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艳 梁世文 +1 位作者 李鑫 谢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229-5238,共10页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方案是有效减少(或取消)牵引网电分相的方法之一,但梯级供电方案导致电缆牵引网结构复杂。为了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运行特性,运用二端口网络解析理论,将电缆牵引网分解为牵引电缆、接触网–钢轨、牵引变压器三类子网...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方案是有效减少(或取消)牵引网电分相的方法之一,但梯级供电方案导致电缆牵引网结构复杂。为了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运行特性,运用二端口网络解析理论,将电缆牵引网分解为牵引电缆、接触网–钢轨、牵引变压器三类子网络。根据节点电压分裂法,建立了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统一解算模型,计算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得到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在基波频率下,分析了一个系统案例在不同工况时的牵引网电压变化与牵引变压器电流分配关系。在谐波频率下,研究了系统内的高次谐波传输问题。分析发现,较既有牵引供电系统,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电压损失小,再生能量利用率高,在中心变电所内的谐波放大作用弱,新系统的服役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牵引网 贯通供电 网络等值 运行特性 谐波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10 kV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损坏事故分析
2
作者 王国林 《农村电工》 2025年第1期59-60,共2页
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值班调度挖开接地的10 kV出线断路器后系统发生谐振,谐振过电压造成10 kV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损坏。笔者现简要对该起事故处理过程进行介绍,分析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值班调度挖开接地的10 kV出线断路器后系统发生谐振,谐振过电压造成10 kV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损坏。笔者现简要对该起事故处理过程进行介绍,分析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1事故前运行方式某110 kV双升变电站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谐振过电压 单相接地故障 值班调度 变电站运行 运行方式 出线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晨萌 谢施君 +1 位作者 谭思文 张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6-301,共6页
针对目前电力电容器缺乏有效绝缘状态检测方法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检测方法。首先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极化去极化电流推导出了两个电容器绝缘状态特征参量(直流电导率和0.1 Hz介损);基于... 针对目前电力电容器缺乏有效绝缘状态检测方法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检测方法。首先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极化去极化电流推导出了两个电容器绝缘状态特征参量(直流电导率和0.1 Hz介损);基于该原理,研制了一台极化去极化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对不同老化阶段的电力电容器进行了绝缘状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容器老化程度的加深,电容器极化、去极化电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直流电导率和0.1 Hz介损同时也有不同程度增长。通过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极化去极化电流法能够有效检测电容器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容器 极化去极化电流 直流电导率 0.1 Hz介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谐波电压ADALINE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谐波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青松 苗虹 +2 位作者 严晶铖 曾成碧 黄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241,共7页
针对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输出的电流谐波问题,并考虑包含逆变器、时变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控制算法的延时、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等非线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复合谐波电压ADALINE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建立包括驱动逆变器的... 针对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输出的电流谐波问题,并考虑包含逆变器、时变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控制算法的延时、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等非线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复合谐波电压ADALINE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建立包括驱动逆变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非线性模型,获得理论谐波电压。对dq坐标系下的主要电流谐波分量进行提取,通过电流谐波分量与相应阻抗的乘积获得采集谐波电压,采集谐波电压和理论谐波电压复合作为线性神经元ADALINE的输入向量,采用最小均方算法实现自适应调整权重,以线性神经元的输出向量作为前馈补偿电压,达到抑制电流谐波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4种主要非线性因素对电流谐波的影响,证明所提出复合谐波电压ADALINE方法可有效抑制谐波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线性神经元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谐波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室内外湿度偏差风机控制装置
5
作者 张小红 《农村电工》 2024年第6期35-35,共1页
1研发背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通用管理规定》,除湿设施参数设置应满足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根据季节与天气特点,调整除湿设备运行方式。高压室风机作为除湿设备之一,主要依靠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或操作。目前,变电站监控班收到... 1研发背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通用管理规定》,除湿设施参数设置应满足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根据季节与天气特点,调整除湿设备运行方式。高压室风机作为除湿设备之一,主要依靠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或操作。目前,变电站监控班收到高压室湿度报警后,需要致电运维人员,运维人员均需到达变电站高压室现场进行人工检查并且手动启、停风机,才能消除高压室内湿度报警。存在报警次数多,到站处理次数多,AVC投退次数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运维 运维人员 变电站监控 高压室 风机控制 人工检查 室内湿度 国家电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35 kV断路器遥控失败异常处置分析
