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汇集系统非全相运行过程工频过电压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邓晓洋 董晓庆 +3 位作者 贾焦心 吴林林 孙大卫 王德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1-162,共12页
电网运行部门试验和仿真表明,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后的非全相运行过程存在工频暂态过电压现象,已成为制约新能源送出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现行标准及传统机组控制均未针对非全相工况作出规范。因此,该文计及新能源... 电网运行部门试验和仿真表明,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后的非全相运行过程存在工频暂态过电压现象,已成为制约新能源送出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现行标准及传统机组控制均未针对非全相工况作出规范。因此,该文计及新能源机组负序电流作用,建立典型参数下新能源汇集系统非全相运行过程序网络模型,分析新能源机组正负序输出水平对新能源汇集系统非全相运行期间过电压水平的影响,揭示系统非全相运行期间故障处及新能源机端电压特征规律,进而提出面向非全相运行工况的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判据以及故障期间正负序控制策略,并通过对比仿真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非全相运行 工频过电压 序网络 正负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网型控制策略的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琰 刘京波 +4 位作者 郇政林 谭延博 顾天明 王新 王谱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3,共9页
直驱式风力发电作为当前风力发电的普遍形式,随着其容量的增加,将导致受端电网有效惯量不断减少,呈现弱阻尼特性,增加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直驱风电场柔直并网过程中采用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控制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但因其控制技术、... 直驱式风力发电作为当前风力发电的普遍形式,随着其容量的增加,将导致受端电网有效惯量不断减少,呈现弱阻尼特性,增加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直驱风电场柔直并网过程中采用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控制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但因其控制技术、工程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先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测试。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需要考虑大量风机的运行特性,多台机组的接入导致仿真运行环境复杂,硬件在环系统的算力不足以达到多台机组的详细仿真要求。为减小计算压力,寻找更适合风电场并网研究的仿真模型,针对构网型控制下的直驱风机机组详细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受控电流源替代风机机侧模型的方法,进一步节省计算机算力,从输入功率/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波动3个方面进行模型对比,从模型响应曲线误差和仿真耗时2个角度对详细模型及简化模型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可以反映风电机组网侧的功率输出特性,在节省仿真耗时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构网型控制 详细/简化模型 仿真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TN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案 被引量:8
3
作者 孙跃 李敏 +1 位作者 陈乐然 高冉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8-32,共5页
随着智能传感量测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电网业务的类型和业务量发生巨大转变。目前各省级电力骨干通信网大多采用OTN+PTN承载模式,该模式给前期规划投资、机房面积、节能减排和后期... 随着智能传感量测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电网业务的类型和业务量发生巨大转变。目前各省级电力骨干通信网大多采用OTN+PTN承载模式,该模式给前期规划投资、机房面积、节能减排和后期运行维护等方面带来了较大压力。提出一种基于POTN新型通信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法和网络架构,能够有效提升骨干网利用率和承载能力、接入网的覆盖范围和安全性、业务网智能融合和服务能力、支撑网的一体化管控能力,为智能电网和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提供全面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POTN 组网模式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数据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卫青 李朋 +4 位作者 吴华成 何学娟 孙世达 薄宇 贺克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50-3359,共10页
为提高工业部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时空分辨率,提出基于电力数据优化工业部门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的方法,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进行研究,将基础排放清单及优化后的排放清单输入WRF-CMAQ模型验证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WRF-CMAQ模型很好... 为提高工业部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时空分辨率,提出基于电力数据优化工业部门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的方法,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进行研究,将基础排放清单及优化后的排放清单输入WRF-CMAQ模型验证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WRF-CMAQ模型很好地模拟了2019年1月、4月、7月、10月唐山市各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与基础排放清单相比,优化后的排放清单PM_(2.5)年均模拟值与监测值相关性提高了3.3%,对NO_(2)的改善效果最好.10月份改善效果最明显,PM_(2.5)、PM_(10)、CO的△R^(2)均超1.4%.优化后的排放清单PM_(2.5)浓度变化具有更加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部分区域出现差异高值区,如迁西县、遵化市等.优化后的排放清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模拟的精确度,更能体现工业部门的污染物排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 工业部门 排放清单 时间分配系数 WRF-CMA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能源”模式下电力工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冉馨 陈乐然 李敏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02-107,共6页
