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石墨烯/金属异质结的SF_(6)分解产物特性研究
1
作者 林露 曹志刚 +2 位作者 向英瀚 张强 刘晓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文中详细探讨了石墨烯/金属这种异质结结构对SF_(6)分解产物H2S和SO_(2)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烯/金和石墨烯/铂异质结结构在吸附H2S或SO_(2)气体时,电阻率变化率出现峰值或出现电阻率变化率下降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这... 文中详细探讨了石墨烯/金属这种异质结结构对SF_(6)分解产物H2S和SO_(2)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烯/金和石墨烯/铂异质结结构在吸附H2S或SO_(2)气体时,电阻率变化率出现峰值或出现电阻率变化率下降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异质结电阻率变化率曲线吸附峰的具体位置由石墨烯与金属之间的费米能级差异决定,而气敏响应强度则由两者之间的费米能级差异及金属的功函数共同作用。该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为开发新型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在检测SF_(6)分解产物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金属异质结 SF_(6)分解气体 吸附峰 费米能级差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修饰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吴胜利 田野 +3 位作者 白一男 武一夫 田鑫 董元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GO进行修饰,最后采用原位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KH570-GO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KH570-GO/PMMA)。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针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对比PMMA与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并对石墨烯降低PMMA摩擦系数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PMMA中添加MMA单体质量0.06%的KH570-GO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76.2 MPa,较纯PMMA提高了13.4%,摩擦系数从0.7显著降低至0.25;随着KH570-GO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出现明显下降,当KH570-GO添加量达到单体质量的0.2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为59.2 MPa。以上结果表明,适量KH570-GO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还通过石墨烯在摩擦界面处的石墨化作用形成润滑膜,显著改善PMMA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环流空心电抗器电磁结构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3
作者 张明泽 王炳杰 +3 位作者 张健 刘骥 李爽 朱东柏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01-5309,共9页
空心电抗器作为电网中抑制过电压、滤波、无功补偿的重要电力设备,苛刻的运行环境对电抗器长期稳定运行有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电抗器设计方式及制造工艺差异,使得部分设计的电抗器包封间出现环流现象,需增加外部调匝线圈,因而使得电... 空心电抗器作为电网中抑制过电压、滤波、无功补偿的重要电力设备,苛刻的运行环境对电抗器长期稳定运行有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电抗器设计方式及制造工艺差异,使得部分设计的电抗器包封间出现环流现象,需增加外部调匝线圈,因而使得电抗器出现了外加薄弱点,并增加了高寒地区大温差工作环境下包封绝缘出现开裂的风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包封间环流及绝缘开裂这一技术难题,从电抗器电磁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将小圆线并绕结构的常规视角转变至单组合导线串绕的结构方式上,构建了全新的电抗器电感值计算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等温升约束条件及多端起头方式,实现了空间结构对称的无环流电抗器电磁结构的设计。最终通过等长绕线、强化匝间绝缘、减小包封绝缘厚度的设计思想,实现了首套无环流电抗器的电磁结构设计。设计完成的首套10kV串联空心电抗器通过了型式及特殊试验,并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成功挂网运行,相比与传统电抗器,新型无环流电抗器体积减小了40%、温升降低了32%,该文提出的新型无环流电抗器的设计方法将为中国空心电抗器高端制造提供了新的设计形式,这对于保障高寒地区空心电抗器的长期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电抗器 环流现象 电磁结构设计 局部过热 包封绝缘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响应特性的风氢混合并网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季康 李华 +3 位作者 张海龙 李洪生 张新宇 彭宇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0-411,共12页
针对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消纳风电中存在的响应延迟问题,构建风力机、电解槽、燃料电池、蓄电池、超导磁储能耦合于直流母线的结构,基于储能响应的时间尺度特性,利用超导磁储能的快速响应补充吸收电解槽或燃料电池及蓄电池响应延迟造成的... 针对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消纳风电中存在的响应延迟问题,构建风力机、电解槽、燃料电池、蓄电池、超导磁储能耦合于直流母线的结构,基于储能响应的时间尺度特性,利用超导磁储能的快速响应补充吸收电解槽或燃料电池及蓄电池响应延迟造成的功率缺额,制订一套并网控制策略,将系统分为20种工作模式,确保上网功率与负荷调度曲线实时一致;考虑电池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取动态变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基于电池应用场景,简化得到电池的多时间尺度模型,在PSCAD/EMTDC中搭建模型,4种仿真验证了并网控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配备超导磁储能可充分缓解响应延迟,提高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解槽 燃料电池 超导磁储能 控制策略 储能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侧电压等效补偿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电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葛津铭 尹贻波 +3 位作者 李赫 王振浩 王朝斌 尹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86-4895,I0016,I0015,共12页
在光伏发电单元并联接入电网的背景下,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引起的直流侧电压振荡导致低频间谐波电流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影响了电能质量。对此,介绍了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入网的常见形式,建立了含2个... 在光伏发电单元并联接入电网的背景下,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引起的直流侧电压振荡导致低频间谐波电流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影响了电能质量。对此,介绍了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入网的常见形式,建立了含2个光伏单元并联接入电网的模型;然后,利用扰动式MPPT振荡特性建立了间谐波电流模型,分析了扰动步长对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特性的影响,并定义了间谐波含有率;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电压等效补偿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电流抑制方法,该方法使得多个并联光伏发电单元直流电压振荡相互抵消,兼具MPPT动态性能和抑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降低光伏并网间谐波电流幅值、提高电能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单元并联 最大功率点跟踪 直流侧电压振荡 间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侧调节潜力模型的多类型电源区间协同规划
