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权重-蒙特卡洛法的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优化研究
1
作者 高本锋 张江放 +3 位作者 邓晓洋 吴林林 王潇 郑展翔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9-449,共11页
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下的电压跌落以及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需同时关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针对现有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所用的目标函数不能同时兼顾... 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下的电压跌落以及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需同时关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针对现有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所用的目标函数不能同时兼顾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暂态过电压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蒙特卡洛法的永磁直驱风力机(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优化方法。首先,建立PMSG的暂态无功电压响应解析模型,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辨识弱电网下影响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关键控制参数,并计算得到待优化参数的优化可行域。然后,基于组合权重法确定能够同时反映PMSG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的综合优化指标。以此为基础,在优化可行域内运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优化后的控制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控制参数的PMSG在弱电网下的低电压穿越综合性能有明显提升,且表现出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优化控制参数也适用于不同电压跌落程度的工况,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低电压穿越 控制参数优化 暂态过电压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风速与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跌落程度的直驱风机故障响应特性分类及其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东晟 沈沉 +2 位作者 吴林林 程雪坤 杨艳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7-1259,I0001,共14页
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各种预想场景进行仿真。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对风电场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分析的等值建模方法变得十分重要,而根据风机故障后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分群则是等值建模的基础。各风机在故障后的动态响应... 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各种预想场景进行仿真。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对风电场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分析的等值建模方法变得十分重要,而根据风机故障后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分群则是等值建模的基础。各风机在故障后的动态响应特性不仅受其控制方式的影响,还受到运行风速和故障严重程度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风机控制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认为在故障持续期间风机能够运行至故障稳态。基于此,提出考虑初始风速及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跌落程度的风电机组故障响应特性分类及判别方法,以此作为风机分群的依据。首先针对永磁直驱风机(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故障过程中无功优先控制、故障恢复期间有功斜坡恢复的控制策略,分析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故障后所有可能的响应特性,将初始风速与故障稳态电压作为分类指标,从机理上找到直驱风机进入各类响应特性的边界条件;然后,提出利用预想故障信息的风机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的直驱风机分群方法;最后,通过对风电场进行详细建模仿真,验证所提分群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有功响应 斜坡恢复 预想故障 分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TRV开断特性及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玉卓 李朋飞 +4 位作者 关寓丹 房崇豪 郭洁 王致远 全恒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0,130,共10页
发电机断路器(GCB)位于发电机组和升压变压器之间,针对负荷电流高达50 kA、故障电流高达200 kA以上的大容量机组,GCB传导和开断电流远高于线路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GCB两端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瞬态恢复过电压,威胁GCB的可靠性。文中基于某... 发电机断路器(GCB)位于发电机组和升压变压器之间,针对负荷电流高达50 kA、故障电流高达200 kA以上的大容量机组,GCB传导和开断电流远高于线路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GCB两端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瞬态恢复过电压,威胁GCB的可靠性。文中基于某大型核电站的实际接线,单机容量为1 722.2 MVA,利用EMTP-RV仿真计算研究了GCB在各种故障下开断时的TRV的电磁暂态特性,分析配置不同容量电容器对TRV幅值和陡度的影响效果。提出了采用辅助断口装设非线性阻尼电阻抑制TRV的方法,并给出了非线性阻尼电阻参数选取原则,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针对失步故障非线性阻尼电阻可使TRV幅值降低29.2%,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发电机 发电机断路器 瞬态恢复过电压 失步故障 三相短路 非线性阻尼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吴林林 刘辉 +3 位作者 黄贤淼 邵尹池 赵洋 朱学森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4,共11页
针对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过程时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低导致变换器并网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无锁相环(PLL)控制策略,通过相位偏差的反馈控制对网侧电压的相位和... 针对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过程时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低导致变换器并网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无锁相环(PLL)控制策略,通过相位偏差的反馈控制对网侧电压的相位和幅值进行快速同步追踪,可避免因PLL精度较低和响应速度慢而引起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有功频率支路模块的角频率输出端引入LADRC,这可以有效解决预同步控制过程中变换器输出电压频率存在过冲的问题,从而确保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成功并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基于改进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系统频率震荡,并能够加速系统预同步进程,确保构网型变换器安全运行最终实现成功并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预同步控制 自抗扰控制 无锁相环控制 有功频率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8
5
