性 双重综合需求响应 双时间尺度 阶梯型碳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流驱动电路的直流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北涛 王珍珍 +1 位作者 范瑞卿 于清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6,共7页
针对直流断路器存在的预充电系统电压过高、充电困难或运行损耗大、系统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断路器的换流驱动电路。研究其工作原理,建立换流过程的状态方程形式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换流驱动电路的两大核心部件——自动供... 针对直流断路器存在的预充电系统电压过高、充电困难或运行损耗大、系统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断路器的换流驱动电路。研究其工作原理,建立换流过程的状态方程形式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换流驱动电路的两大核心部件——自动供电系统和基于半导体器件的双向快速开关,通过短路故障开断实验验证了换流驱动电路在机械式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中的通用性,提高了换流驱动电路的工程实用性。相比现有换流技术,该拓扑具有微损耗、成本低且通用于机械式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换流驱动电路 供电 快速合闸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北涛 郭洪昌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型储能电站越来越多,储能技术类型逐渐增多,尤其是新型储能技术及其产业迎来发展高峰。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从国际国内储能安全发展形势上来看,安全问题成为储能发展的新风险挑战,安全风险治理应及时得到重视...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型储能电站越来越多,储能技术类型逐渐增多,尤其是新型储能技术及其产业迎来发展高峰。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从国际国内储能安全发展形势上来看,安全问题成为储能发展的新风险挑战,安全风险治理应及时得到重视。因此,必选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站的安全管理体系。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各类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了储能电站安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储能发展 安全事故 管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