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办——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五宝镇高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阳剑
1
作者 周义 《农村电工》 2025年第6期25-25,共1页
国网四川省电力有限公司蒲城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阳剑在驻村帮扶期间,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成了达州宣汉县五宝镇高坝村里的得力干将。他始终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办,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承诺。用心帮扶,助力基础设施得改善2025年1月31日,... 国网四川省电力有限公司蒲城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阳剑在驻村帮扶期间,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成了达州宣汉县五宝镇高坝村里的得力干将。他始终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办,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承诺。用心帮扶,助力基础设施得改善2025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在四川省宣汉县五宝镇高坝村,草莓种植户顾万术家种植的3.33 hm^(2)草莓开始上市,春节期间来他家采摘的人特别多,每斤草莓卖到了30元,收入很可观。他对邻居说:“阳书记虽然话不多,但他总为大家办实事。这些草莓就是他驻村期间帮着争取各方面优惠政策鼓励我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第一书记 阳剑 基础设施 帮扶 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Otsu和对数型模糊隶属度函数的电力设备NSST域红外图像增强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颖 王昕 +1 位作者 王爱平 粟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185,共7页
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细节模糊、边缘不清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NSST将原始图像分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为了精确分割低频电力设... 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细节模糊、边缘不清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NSST将原始图像分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为了精确分割低频电力设备与背景环境并提高二者对比度,低频部分设计了一种结合均值与方差的MVOtsu(mean and variation otsu)算法,并分别对设备和背景进行线性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增强。为了增强高频边缘细节,抑制非边缘噪声,高频部分提出一种对数型模糊隶属度函数,将隶属度值域下界拓展到0,解决经典Pal-King隶属度增强后逆映射时低灰度值区域扁平化问题。最后按照NSST变换合成增强结果。该算法与相关算法相比,边缘强度、信息熵、对比度、标准差等评价指标至少增长15.06%、2.03%、33.78%、1.28%。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有效的提高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整体对比度,对细节和边缘增强效果明显,便于人眼识别和智能故障定位,适用于变电站、巡线等多种环境红外图像增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图像 NSST变换 MVOtsu算法 模糊隶属度 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在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凯 饶显杰 +3 位作者 汪先进 谢敏 李明志 奚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6-2954,共9页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源定位是找出电缆局部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互相关算法的定位结果受采样频率和电缆相速度频变特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用于电力电缆局放源定位。首先介绍了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源定位是找出电缆局部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互相关算法的定位结果受采样频率和电缆相速度频变特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用于电力电缆局放源定位。首先介绍了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MATLAB建立了局放传播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不同传播距离,不同采样频率和不同信噪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振荡波测试平台对250 m的10 kV XLPE电力电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利用不同方法对局放信号进行定位,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由于该互相关算法是直接以距离为自变量,不需要进行时延估计,因此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互相关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互相关算法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多源协同优化调度
4
作者 叶希 黄格超 +4 位作者 王曦 王彦沣 朱童 何川 张瑜祺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36,共16页
为解决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消纳问题,以及直流输电接入下的多源协同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多源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构建电压稳定指标,反映电力系统当前状态与电压稳定极限状态之间的距离。然后,... 为解决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消纳问题,以及直流输电接入下的多源协同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多源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构建电压稳定指标,反映电力系统当前状态与电压稳定极限状态之间的距离。然后,以最小化系统运行成本和弃风惩罚为目标,提出考虑火电、梯级水电、风电、储能、直流输入的多源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对系统内各种可控电源建立模型,并通过泰勒级数展开、三角形近似等方法线性化交流潮流和水电转换约束。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压稳定裕度阈值生成电压稳定约束,通过每次迭代在受端电网多源协同优化问题中添加电压稳定约束,实现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改善。考虑风电出力和系统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多源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 新能源 直流受端 信息间隙决策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萨如图形-阻抗辨识的构网型储能混合式孤岛检测方法
