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吉林电力六强化六确保做好防汛工作
1
《农电管理》 2014年第7期6-6,共1页
进入五月份以来,吉林省雨水丰沛。为确保将防汛工作落实到位,国网吉林电力提出“六强化、六确保”防汛工作思路:强化意识,确保思想毫不放松;强化领导,确保体系运转正常;强化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强化检查,确保隐患排查彻底... 进入五月份以来,吉林省雨水丰沛。为确保将防汛工作落实到位,国网吉林电力提出“六强化、六确保”防汛工作思路:强化意识,确保思想毫不放松;强化领导,确保体系运转正常;强化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强化检查,确保隐患排查彻底;强化监测,确保信息测报准确;强化值守,确保处置及时稳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监督 防汛工作 吉林省 电力 隐患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市场激励下考虑低碳用能转移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2
作者 崔杨 姜帅 +3 位作者 付小标 佟鑫 徐扬 赵钰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24-3333,I0084-I0087,共14页
为解决当前依靠价格信号实现激励用户侧用能行为低碳化较为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机制的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来推动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首先,基于碳流理论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全链碳追踪方法... 为解决当前依靠价格信号实现激励用户侧用能行为低碳化较为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机制的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来推动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首先,基于碳流理论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全链碳追踪方法,实现了异质能源系统全环节精准碳计量。其次,该方法可提供荷侧用能碳计量指标——空间动态碳排放因子来构建碳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联合市场运行模式,驱使用户实现主动低碳用能行为转移,以摆脱依靠价格信号激励减碳的局面,从源荷两端实现双向激励碳减排,形成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最后,经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能有效提高系统碳减排量,降低系统总成本,对推动能源系统绿色节能转型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排放流 低碳需求响应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被引量:116
3
作者 王栋 陈传鹏 +2 位作者 颜佳 郭靓 来风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1,共6页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并提出了架构的构建措施。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模型提出了全新的九大安全需求,融合管理、策略、技术与角色四个维度于一体,构建了涵盖研发、测试、运行三平台并以分级防护、事件感知、预警调度、应急响应、灾难恢复和攻防对抗六环节为主体的闭环技术体系,以实现对信息安全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管控。在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建设过程中,需要统一开展信息安全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信息安全专业队伍,融合构建新型信息安全技防体系,以强化对风险、威胁和脆弱性的智能预警和防范能力,从而全面建成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电力行业信息安全整体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安全 新一代安全 安全模型 安全架构 安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行为分析的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综合优化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琪鑫 刘涤尘 +7 位作者 吴军 朱学栋 罗金山 陈懿 陈炜 赵红生 孙勇 蔡宏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185,共7页
以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的供暖用暖体系为研究对象,计及需求侧用户行为分析,提出综合供应侧与需求侧的优化方法。结合效用函数对需求侧用户用暖行为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能源的制暖特点建立供应侧经济性模型,根据不同能源的供暖机制建立需... 以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的供暖用暖体系为研究对象,计及需求侧用户行为分析,提出综合供应侧与需求侧的优化方法。结合效用函数对需求侧用户用暖行为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能源的制暖特点建立供应侧经济性模型,根据不同能源的供暖机制建立需求侧经济性模型;以供应侧电厂运行效率最大、需求侧居民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双目标优化。将该优化方法在热电联产系统与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2种算例中进行分析并对比结果,证明了天然气系统的加入对综合能源系统具有协同优化作用,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协同 综合能源系统 用户行为分析 供需综合优化 双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控制及其策略 被引量:30
5
作者 林俐 朱晨宸 +1 位作者 郑太一 焦邵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16,共8页
鉴于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集中控制和精细化调度要求,文中基于区域有功功率分层调度思想,设计了风电调度中心站—风电集群控制主站—风电场控制执行站3层体系架构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并给出风电集群控制主站和各场站间控制接口的设... 鉴于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集中控制和精细化调度要求,文中基于区域有功功率分层调度思想,设计了风电调度中心站—风电集群控制主站—风电场控制执行站3层体系架构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并给出风电集群控制主站和各场站间控制接口的设计方案。继而考虑风电场、分散接入风电机组的调节性能差异,针对运行实际需求提出一套面向集群控制主站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有功控制模式的在线决策和相应模式下的有功功率指令值的在线快速计算,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所建系统可实现风电集群内风电场、分散机组的统一调度与监控,并且在充分利用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同时提高集群运行的经济性,有效解决目前风电分散控制导致的资源浪费、协调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有功功率控制 分层原则 优先排序 实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偏磁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仿真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振浩 王学斌 +2 位作者 李国庆 陈洪涛 陶平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22,共8页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动作特性影响很大。直流偏磁会对CT的传变特性产生影响,利用其T型等值电路推导出了直流偏磁条件下的励磁电流和磁通的表达式。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不同直流偏移系...