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死区时间补偿及电容电压平衡功能的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数字调制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宁继超 贲洪奇 +1 位作者 王雪松 孟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44-6461,共18页
针对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的电容电压平衡问题和死区时间导致的输出波形失真问题,该文在分析死区时间对输出波形失真及电容电压平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用于高频逆变器的数字调制方法及具体实现形式,分析量化与采样环节、... 针对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的电容电压平衡问题和死区时间导致的输出波形失真问题,该文在分析死区时间对输出波形失真及电容电压平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用于高频逆变器的数字调制方法及具体实现形式,分析量化与采样环节、数字隔离器件传输延时及采样时钟对所提方法的影响,并给出开关时钟分频倍数的设计准则。该方法独立于闭环控制系统其他环节,无需电流采样,实现容易且易于集成在数字控制器中;无需控制环路运算,可适用于更高开关频率和输出频率。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开关频率、不同死区时间和不同负载类型下均能有效地降低死区时间导致的输出波形失真现象,且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容电压平衡问题。此外,所提方法在开关频率高达400 kHz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电容电压平衡 死区时间补偿 数字调制 输出波形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多FACTS交互作用与协调控制综述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磊 褚晓杰 +3 位作者 汤涌 唐晓博 易俊 李文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9-3755,共7页
针对多FACTS装置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控制问题,首先讨论了多FACTS交互作用现象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模态分析、正则形理论、相对增益矩阵、奇异值分析等方法在多FACTS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然后阐述了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 针对多FACTS装置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控制问题,首先讨论了多FACTS交互作用现象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模态分析、正则形理论、相对增益矩阵、奇异值分析等方法在多FACTS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然后阐述了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等在多FACTS协调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多FACTS交互作用与协调控制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灵活交流输电 交互作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光纤启动方案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玉林 李丽贞 +1 位作者 李海凤 赵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4,共6页
提出一种以双向晶闸管(TRIAC)作为启动开关,基于光纤触发的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启动方案。该方案中启动电路与变换分接头时的过渡回路共用1个支路:上电时该支路投入,启动变压器工作;变换分接头时,该支路投入,将过渡电阻串入分接头... 提出一种以双向晶闸管(TRIAC)作为启动开关,基于光纤触发的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启动方案。该方案中启动电路与变换分接头时的过渡回路共用1个支路:上电时该支路投入,启动变压器工作;变换分接头时,该支路投入,将过渡电阻串入分接头变换过渡回路,限制环流。启动或分接头变换完成后,TRIAC截止,该支路退出。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采用高压自取能随机触发方式,电路简单,工作可靠。针对该方案进行了主要电子元件的选型及参数的设计并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电路设计及元件参数选择方法能满足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对启动单元和过渡支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调压 变压器 启动单元 双向晶闸管 光纤触发 自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VM算法的典型作物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贾银江 姜涛 +3 位作者 苏中滨 孔庆明 张萧誉 施玉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85,共9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为研究区域,多时相16 m空间分辨率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覆盖(Wide field of view,WFV)影像为数据源,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为研究区域,多时相16 m空间分辨率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覆盖(Wide field of view,WFV)影像为数据源,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归一化水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4种植被指数,构建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分析作物特征曲线,结合实地样本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研究区内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蒜/白菜实施分类。针对SVM分类器分类精度较低问题,引入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MPSO)优化SVM,克服传统SVM参数选择主观性,进而提升分类器分类精度。结果表明,玉米和水稻生育期与大蒜/白菜差异较大,易区分;玉米与水稻生育期接近,光谱信息相似,区分难度较大,但光谱指数增长与回落趋势不同,借助NDVI、RVI和EVI可实现有效区分。改进后的AMPSO-SVM分类器,分类效果相比于SVM明显提升,确定核参数为0.135,惩罚因子为221.67时,分类效果最佳,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4.39%,Kappa系数为0.9287,比SVM分类器,分类精度提升3.48%,Kappa系数提高0.0436。研究可为大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提取 遥感 分类精度 植被指数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驱动电机接线盒结构优化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丁树业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睿 朱博 白宏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9,共7页
以一台50 k W永磁驱动电机为例,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体积法对电机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出其温度分布规律。该结果与实验所获数据相吻合,证实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但是为了有效地解决由于接线盒所在区域温升过... 以一台50 k W永磁驱动电机为例,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体积法对电机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出其温度分布规律。该结果与实验所获数据相吻合,证实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但是为了有效地解决由于接线盒所在区域温升过高,温度梯度较大的问题,提出4种对接线盒结构的优化方案,对其不同方案下电机整体温度分布及接线盒所对应的电机内部径向区域温度场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所得结论为永磁驱动电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电机 接线盒 结构优化 热性能 流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凯宏 谷志新 于海珠 《森林工程》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我国目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在教育方式上却十分相像。在分析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当前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其培养模式中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 我国目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在教育方式上却十分相像。在分析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当前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其培养模式中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改革、导师团队建设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内容。具体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实施双导师制、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建立"内外兼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究如何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教育改革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利民 任一夫 +1 位作者 刘恒飞 林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3-970,共8页
