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钠离子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潘文涛
余新玲
+1 位作者
杨续来
宣萍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共14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储能的应用,锂离子电池面临资源短缺及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等优势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和低速电动汽车领域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然而,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储能的应用,锂离子电池面临资源短缺及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等优势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和低速电动汽车领域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然而,尽管钠离子电池研究热度呈爆发式增长,商业化步伐在国内外已经起步,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和技术条件,但与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体系相比,依旧存在诸多挑战。本文主要从商业化角度出发,简要概述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与产业现状。基于现有的储钠电极材料体系,重点分析了当前钠离子电池关键的正/负极材料、成本及应用前景。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成本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潘文涛
余新玲
+1 位作者
杨续来
黄倩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磷酸铁钠(NaFePO_(4),NFP)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54 mAh·g^(-1))等优势,被认为是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NFP分为橄榄石型和磷铁钠矿型两种晶体结构,橄榄石型NFP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磷酸铁钠(NaFePO_(4),NFP)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54 mAh·g^(-1))等优势,被认为是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NFP分为橄榄石型和磷铁钠矿型两种晶体结构,橄榄石型NFP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但由于结构上的热力学不稳定,较难通过常规方法合成;磷铁钠矿型NFP虽然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却因缺乏良好的钠离子扩散通道,呈现出明显的电化学惰性特征。本文基于对NFP正极材料两种晶体结构特征的分析和总结,综述了NFP材料合成方法(固相法、水热法、置换法和静电纺丝法等)和改性措施(晶体结构调控和材料表面改性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推动NFP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钠
合成方法
改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长循环石墨负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钊
何重阳
+2 位作者
汪涛
胡钟飞
袁帅帅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1,共5页
锂离子电池在交通和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使用时存在负极活性物质损失导致容量衰减的问题。从锂沉积、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和结构变化等角度,阐释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容量衰减的机理。从材料表面改性、材料结构调控、添加剂和碳...
锂离子电池在交通和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使用时存在负极活性物质损失导致容量衰减的问题。从锂沉积、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和结构变化等角度,阐释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容量衰减的机理。从材料表面改性、材料结构调控、添加剂和碳材料等出发,综述长循环石墨负极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表面改性的优势。指出长循环石墨负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容量衰减
碳材料
长循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用聚合物黏结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靖
杨续来
+1 位作者
戴涛
孙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11-3825,共15页
硅材料因其高比容量和较低的嵌锂电位等独特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体积变化导致硅活性材料的粉碎和破裂,进而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目前主要对硅负极材料进行改性来解决...
硅材料因其高比容量和较低的嵌锂电位等独特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体积变化导致硅活性材料的粉碎和破裂,进而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目前主要对硅负极材料进行改性来解决该问题,包括纳米化、碳包裹、合金化和使用聚合物黏结剂复合等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纳米化与合金化是从硅材料颗粒本体降低体积膨胀,而碳包裹和聚合物黏结剂复合技术则旨在从硅材料颗粒外部来抑制其体积膨胀的同时改善硅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硅负极材料的脱嵌锂机制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着重从黏结剂对提升硅负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方面,总结了聚合物黏结剂复合对硅负极电化学性能提升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使用三维结构黏结剂抑制硅负极的体积膨胀、引入自愈黏结剂实现硅负极的弹性体积膨胀以及采用导电黏结剂提高硅负极整体导电性等;最后,对硅负极聚合物黏结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对提升硅基负极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未来黏结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机理
聚合物黏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黏结剂纤维化制备干法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钊
李塘所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0-744,共5页
传统的湿法制造工艺存在危害环境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干法电极工艺在电极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溶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从干法混合、自支撑膜制备、与集流体复合等方面介绍黏结剂纤维化干法电极工艺,突出在节约能源和设备成本...
传统的湿法制造工艺存在危害环境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干法电极工艺在电极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溶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从干法混合、自支撑膜制备、与集流体复合等方面介绍黏结剂纤维化干法电极工艺,突出在节约能源和设备成本、提高电极性能方面的优势。研究可推动干法电极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生产工艺
制备方法
干法电极
黏结剂
聚四氟乙烯(PTFE)
纤维化
集流体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酸铁锂电极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笙元
杨续来
方靖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9-1225,共7页
锂离子电池电极微观结构对电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双层涂布技术实现了不同组成、不同孔隙结构的双层磷酸铁锂电极构筑,其中通过在远离集流体的电极涂层组分中添加碳酸氢铵,使得电极涂层从集流体到电极表面呈现出...
