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0 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综合提效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家林 刘桂生 +1 位作者 王兴 史鹏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58,共4页
针对国电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330 MW亚临界机组供电煤耗难以满足《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低于310 g/(kW·h)的要求,在对机组能耗水平全面诊断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汽轮机通流提效改造+锅炉提汽温参数的节... 针对国电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330 MW亚临界机组供电煤耗难以满足《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低于310 g/(kW·h)的要求,在对机组能耗水平全面诊断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汽轮机通流提效改造+锅炉提汽温参数的节能降耗综合提效改造技术方案,改造后汽轮机热耗明显降低,机组330 MW工况下供电煤耗由改造前的324.6 g/(kW·h)降低到300.55 g/(kW·h),本项目改造经验可为同类型机组节能综合提效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机组 综合提效 通流改造 机组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o共掺MnOx复合氧化物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涛 张书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06-3113,共8页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系列Ba、Co掺入MnOx脱硝催化剂,研究了Ba、Co掺入对MnOx低温NH3-SCR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Ba单独掺入时抑制了MnOx的催化性能,Co单独掺入时促进了MnOx的催化性能;而当Ba、Co共掺时,催化剂性能出现了最大的...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系列Ba、Co掺入MnOx脱硝催化剂,研究了Ba、Co掺入对MnOx低温NH3-SCR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Ba单独掺入时抑制了MnOx的催化性能,Co单独掺入时促进了MnOx的催化性能;而当Ba、Co共掺时,催化剂性能出现了最大的提升,其中3BaMnCoOx表现出了优异的脱硝活性,反应温度高于180℃时其脱硝性能在99%以上,且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水硫性能。采用XRD、SEM、NO-TPD、NH3-TPD、H2-TPR和NO吸附原位红外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掺杂后形成了MnCo2O4.5固溶体,赋予了催化剂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Ba掺杂为催化剂提供了新的NO吸附位点,导致了新的活性硝酸盐吸附物种形成,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NO吸附性能。这些特性使得BaMnCoOx低温脱硝催化剂展现出了优异的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选择性催化还原 实验验证 钡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总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凯 李军状 +3 位作者 朱林 杨柳 何晴 盛重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95-1903,共9页
为完善燃煤电厂总排口水溶性离子的分布规律,该研究采用符合干式EPA202要求的颗粒物采样装置对9个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口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s,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s,CPM)... 为完善燃煤电厂总排口水溶性离子的分布规律,该研究采用符合干式EPA202要求的颗粒物采样装置对9个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口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s,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s,CPM)进行采集,测定其中9种常规水溶性离子浓度(Na^(+)、Ca^(2+)、Mg^(2+)、K^(+)、NH^(4+)、SO_(4)^(2-)、NO_(3)^(-)、F^(-)、Cl^(-))。实验结果表明,FPM和CPM中Na^(+)、Ca^(2+)、Mg^(2+)、K^(+)、NH^(4+)平均浓度分别为0.17、0.11、0.35、0.10、0.18mg/Nm^(3)和0.47、0.17、0.67、0.07、0.42mg/N·m^(3)。FPM和CPM中F^(-)、NO_(3)^(-)、Cl^(-)、SO_(4)^(2-)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34、0.69、0.82mg/(N·m^(3))和0.14、0.40、0.77、2.39mg/(N·m^(3))。研究表明,FPM和CPM中占比最高的阴阳离子分别是SO_(4)^(2-)和Ca^(2+),CPM冷凝液的pH为3.9~5.2。相关性分析得出,低硫分有助于降低FPM总排口SO_(4)^(2-)浓度,但CPM中水溶性离子浓度与煤质、脱硫入口的SO_(2)浓度都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可凝结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资源回用载体的品质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华晨飞 朱林 +1 位作者 姚杰 庄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选取3种资源回用钛基载体和1种新鲜钛基载体,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ICP)光谱发生仪、BET测试法、压汞仪等方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回用钛基载体与新鲜钛基载体的差异。