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
1
作者 滕予非 张涵 +4 位作者 马云高 陈玉敏 张颉 刘洪利 詹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高精度关联模型,进而引入时间滚动分析技术揭示不同行业电力消耗与对应XCO_(2)的动态关系。实验分析表明,关联模型性能表现优异,能为制定更精准的减排策略和能源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耗 机器学习 时间滚动关联 XCO_(2)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échet距离的集中式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少雄 吕思辰 +6 位作者 吕飞鹏 王干尧 朱玉勇 覃渝文 廖建权 周文越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8-1657,I0068-I0074,共17页
针对传统纵联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以及现有相似度保护算法存在波形差异度量不足、定值难以整定、新能源弱出力时的计算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纵联保护方法。首先揭示了传统差动保护以及现有相似度算法的适应性问题。为... 针对传统纵联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以及现有相似度保护算法存在波形差异度量不足、定值难以整定、新能源弱出力时的计算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纵联保护方法。首先揭示了传统差动保护以及现有相似度算法的适应性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故障电流幅值和相位特征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将空间轨迹相似性与时域波形相关性相结合,引入Fréchet距离作为波形差异度量的量化指标,构建了Fréchet距离与时域电流波形幅、相差异之间的数学联系,为定值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结合动态规划思想优化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该方法不受线路电容电流、新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相较于现有保护原理具有更优的灵敏性、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能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仅需10ms时间窗,动作速度最快可达1ms以内,具有较高耐受过渡电阻和噪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场站 送出线路 Fréchet距离 纵联保护 故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雍 周悦 +4 位作者 李建明 郭飞 赵晨楠 戴玉松 黄译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综合研究避雷器配置方案对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防护的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将某1 000 kV特高压GIS变电站进线段和变电站视为一体化模型,考虑雷击点、雷击方式、地面倾角等因素,采用国际通用暂态程序ATP-EMTP对不同避雷... 为综合研究避雷器配置方案对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防护的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将某1 000 kV特高压GIS变电站进线段和变电站视为一体化模型,考虑雷击点、雷击方式、地面倾角等因素,采用国际通用暂态程序ATP-EMTP对不同避雷器配置方案、不同运行方式下变电站主要设备上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进行计算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进线侧高抗和互感器共用一组避雷器、主变安装一组避雷器可以满足设备绝缘裕度要求,但保护裕度较低,可通过进线段优化进一步提高保护裕度;由于架空线路与GIS波阻抗的不对等而形成的过电压波的复杂折反射问题,雷击引起主变处过电压超过高压套管处过电压;相同条件下绕击出现概率以及在主变上产生的过电压幅值相对反击均较高;绕击上相导线产生过电压更加危险。因此,建议后续研究重视绕击防护。研究结果可为该站避雷器配置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对后续新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GIS变电站 避雷器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高压电力电缆附件局部放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凡 徐洋涛 +2 位作者 孙茂一 张安安 何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针对高压电力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信号分析方法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HT变换方法,即小波变换做预处理、HHT变换多点分析的方法,使得信号在分解变换处理后噪声能够得到有效滤除,并且能使频谱图更准确地表达信号所含频率成分;制作3... 针对高压电力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信号分析方法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HT变换方法,即小波变换做预处理、HHT变换多点分析的方法,使得信号在分解变换处理后噪声能够得到有效滤除,并且能使频谱图更准确地表达信号所含频率成分;制作3种高压电力电缆附件典型缺陷模型,分别施加电压进行试验,联合多种传感器同步采集局部放电信号;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两种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识别对比,证明极限学习机方法对于缺陷局部放电信号识别可靠性更高;在电缆附件缺陷类型识别的基础上,以击穿电压对比法建立电缆附件剩余寿命预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改进的HHT 电缆附件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
5
作者 赵福平 范松海 +4 位作者 尚豪 汪康康 曾德华 宁文军 赵莉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共7页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偿消弧线圈后,根据消弧线圈电压和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差值,计算平衡过补偿感性电流所需电容;依据需求容量选择性逐级投入电容器组,从而实现柔性补偿以达到消弧目的。所提方法无需实时测量容性电流,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弧策略能够将故障点电流降低至原故障电流的0.022%,并可有效抑制暂态零序电流,对于不同的故障电阻和故障位置均能实现良好的消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 柔性消弧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光–荷不确定性条件下配电网协调优化
6