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的融合是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互联网+能源"模式的形成,能源行业中电力工控系统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互联网中许多因素的威胁。针对这些危险的来源,从多层面提出了对电力工控系统的防护措施,提高了... 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的融合是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互联网+能源"模式的形成,能源行业中电力工控系统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互联网中许多因素的威胁。针对这些危险的来源,从多层面提出了对电力工控系统的防护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能源 电力工控系统 安全防护 可靠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群无功不均衡/无功环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嘉庆 乔颖 +2 位作者 鲁宗相 徐曼 李佳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针对目前大规模风电汇集系统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无功分配问题,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给出了无功的均衡分配方式,并定义了风电场的无功不均衡以及无功环流,提出了无功不均衡的评价指标;然后分别探讨了现有电压指令计算方式和无功控制周期... 针对目前大规模风电汇集系统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无功分配问题,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给出了无功的均衡分配方式,并定义了风电场的无功不均衡以及无功环流,提出了无功不均衡的评价指标;然后分别探讨了现有电压指令计算方式和无功控制周期不同对无功均衡性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无功均衡性的风电场群无功-电压协调优化模型,并给出相应求解方法;基于所提优化模型,对现有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流程进行改进完善,纳入了对无功不均衡度的约束,在无功不均衡度过大时采用恒无功控制对无功进行调整。最后基于华北地区某风电场汇集系统,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在保证汇集母线电压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减小无功不均衡,抑制无功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 无功不均衡 无功环流 优化模型 改进控制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风电场平准化成本模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喜梅 崔阳 +1 位作者 董建明 王开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4-311,共8页
考虑综合风电场总体运行成本、风电机组可靠性及风电场发电量等多个维度,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建立基于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风电场平准化成本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提升风电机组可靠性可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维护成本,提高风电场... 考虑综合风电场总体运行成本、风电机组可靠性及风电场发电量等多个维度,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建立基于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风电场平准化成本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提升风电机组可靠性可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维护成本,提高风电场运行小时数,进而降低风电场平准化成本。在此基础上测算当前阶段风电实现平价上网需达到的利用小时数,最后给出促进风电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成本 风电机组 可靠性 风电运维 平准化成本 风电利用小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与风电机组数量及线路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尹梦雪 刘辉 +1 位作者 李蕴红 宋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针对双馈风电-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针对风电-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问题,在RT-LAB中建立风电-串补送出系统等值模型,利用阻抗分析方法,对SSR风险与风电机组数量以及线路参数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主要结论:1)在不同风速下,均存在使系统阻... 