进一步以这些回用钛基载体... 选取3种资源回用钛基载体和1种新鲜钛基载体,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ICP)光谱发生仪、BET测试法、压汞仪等方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回用钛基载体与新鲜钛基载体的差异。进一步以这些回用钛基载体及新鲜钛基载体为原料,通过活性组分负载与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备得到成品催化剂,并对成品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与微量元素含量、比表面积、机械强度、脱硝效率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钛基载体相比,资源回用钛基载体的粒径分布较差,比表面积较低,比孔容低,含有更高的有毒元素,对相应的催化剂成品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催化剂脱硝效率和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催化剂 脱硝效率 活性 资源回用 钛基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飚 薛建明 +3 位作者 谭锐 何新荣 董月红 郭瑞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3-366,共4页
以某型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对象,建立了轴系有限元求解模型,深入研究了轴系的固有频率分布、同相及反相分量后的响应等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轴系超高压及高压转子模态耦合效应明显;轴系中各转子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 以某型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对象,建立了轴系有限元求解模型,深入研究了轴系的固有频率分布、同相及反相分量后的响应等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轴系超高压及高压转子模态耦合效应明显;轴系中各转子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前瓦的振幅响应要大于后瓦,后侧的转子影响前侧的转子;相对于对称不平衡质量分布,反对称质量分布引起的响应特性更为复杂,它会同时激发出本转子和邻近前一个转子的一阶振型;1号瓦截面处的振动响应易受到后面各转子不平衡量的影响,尤其是反对称不平衡量的影响,低压转子的反对称不平衡也会引起1号瓦在2200r/min处出现峰值;在工作转速下时,承载转子的两侧各瓦从相位来看能体现出对应的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 动力特性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煤电机组服役年限现状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双童 杨希刚 常金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6,共6页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加快向高效、清洁、低碳发展,煤电机组更是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新形势要求。本文对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和煤电机组服役年限进行分析,并对国外煤电机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和服役年限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发达国家50%煤电...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加快向高效、清洁、低碳发展,煤电机组更是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新形势要求。本文对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和煤电机组服役年限进行分析,并对国外煤电机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和服役年限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发达国家50%煤电机组平均服役年限在40年左右,有的煤电机组服役年限超过60年;而我国在役煤电机组平均服役年限仅为12年。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煤电机组服役年限差异,提出了可借鉴国外煤电机组长周期服役年限的经验,以指导我国加强煤电机组运行寿命的管理,充分挖掘煤电机组价值潜力,发挥其存量资产的最大效能,推动煤电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机组 服役年限 寿命管理 能源结构 延续运行 现状研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0MW燃煤超低排放机组SCR对汞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永生 许月阳 薛建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4-918,共5页
对国内某630MW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前后烟气汞的形态和质量浓度进行测试,研究了燃煤烟气气氛中氯、氨和SO3等在SCR表面的竞争机制及其对汞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SCR前后燃煤烟气总汞质量浓度和HgP质量浓度... 对国内某630MW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前后烟气汞的形态和质量浓度进行测试,研究了燃煤烟气气氛中氯、氨和SO3等在SCR表面的竞争机制及其对汞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SCR前后燃煤烟气总汞质量浓度和HgP质量浓度变化不大,SCR催化剂可促进汞氧化,对汞的排放特性产生了很大影响;烟气中氯的质量浓度对于SCR催化氧化Hg^0有较大影响,高氯煤燃烧后产生的高氯烟气流经SCR对Hg^0的氧化效果更好;NH_3对SCR催化剂催化氧化烟气中的Hg^0具有抑制作用;SO_3对SCR氧化Hg^0有促进作用;超低改造中增加催化剂层数对于Hg^0的氧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超低排放 SCR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排放可凝结颗粒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小龙 朱法华 +3 位作者 段玖祥 李军状 杨柳 张文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91-5102,共12页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烟道环境下为气相,释放到大气环境中快速形成粒径<2.5μm的细颗粒物。