针对传统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存在参数整定和响应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结构,构成了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自抗扰调速系统。利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B)取代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综合扰动估计项,将滑模控制引入... 针对传统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存在参数整定和响应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结构,构成了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自抗扰调速系统。利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B)取代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综合扰动估计项,将滑模控制引入到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中,设计了滑模自抗扰电流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稳定性。将电流控制器中的NESO观测值进行计算,得到电机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估计值,构成无速度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自抗扰控制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FM算法的主动解列断面搜索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魏震波 鞠啟 +1 位作者 易刚春 关翔友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传统解列断面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FM算法的解列断面搜索方式。首先,基于节点间电气联系和能量转移分布熵完成电网加权复杂网络建模;其次,基于主动解列断面约束条件,对LFM算法做适应性改良;最后,通过改进LFM算法得... 针对传统解列断面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FM算法的解列断面搜索方式。首先,基于节点间电气联系和能量转移分布熵完成电网加权复杂网络建模;其次,基于主动解列断面约束条件,对LFM算法做适应性改良;最后,通过改进LFM算法得到解列断面,并在IEEE39节点系统中验证了算法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LFM算法可充分考虑传统解列断面的约束条件,在算法具有较低复杂度的同时对系统运行状态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解列断面 改进LFM算法 加权复杂网络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F-P腔干涉纳米级位移高分辨率测量
9
作者 史国军 华震 赵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0-1394,共5页
激光抗干扰性好、复用能力强,光纤F-P腔干涉仪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适于纳米级位移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扩展测量范围,本文对光纤F-P腔干涉信号的相位和功率进行分析。首先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分辨率的关系,找出了提高分辨率的... 激光抗干扰性好、复用能力强,光纤F-P腔干涉仪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适于纳米级位移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扩展测量范围,本文对光纤F-P腔干涉信号的相位和功率进行分析。首先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分辨率的关系,找出了提高分辨率的途径。然后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干涉条纹变化的关系,确定了测量条件。最后根据光纤波在F-P腔内干涉形成的滞后相位,通过多次希尔伯特变换,实现了待测物体位移重构。数值模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纳米级位移测量,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干涉 纳米位移测量 二倍次方 多重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SPAD值高光谱成像估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康丽 高睿 +3 位作者 孔庆明 贾银江 施玉博 苏中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96,共8页
以水稻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和稻瘟病叶片高光谱图像,运用高光谱特征参数、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选取特征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构建水稻叶片SPAD... 以水稻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和稻瘟病叶片高光谱图像,运用高光谱特征参数、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选取特征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构建水稻叶片SPAD值高光谱估测模型,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均可预测SPAD值,最优模型为PCA-BPNN,其预测集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8082、2.0783、4.18%。研究表明基于健康和稻瘟病叶片的高光谱图像估测叶绿素含量可行,为水稻健康状况监测、病害影响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稻瘟病 SPAD值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源释放气溶胶在粗糙子层迁移特性的风洞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赞 高珊 +3 位作者 张俊芳 高英 李云鹏 姚仁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30,共9页
在风洞中模拟了点源释放气溶胶粒子在典型丘陵地形上的输运情况,并采用粒子动态分析技术(PDA)考察了风速(1 m/s、2 m/s)、粒径段(0.1~2、2~4、4~6μm)以及地形条件(不同峰高度)对粗糙子层内粒子的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粗糙子层范... 在风洞中模拟了点源释放气溶胶粒子在典型丘陵地形上的输运情况,并采用粒子动态分析技术(PDA)考察了风速(1 m/s、2 m/s)、粒径段(0.1~2、2~4、4~6μm)以及地形条件(不同峰高度)对粗糙子层内粒子的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粗糙子层范围内粒子的纵向速度和垂向速度概率分布均符合高斯分布;粒径段越小,R;值越大,高斯拟合性越好;风速的增强可使粒子纵向运动更易呈扩散性分布,而粒子的垂向运动是风速及下垫面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比了平坦地形和丘陵地形上粗糙子层高度范围的粒子平均纵向、垂向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发现,总体上丘陵地形下粒子纵向平均速度小于平坦地形下的粒子速度,这说明山体地形对气流的阻碍在较高的粗糙子层内仍起作用。上述结果为点源释放气溶胶粒子在粗糙子层高度运动迁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粗糙子层 迁移规律 PDA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段刺五加叶片黄酮含量的高光谱无损估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树文 修成 +4 位作者 董元 姚煜 李晓峰 李雷 刘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6,268,共9页