6
作者 张大伟 康凯 +2 位作者 丁键 庞思奇 孙丽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0,共11页
探讨了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增强调峰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针对负荷类资源如电动汽车、空调和工业负荷的聚合与优化,研究建立了这些资源的可调潜力模型,并分析了其在电源规划中的经济和技术约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虚拟电厂的... 探讨了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增强调峰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针对负荷类资源如电动汽车、空调和工业负荷的聚合与优化,研究建立了这些资源的可调潜力模型,并分析了其在电源规划中的经济和技术约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虚拟电厂的电源规划模型,采用区间优化理论处理新能源预测和虚拟电厂响应的不确定性,通过区间序关系和可能度实现模型的确定性转化。最后通过某改造后电力系统为期5年的电源规划计算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升系统调峰能力,有效处理预测误差,可为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规划 虚拟电厂 潜力建模 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赋能 提升一线营销技能与服务能力
7
作者 丛铭 张泽平 于成军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2期14-14,共1页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网格化服务实现精细管理、精确服务,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水平,一线营销服务团队营销技能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1多维度、多抓手,全面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构建高效的营...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网格化服务实现精细管理、精确服务,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水平,一线营销服务团队营销技能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1多维度、多抓手,全面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构建高效的营销兼职培训师队伍。通过兼职培训师的评选,选树专业带头人、技术能手,充分发挥营销专家人才的带动效应,及时解决基层单位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专家 技术能手 基层员工 基层单位 带动效应 专业带头人 网格化服务 内蒙古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时序概率潮流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国庆 陆为华 +2 位作者 李赫 边竞 王振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2,共7页
为衡量光伏出力与负荷的时序变化特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时序概率潮流快速计算方法。将一天分为24个时段,采用自适应扩散核密度估计法分别建立光伏出力与负荷的概率密度分布模型,提高概率模型局... 为衡量光伏出力与负荷的时序变化特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时序概率潮流快速计算方法。将一天分为24个时段,采用自适应扩散核密度估计法分别建立光伏出力与负荷的概率密度分布模型,提高概率模型局部适应性,并通过Copula理论描述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划分光伏出力与负荷场景,利用场景聚类中心与场景发生概率代替蒙特卡洛模拟过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大幅减少计算次数。基于我国西北某地实际测量数据和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时序概率潮流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核 时序变化特性 模糊C-均值聚类 快速计算 概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潮流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实时两级优化调度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伟 葛良军 +2 位作者 华亮亮 杨舒文 刘明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7,105,共8页
为有效应对主动配电网(ADN)中间歇性电源、虚拟微网与柔性负荷等不确定变量给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基于概率潮流技术建立了ADN日前—实时两级优化调度模型。日前调度以ADN中各单元日前功率预测结果为依据,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 为有效应对主动配电网(ADN)中间歇性电源、虚拟微网与柔性负荷等不确定变量给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基于概率潮流技术建立了ADN日前—实时两级优化调度模型。日前调度以ADN中各单元日前功率预测结果为依据,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次日各时段内各调度单元运行计划;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运行中各单元的波动性和超短期预测结果进行实时调度,以不确定单元作为随机变量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对日前调度计划进行调整,使得ADN中各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在3倍标准差内波动仍满足约束条件,提高ADN的安全裕度。最后,结合引力搜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日前—实时调度 不确定性 概率潮流 安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G反馈精确线性化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和 关紫微 +2 位作者 王艳杰 褚占军 颜廷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79-1583,共5页