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动作特性影响很大。直流偏磁会对CT的传变特性产生影响,利用其T型等值电路推导出了直流偏磁条件下的励磁电流和磁通的表达式。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不同直流偏移系数条件下的CT传变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偏磁条件下CT的磁化曲线第三象限部分会减小,二次电流波形也会发生畸变,同时二次电流中谐波幅值也在增加,当偏磁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二次谐波将会大于三次谐波,随着直流偏移系数的增加各次谐波也呈线性增长,而基波幅值在减小。同时,设计了交流叠加直流的实验电路来模拟直流偏磁现象以对保护用CT的传变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偏磁条件下CT不能正确传变一次电流,在偏磁条件下CT二次电流有效值会减小,同时基波幅值也相应减小,而其余各次谐波的幅值呈线性增加,对角差的影响较电流误差而言更为严重。由此可见,直流偏磁改变了保护用CT的传变特性,对采用基波分量算法及谐波制动方案类型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降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电流互感器 励磁特性 谐波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电磁仿真与多传感器联合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义龙 李立学 +3 位作者 郑益慧 王昕 于建友 杨景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39,共6页
目前对于已敷设的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单一的采用高频电流法或超高频法都易受到现场干扰信号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文中采用高频电流法和超高频法联合检测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种检测结果中是否同时存在脉冲信号来... 目前对于已敷设的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单一的采用高频电流法或超高频法都易受到现场干扰信号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文中采用高频电流法和超高频法联合检测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种检测结果中是否同时存在脉冲信号来相互鉴别去除干扰信号。对于其中的超高频检测,为了克服内置式传感器在已投运电缆中无法应用的局限性,采用了外置式传感器。其使用时面临着信号辐射出来及在空气传播过程中强度会有较大衰减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结合用于三相交叉互联的电缆中间接头的屏蔽层是断开的这一特征,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采用外置式传感器的可行性,得到了信号最强的传感器最佳安装位置。最后利用研制的传感器进行了现场实测,验证了仿真结论,并证明了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很好的甄别干扰信号与真正的局部放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局部放电 电磁仿真 高频 超高频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电网频率支撑需求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洪波 张崇 +2 位作者 孙同 彭晓宇 张书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43,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电网频率支撑需求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以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为限制条件,建立新能源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增量与等效惯性常数、调差系数以及风电渗透率等已知参数的联系。通过对3阶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 提出了一种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电网频率支撑需求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以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为限制条件,建立新能源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增量与等效惯性常数、调差系数以及风电渗透率等已知参数的联系。通过对3阶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下的储能系统容量与控制参数进行量化配置,提高不同风电渗透率系统对不平衡功率的消纳能力。以储能配置在频率支撑中贡献的等效单位调节功率为参考,对不同功率增量下储能系统的频率响应贡献、调频出力占比以及输出功率特性进行刻画与分析。仿真验证了该配置方法下的储能系统可控性强,能够较为精准地提供电网所需的有功调节量,有效改善风电并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电渗透率 频率支撑需求 最大功率增量 储能配置 单位功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电网线路损耗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安装位置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国庆 龙超 陈洪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3-49,共7页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内部潮流的分布控制遵循N-1准则,即换流站可独立控制的支路数为换流站个数减去一。当直流电网支路数远多于N-1时会有多条支路不可控,而且换流站功率变化时也会影响到直流电网内部的潮流分布,这时可通过直流潮流控制器...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内部潮流的分布控制遵循N-1准则,即换流站可独立控制的支路数为换流站个数减去一。当直流电网支路数远多于N-1时会有多条支路不可控,而且换流站功率变化时也会影响到直流电网内部的潮流分布,这时可通过直流潮流控制器增加潮流控制自由度与换流站协调配合,保证支路潮流完全可控。验证了直流潮流控制器及换流站功率改变对电网内部潮流分布的影响,并验证了潮流控制器可以扩大直流系统换流站功率运行区间的作用。最后以四端五节点的直流电网为例,综合考虑各支路的安全裕度和直流系统的线路损耗,对比分析得出直流潮流控制器最优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潮流控制器 线路损耗 安装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递阶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邢晓敏 何铁新 +2 位作者 吴卓 郑雪瑞 孙成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6,共6页
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构造了一个评价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递阶模型,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区间数概念,提出一套新的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应用区间数排序可能度理论,有效克服了综合权重发散问题。通过综合权重修正值,能更好地判断影响... 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构造了一个评价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递阶模型,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区间数概念,提出一套新的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应用区间数排序可能度理论,有效克服了综合权重发散问题。通过综合权重修正值,能更好地判断影响配电网运行状态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从而加强对配电网的有效管理。最后,通过吉林省某市配电网实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能更准确、全面地体现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为配电网建设和现场运行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运行状态 层次分析法 区间数 递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备用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等比例减载调频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利猛 孙珮然 +2 位作者 韩凯 许成哲 姜鸿儒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3-1209,共7页
