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6
1
作者 沈军 舒治淮 +3 位作者 陈军 陆金凤 赵青春 朱晓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用于实际电力系统的按相顺序自适应重合闸方案。方案综合考虑了两回线的实时运行信息,基于按相顺序重合闸逻辑,采用了严重永久故障识别判据及相间永久故障识别判据,综合判断重合相别和重合顺序,实施有序重合。结合现场一... 介绍了目前国内用于实际电力系统的按相顺序自适应重合闸方案。方案综合考虑了两回线的实时运行信息,基于按相顺序重合闸逻辑,采用了严重永久故障识别判据及相间永久故障识别判据,综合判断重合相别和重合顺序,实施有序重合。结合现场一起复杂跨线接地多相故障实例,详细分析了按相顺序自适应重合闸动作过程。按相顺序重合闸提高了重合闸成功率,避免了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的严重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 自适应重合闸 跨线多相故障 选相 按相顺序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度累积效应的智能电网负荷预测算法
2
作者 杨小磊 过夏明 +2 位作者 路轶 张大伟 廖晔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温度累积效应对负荷变化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及温度累积效应的智能电网负荷预测算法。将持续高温对电网负荷的影响计入预测模型中,并利用模块化神经网络保证了对温度累积效应学习的独立性和准确性。由三个子网络构成多模块神经... 针对温度累积效应对负荷变化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及温度累积效应的智能电网负荷预测算法。将持续高温对电网负荷的影响计入预测模型中,并利用模块化神经网络保证了对温度累积效应学习的独立性和准确性。由三个子网络构成多模块神经网络的第一层,以温度、时间及负荷特征为输入参数,所得负荷预测的准确度可达98.13%,且误差较修正前降低了28.63%。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智能电网 温度累积效应 温度修正 神经网络 多模块 温度特征 时间特征 负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实用算法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利平 王晓茹 +2 位作者 王伟 陈军 余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2-58,共7页
针对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需要进行双曲函数复杂的计算、牛顿-拉夫逊迭代和二分搜索计算量大、需要精确线路参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输电线路差动保护装置的精确故障测距算法。算法原理简单,经过简单的复数运算就可以计算... 针对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需要进行双曲函数复杂的计算、牛顿-拉夫逊迭代和二分搜索计算量大、需要精确线路参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输电线路差动保护装置的精确故障测距算法。算法原理简单,经过简单的复数运算就可以计算出输电线路的精确参数、两侧非同步采样系数和故障距离。采用正序故障分量来计算故障距离,能适应各种故障类型,计算结果收敛快,不受过渡电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 非同步采样系数 差动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多机并联运行的短路电流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金鑫 王利平 +3 位作者 熊小伏 肖超 余锐 郑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0,109,共8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输出短路电流在组成、大小和衰减时间上与同步发电机区别较大,使得目前DFIG的故障暂态分析已成为风电并网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以DFIG的单机并网系统为对象,由于风电场、风电机群集电系统的网络化特征,单个D...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输出短路电流在组成、大小和衰减时间上与同步发电机区别较大,使得目前DFIG的故障暂态分析已成为风电并网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以DFIG的单机并网系统为对象,由于风电场、风电机群集电系统的网络化特征,单个DFIG的暂态特性并不足以表征大量机组共同作用的整体性特征。对多个DFIG并联运行时短路电流较单机并网运行时的区别及其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基于三相电路空间矢量的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分析,通过推导DFIG的短路暂态过程,构建了DFIG单机和多机并联运行时工频、直流和转速频率分量的矢量等效电路,进而推导了DFIG短路电流及其相关性的解析式,分析了DFIG多机并联运行下短路电流的变异规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短路电流 等效电路 空间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