5
作者 王曦 滕予非 +6 位作者 石鹏 张蔚萱 陈保瑞 白珈于 杜新伟 苟竞 胡鹏飞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9-1309,共11页
快速可靠地识别非计划性孤岛是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实现并离网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的关键问题,当前孤岛检测方法在负荷与变流器功率零失配时容易失效且阈值难以设定。为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电流李萨如图形和阻抗辨识的混合式孤岛检... 快速可靠地识别非计划性孤岛是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实现并离网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的关键问题,当前孤岛检测方法在负荷与变流器功率零失配时容易失效且阈值难以设定。为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电流李萨如图形和阻抗辨识的混合式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基于电压电流李萨如图形的面积与短轴捕捉电压电流特征,当检测得到的孤岛检测指标超出阈值时,注入扰动触发阻抗辨识。李萨如图形-阻抗辨识的混合式检测不仅能够很好地检测到负荷与变流器功率完全匹配时电压电流的微小变化,而且能够很好区分孤岛情况与非孤岛故障。为了解决孤岛检测阈值选取困难且与电网参数高度关联的问题,该方法采用了相对性指标,并利用Ostu法给出了被动检测指标的阈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负荷功率与变流器完全匹配且品质因数为2.5时,所提出方法也能有效可靠检测到孤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流李萨如图形 孤岛检测 阻抗辨识 储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平原实测脉动风自功率谱及输电塔风振系数影响分析
6
作者 杨风利 邵帅 +1 位作者 范荣全 苏志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2,I0032,共11页
脉动风速谱是准确计算高海拔输电塔风振响应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开展4 500 m高海拔平原地貌脉动风实测研究,获得206组10 min平均风速超过19 m/s的脉动风速样本,采用Pwelch功率谱估计函数绘制206组脉动风速样本的顺风向脉动风速功率谱... 脉动风速谱是准确计算高海拔输电塔风振响应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开展4 500 m高海拔平原地貌脉动风实测研究,获得206组10 min平均风速超过19 m/s的脉动风速样本,采用Pwelch功率谱估计函数绘制206组脉动风速样本的顺风向脉动风速功率谱谱曲线,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无量纲归一化风速谱数学表达式,揭示高海拔脉动风能量-频率分布特征,并与标准谱在典型频率区段进行对比分析,Davenport谱能较好地预测高海拔实测脉动风的能量分布情况,但在低频段可能会低估实测风场能量。基于高海拔实测拟合风速谱推导了输电塔共振分量表达式,分析实测脉动风速谱和Davenport谱对共振分量和风振系数的影响,由实测谱计算的共振分量和整体风振系数均低于Davenport谱计算值,共振分量相对差值约为19%,风振系数相对差值为2.7%~4.0%,并大致随塔高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脉动风 湍流积分尺度 拟合分析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西部送端直流电网方案构建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惠玲 王曦 +1 位作者 高剑 宋云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未来面临着大规模能源“西电东送”的电力传输需求,需要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输电模式。依据2030年后西部能源的开发规模,确定各类型电源的装机规模和地理分布,提出远期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和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未来面临着大规模能源“西电东送”的电力传输需求,需要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输电模式。依据2030年后西部能源的开发规模,确定各类型电源的装机规模和地理分布,提出远期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和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流电网相融合的“西电东送”主干输电网结构及路线图。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基本要求,构建了团块状、网格状和双环网3种基于VSCHVDC柔性输电技术的直流组网模式,以实现西部多类型电源的互补互济,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分析了3种直流组网模式下主要一次设备的应用数量,计算了西部送端直流电网的系统整体可靠性指标,从设备应用数量和系统整体可靠性指标对3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确定了优选方案。参考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对优选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 新能源 直流电网 柔性直流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晶界特性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宏观电气性能的影响机制
8
作者 孟鹏飞 郭敬科 +4 位作者 雷潇 王磊 张兵兵 缪奎 胡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ZnO压敏电阻具有优良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与良好的通流能力,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过电压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在电力设备的过电压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ZnO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起源与其晶界特殊的双肖特基势垒结构有关,... ZnO压敏电阻具有优良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与良好的通流能力,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过电压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在电力设备的过电压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ZnO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