光伏(Photovoltaic,PV)系统的引入对电网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将系统频率偏差和光伏备用功率相结合,形成等比例变化的减载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PV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调节系统频率的控制策略,使不同备用容量的PV发... 光伏(Photovoltaic,PV)系统的引入对电网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将系统频率偏差和光伏备用功率相结合,形成等比例变化的减载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PV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调节系统频率的控制策略,使不同备用容量的PV发电系统参与频率调节,进而对频率调节水平进行均匀化处理,最终使系统频率稳定。在Power Factory环境下,基于IEEE399-1997系统对光伏减载运行控制与考虑储能的频率控制进行比较,验证了光伏减载运行的经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减载控制 频率调节 备用容量 等比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迟小角度法和自适应复合形态滤波器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军 类腾辉 +1 位作者 何振梁 王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针对当前现代电网建设电压暂降故障频发和传统电压暂降检测算法准确性和快速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压暂降检测新方法。单相电压首先经过自适应复合形态滤波器进行最优尺度滤波处理,再延迟一个小角度构造相互垂直且正交的αβ两相电压... 针对当前现代电网建设电压暂降故障频发和传统电压暂降检测算法准确性和快速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压暂降检测新方法。单相电压首先经过自适应复合形态滤波器进行最优尺度滤波处理,再延迟一个小角度构造相互垂直且正交的αβ两相电压,经过αβ-dq变换得到电压暂降幅值、相位跳变和持续时间等特征量。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新型电压暂降检测算法仿真模型,与传统滤波算法和电压暂降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TMS320F28069DSP处理器设计了高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搭建了电压暂降检测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工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电网谐波噪声干扰、电压暂降、相位跳变等工况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实测系统总体响应时间小于5 ms,所提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自适应复合形态滤波器 延迟小角度法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载波通讯系统线路特性研究与系统实现
13
作者 周军 董承霖 乔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150,共9页
为实现供电线和数据传输线的复用,针对现有直流载波通讯系统无法做到长距离、大功率和高速传输的现状,以及带有大功率时变负载时发送逻辑0、电压波形剧烈波动造成误码的问题,重点分析直流载波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双电... 为实现供电线和数据传输线的复用,针对现有直流载波通讯系统无法做到长距离、大功率和高速传输的现状,以及带有大功率时变负载时发送逻辑0、电压波形剧烈波动造成误码的问题,重点分析直流载波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双电源技术对直流载波通讯系统传输数据波形进行改善的方法,并设计一套基于两条仪表用供电线路半双工模式的直流载波通讯电路。经过实验验证,与RS485系统相比,所提系统未增加布线即可实现供电和通讯功能,且拓扑结构任意,误码率较低,非常适合在仪器仪表与控制室各个模块之间的直流载波通讯电路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站 直流载波 低压直流 通讯技术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源储荷协同配置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修晓青 唐巍 +1 位作者 李建林 田春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18-3126,共9页
针对微网中源储荷的协同配置问题,为确保微网系统的经济性,在规划阶段需细致考虑源储荷的配比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考虑储能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 H),以源储荷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了电池储... 针对微网中源储荷的协同配置问题,为确保微网系统的经济性,在规划阶段需细致考虑源储荷的配比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考虑储能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 H),以源储荷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了电池储能系统各时段充放电功率的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运行效益、补贴及上网收益、延缓配电网升级带来的效益、碳减排效益、投资运维及电池替换成本,以投资回报率为指标,建立了源储荷的协同配置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双层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通过实际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源储荷协同配置方法能够实现微网系统的经济性,该文算例中,光储荷的适宜配比为0.7:0.125:1,储能系统持续放电时间为3 h,源储荷的协同配置受电价、负荷、收益构成、光储成本、储能技术特性等多因素制约。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微网中源储荷的协同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健康状态 源储荷 协同配置 净收益 投资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矩阵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 被引量:13
15
作者 金国彬 石超 +2 位作者 李国庆 潘狄 刘座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2-61,共10页
为了准确分析含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具有发-用-储一体化新型柔性负荷的复杂大系统的潮流分布,针对具有离散性、动态性、非线性、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的现代城市配电网,给出一种基于网络矩阵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首先... 为了准确分析含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具有发-用-储一体化新型柔性负荷的复杂大系统的潮流分布,针对具有离散性、动态性、非线性、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的现代城市配电网,给出一种基于网络矩阵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根据PWM调制原理给出电压源转换器(VSC)的稳态潮流模型。然后,通过二进制描述的网络矩阵,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拓扑结构的潮流计算模型。进而,针对不同控制策略修改雅可比矩阵,并基于牛顿拉夫逊法求解潮流模型。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针对该方法与PSCAD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所提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灵活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控制策略 网络矩阵 潮流计算 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猫群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磊 杨晓辉 +2 位作者 吴越 温和昌 朱云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0,共6页