针对野生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量方法繁琐、时间较长及需破坏叶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对不同时段的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估算模型。首先,分析提取地域、年龄、长势相近的20株刺五加叶片光谱特征,通过对叶片进行烘干... 针对野生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量方法繁琐、时间较长及需破坏叶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对不同时段的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估算模型。首先,分析提取地域、年龄、长势相近的20株刺五加叶片光谱特征,通过对叶片进行烘干、磨粉及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化学方法测得叶片中黄酮的真实含量,并选择4种预处理互相结合、比较的方式,判断出最优预处理模型;通过SPA与PCA算法的结合,选择出较明显的特征波段,通过MatLab2018a将特征波段的反射率分别与40组预测集验证相关性后,再分别选取预测值和20组实测值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型建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8649、0.7976、0.8485,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7526、0.7742、0.7243,证明SNV和1 Der结合的预处理方式与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型效果最好。研究为高光谱技术对刺五加叶片中黄酮的反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会提高工业和药用采摘的效率及刺五加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黄酮 光谱预测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能表双向交互系统构建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宏宇 刘冰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4,共5页
在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了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智能电能表的支撑能力,实现智能电能表与用户直接交互用电信息,用户与电网的实时互动,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互动化需求。通过对双向交互内容、现有智能... 在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了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智能电能表的支撑能力,实现智能电能表与用户直接交互用电信息,用户与电网的实时互动,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互动化需求。通过对双向交互内容、现有智能电能表的改造、通讯组网方式、智能用电信息系统的扩展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依托现有用采系统构建双向交互系统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电能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双向交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旋转磁场的全方向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辛本钊 马秀娟 +2 位作者 蔡春伟 武帅 刘金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69-4778,共10页
针对传统磁耦合式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存在的能量发射侧与接收侧需同向对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旋转磁场的全方向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新型磁耦合装置原边采用3个共面正六边形发射线圈,控制其激励电流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 针对传统磁耦合式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存在的能量发射侧与接收侧需同向对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旋转磁场的全方向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新型磁耦合装置原边采用3个共面正六边形发射线圈,控制其激励电流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可在发射线圈上方生成空间旋转磁场,提供全向能量传输通道。该磁场的主磁通在水平面内旋转,与垂直于发射线圈平面的空芯接收线圈形成有效耦合,使磁场工作区域远离无人机机身。搭建实验平台,以系统能量传递功率和效率作为评价指标,验证系统应用于无人机无线电能补给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区域内,接收线圈旋转任意角度时,均可实现高效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线电能传输 磁场耦合 空间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运行方式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协调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褚晓杰 高磊 +5 位作者 王建明 唐晓博 易俊 张健 王一哲 印永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5-973,共9页
广域阻尼控制是抑制大电网低频振荡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关于广域阻尼控制的研究大多基于简单系统,且大多基于单一运行方式设计控制器参数,在大电网及多运行方式下存在应用困难的不足,提出适用于大电网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 广域阻尼控制是抑制大电网低频振荡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关于广域阻尼控制的研究大多基于简单系统,且大多基于单一运行方式设计控制器参数,在大电网及多运行方式下存在应用困难的不足,提出适用于大电网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频域子空间辨识理论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参数频域设计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实际系统建模,基于实测方法完成阻尼控制器参数设计,且方法实施过程简单有效,便于工程应用;然后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多运行方式协调设计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多目标函数协调优化功能保证了控制器在多运行方式下的鲁棒性,同时算法实施过程不依赖于系统的详细模型,因此适用于实际大电网应用;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广域阻尼控制设计流程,为广域阻尼控制技术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实际电网的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及在实际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实例分析表明,使用该文方法设计的广域阻尼控制器,系统阻尼特性大幅提升,该方法还具有适应多运行方式的特点,适用于大型互联电网的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广域阻尼控制 频域子空间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在用电客户需求侧智能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莹 王凯 +1 位作者 宣科 宋扬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1-133,共3页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的提出,智能电网用电客户需求侧管理便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和客观要求,本文在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规模型部署、限制性的节点资源、无线网路带...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的提出,智能电网用电客户需求侧管理便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和客观要求,本文在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规模型部署、限制性的节点资源、无线网路带宽窄、拓扑结构动态性等特点以及用电客户需求侧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用方案,以WSN为基础,使其与国王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成一体,对需求侧用电信息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控与计量,保障了用电客户与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能够可靠运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智能电网 需求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