作者 沙彦超 蔡巍 +3 位作者 胡应宏 龙凯华 徐党国 李大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70,共7页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近三十年的巨大进步,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文中针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高压直流电网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强劲需求;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发展历程、拓扑结构...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近三十年的巨大进步,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文中针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高压直流电网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强劲需求;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发展历程、拓扑结构及开断原理;在此基础上,从元器件数量、设备可靠性方面对比分析了目前基于IGBT级联型双向开断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基于H型全桥拓扑结构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二极管带IGBT全桥拓扑结构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3种典型技术方案的优劣;总结了现今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 发展历程 拓扑结构 开断原理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技术及原理综述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辉 于思奇 +3 位作者 孙大卫 吴林林 李蕴红 王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96,I0023,共21页
近年来,电网中新增的大量新能源机组多采用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控制方式,削弱了系统的交流同步机制,已导致多次由于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不足而发生的稳定问题。构网型(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实现变流器作为等效电压源并网,... 近年来,电网中新增的大量新能源机组多采用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控制方式,削弱了系统的交流同步机制,已导致多次由于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不足而发生的稳定问题。构网型(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实现变流器作为等效电压源并网,能够有效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并提升电网的惯量和阻尼特性。该文总结了4种常见构网型技术方案的发展历程,并对下垂控制、虚拟同步控制和匹配控制构网型变流器的各环节控制原理及其与跟网型控制方式的本质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对比。进一步,借助电磁暂态仿真工具对比了多类型构网型/跟网型控制方式在系统中的暂态响应特性,指出了构网型控制在实现主动支撑功能上的优越性。最后,总结了构网型控制技术的难点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 新能源 频率响应 虚拟同步机 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并/离网故障特性和继电保护的配置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陶以彬 李官军 +2 位作者 柯勇 吕振华 白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100,共6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越来越多地接入电网,含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与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国内、外均还在探讨之中。结合一个微电网实际工程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并网和离网模式下配电网和微电网内部的故障特性。利用实时数字仿... 随着分布式电源越来越多地接入电网,含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与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国内、外均还在探讨之中。结合一个微电网实际工程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并网和离网模式下配电网和微电网内部的故障特性。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应用仿真结果,详细阐述了继电保护配置方法,对微电网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故障特性 半实物仿真 保护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力市场下碳排放流的分配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达 鲜文军 +2 位作者 吴涛 余秀月 郭瑞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3-1688,共6页
从消费角度分析了碳排放对制定相应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具有的重要参考价值。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碳排放流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电力负荷的碳排放计算。针对联营交易与双边交易共存的混合电力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易的碳排放流计... 从消费角度分析了碳排放对制定相应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具有的重要参考价值。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碳排放流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电力负荷的碳排放计算。针对联营交易与双边交易共存的混合电力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易的碳排放流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负荷所参与电力交易方式的差异。首先,根据各交易对支路潮流的使用份额,将对应于网络损耗的碳排放分配给所有电力交易。然后,将网络损耗从原始有损网络中移去,实现联营交易与双边交易的解耦。最后,将双边电力交易继续从网络中减去,得到只存在联营交易的无损网络。在新网络中,应用潮流追踪将相应的碳排放分配给联营交易内部的各子交易。将上述计算过程合并,即可得到对应负荷电力消费的碳排放。所得结果可向负荷提供与其电力消费有关的碳排放信息,这将可能影响负荷的消费行为并有助于低碳电力的发展。最后,以简单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混合电力市场 网损分摊 低碳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囊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德昌 廖文龙 +1 位作者 任翔 王煜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传统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准确地拟合溶解气体和故障类型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诊断精度有限。为了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胶囊网络(capsulenetwork,CapsNe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卷积层强大的特征提取能... 传统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准确地拟合溶解气体和故障类型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诊断精度有限。为了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胶囊网络(capsulenetwork,CapsNe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卷积层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将溶解气体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实现关键特征的自动提取。进一步,通过主胶囊层和数字胶囊层建立特征和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动态路由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完成CapsN et的训练。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种不同输入特征和数据规模的场景下,CapsNet的故障诊断性能都优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层感知机、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升树和轻梯度提升机等传统方法,能够有效适应诊断精度的需求,为继电器动作的方式提供指导。研究结果可为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溶解气体 故障诊断 卷积层 胶囊网络 动态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的需求及架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晶 孙万珺 王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070-4076,共7页