对分布式电源(DG)进行合理的选址和定容能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用于解决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的大多算法都存在对控制参数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导致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改进的多目标猫群算法。利用混沌... 对分布式电源(DG)进行合理的选址和定容能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用于解决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的大多算法都存在对控制参数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导致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改进的多目标猫群算法。利用混沌理论的随机性、遍历性及其规律性,对猫群算法的参数进行调整,使算法能快速得出全局最优解。在分析DG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含分布式电源的有功网损费用最小和用户购电成本最小模型。最后,以PG&E69节点配电网为例,通过将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及基本猫群算法的效果对比,验证改进算法对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改进猫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混沌理论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储能配置综合评估技术 被引量:47
17
作者 修晓青 唐巍 +2 位作者 李建林 田春光 徐鸥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8,共7页
针对电池储能技术经济性逐渐提高、储能需求日益增长、部分电池储能技术应用效益性逐步凸显的现状,研究参与用户侧电能管理和需求响应的储能配置综合评估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技术经济指标下不同储能规模间的标度计算方法,建立... 针对电池储能技术经济性逐渐提高、储能需求日益增长、部分电池储能技术应用效益性逐步凸显的现状,研究参与用户侧电能管理和需求响应的储能配置综合评估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技术经济指标下不同储能规模间的标度计算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的数学模型。考虑储能容量衰减,分别以投资成本、寿命、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指标为上层目标函数;考虑削峰填谷、需求响应,以储能系统净年收益为下层目标函数,优化储能系统充放电曲线,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综合评估指标可针对储能投资者的关注点,整体评估储能项目的可行性,得出综合评估指标最高时对应的储能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削峰填谷 需求响应 容量配置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压线路出口电流求解线路末端电压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旭 陈艳 +4 位作者 韩绍禹 王子刚 张英杰 张丙涛 杨秋竹 《陕西电力》 2016年第8期84-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首端电流的计算线路负荷矩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常规方法计算负荷矩需要大量数据的弊端,可以根据线路出口电流方便计算得到线路的负荷矩,并进一步得到线路末端电压。经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更加客观、精确,对提高负...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首端电流的计算线路负荷矩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常规方法计算负荷矩需要大量数据的弊端,可以根据线路出口电流方便计算得到线路的负荷矩,并进一步得到线路末端电压。经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更加客观、精确,对提高负荷距计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矩 出口电流 末端电压 中压线路 负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撑轴系滑动轴承载荷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艳辉 苏秦 +1 位作者 曹兴 杨建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滑动轴承载荷对大型旋转机械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很大。研究了转轴截面弯矩分布与载荷分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的滑动轴承载荷测试方法,建立了轴承载荷测试求解模型,在转子试验台上开展了轴承载荷应变法测试分析,并与顶举法进... 滑动轴承载荷对大型旋转机械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很大。研究了转轴截面弯矩分布与载荷分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的滑动轴承载荷测试方法,建立了轴承载荷测试求解模型,在转子试验台上开展了轴承载荷应变法测试分析,并与顶举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载荷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建林 修晓青 +1 位作者 吕项羽 郭威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电网供需矛盾的突出以及激励政策的出台,长寿命、低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电池储能技术的经济性逐渐凸显,储能技术的应用正逐步由项目示范转向商业运营。但现阶段储能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 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电网供需矛盾的突出以及激励政策的出台,长寿命、低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电池储能技术的经济性逐渐凸显,储能技术的应用正逐步由项目示范转向商业运营。但现阶段储能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能有限,尚不具备规模经济性,储能系统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评估是储能项目示范和商业推广应用的前提。通过分析储能应用需求、国内政策环境,提出储能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评估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储能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应用功能、储能技术类型及其参数、现阶段具备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应用的典型电池储能技术类型及技术经济指标现状、国内外典型储能示范工程、退役动力电池在电力系统中梯次应用的现状、以及储能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评估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容量配置 全寿命周期 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