研究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非线性控制。分析了SVG在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的强耦合性及非线性,提出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对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处理,并进一步将滑模控制引入到线性化处理后的系统当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变速趋近律... 研究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非线性控制。分析了SVG在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的强耦合性及非线性,提出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对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处理,并进一步将滑模控制引入到线性化处理后的系统当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变速趋近律,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完成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同时对直流侧电压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MATLAB对改进的控制系统与传统PI控制进行了仿真比较,并搭建了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行且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开关电感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洪珠 朱晓林 康庆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6,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暂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技术、交错并联技术以及开关电感和储能电容应用到传统Boost变换器中,提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开关电感高增益Boost变换器。其中... 为了提高传统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暂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技术、交错并联技术以及开关电感和储能电容应用到传统Boost变换器中,提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开关电感高增益Boost变换器。其中通过引用开关电感和储能电容可以使所提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提高到传统Boost变换器的2倍;采用磁集成技术并合理设计耦合电感系数,不仅可以减小该变换器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还提高了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从而提高变换器的电气性能。应用PSIM仿真软件对该变换器进行仿真,并制作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开关电感 磁集成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开关电容高增益级联Boost变换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德生 陈靓 +1 位作者 任杰 朱晓林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9,共9页
为进一步改善基本级联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等关键性能,提出了一种磁集成开关电容高增益级联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拆分开关电容的两个倍压单元,使之与级联变换器的前级储能结构重新组合,同时将磁集成技术应用其中,一方面实现高电... 为进一步改善基本级联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等关键性能,提出了一种磁集成开关电容高增益级联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拆分开关电容的两个倍压单元,使之与级联变换器的前级储能结构重新组合,同时将磁集成技术应用其中,一方面实现高电压增益,同时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与电感电流纹波。分析变换器的各个工作模态,推导出性能参数,给出了磁集成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Boost变换器 高增益 磁集成 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算法的非侵入式家居负荷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32
13
作者 华亮亮 黄伟 +2 位作者 杨子力 王钰 张可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22,共6页
随着电力负荷监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技术得到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针对非侵入式家用电器负荷的行为识别存在识别特征量难以优化,识别算法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度的家居负荷的行为识别方... 随着电力负荷监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技术得到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针对非侵入式家用电器负荷的行为识别存在识别特征量难以优化,识别算法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度的家居负荷的行为识别方法。将家用负荷开、关时的暂态波形和功率变化值作为特征量,运用DTW算法计算测试模板与参考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有效的识别出家庭用电的各项负荷数据,并且通过三种案例来模拟负荷的识别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监测 负荷识别 行为识别 DTW算法 相似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S_(2)传感器的H_(2)S和SO_(2)F_(2)气体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向英瀚 柏博旭 +4 位作者 侯士波 姜天 张辉 刘瑾娟 刘晓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六氟化硫(SF_(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对于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评估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nS_(2)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产物的方法,即采用水热法和丝网印刷法分别制备SnS_(2)纳米材料和气体传感... 六氟化硫(SF_(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对于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评估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nS_(2)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产物的方法,即采用水热法和丝网印刷法分别制备SnS_(2)纳米材料和气体传感器,通过实验研究了该传感器对SF_(6)分解产物H_(2)S和SO_(2)F_(2)气体的最佳工作温度、响应特性、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SnS_(2)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200℃下,对两种SF_(6)分解气体产物的响应与其体积分数之间线性关系较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且稳定性较好。文中研究可为SnS_(2)基气敏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组分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分解组分 气体传感器 气敏特性 SnS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和环氧树脂在放电条件下的特征气体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清林 向英瀚 +4 位作者 刘斌 武一夫 刘哲 张辉 刘瑾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共8页