作者 张策 成贵学 李世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目前,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问题亟待解决。为此,该文建立一个考虑水–光–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协调优化模型。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生成光伏、径流式小水电和负荷场景,然后使用后向场景缩减法得到... 目前,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问题亟待解决。为此,该文建立一个考虑水–光–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协调优化模型。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生成光伏、径流式小水电和负荷场景,然后使用后向场景缩减法得到典型输出场景。其次,通过采用二阶锥松弛和大M方法,将混合整数非线性非凸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通过使用Gurobi求解器求解该问题,算例采用四川省某含有径流式小水电和光伏的区域配电网数据,在IEEE33节点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效降低了经济成本,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配电网 二阶锥松弛 协调优化 径流式小水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特高频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雷汉坤 贾志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29,共6页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文中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文中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kV变电站110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了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 局部放电 X射线 固体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特高频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雷汉坤 贾志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257,264,共6页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本文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本文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 kV变电站110 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 局部放电 X射线 固体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威胁与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元生 王胜 +1 位作者 白云鹏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在资源受限的工业网络中部署时效率和稳定性表现不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工业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针对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威胁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基于灰色模型的网络脆弱性节...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在资源受限的工业网络中部署时效率和稳定性表现不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工业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针对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威胁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基于灰色模型的网络脆弱性节点主动预测方法用以平衡威胁来源的权重;其次提出基于信息安全三维度风险值计算算法,引入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进行风险值参数计算,最终实现可以直观判断攻击对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的风险评价。通过相关实验,系统在部署环境中满足被动性、低负荷、实时性以及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检测工业网络面临的入侵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入侵攻击 网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作用下天然酯变压器油热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宗喜 刘睿 +4 位作者 聂鸿宇 龙震泽 赵莉华 安建国 任俊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68,共6页
天然酯变压器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易氧化,而变压器因储油罐与空气作用或密封设备产生泄漏等原因,会导致油中溶解微量的氧气。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微氧作用下天然酯变压器油的热老化特性,并分析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油样的电气性能、油... 天然酯变压器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易氧化,而变压器因储油罐与空气作用或密封设备产生泄漏等原因,会导致油中溶解微量的氧气。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微氧作用下天然酯变压器油的热老化特性,并分析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油样的电气性能、油色谱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适时微氧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天然酯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的降低;天然酯变压器油纸绝缘热老化的特征气体为CO_(2)和C_(2)H_(6);天然酯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与油色谱中CO_(2)-C_(2)H_(6)(油样中溶解的CO_(2)与C_(2)H_(6)的百分比之差)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绝缘油 微氧作用 热老化 电气性能 油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福平 范松海 +5 位作者 冀一玮 宁鑫 尚豪 宁文军 赵莉华 曾德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8,共8页
山区配电网发生树线放电故障可能诱发山火,因此需研究低成本、易控制的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消弧措施。基于10 kV配电线路实验平台,对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容性电流转移开关闭合后,故障点电弧或... 山区配电网发生树线放电故障可能诱发山火,因此需研究低成本、易控制的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消弧措施。基于10 kV配电线路实验平台,对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容性电流转移开关闭合后,故障点电弧或亮斑消失,烟雾消散,故障点电流由数百mA降低至20 mA左右,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消弧效果。容性电流转移时间与接地转移开关固有动作时延接近。进一步设置了不同的容性电流和树木电阻,均能实现有效熄弧,且转移时间与树木电阻和容性电流均无明显关系,表明了容性电流转移消弧方法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实验研究 容性电流转移 树线放电 消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和雷达的输电线路树障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驰 刘凤莲 +3 位作者 曹永兴 李宇 赵琛 朱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2,共7页