针对双馈风电-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针对风电-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问题,在RT-LAB中建立风电-串补送出系统等值模型,利用阻抗分析方法,对SSR风险与风电机组数量以及线路参数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主要结论:1)在不同风速下,均存在使系统阻尼特性最差的并网风电机组数量;2)线路串补度减小,系统的次同步谐振风险逐渐降低;3)线路长度越大,系统次同步谐振风险随风电机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双馈风力机 阻抗分析法 风电-串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开让 白恺 +2 位作者 李娜 巩宇 史学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8年第3期375-382,共8页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大批量动力电池不断退役,这为降低储能投资成本带来机遇,但退役电池再利用于电力储能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尚无确定性结论。以青岛薛家岛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退役电池为研究对象,将支持向量回归机和粒子滤波方法...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大批量动力电池不断退役,这为降低储能投资成本带来机遇,但退役电池再利用于电力储能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尚无确定性结论。以青岛薛家岛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退役电池为研究对象,将支持向量回归机和粒子滤波方法应用到电池容量预测中,并在预测过程中结合小波变换和电池外特性对电池的容量突变进行辨识,提出了基于抽检试验的退役电池再利用寿命预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容量衰退路径的预测准确度,同时降低退役电池容量突变对预测精度的影响,这对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 电力储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灵活性改造技术的热电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祥勇 吴昕 +3 位作者 庞春凤 刘双白 梅隆 司派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200,共9页
高低旁联合供热和低压缸零出力技术作为2种重要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火电机组供热工况的调峰能力与供热能力。本文基于华北电网内2台同型号350 MW超临界机组,采用热力系统建模仿真软件Ebsilon搭建了机组高低旁联合供热和低压... 高低旁联合供热和低压缸零出力技术作为2种重要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火电机组供热工况的调峰能力与供热能力。本文基于华北电网内2台同型号350 MW超临界机组,采用热力系统建模仿真软件Ebsilon搭建了机组高低旁联合供热和低压缸零出力模式下的热电性能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实际现场性能试验结果论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模型的全运行区间性能计算结果分析表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最大热负荷可以比低压缸零出力大57.27 MW,最小电负荷比低压缸零出力小141.04 MW,其热电解耦能力更优秀;在主蒸汽流量和热网抽汽流量相等时,低压缸零出力比高低旁联合供热的电负荷高61.01 MW,其能量利用率更高;在现有华北电网调峰收益机制下,在主蒸汽流量小于505 t/h时,低压缸零出力供热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在主蒸汽流量为505 t/h时,2种技术可以获得相同的最大综合收益;在主蒸汽流量大于505 t/h时,高低旁联合供热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解耦 高低旁联合供热 低压缸零出力 热电特性 调峰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变频凝结水泵共振问题分析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铜铜 宋亚军 +3 位作者 张晓斌 刘双白 司派友 王新东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变频凝结水泵由于立式结构支撑刚度不足和工作频率范围增大,容易产生结构共振。针对某350 MW机组立式变频凝结水泵出现双共振区振动超标问题,分析了结构共振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振动故障判断以及治理过程。理论计算和现场治理效果表... 变频凝结水泵由于立式结构支撑刚度不足和工作频率范围增大,容易产生结构共振。针对某350 MW机组立式变频凝结水泵出现双共振区振动超标问题,分析了结构共振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振动故障判断以及治理过程。理论计算和现场治理效果表明:当轴系存在不平衡量时,动平衡可有效降低凝结水泵共振区振动幅值,但当同时存在多个共振区且不同共振区对应的配重方案矛盾时,动平衡方式无法兼顾;配重角度决定动平衡效果,由于预留配重角度的局限性,以及共振点附近振动相位快速变化、测量不准等因素,实现现场精细动平衡存在一定难度;增加支撑提高系统刚度能够在改变固有频率的同时降低共振区内振动幅值,是治理共振问题的有效措施,且径向支撑取得的减振效果优于轴向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凝结水泵 变频运行 双共振区 动平衡 支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轴风力机支撑杆构型对叶片气动性能影响
12
作者 张晓斌 张万福 +3 位作者 缪维跑 李春 司派友 刘双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514,共9页
该文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支撑杆开展研究,对比分析4种不同支撑杆截面构型影响风力机叶片的流动机理。结果表明:支撑杆阻力特性与截面构型密切相关,其中圆柱形将导致风轮无法输出功率,而纺锤形支撑杆阻力性... 该文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支撑杆开展研究,对比分析4种不同支撑杆截面构型影响风力机叶片的流动机理。结果表明:支撑杆阻力特性与截面构型密切相关,其中圆柱形将导致风轮无法输出功率,而纺锤形支撑杆阻力性能相对最优,风轮总效率下降最少;支撑杆的直接阻力在相对风速较大的相位角时更加显著,而间接阻力主要影响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的吸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空气气动学 计算流体力学 支撑杆 截面 气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及评价方法
13