长期以来,研究者对CPM的关注较少,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针对可过滤颗粒物(FPM)。许多国家未对CPM进行测试,导致了颗粒物排放水平的低估...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烟道环境下为气相,释放到大气环境中快速形成粒径<2.5μm的细颗粒物。长期以来,研究者对CPM的关注较少,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针对可过滤颗粒物(FPM)。许多国家未对CPM进行测试,导致了颗粒物排放水平的低估和排放清单的不完整。已有研究表明,大多固定污染源CPM的排放浓度不低于FPM,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人们对CPM的认知依然较少。针对此情况,在有限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CPM的形成机理、测试方法、排放水平、理化特性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对CPM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CPM主要形成于“异相冷凝”和“均相成核”两种机理,测试方法主要有“冲击冷凝法”和“稀释冷凝法”。研究表明,CPM的排放受燃料含硫量、排烟温度、污染物控制设施及运行工况等影响,其中排烟温度影响最大。颗粒态CPM的形态为球形多孔表面结构。大多固定污染源排放的CPM主要成分为无机组分,其中主要金属元素为K、Na、Ca,主要水溶性离子为SO4^2-、NO3^-、Cl^-、NH4^+。CPM在常规颗粒物控制设施中的脱除效果差于FPM。目前,CPM的研究尚比较薄弱,未来CPM研究的重点应在测试方法的改进、不同固定污染源排放CPM的特性及CPM的控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凝结颗粒物 形成机理 排放水平 测试方法 化学组分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混合式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佳佳 葛铭 +6 位作者 胡珺 王升佳 郭康 火鸿宾 何陆灿 戴维葆 陈国庆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针对脱硝系统氨逃逸量大造成除尘器无法投运的问题,对涡流混合式脱硝系统进行喷氨优化试验。试验发现,脱硝出口NOx浓度在烟道宽度方向分布不均。通过调整喷氨支管手动蝶阀降低了脱硝出口NOx浓度分布的不均匀度。满负荷下,烟道A侧出口不... 针对脱硝系统氨逃逸量大造成除尘器无法投运的问题,对涡流混合式脱硝系统进行喷氨优化试验。试验发现,脱硝出口NOx浓度在烟道宽度方向分布不均。通过调整喷氨支管手动蝶阀降低了脱硝出口NOx浓度分布的不均匀度。满负荷下,烟道A侧出口不均匀度由48.3%降低到19.4%;B侧出口不均匀度由62.7%降低到21.8%。经过调整,NOx分布不均匀度显著下降。两侧烟气流量在高低负荷下不存在明显的偏差,流场分布也较为均匀。电厂采用新型涡流静态混合器,有助于解决脱硝出口NOx浓度沿烟道深度方向分布不均的问题。利用SIS数据分析发现脱硝出口NOx浓度CEMS测点不准确,导致喷氨自动投运时喷氨量过大,氨逃逸量变大。CEMS测点取样不具代表性,建议采用网格法取样,并对CEMS测点进行定期标定。喷氨控制策略中,喷氨量跟随性差,导致喷氨量与脱硝入口NOx浓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延迟,建议优化喷氨控制逻辑。净烟气NOx排放浓度值不宜设置得过低,设定值越低,氨逃逸量越大。综合环保性和经济性,推荐净烟气NOx排放浓度控制在25~35 mg/m3。经过喷氨优化后,整体的氨逃逸量控制在3×10^-6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优化 不均匀度 涡流混合式 氨逃逸 NOx浓度 SCR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试块残余应力超声检测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韬 童松 敬燕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验证超声检测残余应力的精度与检测深度问题,该文提出并设计一种能够施加定值载荷应力的U形试块来模拟构件中的残余应力。通过残余应力超声检测系统激励5 MHz、4 MHz等其他不同频率的超声换能器,对U形试块在缺口施加拉压载荷,使试块... 为验证超声检测残余应力的精度与检测深度问题,该文提出并设计一种能够施加定值载荷应力的U形试块来模拟构件中的残余应力。通过残余应力超声检测系统激励5 MHz、4 MHz等其他不同频率的超声换能器,对U形试块在缺口施加拉压载荷,使试块处于闭合、张开的不同状态来模拟构件中的拉压状态,对U形试块的上表面不同位置和后侧面不同深度处的应力值进行超声残余应力无损检测。同时将其检测结果与同等条件下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系统对表面残余应力及试块内部梯度残余应力检测的准确性。另外,该试块也为残余应力超声检测系统的校准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超声检测 有限元分析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的烟气“消白”工程环境效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志强 朱法华 +6 位作者 邹斯诣 史鹏飞 王晓玲 游秦 姚力 闫绍帅 王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207,共6页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2.9℃、3.9℃和5.8℃的4种工况条件下,F G D+W E S P对S O 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消白”工程 温降 SO3 常规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焊接接头蠕变损伤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桥生 任德军 +1 位作者 章亚林 刘胜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6-371,共6页
