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现状、新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褚景春 贾法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8-674,共7页
总结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发展的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指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先进性和不足;同时分析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双碳”战略目标给海洋潮流能发电带来的诸多机遇,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挑战。对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 总结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发展的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指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先进性和不足;同时分析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双碳”战略目标给海洋潮流能发电带来的诸多机遇,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挑战。对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的水平、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潮流能 发电技术与装备 现状 机遇和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材料性能退化规律的疲劳剩余刚度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欢 孙鹏文 +5 位作者 孙文博 邓海龙 文耀光 周文明 董健 刘伟超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现有复合材料剩余刚度预测模型考虑因素不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到最大应力、初始刚度、临界剩余刚度、循环周次及恒幅疲劳寿命共同作用的复合材料疲劳剩余刚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符合三阶段性能退化规律,可用于描述复... 针对现有复合材料剩余刚度预测模型考虑因素不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到最大应力、初始刚度、临界剩余刚度、循环周次及恒幅疲劳寿命共同作用的复合材料疲劳剩余刚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符合三阶段性能退化规律,可用于描述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退化,吻合精度高;模型在高应力区表现出比在低应力区更高的预测精度,这与高应力下数据点较为集中有关;与已有模型进行对比,本文所提模型对复合材料疲劳剩余刚度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剩余刚度预测模型 退化规律 最大应力 循环周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仿生矿化增强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凯强 张双保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层,经“溶胶凝胶”制备纳米SiO_(2),通过静电作用诱导纳米SiO_(2)在竹纤维表面富集和生长,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元素和纤维结晶结构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热稳定性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探究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提升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机理。【结果】经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的竹纤维表面Si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竹纤维结晶结构未发生改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99%、15.91%和34.34%。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界面处纤维被拔出现象减少,纤维表面更加粗糙,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更加紧密。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引入使得纤维热降解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和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分别提高22.81和11.54℃,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聚乳酸分子运动阻力增大、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提高、损耗模量降低,说明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减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提高。【结论】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在竹纤维表面形成SiO_(2)的有机-无机杂化改性网络,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机械锚合与化学键合作用,增加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提升,界面相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纳米SiO_(2) 界面性能 增强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消除和谱峭度的风电机组主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强 钱洵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中主轴轴承故障特征受到其他传动部件振动谐波干扰且原始振动信号非平稳难以准确提取故障冲击特征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谐波干扰消除和谱峭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HR-Fast-Kurtogram)。利用离线角域重采样将非平稳... 针对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中主轴轴承故障特征受到其他传动部件振动谐波干扰且原始振动信号非平稳难以准确提取故障冲击特征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谐波干扰消除和谱峭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HR-Fast-Kurtogram)。利用离线角域重采样将非平稳时域信号转换成平稳的角度-阶次信号,在阶次域通过梳状陷波器其去除齿箱啮合成分等干扰阶次,应用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快速谱峭度图提取峭度峰值所在故障子频带从而提取轴承故障特征。既可避免非周期性冲击的干扰,亦可区分冲击性较小的非轴承幅值调制成分和轴承故障冲击成分。在实际机组轴承故障数据应用中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提高在秒级短时间尺度提取轴承故障特征和识别故障类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轴承 状态监测 陷波器 谱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与评估模型
5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21,共5页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发展,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里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和主要部件如塔架、机舱以及叶片载...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发展,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里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和主要部件如塔架、机舱以及叶片载荷数据进行学习与训练进而对风电机组关键载荷进行预测与评估。应用建立的载荷预测模型对某型3.XMW风电机组DLC1.2所有设计工况载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时域载荷、频域捕捉以及等效疲劳载荷的预测都能很好的跟随测试数据,精确度均达到90%以上,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数字化 卷积神经网络 载荷预测 时域载荷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350-22L铸造风力机主机架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新平 何玉林 常慧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5-67,共3页
以球墨铸铁QT350-22L风力机主机架铸造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力影响因素;采用六面体等参单元网格系统建立了风力机主机架应力分析模型,对主机架各个维度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以球墨铸铁QT35... 以球墨铸铁QT350-22L风力机主机架铸造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力影响因素;采用六面体等参单元网格系统建立了风力机主机架应力分析模型,对主机架各个维度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以球墨铸铁QT350-22L为原料铸造的风力机主机架的应力场,为产品设计优化和服役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主机架铸件 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水动力载荷模拟方法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徐全坤 刘宏伟 +2 位作者 李明辉 李伟 林勇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95-2801,共7页