作者 杨伟新 张扬帆 +1 位作者 沈欣宴 沈小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53,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一套客观、全面、准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动态建模方法,对于设备运行工况辨识、运维检修、并网性能评估等意义重大。文章建立了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框架,基于风资源特性、出力特性和运行特性3类准... 针对风电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一套客观、全面、准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动态建模方法,对于设备运行工况辨识、运维检修、并网性能评估等意义重大。文章建立了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框架,基于风资源特性、出力特性和运行特性3类准则建立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层次化“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聚类分析法和融合数据特征法构建多指标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案,构建机组发电性能的绝对性能评价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风电机组相对发电性能标尺评价模型,表征机组的运行效率;引入信息熵和时间度计算动态时序加权矩阵,实现风电机组绝对性能与相对性能的动态评价,分析其运行工况和演化趋势。某风电场风电机组运行数据案例验证了文章提出的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发电性能 运行数据 建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片颗粒填充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红外辐射特性
14
作者 高静怡 董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通过严格求解电磁场研究了铝片颗粒填充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红外辐射特性。考虑了铝片颗粒体积分数、粒径大小、涂层厚度以及粘结剂复折射率虚部等重要因素对复合材料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 本研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通过严格求解电磁场研究了铝片颗粒填充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红外辐射特性。考虑了铝片颗粒体积分数、粒径大小、涂层厚度以及粘结剂复折射率虚部等重要因素对复合材料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铝片颗粒体积分数增大,复合材料发射率降低,与无隐身涂层的材料相比3~5μm和8~14μm两个大气窗口范围内平均发射率均有很明显的下降;在相同体积分数下,随着粒径的增大,发射率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涂层厚度对材料发射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研究发现粘结剂的折射率虚部对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影响很大。粘结剂虚部增大会显著增大材料的发射率。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的复折射率虚部是红外隐身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设计中应尽可能选择大气窗口波段吸收小的粘结剂;同时增加涂层中颗粒体积分数是实现发射率降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涂层 发射率 碳纤维复合材料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MSG动态特性差异时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李乔 王潇 +3 位作者 任怡娜 苏田宇 杜文娟 王海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3-4564,I0004-I0008,共17页
由于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与柔直换流站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可能会引发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失稳。同时,直驱风电场中各PMSG输出的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不同,因此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 由于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与柔直换流站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可能会引发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失稳。同时,直驱风电场中各PMSG输出的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不同,因此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然而,现有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研究中通常忽略了PMSG的动态特性差异,这将导致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结果出现误差。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在考虑PMSG动态特性差异的情况下,系统在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下的小信号稳定性。首先,推导了系统在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下的降阶模型。随后,基于降阶模型分析了其特征值实部之和与PMSG输出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降阶模型中振荡模式的实部之和分别与PMSG的输出有功功率、PMSG直流电压控制外环的比例系数及锁相环的比例系数之间存在线性变化的关系。基于此分析,提出平均功率或平均控制参数模型来快速准确评估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和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柔直换流站 小信号稳定性 振荡模式实部之和 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 动态特性差异 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高频谐振特性分析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智 刘明波 +3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李旭东 王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数与电网参数场景下的振荡模态,进而掌握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高频谐振特性,并针对性提出高频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分别建立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传统变流器各控制和电气环节的小信号分析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所有特征根的振荡模态和阻尼比,发现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存在与传统变流器类似的高频振荡模态;同时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参数变化、电网强弱场景对其高频谐振阻尼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以有源阻尼方法为解决思路,提出基于电流内环前端通道引入虚拟阻抗控制策略的谐振抑制方法,抑制其高频谐振。