为解决P92钢焊接接头蠕变损伤的无损检测问题,该文选用温度为650℃、施加应力为95 MPa的加速试验方法,制作不同蠕变时间的试样,对P92钢焊接接头进行蠕变性能试验。采用非线性超声波技术和金相检测对蠕变试样焊接接头各区域进行研究。结... 为解决P92钢焊接接头蠕变损伤的无损检测问题,该文选用温度为650℃、施加应力为95 MPa的加速试验方法,制作不同蠕变时间的试样,对P92钢焊接接头进行蠕变性能试验。采用非线性超声波技术和金相检测对蠕变试样焊接接头各区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92钢焊接接头母材、热影响区以及焊缝区域的非线性超声二次谐波幅值在蠕变试验后都呈上升趋势,在热影响区中的增加速率要快于其在母材和焊缝中,P92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非线性二次谐波参数的变化与蠕变损伤严重程度存在对应关系。该文为开展P92钢焊接接头蠕变损伤的无损检测工程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 蠕变损伤 非线性超声 IV型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前后汞排放规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宏亮 许月阳 +2 位作者 薛建明 刘涛 管一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251,共9页
采用安大略法(Ontario hydro method,OHM)对2台超低排放改造机组排放的烟气汞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将测试数据与改造前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排口总汞浓度分别为2.31、4.22μg/m^3,远低于国内现行标准。汞排放因... 采用安大略法(Ontario hydro method,OHM)对2台超低排放改造机组排放的烟气汞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将测试数据与改造前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排口总汞浓度分别为2.31、4.22μg/m^3,远低于国内现行标准。汞排放因子由改造前的1.76和3.13 g/TJ下降为0.83和2.17 g/TJ,降幅分别为52.84%和30.67%。改造后SCR+DESP+WFGD+WESP组合环保设施的总汞脱除效率分别为87.91%、82.27%,相较于改造前SCR+DESP+WFGD的组合效率69.57%、65.61%,效率绝对值分别提升了18.34、16.66个百分点。研究表明:改造提高了SCR对单质汞的氧化率,强化了WFGD对氧化汞和颗粒汞的捕集能力,新增设的WESP表现出对氧化汞和单质汞的协同脱除能力。另外,提高SCR流场均匀性、加强催化剂维护、抑制WFGD中氧化汞的再还原等能有效保障现有环保设施协同脱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超低排放改造 烟气环保设施 汞协同脱除 汞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星 谭锐 +6 位作者 李永生 蔡培 陈旭伟 蒋欣军 王安 许尧 徐卫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50,共5页
通过分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配汽特性和滑压运行能耗指标,定量分析主汽压力、超高压缸效率、给水泵汽轮机进汽流量及给水泵焓升等方面对滑压运行能耗指标的影响,建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一次调频... 通过分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配汽特性和滑压运行能耗指标,定量分析主汽压力、超高压缸效率、给水泵汽轮机进汽流量及给水泵焓升等方面对滑压运行能耗指标的影响,建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一次调频和运行条件偏离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运行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滑压优化模型可以准确指导机组优化运行并取得良好节能效果,为今后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1000MW 滑压方式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混流式水轮机低水头运行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欣欣 卢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基于机组安稳运行和调度的需要,有必要研究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在低水头运行区的振动、空蚀及疲劳等特性,从而在保证调度需求的同时,通过采用合理控制方式避开不利于机组长期运行的区域。以猴子岩水电站#2机组为例,根据电站机组形式及调度... 基于机组安稳运行和调度的需要,有必要研究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在低水头运行区的振动、空蚀及疲劳等特性,从而在保证调度需求的同时,通过采用合理控制方式避开不利于机组长期运行的区域。以猴子岩水电站#2机组为例,根据电站机组形式及调度运行需求,采用多种测量方法综合分析其在低水头工况下的全负荷区的振动原因及特征,并提出了大型混流式水轮机低水头运行的一般振动特征。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混流式水轮机 安稳运行 低水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系统耗差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飚 杨希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通过建立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系统耗差模型,研究探讨基准值选取方法,并应用在某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性能诊断、运行优化中。实践表明:建立的二次再热机组耗差模型对二次再热机组性能诊断、运行优化等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为今后... 通过建立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系统耗差模型,研究探讨基准值选取方法,并应用在某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性能诊断、运行优化中。实践表明:建立的二次再热机组耗差模型对二次再热机组性能诊断、运行优化等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为今后二次再热机组运经济运行、节能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耗差模型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烟道优化改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文军 陈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0,共6页