环氧树脂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在SF_(6)绝缘设备中应用广泛,而盆式绝缘子在放电故障下和SF_(6)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环氧树脂对SF_(6)放电分解机理的影响值得研究。文中旨在通过搭建环氧树脂和SF_(6)气体的针—板放电模型,研究二者在沿面放... 环氧树脂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在SF_(6)绝缘设备中应用广泛,而盆式绝缘子在放电故障下和SF_(6)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环氧树脂对SF_(6)放电分解机理的影响值得研究。文中旨在通过搭建环氧树脂和SF_(6)气体的针—板放电模型,研究二者在沿面放电下的分解气体规律。文中用逐步升压法模拟SF_(6)气体和环氧树脂在5种极间距下的放电情况,检测了CF_(4)、CO_(2)、SOF_(2)、SO_(2)F_(2)、SO_(2)、H_(2)S和CS_(2)等7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发现放电次数较少时主要成分是SOF_(2)、CF_(4),其次是CO_(2)和SO_(2),而SO_(2)F_(2)生成比较微量;放电达一定次数后CS_(2)、H_(2)S等气体才逐渐出现,体积分数也最微小。因此,CS_(2)和H_(2)S气体适合作为表征环氧树脂绝缘状态的指标。文中分析了各特征气体的主要生成途径,解释了这7种气体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同时发现,随着极间距的增加,不同气体的变化规律也不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沿面放电 六氟化硫 特征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铜掺杂氧化锌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世英 曹志刚 +4 位作者 曹阳 刘斌 范胜国 张辉 刘瑾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4-640,共7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评估变压器绝缘运行状态、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铜掺杂氧化锌(Cu-ZnO)对单个气体分子(CO_(2)、H_(2)及CH_(4))的吸附及传感性能,深入分析了该种传感材料检测三种气体的可行...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评估变压器绝缘运行状态、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铜掺杂氧化锌(Cu-ZnO)对单个气体分子(CO_(2)、H_(2)及CH_(4))的吸附及传感性能,深入分析了该种传感材料检测三种气体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Cu原子在ZnO表面的掺杂行为;研究Cu-ZnO对单个气体分子的吸附行为以及吸附后Cu-ZnO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功函数变化。结果表明:Cu-ZnO对三种气体均为物理吸附:H_(2)(-0.221 eV)、CH_(4)(-0.148 eV)及CO_(2)(-0.340 eV);吸附三种气体后,Cu-ZnO的带隙有所改变,均呈降低趋势,但吸附CO_(2)后的WF变化与H_(2)及CH_(4)相反,表明其作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选择性检测CO_(2)和CH_(4)及H_(2)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所有内容为Cu-ZnO作为气敏传感材料实现对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及设备绝缘运行状态的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气体分析Cu-ZnO 密度泛函理论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混合储能提升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飞鹏 云平平 +3 位作者 薛宇 廉茂航 任永峰 任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3-1309,共7页
为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VRT),文章将全钒液流电池组(VRB)集中式储能配置于风电场出口母线处,超级电容(SC)分散式储能配置于单台风电机组直流母线处。对集中式VRB储能系统DC/AC变换器提出一种稳态下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下有... 为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VRT),文章将全钒液流电池组(VRB)集中式储能配置于风电场出口母线处,超级电容(SC)分散式储能配置于单台风电机组直流母线处。对集中式VRB储能系统DC/AC变换器提出一种稳态下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下有功平抑受限、无功支持优先的改进控制策略。在不同程度电网电压跌落工况下,研究不同位置储能系统对风电场LVR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储能系统采用所提安装方式和控制策略后可有效实现风电场稳态下输出功率稳定,电网暂态故障下,风电机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VRB储能系统最大程度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持,抬升风电场并网点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混合储能 集中式储能 分散式储能 无功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昌宝 丁健 +4 位作者 潘成达 王成全 孙鹏博 王启华 陈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40,共8页
随着海量充电桩、分布式能源和新型储能设备等新型设备接入电网,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随机矩阵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实现电能质量异常扰动的高精度辨识及挖掘。利用高维随机矩阵对电... 随着海量充电桩、分布式能源和新型储能设备等新型设备接入电网,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随机矩阵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实现电能质量异常扰动的高精度辨识及挖掘。利用高维随机矩阵对电能质量状态进行表征;通过计算随机矩阵的谱半径来映射电网电能质量的数据变化状态,以实现电能质量扰动的自动辨识;以仿真的电网运行数据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随机矩阵理论 大数据深化分析 异常扰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GaN对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的吸附性能
19
作者 牛清林 向英瀚 +4 位作者 刘斌 武一夫 刘哲 张辉 刘瑾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925,共7页
为实现对变压器的故障监测,采用纳米气体传感器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基于第一性原理详细分析了变压器油中溶解特征气体(H_(2),CO)在本征GaN和过渡金属Ni掺杂GaN(Ni-GaN)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本征GaN表面引入N... 为实现对变压器的故障监测,采用纳米气体传感器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基于第一性原理详细分析了变压器油中溶解特征气体(H_(2),CO)在本征GaN和过渡金属Ni掺杂GaN(Ni-GaN)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本征GaN表面引入Ni原子有利于提高对H_(2)和CO的吸附效果,其中对于CO吸附效果提升最为明显,由-0.21 eV变为-2.95 eV。根据前沿分子轨道理论可以发现Ni-GaN对H_(2)具有理想的传感行为,而对于CO来说,较大的吸附能使得Ni-GaN更适用于做气体清除剂或一次性气体检测材料。本研究为基于GaN为材料的气敏传感器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油中溶解气体 单层GaN Ni-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及以下设备检修安全带挂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斌 《农村电气化》 2018年第5期70-72,共3页
当前110 kV及以下变电站户外设备上普遍没有专用的安全带挂扣装置,虽然利用登高车、脚手架、检修平台的频率日益增加,但是其存在对工作空间要求高、拆装转移耗时长的缺点,针对此问题通辽供电公司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检修安全带挂架,弥补了... 当前110 kV及以下变电站户外设备上普遍没有专用的安全带挂扣装置,虽然利用登高车、脚手架、检修平台的频率日益增加,但是其存在对工作空间要求高、拆装转移耗时长的缺点,针对此问题通辽供电公司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检修安全带挂架,弥补了当前高处作业安全工器具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kV 变电站 登高作业 检修挂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