用户是电力系统服务的最终对象,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与用户紧密相关,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传统的交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DR领域的需求。该文综合阐述国内外自动需求响应(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ADR)系统的研究进展,提出ADR系... 用户是电力系统服务的最终对象,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与用户紧密相关,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传统的交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DR领域的需求。该文综合阐述国内外自动需求响应(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ADR)系统的研究进展,提出ADR系统概念模型,逻辑架构和物理部署,从而明确ADR系统的参与角色及作用;剖析ADR系统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及非功能需求,分析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包括用例分析技术、信息模型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可视化技术、需求响应测量与评估及一致性和安全要求等,对需求响应自动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介绍ADR在国内的相关试点工程,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需求响应 系统架构 物理部署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四清 占志刚 +3 位作者 吴林林 王潇 邓晓洋 孙大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491,共7页
该文首先分析系统经典响应模型和传统火电机组内部的延时过程,并提出一种考虑协同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策略改善系统一次调频效果,其中风电机组配合同步发电机组内部惯性延时过程。为有效利用可用的转子动能储备找到最佳调频系数大小,使... 该文首先分析系统经典响应模型和传统火电机组内部的延时过程,并提出一种考虑协同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策略改善系统一次调频效果,其中风电机组配合同步发电机组内部惯性延时过程。为有效利用可用的转子动能储备找到最佳调频系数大小,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针对稳定风速情况下的风电机组输出进行优化,满足系统条件限制(例如频率最低点、频率变化率ROCOF等),决定调频系数Kc值大小和具体退出时间。并利用分段能量降幅信号作用于变流器控制来提升转子转速恢复,从而减小频率二次跌落深度。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的四机两区电网模型中对所提方案进行验证,为新能源参与系统频率调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频率二次跌落 双馈风电机组 主动支撑 调频支撑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逆变电源主动支撑控制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大卫 刘辉 +3 位作者 赵峰 吴林林 宋鹏 程雪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59-436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电网中逆变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针对逆变电源的主动支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内禀同步的控制和基于频率测量的控制是使逆变电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中都有所应用,但尚未有研究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网中逆变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针对逆变电源的主动支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内禀同步的控制和基于频率测量的控制是使逆变电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中都有所应用,但尚未有研究对比分析这两者在支撑效果、小信号稳定性和适应场景等方面的区别。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的逆变电源进行小信号建模,从机理层面对比分析了两种方式在有功支撑特性与稳定性方面的区别,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结果。然后采用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给出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逆变电源振荡模态,辨析了逆变器控制参数与并网条件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控制方式的适用场景。最后通过在RT-LAB平台的实验验证了小信号模型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支撑 并网适应性 并网逆变器 次同步振荡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2
13
作者 程雪坤 刘辉 +4 位作者 田云峰 赵峰 孙大卫 宋鹏 张瑞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8-525,共8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惯量、阻尼逐渐降低,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主动支撑电网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获得广泛关注与应用,VSG并网系统暂态功角稳...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惯量、阻尼逐渐降低,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主动支撑电网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获得广泛关注与应用,VSG并网系统暂态功角稳定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常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接入对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风电VSG并网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分析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并对VSG并网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暂态稳定 功角稳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随机电磁暂态仿真算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鹏伟 刘奕泽 +2 位作者 阮新波 陈新 孙雅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29-3840,共12页
为了准确高效地反映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参数随机迁移扰动下的运行特性,该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电力系统随机动态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特点和限制性,并从基本电气元件出发,建立了适用于电磁暂态仿真的参数随机迁移元件... 为了准确高效地反映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参数随机迁移扰动下的运行特性,该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电力系统随机动态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特点和限制性,并从基本电气元件出发,建立了适用于电磁暂态仿真的参数随机迁移元件动态伴随电路模型。然后,以电阻–电感串联支路为例,解析推导了动态伴随电路模型的数值稳定性特征,进而针对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仿真需求,设计了随机电磁暂态仿真的算法主流程。最后,采用RLC简单电路和三相两电平VSC电路,通过对比EMTP(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program)确定性仿真和蒙特卡罗多轨迹仿真结果,验证动态伴随电路模型和所提随机电磁暂态仿真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且对EMTP算法框架直接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激励 随机电磁暂态仿真 EMTP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汇集系统无功盈余导致暂态过电压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杜维柱 罗亚洲 +3 位作者 李蕴红 吴林林 赵峰 孙大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24-3238,共15页