起源与其晶界特殊的双肖特基势垒结构有关,微观晶界参数对ZnO压敏电阻的宏观电气性能参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目前对于微观晶界特性对ZnO压敏电阻宏观电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基于Voronoi网络及改进的晶界分区模型,通过材料计算的方法研究了ZnO压敏电阻晶粒施主密度、晶界表面态密度、晶界分区参数等微观晶界特性对其宏观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将高性能ZnO压敏电阻的研制过程视为多变量、多目标问题,并依据任意优化变量对优化目标的影响是否相同、优化变量对两类优化目标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对优化目标和优化变量进行分类,揭示了微观晶界对电气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优化变量、优化目标的合理分类,将复杂的多变量、多目标问题有效简化,并依据分类变量和分类目标的特征制定分步优化策略,从微观物理层面对ZnO压敏电阻性能进行改善,对高性能ZnO压敏电阻的研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材料计算 双肖特基势垒 晶界分区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双向追踪的稳态电网利润分布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洪玉 鲍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8-124,共7页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各市场主体希望直观、细致地了解电网的经济分布。为精确定量分析电网各部分的盈利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潮流双向追踪的稳态电网利润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功率分量理论和支路等效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电网的双...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各市场主体希望直观、细致地了解电网的经济分布。为精确定量分析电网各部分的盈利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潮流双向追踪的稳态电网利润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功率分量理论和支路等效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电网的双向追踪方法,该方法能给出电源供能网络和负荷吸能网络,此为利润计算的物理基础。然后,依据费用守恒原则,将上述双向追踪结果应用于经济核算中,建立电网经济分布模型,求得利润分布。算例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并结合北京市标杆电价对双向追踪方法和利润分布求解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量理论 双向追踪 费用守恒原则 利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式区块链架构设计及其点对点交易优化决策实现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洪明 阳泽峰 +2 位作者 漆敏 罗翼婷 张诗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7,共9页
在开放的售电侧市场中,具有电能生产和消费双重特性的产消者开展灵活对等的点对点交易。针对单链式区块链无法同时满足产消者交易的网络安全校核与去中心化问题,提出一种交易链和电能链耦合运行的双链式区块链及其点对点交易决策模型。... 在开放的售电侧市场中,具有电能生产和消费双重特性的产消者开展灵活对等的点对点交易。针对单链式区块链无法同时满足产消者交易的网络安全校核与去中心化问题,提出一种交易链和电能链耦合运行的双链式区块链及其点对点交易决策模型。其中交易链(公有链)实现产消者自主博弈的点对点交易,以市场方式最大化各产消者之间的经济利益;电能链(联盟链)以网络潮流为约束,实现市场交易方案的安全校核和调整。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开发平台,搭建IEEE 14节点配电系统点对点交易仿真场景。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链式区块链比单链式具有更高的交易处理效率和性能,能实现产消者点对点自主交易,保证了交易方案的安全自动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式区块链 点对点交易 博弈决策 网络约束 耦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向随机通信时滞补偿的自适应广域协调阻尼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培平 曾令康 +4 位作者 文剑峰 姚伟 张巍 艾小猛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37-3948,共12页
以强随机性的风力、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可能导致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表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goalrepresentation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以强随机性的风力、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可能导致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表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goalrepresentation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GrHDP)的自适应广域协调阻尼控制器(adaptivewide-areacoordinateddampingcontroller,A-WACDC),通过协调风电场与光伏电站的附加无功功率控制信号,抑制系统中多模态的弱阻尼区间低频振荡,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A-WACDC的设计不需要系统详细数学模型,且本身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能灵活适应系统不同的运行状态变化。此外,考虑到A-WACDC输入与输出信号通道的双向随机通信时滞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适应时滞补偿器(improved adaptive delay compensator,IADC)来应对双向广域信号中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时滞。以含风机与光伏模型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A-WACDC能够灵活地适应系统不同运行工况,有效抑制系统多模态的区间低频振荡,且所提出的IADC具有良好的随机时滞补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区间低频振荡 广域阻尼控制器 协调控制 通信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诊断的GIS设备异常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电波 丁登伟 +4 位作者 盖世诚 贾志杰 王杰 马小敏 姚陈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提升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现场检测水平,对基于超声波诊断的GIS异常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检测搜集的大量数据,总结出典型GIS局部放电的超声波信号时域和相位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局部放电信号和常见干扰信号在时域特... 