输电线路树障是威胁输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实现输电线路树障的高效、广域监测,文中研究了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输电线路树障区域植被类型识别以及基于雷达卫星影像的输电线路植被高度检测。通过机载高光谱识别树障分布区域,完成了航... 输电线路树障是威胁输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实现输电线路树障的高效、广域监测,文中研究了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输电线路树障区域植被类型识别以及基于雷达卫星影像的输电线路植被高度检测。通过机载高光谱识别树障分布区域,完成了航拍图像的树障区域类型识别,选取输电线路验证了高光谱用于树障区域植被类型识别的可行性;研究了一种改进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基于算法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植被高度检测方法,利用SAR影像数据,结合植被类型识别结果进行了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高光谱识别输电线路植被准确率最高可达97.5%,SAR影像检测植被高度精度最高可达86.72%,文中方法能较准确地检测输电线路树障植被类型及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障 高光谱 植被类型识别 SAR影像 植被高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蠕变模型的水树老化电缆绝缘自恢复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凯 陶文彪 +4 位作者 赵威 陶霰韬 蔡钢 刘曦 杨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271-4279,共9页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水树老化电缆的绝缘状态,研究了水树老化电缆出现的绝缘自恢复特性与水树微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基于蠕变模型的绝缘自恢复机制。在电缆的加速水树老化过程中,介质损耗因数及泄漏电流值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水树老化电缆的绝缘状态,研究了水树老化电缆出现的绝缘自恢复特性与水树微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基于蠕变模型的绝缘自恢复机制。在电缆的加速水树老化过程中,介质损耗因数及泄漏电流值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老化区域出现明显水树枝,当撤离外施电压一段时间后,二者均有所下降,出现了绝缘自恢复现象。通过构建"珍珠串"有限元仿真模型和四元件蠕变模型,研究了水树微观结构变化同水树生长及自恢复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分析了水树蠕变过程对介质损耗因数及泄漏电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没有外施电压作用时,水树的蠕变过程使得水树通道关闭、水树空洞缩小,导致介质损耗因数和泄漏电流下降。因此,水树蠕变过程是电缆绝缘自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水树 电–机械应力 自恢复性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老化XLPE电缆导体屏蔽层侧绝缘缺陷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凯 陈泽龙 +3 位作者 李天华 尹游 朱光亚 李巍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4,共8页
运行老化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导体屏蔽层侧的绝缘缺陷尚未引起充分关注。该文对新电缆及退运的老化电缆进行了超低频介损和微观理化性能对比测试,发现退运电缆处于严重老化状态,且导体屏蔽层侧的绝缘内部存... 运行老化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导体屏蔽层侧的绝缘缺陷尚未引起充分关注。该文对新电缆及退运的老化电缆进行了超低频介损和微观理化性能对比测试,发现退运电缆处于严重老化状态,且导体屏蔽层侧的绝缘内部存在连续的片状老化缺陷。对退运电缆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发现,导体屏蔽层与内侧绝缘层存在大量微孔。能谱分析证明,电缆老化后的导体屏蔽层及内侧绝缘中均有少量铝(Al)元素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导体屏蔽层中的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产生了老化降解,且内侧绝缘存在较为明显的羰基与羟基的红外吸收峰。因此,电缆运行过程中导体屏蔽层中的EVA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降解,降解产物进入绝缘内部参与XLPE的氧化降解反应,进而导致了导体屏蔽层侧的绝缘内部出现连续片状老化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电缆 运行老化 导体屏蔽层 乙烯共聚物 绝缘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电压下电缆等效电阻值的绝缘状态评估新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巍巍 甘德刚 +3 位作者 朱轲 刘凤莲 何珉 周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了评估电力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了冲击电压下电缆等效电阻值的计算和绝缘状态评估的新方法。将电力电缆简化为RC串并联等效电路,并分别模拟电力电缆各层及整体的电路参数。利用电磁场理论给出了电力电缆的等效电路参数的数学表达式,... 为了评估电力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了冲击电压下电缆等效电阻值的计算和绝缘状态评估的新方法。将电力电缆简化为RC串并联等效电路,并分别模拟电力电缆各层及整体的电路参数。利用电磁场理论给出了电力电缆的等效电路参数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冲击电压下计算电力电缆等效电阻值的方法,并理论推导出了冲击电压下电力电缆等效电阻的计算表达式,从而总结出了一种评估电缆绝缘状态的新方法。利用电力系统暂态仿真软件(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和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MATLAB)软件进行了电缆电阻的仿真和计算;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仿真设置的电阻值与理论计算的等效电阻值之间误差最大为0.4%,验证了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新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 绝缘状态评估 ATP MATLAB 等效电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电池工程用仿真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严国康 卢继平 徐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81-2683,2691,共4页