近年来,风电高速发展,“风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多个风电场—经110/220kV线路将多风电场汇集—经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集中送出”是近年来风电送出系统发展的主要模式。目前中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的风电汇集地区配套火电机组少,无功–... 近年来,风电高速发展,“风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多个风电场—经110/220kV线路将多风电场汇集—经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集中送出”是近年来风电送出系统发展的主要模式。目前中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的风电汇集地区配套火电机组少,无功–电压灵敏度高,发生典型交/直流故障后,存在暂态过电压问题,可能导致风机大面积脱网,影响系统安全,制约风电消纳。该文从四方面对风电汇集地区暂态过电压问题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暂态过电压产生机理;2)暂态过电压的相关标准与潜在危害;3)暂态过电压问题的特点与分析方法;4)暂态过电压应对措施,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过电压 风电汇集地区 风机脱网 故障穿越 弱交流电网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智能负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泰然 王婷 +3 位作者 吕捷 吴薛红 周杨 马刚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5期162-168,共7页
传统用于电力弹簧(ES)控制的PI控制器调节性能较差,且控制方法中未考虑非关键负载突然变化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ES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智能负载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算法弥补传统PI... 传统用于电力弹簧(ES)控制的PI控制器调节性能较差,且控制方法中未考虑非关键负载突然变化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ES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智能负载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算法弥补传统PI控制器参数固定即无法更改的缺点,通过对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在线调整来减少智能负载失稳情况,确保系统母线电压稳定。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文中所提控制策略下的智能负载对关键负载两端电压的调节性能更优。因此,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新型控制策略下的智能负载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系统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负载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 电压控制 PI控制器 电力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制备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秀丽 杨志远 +4 位作者 彭波 王应高 陈存广 马光 陈云翔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基体材料为纯铜、表面覆银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通过对触头表面粉末冶金覆银层和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耐硫性、附着强度和表面硬度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的可行性。实验...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基体材料为纯铜、表面覆银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通过对触头表面粉末冶金覆银层和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耐硫性、附着强度和表面硬度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覆银层与基体铜的界面结合紧密且无明显缺陷,附着强度符合GB/T 5270—2005的要求,粉末冶金覆银层的耐蚀性接近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耐硫性与电镀银层的耐硫性基本相当,但表面硬度明显高于电镀银层,对提高其耐磨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压开关触头的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工程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隔离开关 银层 粉末冶金 触头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谐波谐振机理与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中华 李智 +3 位作者 宋鹏 刘辉 何同祥 巩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2-1848,共7页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是解决高渗透率新能源并网的有效方式。由于外部电网的影响,激发LC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滤波电路振荡,造成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时出现谐波谐振,产生谐振风险。文章根据LC型...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是解决高渗透率新能源并网的有效方式。由于外部电网的影响,激发LC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滤波电路振荡,造成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时出现谐波谐振,产生谐振风险。文章根据LC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控制策略,建立并网系统控制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电网参数影响下的储能并网系统,发现谐波谐振主要与网侧环节有关。为抑制谐波谐振,引入虚拟阻抗算法,提出储能VSG新型阻尼控制策略。通过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储能VSG中存在谐波谐振现象及所提阻尼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虚拟同步机 谐波谐振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故障清除时刻直驱风电机组机端暂态过电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颢璟 孙大卫 +2 位作者 刘辉 王倩 邢楚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的配套火电机组少,属于交流弱电网,故障后暂态过电压问题严重。2011年至今,中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多个区域电网已经发生了数十起风电暂态过电压脱网事件,且事故中,故障恢复过电压引发脱网的风力机占比很高,其过电压... 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的配套火电机组少,属于交流弱电网,故障后暂态过电压问题严重。2011年至今,中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多个区域电网已经发生了数十起风电暂态过电压脱网事件,且事故中,故障恢复过电压引发脱网的风力机占比很高,其过电压程度直接影响风电场的开机容量。针对该问题,该文基于典型低电压穿越策略建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MSG)并网模型,研究弱电网条件下送出线路短路故障清除时刻PMSG机端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SG暂态过电压与风电机组容量、电压跌落程度及锁相环动态特性等因素有关,根据某实际直驱风场搭建仿真系统模型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力机 电压跌落 交流弱电网 暂态过电压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双白 张晶 +1 位作者 吴昕 胡娱欧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3-220,共8页
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可有效提升机组供热能力和调峰能力。针对某320 MW供热机组,采用Ebsilon软件计算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机组最大供热抽汽量提升97%,在250 MW供热负荷下,供电煤耗可降低61 ... 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可有效提升机组供热能力和调峰能力。针对某320 MW供热机组,采用Ebsilon软件计算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机组最大供热抽汽量提升97%,在250 MW供热负荷下,供电煤耗可降低61 g/(kW·h);试验研究了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能力工况,实测得出,机组最大供热负荷可达到476 MW,最小电负荷可降至79.5 MW;基于上一年度供热期运行数据,对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可节约标准煤558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缸零出力 热电联产 供热量 节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