6
作者 王国林 徐艳 《农村电工》 2024年第9期58-59,共2页
1异常发生前运行方式35 kV甲变电站由110 kV丙变电站经35 kV丙甲线供电,110 kV乙变电站35 kV乙甲线351断路器运行对线路充电。乙变电站531断路器和丙变电站532断路器均启用三段式过流保护及重合闸;甲变电站351断路器和352断路器所有保... 1异常发生前运行方式35 kV甲变电站由110 kV丙变电站经35 kV丙甲线供电,110 kV乙变电站35 kV乙甲线351断路器运行对线路充电。乙变电站531断路器和丙变电站532断路器均启用三段式过流保护及重合闸;甲变电站351断路器和352断路器所有保护均停用,并启用35 kV进线备自投。因110 kV丙变电站负荷较重,主变压器接近满载,同时乙变电站负荷较轻,主变压器负载率仅50%,调度员拟采取合环方式将甲变电站全部负荷倒由乙变电站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负载率 主变压器 进线备自投 重合闸 运行方式 合环 调度员 过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电缆沟小动物破坏问题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熊明望 《农村电工》 2024年第3期48-49,共2页
变电站电缆沟小动物破坏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一直都是变电站安全防护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从变电站选址、防小动物设施配置、设备问题、小动物通道4个方面对电缆沟内小动物破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了其中的人为可控因素,并安排专人... 变电站电缆沟小动物破坏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一直都是变电站安全防护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从变电站选址、防小动物设施配置、设备问题、小动物通道4个方面对电缆沟内小动物破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了其中的人为可控因素,并安排专人到鼠患严重的变电站开展可控因素专项排查,从而确定了电缆沟内小动物破坏的要因为电缆外层无防护,基于此提出通过安装防护钢网来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分享出来,供参考。1变电站电缆沟二次电缆被损坏情况变电站电缆沟中的二次电缆与变电站测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沟 二次电缆 变电站选址 动物破坏 防小动物 可控因素 无防护 损坏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宇 郭林 +3 位作者 阳锋 江登笠 任铃 李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56,61,共7页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的必要前提,对于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低,适用性不强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色理论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在经典灰色预测GM(1,1...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的必要前提,对于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低,适用性不强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色理论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在经典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利用三点平滑法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构建基于等维新息矩阵的GM(1,1)模型,最后利用残差处理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基于四川某地区售电量负荷预测的实际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本文提出的改进灰色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和适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灰色预测 三点平滑法 等维新息 残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估算对侧信息的配电网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冉伊 周步祥 +2 位作者 杨植雅 唐辰旭 王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5-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估算对侧信息的配电网单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时域模型及0、1、2模网络,根据首端的采样信息,先推算故障端口的模电压及首端流入故障支路的模电流,并由故障端口的模电压估算末端的电压电流信息,进而得到... 提出了一种估算对侧信息的配电网单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时域模型及0、1、2模网络,根据首端的采样信息,先推算故障端口的模电压及首端流入故障支路的模电流,并由故障端口的模电压估算末端的电压电流信息,进而得到末端流入故障支路的模电流。利用故障支路的0、1、2模电流瞬时值相等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测距函数,并通过搜索法求解,实现了故障测距。所提出的算法可同时利用故障后的稳态量及暂态量进行测距计算,且仅需采样单端信息,不受配网分支、过渡电阻、故障点位置及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EMTP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 对侧信息 时域模型 边界条件 配电网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hfest算法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双端测距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昆明 杨伟 +2 位作者 张太勤 唐辰旭 龙泓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6-8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tehfest算法的双端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后半周期内的零序电压、电流暂态信息,由Prony算法得到其时域表达式,利用零序网络以及线路分布参数的象函数模型,在不考虑线路零序参数的频率特性和考虑其频率特... 提出了一种基于Stehfest算法的双端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后半周期内的零序电压、电流暂态信息,由Prony算法得到其时域表达式,利用零序网络以及线路分布参数的象函数模型,在不考虑线路零序参数的频率特性和考虑其频率特性两种情况下,分别列写出线路的象函数测距方程。通过Stehfest算法对测距方程进行数值反演计算,并用搜索法求取区间内测距方程的最小值,得到方程的数值计算矩阵,进而以该矩阵行元素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确定故障距离。大量的EMTP-ATP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网络 象函数模型 频率特性 Stehfe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负载电能计量方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丽艳 谢晨 +2 位作者 梁世文 李鑫 边力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8-936,共9页