依据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提出了光伏电池性能参数对温度补偿系数的设定原则,对补偿系数的典型值进行了修正。依据光伏电池4参数行为模型,结合电池性能参数的修正公式,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开发了一种光伏电池工程用仿真模型。仿真结... 依据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提出了光伏电池性能参数对温度补偿系数的设定原则,对补偿系数的典型值进行了修正。依据光伏电池4参数行为模型,结合电池性能参数的修正公式,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开发了一种光伏电池工程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该仿真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光伏电池的行为特性,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便捷性,能够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温度补偿系数 4参数行为模型 MATLAB/SIMULINK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高频时频分析的GIS盆式绝缘子缺陷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廖新征 王红梅 +3 位作者 丁登伟 周电波 张旭波 何宇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更有效在现场开展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时准确发现设备内部缺陷,特别是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缺陷,文中研究了基于特高频时频定位分析的GIS局部放电综合定位方法。将多通道时延定位法和多通道小波时频分析法联合应用,通过局部放电特高频信... 为更有效在现场开展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时准确发现设备内部缺陷,特别是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缺陷,文中研究了基于特高频时频定位分析的GIS局部放电综合定位方法。将多通道时延定位法和多通道小波时频分析法联合应用,通过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时域和频谱变化特征,结合设备内部结构、装配工艺等情况,实现GIS局部放电综合精确定位。该方法在某500kV变电站220kV GIS带电检测中进行了应用,精确定位一处盆式绝缘子表面放电缺陷。表明文中研究的基于特高频时频定位分析的GIS局部放电综合定位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GIS内部缺陷,针对性指导设备检修工作,缩短检修时间,有效提高检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局部放电 特高频 时频定位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桥梅 吴浩 +2 位作者 杨杰 李栋 刘益岑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0,共8页
针对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率低,远端高阻故障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保护安装处测得的线模分量Teager能量算子和输电线路两侧正负极电流突变量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利用1... 针对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率低,远端高阻故障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保护安装处测得的线模分量Teager能量算子和输电线路两侧正负极电流突变量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利用1D-CNN对特征向量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同时实现区内外故障判和故障极选择。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同故障距离和不同过渡电阻情况下有效实现区内外故障识别和故障极选择,采样率能满足现有实际工程需要,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输电线路 TEAGER能量算子 1D-CNN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迁移强化学习的断面输电极限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康文 邱高 +3 位作者 刘挺坚 刘友波 刘俊勇 丁理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47-5157,共11页
断面输电极限是电网安全边界在断面割集的降维投影,其实质是考虑电压无功优化和多类稳定约束的复杂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问题,而新能源的引入进一步扩大了其计算维度,传统方法难以求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迁移强化学习的断面输电极限计... 断面输电极限是电网安全边界在断面割集的降维投影,其实质是考虑电压无功优化和多类稳定约束的复杂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问题,而新能源的引入进一步扩大了其计算维度,传统方法难以求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迁移强化学习的断面输电极限计算方法。首先,考虑暂态功角及电压稳定约束,计及包括电容器组等无功资源,建立含微分代数方程的输电极限混合整数计算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提出基于混合Categorical分布的近端策略优化求解方法;最后,引入策略分布熵最大化目标,确保智能计算模型在未见运行方式下的迁移能力,实现运行方式或边界条件切换下的输电极限快速分析。IEEE39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元启发式黑盒优化算法,所提方法在几乎不牺牲精度的前提下效率提升了9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极限 无功优化 可迁移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 策略分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浩宇 刘挺坚 +2 位作者 刘友波 丁理杰 史华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1-81,共11页
随着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并通过直流送出,送端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逐渐突出。因此,为快速准确估计送端系统在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预想扰动场景下各直流近区节点暂态过电压严重度,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 随着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并通过直流送出,送端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逐渐突出。因此,为快速准确估计送端系统在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预想扰动场景下各直流近区节点暂态过电压严重度,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的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评估模型。该模型以电网发生直流故障前的潮流状态参数与网络拓扑作为输入特征,可以同时预估电网多个关键节点(如风电场汇集节点)的暂态过电压严重度。利用含跨区直流异步互联的两区域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该模型可以适应多种网架拓扑结构、不同新能源发电占比等差异化电网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同时,所提模型揭示了对过电压严重度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可为暂态过电压的预防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送端系统 闭锁 换相失败 暂态过电压 深度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