以所研发的25 k 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为对象,分别通过基于叶素动量(BEM)理论的GH-Bladed软件分析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建模(FEM)理论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水平海流发电机组的水动力学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及软件建模,并对... 以所研发的25 k 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为对象,分别通过基于叶素动量(BEM)理论的GH-Bladed软件分析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建模(FEM)理论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水平海流发电机组的水动力学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及软件建模,并对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海流流速在机组额定流速附近时,两种方法得到的机组能量捕获效率和推力系数均较接近。当海流流速较高于机组额定流速时,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出现明显差异,差异的原因在于CFD方法考虑了海流沿叶轮半径方向的径向流动,而BEM方法未考虑此因素。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为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水动力载荷的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发电 水平轴 水动力载荷 BEM理论 数值模拟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过程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8
作者 王小虎 董健 +2 位作者 刘伟超 张林中 韩新月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3,共8页
为提高风电机组动态运行过程的风能捕获量,提出转矩误差前馈与桨距角随动复合控制策略,设计考虑动态过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在线估计风轮气动转矩,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估计风速和叶尖速比,使... 为提高风电机组动态运行过程的风能捕获量,提出转矩误差前馈与桨距角随动复合控制策略,设计考虑动态过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在线估计风轮气动转矩,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估计风速和叶尖速比,使用气动转矩估计值与稳态最优转矩的差值作为前馈信号,以控制发电机电磁转矩,并对前馈通道的参数按发电机转速进行增益调度。将叶尖速比估计值用于桨距角调节,使桨距角达到当前叶尖速比状态下的最优值,以提高非最优叶尖速比状态下的风能捕获能力。模拟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的MPPT动态响应速度和风能捕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控制器 桨距角 最大功率点跟踪 惯性响应时间 转矩误差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叠簧式弹性支撑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韩新月 王小虎 +3 位作者 张林中 史久畅 马丽红 杨濮亦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89,共7页
为了解决双馈式风电机组叠簧式弹性支撑易损坏问题,并探究相关部件对弹性支撑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叠簧式弹性支撑的双馈式风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弹性支撑刚度特性、转子不平衡、轴不对中等工况下对机组传动链、弹性支撑受... 为了解决双馈式风电机组叠簧式弹性支撑易损坏问题,并探究相关部件对弹性支撑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叠簧式弹性支撑的双馈式风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弹性支撑刚度特性、转子不平衡、轴不对中等工况下对机组传动链、弹性支撑受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传动链装配轴不对中影响程度最大,弹性支撑刚度对载荷和位移极值影响约为10%,转子不平衡影响最小,影响幅度为3.7%,并且得出弹性支撑载荷和位移分别与刚度、不平衡、轴不对中度的关系曲线,为双馈式机组如何提高弹性支撑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传动链装配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多体动力学 叠簧式弹性支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风机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久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4,共4页
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在运行的叶片不断增多,加强对叶片的维护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对主要的几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经过综合对比,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比较适合工厂内半成品缺陷检... 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在运行的叶片不断增多,加强对叶片的维护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对主要的几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经过综合对比,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比较适合工厂内半成品缺陷检测和运行现场的破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风机 叶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预测的风电场虚拟惯量协调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正军 高静方 +2 位作者 赵冰 丁亮 曹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针对现有风电场虚拟惯量协调控制在风电机组调频辅助功率协调分配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风速预测的风电场虚拟惯量响应场级协同分配策略,具体是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D)和BP神经网络训练风速时序序列获得风速时序模型,预测短时段内的风... 针对现有风电场虚拟惯量协调控制在风电机组调频辅助功率协调分配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风速预测的风电场虚拟惯量响应场级协同分配策略,具体是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D)和BP神经网络训练风速时序序列获得风速时序模型,预测短时段内的风速,根据实时转速和预测风速计算惯量分配权重因子,根据频率变化计算全场惯量响应值,通过惯量分配权重因子结合变流器容量限值给单机分配惯量响应值。该控制策略成功应用于云南某148.5 MW风电场站级调频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虚拟惯量控制 频率响应 协调控制 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柴红梅 袁凌 +3 位作者 李颖 韩锐 潘磊 杜春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行业将步入新的调整和转型阶段,发展数字化自动化制造将成为风电叶片产业大势所趋。介绍了智能温控模具、自动铺层技术、智能打磨系统、数字化生产集成技术等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行业将步入新的调整和转型阶段,发展数字化自动化制造将成为风电叶片产业大势所趋。介绍了智能温控模具、自动铺层技术、智能打磨系统、数字化生产集成技术等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构建和实现复合材料风电叶片自动化及进一步的智能化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 先进制造技术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89-3194,共6页
建立风力发电机组机械-气动-控制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地震作用下机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停机动作对地震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经对比分析,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不考虑停机动作的多体动力学方法计算的地震载荷均偏... 建立风力发电机组机械-气动-控制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地震作用下机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停机动作对地震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经对比分析,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不考虑停机动作的多体动力学方法计算的地震载荷均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地震动力响应 多体动力学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和传动误差的大型海上风力机传动链交互耦合式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黎 褚景春 +3 位作者 袁凌 潘磊 李英昌 员一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6-373,共8页