为了研究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在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及电力系统三相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功率潮流,阐述了牵引负载采用传统功率理论定义下的功率因数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IEEE Std 1459-2010功率理论所... 为了研究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在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及电力系统三相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功率潮流,阐述了牵引负载采用传统功率理论定义下的功率因数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IEEE Std 1459-2010功率理论所推荐的等效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定义,提出不平衡牵引负载功率因数计量方案,并将有效功率因数限值取为0.68.理论分析及实测数据均表明:牵引负荷负序有功功率与正序有功功率方向相反,牵引负荷作为负序源向系统注入负序功率,被系统阻抗和对称负载吸收.通过仿真与56组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并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结论的正确性,实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等效视在功率及等效功率因数能计及不平衡牵引负载对线路传输效率的影响,计量更合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潮流 电能计量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启动策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勇 何丽 +5 位作者 刘优贤 李岩 邱宜彬 刘嘉蔚 陈前宇 刘志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21-3926,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启动时各单片电池将出现高电压,而高电压会加速催化剂碳载体的腐蚀,进而影响电堆的性能。为了降低燃料电池启动时形成的高电压和缩短高电压维持的时间,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启动、联合最低单片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启动时各单片电池将出现高电压,而高电压会加速催化剂碳载体的腐蚀,进而影响电堆的性能。为了降低燃料电池启动时形成的高电压和缩短高电压维持的时间,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启动、联合最低单片电压启动和减小氢气进气压力启动3种不同启动方式对PEMFC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PEMFC启动策略。该策略是减小电堆启动时氢气进气压力,当电堆最小单片电压值大于0.3V后立即切入10?启动负载。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可以明显降低电堆启动时最大单片电压值,还缩短了高电压维持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电堆耐久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PEMFC启动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启动策略 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的负荷数据修复及其在EV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厚翔 沈晓东 +3 位作者 吕林 兰鹏 刘俊勇 刘代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43-151,共9页
随着电动汽车(EV)充电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EV充电数据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某些非人为因素会导致数据集中存在数据缺失和数据异常的问题,阻碍了EV负荷预测精度的提高。因此,文中在生成对抗网络(GAN)中采用用于插补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随着电动汽车(EV)充电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EV充电数据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某些非人为因素会导致数据集中存在数据缺失和数据异常的问题,阻碍了EV负荷预测精度的提高。因此,文中在生成对抗网络(GAN)中采用用于插补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I)细胞来处理不完整负荷数据集中前后观测值间的不规则时滞关系,提出了基于GRUI-GAN的数据插补模型来实现EV负荷数据修复。然后,以带有Mogrifier门控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EV负荷预测。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可以生成精度较高的新数据对缺失值进行插补,并且经所提方法修复之后的数据有效提高了EV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短期负荷预测 数据插补 生成对抗网络(GAN)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和改进时间卷积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54
14
作者 赵凌云 刘友波 +2 位作者 沈晓东 刘代勇 吕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50,共9页
近年来,风力发电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了提高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时间卷积网络结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对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得... 近年来,风力发电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了提高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时间卷积网络结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对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子序列分量,并分别与关键气象变量数据构成训练集。然后,使用基于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网络对子序列分量分别进行预测。最后,重构预测结果后得到最终的预测值。整个预测过程有助于精准刻画风电的分量特性,并通过TPA机制捕捉变量间的关联性,有效地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网络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对老化硅橡胶憎水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科宇 汪可 +4 位作者 李金忠 杨雁 张书琦 刘琛浩 高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硅橡胶材料特有的憎水迁移性是复合电力设备能够防治污闪事故的重要原因,而油的存在会加重污秽积累。为此,文中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加速热老化得到老化试样,利用人工涂污研究老化对HTV憎水迁移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 硅橡胶材料特有的憎水迁移性是复合电力设备能够防治污闪事故的重要原因,而油的存在会加重污秽积累。为此,文中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加速热老化得到老化试样,利用人工涂污研究老化对HTV憎水迁移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影响机理;对浸油处理后的HTV试样进行人工涂污,分析浸油量和表面油污对HTV试样憎水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老化使HTV表面出现孔洞和沟壑,内部疏松,破坏了HTV主链Si-O键及侧链的甲基,影响了小分子的迁移通道,稳态憎水性能变差;浸油后,小分子迁移速变慢,随着吸油率增大,污秽表面的憎水恢复时间th先减小后增大,5号试样浸油50 h后稳态憎水角下降至76°;表面油污的存在阻碍了小分子的迁移,使得硅橡胶憎水迁移性基本丧失,5号老化试样表面稳态憎水性下降至69°。上述结果显示,变压器油严重阻碍了硅橡胶的憎水迁移性能,亟需研制耐油型复合硅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硫化硅橡胶 加速热老化 变压器油 人工污秽 憎水迁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建兰 马冰 +3 位作者 刘育权 叶萌 王珂 谢小荣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4,共7页