以某电厂2号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引风机出口至脱硫余热低温二段换热器之间的烟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烟道优化改造方案。优化改造方案主要采用圆烟道设计,A侧引风机出口方烟道经过风机侧柱间支撑连入一侧脱硫低温二段换热... 以某电厂2号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引风机出口至脱硫余热低温二段换热器之间的烟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烟道优化改造方案。优化改造方案主要采用圆烟道设计,A侧引风机出口方烟道经过风机侧柱间支撑连入一侧脱硫低温二段换热器进口水平段烟道,B侧引风机出口方烟道通过方圆节连入圆烟道,然后圆烟道在地面上经过2个45°弯头和方圆节连入另一侧脱硫低温二段换热器进口水平段方烟道。烟道优化改造后,满负荷阻力下降约448.5 Pa,按机组年运行6 000 h,年均负荷400 MW计算,烟道优化改造后年节电约184万kW·h,厂用电率约下降0.077%。上网电价按0.385元/(kW·h)计,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约71万元,工程投资315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4.5 a。锅炉经济性得到提高,为同类型机组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锅炉 烟道优化 圆形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优化运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衍卉 王勇 +3 位作者 宋修奇 王存洋 吴英伟 陈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以某电厂3号超超临界百万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锅炉高负荷下省煤器出口烟气中CO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开展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优化调整。根据摸底试验结果发现,煤粉细度和燃烧器配风方式不合适是造成烟气中CO浓度和飞灰... 以某电厂3号超超临界百万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锅炉高负荷下省煤器出口烟气中CO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开展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优化调整。根据摸底试验结果发现,煤粉细度和燃烧器配风方式不合适是造成烟气中CO浓度和飞灰含碳量偏高的主要原因,通过煤粉细度深度优化,油层辅助风开度、偏置风开度、运行氧量等调整,省煤器出口烟气中CO浓度降低约580×10^(-6),飞灰含碳量降低约2.46%,影响煤耗降低约2.2 g/(kW·h),省煤器出口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降低19 mg/m^(3),喷氨量降低19 kg/h左右,风机耗电量降低约1167 kW·h。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得到明显提高,为同类型机组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优化运行 CO浓度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19
作者 黄志鹏 赵梦甜 +1 位作者 杨希刚 王玉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内部流动传热和化学反应复杂,容易产生热不平衡区。获取高精度的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对于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和电池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稳态法设计并搭建了多孔材料有效导热系统实验平台和...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内部流动传热和化学反应复杂,容易产生热不平衡区。获取高精度的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对于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和电池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稳态法设计并搭建了多孔材料有效导热系统实验平台和测量系统,在372.1~932.4 K温度范围内详细测量了多孔电极实验样件温度分布,通过多孔材料内传热理论分析,基于现有EMT和ME1数学模型,利用比例因子t构造了温度修正的SOFC多孔电极综合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同时通过对比孔隙率为0.2349~0.4178的3个实验样件表面温度的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验证了该有效导热系数模型的有效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多孔电极 有效导热系数 多孔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耦合优化运行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汽轮机进、排汽端的运行性能互相影响,汽轮机优化运行没有考虑两端之间的耦合性,会导致运行优化效果失真。通过研究汽轮机进排汽运行特性机理,建立进排汽耦合运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机组负荷和循环水进口温度的汽轮机耦合运行优化方法并... 汽轮机进、排汽端的运行性能互相影响,汽轮机优化运行没有考虑两端之间的耦合性,会导致运行优化效果失真。通过研究汽轮机进排汽运行特性机理,建立进排汽耦合运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机组负荷和循环水进口温度的汽轮机耦合运行优化方法并应用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指导汽轮发电机组进排汽耦合优化运行,满足机组实际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进汽端 排汽端 耦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