基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分析模型,对传动链进行了交互耦合式动力学的研究。利用ANSYS与RomaxWind交互仿真分析风电齿轮箱在极限载荷和疲劳载荷下的受力情况;根据诸多国际设计规范,得出风电齿轮箱关键部件的安全系数满足要求。最后使用Ro... 基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分析模型,对传动链进行了交互耦合式动力学的研究。利用ANSYS与RomaxWind交互仿真分析风电齿轮箱在极限载荷和疲劳载荷下的受力情况;根据诸多国际设计规范,得出风电齿轮箱关键部件的安全系数满足要求。最后使用RomaxDynamics模块完成了一套基于模态和传动误差的分析方法并实测验证。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为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分析提供一个全系统耦合的分析途径,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传动 海上风力机 动力学分析 传动链 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学忠 《电气制造》 2012年第6期72-74,共3页
以全球风电产业和我国风电产业的数据分析阐述了目前风电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技术发展现状 风力发电 风电产业 风电发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双馈式风机复合主轴传动链建模与仿真分析
16
作者 韩新月 张林中 +2 位作者 王小虎 李英昌 刘嘉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6-1483,共8页
文章设计了风电机组的复合主轴,采用了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对风电机组传动链进行高精度建模,建立了风电机组传动链系统拓扑结构和动力学微分方程组,构建了风电机组传动链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时域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各部件的力、速... 文章设计了风电机组的复合主轴,采用了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对风电机组传动链进行高精度建模,建立了风电机组传动链系统拓扑结构和动力学微分方程组,构建了风电机组传动链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时域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各部件的力、速度、加速度等的响应,揭示了传动链的模态、阶次和共振特性。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平台建立了风电机组传动链高精度仿真模型,对传动链的激励频率及固有频率进行模拟分析,并与通用软件计算结果及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与通用软件计算结果的仿真载荷时序曲线趋势一致,且载荷均值、幅值比较一致,与动态频率的实测结果平均相差1.51%。同时设计了复合主轴,编写复合材料主轴优化程序,与传统主轴相比,重量轻、刚度更好,优化后的传动链位移、速度、加速度、载荷的极限值分别降低了1.0%,42.7%,13.8%和2.1%,表明了系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传动链 复合主轴 多体动力学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MMA树脂本体聚合反应及拉挤工艺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鑫志 师俊峰 +3 位作者 关静 刘佩佩 杨威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48,169,共8页
为了实现拉挤工艺成型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生产,采用了不同的助剂来调控PMMA聚合反应过程,改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增塑剂,N,N-二甲基苯胺(DMA)和乙酸丁酯(BAC)作... 为了实现拉挤工艺成型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生产,采用了不同的助剂来调控PMMA聚合反应过程,改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增塑剂,N,N-二甲基苯胺(DMA)和乙酸丁酯(BAC)作为反应调整助剂,将各种助剂以一定比例混入树脂体系中进行聚合。首先将各树脂体系在60℃进行20 min预聚合得到预聚体,再对不同体系的预聚体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和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β)下,加入DMA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都有所降低,DMA能够加快聚合初期的反应进程,而加入BAC则使得β为25℃/min时的反应温度区间从36.1℃提高到41.3℃。使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各体系反应的平均活化能(Ea),其中加入DMA使得体系Ea降低至40.71 kJ/mol,比未添加反应调整助剂的体系下降了16.9%。最终用各体系树脂进行拉挤实验,发现仅有添加了BAC的体系能够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在拉挤工艺生产纤维增强PMMA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一定量BAC助剂能够减缓树脂聚合集中放热,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反应动力学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 拉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沛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1-306,共6页
本文综述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沥青改性剂又可以作为填料,在路用性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废弃玻璃钢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能力、耐湿热性能和低温... 本文综述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沥青改性剂又可以作为填料,在路用性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废弃玻璃钢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能力、耐湿热性能和低温开裂能力,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玻璃钢网络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玻璃钢组分通过溶胀与吸附桥接作用可增加沥青组分结构中的大分子组分。玻璃钢粉末作为沥青混合料填料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中、高温性能、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这是由于玻璃钢粉末与沥青的粘附性能优异,在沥青混合料内部,玻璃钢可以形成良好的嵌锁骨架结构并可以形成密实充填。同时,总结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对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材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 沥青混合料 改性剂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表面改性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高飞 张凯强 +1 位作者 冯永国 李沛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0-574,共5页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复合材料。植物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提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界面改性研究进展。从物理改性、...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复合材料。植物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提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界面改性研究进展。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以及其他改性方式对国内外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高值化利用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界面改性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电机组运维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晓璐 王岢 +1 位作者 赵冰 廖文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6-894,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数字化智慧运维中面临的风电场多台机组运行数据过载、故障信息冗余、运维知识查询效率低下和全生命周期运维知识推理不足等问题,提出面向风电机组运维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风电机组设备维修工单等文本数据进... 针对风电机组数字化智慧运维中面临的风电场多台机组运行数据过载、故障信息冗余、运维知识查询效率低下和全生命周期运维知识推理不足等问题,提出面向风电机组运维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风电机组设备维修工单等文本数据进行故障部件、故障原因等重要信息的提取,给出风电机组运维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全流程;其次,在构建过程中分别针对故障实体、属性抽取、关系抽取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风电运维知识图谱有助于机组运维人员准确地掌握故障根因,高效获取运维措施,保障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风电机组维修能力;与关系型数据库相比,该设计方法在查询精度和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运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运维数据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