锂离子电池电极微观结构对电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双层涂布技术实现了不同组成、不同孔隙结构的双层磷酸铁锂电极构筑,其中通过在远离集流体的电极涂层组分中添加碳酸氢铵,使得电极涂层从集流体到电极表面呈现出孔隙率逐渐增大的电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集流体到电极表面呈现出孔隙率逐渐增大的双层结构厚电极(涂层厚度为77.3μm),常温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145.3 mAh/g,6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2%,常温5 C倍率下仍具有40 mAh/g的放电比容量,而相同面密度下单层结构厚电极(涂层厚度为74.9μm)的5 C放电比容量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造孔剂
双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对比解析
7
作者
于维珂
李佳
汪涛
《电池》
2025年第4期814-818,共5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对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标准也在逐步升级。对比分析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的差异,聚焦术语定义、编码规则、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核心条款的修订。2023版统一能量型/功...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对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标准也在逐步升级。对比分析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的差异,聚焦术语定义、编码规则、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核心条款的修订。2023版统一能量型/功率型电池,强化检测设备精度与检验规则;引入样品公差量化指标,对一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极端功率过载测试、振动适应性测试、高海拔电气安全测试项目,删除低气压、加热试验项目,优化跌落测试的跌落高度、热失控测试的触发机制参数,提升对电芯安全测试体系的严苛性与覆盖范围;电芯循环测试选用45℃高温循环,缩短测试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储能
GB/T
36276
锂离子电池
标准升级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钠离子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潘文涛
余新玲
杨续来
宣萍
机构
合肥
大学安徽省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共性
技术
研究
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
创新
中心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出处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共14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e03020001,202203a050200-17)
安徽省质检院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零部件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021-445)。
文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储能的应用,锂离子电池面临资源短缺及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等优势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和低速电动汽车领域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然而,尽管钠离子电池研究热度呈爆发式增长,商业化步伐在国内外已经起步,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和技术条件,但与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体系相比,依旧存在诸多挑战。本文主要从商业化角度出发,简要概述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与产业现状。基于现有的储钠电极材料体系,重点分析了当前钠离子电池关键的正/负极材料、成本及应用前景。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成本
产业化
Keywords
sodium-ion battery
lithium-ion battery
cost
industrialization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潘文涛
余新玲
杨续来
黄倩
机构
合肥
大学安徽省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共性
技术
研究
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
创新
中心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e03020001)
安徽省质检院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零部件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021-445)。
文摘
磷酸铁钠(NaFePO_(4),NFP)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54 mAh·g^(-1))等优势,被认为是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NFP分为橄榄石型和磷铁钠矿型两种晶体结构,橄榄石型NFP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但由于结构上的热力学不稳定,较难通过常规方法合成;磷铁钠矿型NFP虽然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却因缺乏良好的钠离子扩散通道,呈现出明显的电化学惰性特征。本文基于对NFP正极材料两种晶体结构特征的分析和总结,综述了NFP材料合成方法(固相法、水热法、置换法和静电纺丝法等)和改性措施(晶体结构调控和材料表面改性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推动NFP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实用化进程。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钠
合成方法
改性措施
Keywords
sodium-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sodium iron phosphate
synthesis method
modification measure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Q15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长循环石墨负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钊
何重阳
汪涛
胡钟飞
袁帅帅
机构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国科
能源
(滁州)
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1,共5页
文摘
锂离子电池在交通和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使用时存在负极活性物质损失导致容量衰减的问题。从锂沉积、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和结构变化等角度,阐释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容量衰减的机理。从材料表面改性、材料结构调控、添加剂和碳材料等出发,综述长循环石墨负极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表面改性的优势。指出长循环石墨负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容量衰减
碳材料
长循环
表面改性
Keywords
Li-ion battery
graphite anode
capacity fading
carbon material
long-cycle
surface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用聚合物黏结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靖
杨续来
戴涛
孙菲
机构
合肥
大学安徽省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共性