为提升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现场检测水平,对基于超声波诊断的GIS异常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检测搜集的大量数据,总结出典型GIS局部放电的超声波信号时域和相位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局部放电信号和常见干扰信号在时域特征和频域分布上的差异。研究了声电联合定位方法、超声波时延定位方法和超声波小波时频定位方法在GIS现场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检测结果表明这个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GIS 局部放电 时域特征 频域分布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中计及灵活性不足风险的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39
13
作者 温丰瑞 李华强 +2 位作者 温翔宇 刘万宇 徐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52-3960,共9页
为解决高渗透率光伏接入下主动配电网随机功率波动问题,立足灵活性规划理论,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不足风险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条件风险价值改进了置信区间计算方法,并基于此从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灵活性不足风险... 为解决高渗透率光伏接入下主动配电网随机功率波动问题,立足灵活性规划理论,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不足风险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条件风险价值改进了置信区间计算方法,并基于此从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灵活性不足风险成本模型,用于定量评估灵活性需求随机波动越过边界阈值所造成的潜在损失。其次,综合考虑网架重构、电压控制及储能出力调节等灵活性提升手段,建立兼顾灵活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主动配电网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其中上层优化侧重于储能配置方案的确定,下层优化侧重于灵活性资源运行策略的求解。最后对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灵活性:条件风险价值 储能选址定容 双层场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M的变压器绕组和铁芯故障诊断 被引量:11
14
作者 夏玉剑 李敏 +3 位作者 向天堂 秦少鹏 邓权伦 王昕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了实现变压器故障的直观分类和故障识别,在分析变压器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提取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下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以其表示变... 为了实现变压器故障的直观分类和故障识别,在分析变压器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提取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下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以其表示变压器运行状态,降低故障分类和识别时运算量。然后通过采用SOM网络自组织学习算法,不断学习样本的特征矢量确定故障隶属函数,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诊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变压器正常状态、绕组轴向变形、绕组径向变形、铁芯故障4种状态分类,并对测试样本进行快速的模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 振动分析法 集合经验模式分解 特征矢量 SO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奇异值与经验小波分解的局放去噪算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毕潇文 钟俊 +2 位作者 张大堃 周电波 阮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7-4963,共7页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检测是监测绝缘劣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场环境复杂,PD检测易被干扰,而PD检测的真实性影响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因此,检测信号去噪是PD检测的重要任务。常用PD去噪算法的效果依赖于人工选择阈...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检测是监测绝缘劣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场环境复杂,PD检测易被干扰,而PD检测的真实性影响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因此,检测信号去噪是PD检测的重要任务。常用PD去噪算法的效果依赖于人工选择阈值或分解层数等参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不依赖于人工选择算法,使用基于曲率的奇异值变换(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自适应地选择奇异值重构并去除窄带干扰;然后对残留白噪声的PD信号进行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的自适应分解;利用通用阈值对满足峭度和相关系数条件的模态去噪;最后通过时域去噪去除残留噪声,得到去噪后的PD信号。模拟PD信号和现场实测PD信号的去噪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窄带干扰和白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奇异值分解 奇异值曲率 经验小波变换 峭度 相关系数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分类和识别 被引量:11
16
作者 夏玉剑 李敏 +3 位作者 陈果 石同春 沈大千 王昕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10,17,共5页