含多馈入直流输电线路的复杂大型受端系统,由于故障后直流换流器和电动机消耗无功功率急剧增长,使得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以某典型受端电网为例,分析了电网暂态电压失稳的严重问题,基于暂态电压失稳的量化评估指标,深入分... 含多馈入直流输电线路的复杂大型受端系统,由于故障后直流换流器和电动机消耗无功功率急剧增长,使得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以某典型受端电网为例,分析了电网暂态电压失稳的严重问题,基于暂态电压失稳的量化评估指标,深入分析了负荷模型和扰动形式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该电网暂态电压失稳特点提出了改善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方法,即在电网薄弱站点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设备STATCOM。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与结论对其他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负荷模型 扰动 电网 动态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关键特征量的输电线路运行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志鹏 刘剑 +3 位作者 张玻 王美荣 邝石 杨雪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0-166,共7页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整体风险评估主要基于复杂的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估(HIRA)和累积扣分法,为了简化输电线路运行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整体风险评估...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整体风险评估主要基于复杂的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估(HIRA)和累积扣分法,为了简化输电线路运行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整体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对故障跳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10种危害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的运行环境技术因素,并提取出相应的表征风险特征量;考虑实际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和风险评估的复杂性,使用PCA对特征量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权重较大的关键特征量;将这些风险关键特征量作为LS-SVM的输入,建立了风险评估预测模型。最后,以传统评估结果为样本给出评估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分类的精度可以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风险评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风险关键特征量 降维 风险状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窗小波包变换及其在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斌 张翠娟 +3 位作者 江聪 徐志高 胡晋鲲 王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250,共6页
针对线路双端数据不同步与线路参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误差以及单端法测距不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加窗小波包变换法,并结合双端测距原理将其应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测距中。对行波信号进行加窗小波包变换,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定位到信号... 针对线路双端数据不同步与线路参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误差以及单端法测距不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加窗小波包变换法,并结合双端测距原理将其应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测距中。对行波信号进行加窗小波包变换,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定位到信号的奇异点,避免有波速不稳带来的误差,同时也能够提升波头识别精度,方便快速地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MATLAB工具对PSCAD搭建的故障模型仿真验证表明,采用加窗小波包变换的行波测距能够准确地提取行波信号的波头位置,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与加窗小波相比,该算法具有精度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窗小波包 双端测距 行波信号 波头识别 测距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倪亚玲 李晓宁 张小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1期97-102,共6页
伴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浪潮的推波助澜,智能家居逐渐成为当代家居生活的发展方向。家庭网络需要具备便捷性、模块化、扩展性及独立性的通信特点,而无线网络技术能够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更大的灵活... 伴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浪潮的推波助澜,智能家居逐渐成为当代家居生活的发展方向。家庭网络需要具备便捷性、模块化、扩展性及独立性的通信特点,而无线网络技术能够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移动性,所以把无线网络技术融入到家庭网络中已经成为当今智能家居市场主流趋势。由此设计开发基于Android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此外,在完成设计以后对无线智能家居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系统在各项测试中性能优良,达到了系统设计预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智能家居 系统设计 WI 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工业及中小型用户需求响应的日前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昆 杨涵庚 +1 位作者 夏能弘 苟庆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112,135,共7页
考虑多用户的用电特性有助于更好提升需求响应的实施效果。为此,对工业用户和商业、居民等中小型用户的用电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工业用户负荷削减、负荷转移,并通过自备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复合模型,以及中小型用户聚合商提供负荷削减和... 考虑多用户的用电特性有助于更好提升需求响应的实施效果。为此,对工业用户和商业、居民等中小型用户的用电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工业用户负荷削减、负荷转移,并通过自备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复合模型,以及中小型用户聚合商提供负荷削减和旋转备用的模型,并将这些模型融入含风电场的多机组日前调度规划系统之中。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运用Gurobi软件对系统模型求解,验证多用户需求响应对系统优化运行的效果。算例分析表明,通过联合不同用户参与需求响应,能够进一步帮助系统节能减排、削峰填谷,并提高风电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日前调度 风电消纳 多类用户 自备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