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和RT-LAB控制器在环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虚拟阻抗控制环节起到有效正阻尼作用,相比于无源阻尼方法,在无需额外增加测点和外部控制量的情况下,电压控制型VSG网侧阻尼特性改善,暂态响应能力增强,高频失稳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模型 特征根 高频谐振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京波 吴林林 +3 位作者 李琰 张扬帆 杨霖 郇政林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曲线,绘制并网点电压波动轨迹,结合AVC子站接收到的电压指令,协调风机和SVG的无功输出,有效降低了无功设备的调节频次。其次,根据电压跌落幅度划分详细运行场景,通过调整SVG的控制模式,有效抑制了电网电压的大幅波动。最后,构建了包含AVC功率控制器的仿真测试平台,验证对比了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风电场AVC控制策略在降低无功调节频次、提升无功裕度、主动电压支撑方面的效果,为实现风电场主动调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级电压控制 电压波动轨迹预测 无功协调优化 电压支撑能力 电压跌落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变换的幅频调制激励下振荡功率振幅解析计算及特征分析
18
作者 王德胜 刘辉 +3 位作者 吴林林 王潇 邓晓洋 苏田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58-8269,I0028,共13页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在提升系统电能变换灵活性的同时,也引入了形态各异的多特征振荡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振荡的宏观成因,鲜有对精确提取振荡信息及振荡功率解析计算的研究。为此,以近期一现场等幅振荡事件为切入点,提出一种...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在提升系统电能变换灵活性的同时,也引入了形态各异的多特征振荡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振荡的宏观成因,鲜有对精确提取振荡信息及振荡功率解析计算的研究。为此,以近期一现场等幅振荡事件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基于dq变换的幅频调制激励下振荡功率振幅分析方法。首先,凝练该次事件中等幅振荡的波形特性,阐明现有方法在提取振荡分量时直接进行离散傅里叶分解的不足,提出基于dq变换的幅频调制信号分解方法和基于锁相环的幅频调制信号测量方法;然后,计算幅值和频率激励信号,进而完成振荡有功和无功功率计算,给出功率的解析表达式,解释振荡特性;最后,所提方法不仅能弥补传统信号分解方法物理意义不清晰的缺陷,还能明确体现振荡的幅频本质及线路不同元件对振荡功率的参与过程,为振荡分析及抑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功率 等幅振荡 dq变换 幅值/频率调制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辉 李蕴红 +1 位作者 李雨 谢小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件、频谱分布、阻尼特性、不同类型风机响应特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仿真复现了现场现象,通过特征根和电路模型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次同步谐振的机理为"双馈风机控制参与的感应发电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双馈感应型风电机组 变流器控制 串补 感应发电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响应分析中温度归一化获得标准曲线的方法、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岩峰 梁曦东 +2 位作者 仵超 左周 Dissado L 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530-4537,共8页
温度是影响电介质介电响应的重要外界因素。将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获得的介电响应曲线平移而形成相互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的方法即温度归一化方法,所获得的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即为标准曲线(master curve)。为获得正确的标准曲线,需要在双... 温度是影响电介质介电响应的重要外界因素。将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获得的介电响应曲线平移而形成相互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的方法即温度归一化方法,所获得的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即为标准曲线(master curve)。为获得正确的标准曲线,需要在双对数坐标中对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同时进行温度归一化平移、并记录平移的移动轨迹(即参考点的移动轨迹)。参考点的移动轨迹即反映了温度对于介电响应的影响。标准曲线可以扩展所测介电响应的频率范围、增加数据点的密集程度,消除试验中的偶然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曲线可以用于判断测量的介电响应是否是由单一的弛豫过程构成、判断电介质的微观结构是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获得介电响应的温度特性等。通过温度归一化平移获得重合的标准曲线并非必然结果,在由温度特性不一致的多弛豫过程组成的介电响应中或在电介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的温度范围内,是无法获得重合的标准曲线的。该文以测量高电压外绝缘领域常用的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为例,详细说明了温度归一化方法在介电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响应 温度归一化方法 标准曲线 极化率 高温硫化硅橡胶 低频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