为了实现变压器故障的直观分类和故障识别,在分析变压器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KNN分类识别的变压器故障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EMMD(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提取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下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将该特征矢量... 为了实现变压器故障的直观分类和故障识别,在分析变压器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KNN分类识别的变压器故障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EMMD(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提取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下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将该特征矢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投影到直观的二维图像中。利用KNN分类识别实现故障分类和自动故障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变压器正常状态、绕组变形、铁芯故障3种状态直观分类,并对测试样本进行快速的自动模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分析法 集合经验模式分解 特征矢量 主成分分析 K近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和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浩瀚 朱英伟 +3 位作者 林晓冬 付伟真 杨超 玄永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210,共5页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可通过引入储能技术减少其直接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基于超导磁储能和蓄电池储能系统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和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混合储能变流器多...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可通过引入储能技术减少其直接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基于超导磁储能和蓄电池储能系统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和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混合储能变流器多变量、非线性及强耦合的特点,在装置层建立了混合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跟踪微分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及线性误差反馈律三部分,设计了混合储能系统的交、直流侧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其次,为了更加合理地平抑风电功率波动,避免经验模态分解时出现的模态混叠问题,在系统层提出了变分模态分解的功率分配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线性自抗扰控制 变分模态分解 超导磁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铅封段电化学腐蚀及进水缺陷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忠林 冯阳 +3 位作者 杨永鹏 苟杨 赵琦 周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是输电电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而铅封是连接铝护套断口与电缆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铅封段腐蚀致中间接头失效的机理、铅封段腐蚀原理以及针对接头进水的诊断方法,本文首先对近年来...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是输电电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而铅封是连接铝护套断口与电缆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铅封段腐蚀致中间接头失效的机理、铅封段腐蚀原理以及针对接头进水的诊断方法,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发生的三起典型铅封失效引起的110 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铜尾管击穿事故进行了事故分析。然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铅封段的铜尾管材料、铝护套以及铅封焊料的开路电位(OCP)、电化学阻抗(EIS)以及塔菲尔曲线(Tafel),用以表征各材料的抗腐蚀能力。事故分析结果表明事故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主绝缘发生了氧化,而铅封段主要腐蚀产物为Al(OH)_(3)。单端的铅封失效并不会改变铜尾管内部的电势以及电场强度,其主要影响金属护套中的环流流通路径,最终导致中间接头由于电流热效应而发生击穿事故。电化学工作站实验结果表明:铅封段中铝护套最容易在电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溶解。最后,结合事故分析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的测试结果,系统介绍了铅封段的电化学腐蚀,提出以接头中H_(2)作为特征气体用于表征铅封段腐蚀状态,并在退运电缆以及在运电缆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接头 铅封 电化学腐蚀 H_(2) 状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拟合的主从控制微电网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王蓉 殷彪 +3 位作者 高阳 刘彬 王杨 宋子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4-680,I0007,I0008,共9页
目前对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下垂控制的微网,对主从控制的微电网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此外,现广泛采用的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阻抗模型的分析方法需要获取每个分布式电源的详细参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实施。为解决上述问... 目前对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下垂控制的微网,对主从控制的微电网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此外,现广泛采用的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阻抗模型的分析方法需要获取每个分布式电源的详细参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实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矢量拟合的主从控制微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各分布式电源视为黑盒模型测量其频率响应;基于系统拓扑计算系统聚合阻抗;采用矢量拟合技术获取聚合阻抗传递函数进而分析系统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微电网仿真模型,通过在并网和孤岛模式下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线路阻抗、负荷等参数变化对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所提方法无需获取电源内部详细参数,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主从控制 稳定性分析 测量阻抗 矢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