技术
研究
中心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安徽科达新材料
有限公司
安徽省高新
技术
发展
中心
(省基础研究管理
中心
)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11-3825,共15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03a05020017、2021e03020001)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3-04)。
文摘
硅材料因其高比容量和较低的嵌锂电位等独特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体积变化导致硅活性材料的粉碎和破裂,进而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目前主要对硅负极材料进行改性来解决该问题,包括纳米化、碳包裹、合金化和使用聚合物黏结剂复合等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纳米化与合金化是从硅材料颗粒本体降低体积膨胀,而碳包裹和聚合物黏结剂复合技术则旨在从硅材料颗粒外部来抑制其体积膨胀的同时改善硅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硅负极材料的脱嵌锂机制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着重从黏结剂对提升硅负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方面,总结了聚合物黏结剂复合对硅负极电化学性能提升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使用三维结构黏结剂抑制硅负极的体积膨胀、引入自愈黏结剂实现硅负极的弹性体积膨胀以及采用导电黏结剂提高硅负极整体导电性等;最后,对硅负极聚合物黏结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对提升硅基负极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未来黏结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机理
聚合物黏结剂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Si anodes
mechanism
polymer binders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结剂纤维化制备干法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钊
李塘所
机构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基金
2023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2023z20003)。
文摘
传统的湿法制造工艺存在危害环境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干法电极工艺在电极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溶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从干法混合、自支撑膜制备、与集流体复合等方面介绍黏结剂纤维化干法电极工艺,突出在节约能源和设备成本、提高电极性能方面的优势。研究可推动干法电极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电极
生产工艺
制备方法
干法电极
黏结剂
聚四氟乙烯(PTFE)
纤维化
集流体复合
Keywords
electrode
production process
preparation method
dry electrode
binde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fibrosis
current collector recombination
分类号
TM533 [电气工程—电器]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酸铁锂电极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笙元
杨续来
方靖
机构
合肥
学院安徽省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共性
技术
研究
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
创新
中心
国科
能源技术
创新
中心
(
合肥
)
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9-1225,共7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e03020001)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04020004)
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25)。
文摘
锂离子电池电极微观结构对电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双层涂布技术实现了不同组成、不同孔隙结构的双层磷酸铁锂电极构筑,其中通过在远离集流体的电极涂层组分中添加碳酸氢铵,使得电极涂层从集流体到电极表面呈现出孔隙率逐渐增大的电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集流体到电极表面呈现出孔隙率逐渐增大的双层结构厚电极(涂层厚度为77.3μm),常温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145.3 mAh/g,6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2%,常温5 C倍率下仍具有40 mAh/g的放电比容量,而相同面密度下单层结构厚电极(涂层厚度为74.9μm)的5 C放电比容量为0。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造孔剂
双层电极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pore-forming agent
double-layer electrode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对比解析
7
作者
于维珂
李佳
汪涛
机构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
技术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2025年第4期814-818,共5页
文摘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对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标准也在逐步升级。对比分析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的差异,聚焦术语定义、编码规则、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核心条款的修订。2023版统一能量型/功率型电池,强化检测设备精度与检验规则;引入样品公差量化指标,对一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极端功率过载测试、振动适应性测试、高海拔电气安全测试项目,删除低气压、加热试验项目,优化跌落测试的跌落高度、热失控测试的触发机制参数,提升对电芯安全测试体系的严苛性与覆盖范围;电芯循环测试选用45℃高温循环,缩短测试用时。
关键词
电力储能
GB/T
36276
锂离子电池
标准升级
安全性能
Keywords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GB/T 36276
Li-ion battery
standard upgrad
safety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
TD98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钠离子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潘文涛
余新玲
杨续来
宣萍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钠的研究进展
潘文涛
余新玲
杨续来
黄倩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锂离子电池长循环石墨负极研究进展
张钊
何重阳
汪涛
胡钟飞
袁帅帅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用聚合物黏结剂研究进展
方靖
杨续来
戴涛
孙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黏结剂纤维化制备干法电极的研究进展
张钊
李塘所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磷酸铁锂电极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陈笙元
杨续来
方靖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对比解析
于维珂
李佳
汪涛
《电池》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