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碱熔-晶化SiO2/Al2O3复合物合成沸石及其对Cd2+的吸附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航航 杨阳 +3 位作者 黄训荣 张贵宾 李竞天 吉普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8-2126,共9页
以SiO2/Al2O3含量较高的粉煤灰(FA)为原料,Na OH为改性剂,采用低温碱熔-水热晶化法合成沸石(ZE)。通过SEM-EDS、XRD、XRF、XPS、FTIR和BET对ZE进行了物相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ZE对Cd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经NaOH改性,FA... 以SiO2/Al2O3含量较高的粉煤灰(FA)为原料,Na OH为改性剂,采用低温碱熔-水热晶化法合成沸石(ZE)。通过SEM-EDS、XRD、XRF、XPS、FTIR和BET对ZE进行了物相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ZE对Cd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经NaOH改性,FA中Si-O-Si和Si-O-Al断裂形成[SiO4]4-和[AlO6]5-单体,ZE比表面积增至21.54 m2/g。当ZE投加量为0.1 g、Cd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平衡吸附量为49.38 mg/g。在p H=4~9时,ZE对Cd2+的去除率在90%以上。在35℃下,ZE对Cd2+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为0.0586 g/(g·min);ZE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dunlich等温模型,拟合指数(1/n)为0.4324;热力学实验表明,(35)G在-20~0k J/mol,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D-R模型中吸附能均大于16k J/mol,ZE对Cd2+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 CD^2+ 吸附特性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气氛对褐煤热转化过程中锗元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昊 徐冬 +1 位作者 刘汉强 郭桦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69-73,89,共6页
为了解褐煤热转化过程中锗元素的迁移规律和机理,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1 173、1 273和1 373 K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热解(100%N2)和燃烧(3%O2+97%N2)2种不同气氛下褐煤内锗元素的气态释放比例。结果表明,在2种气氛条件下,锗元素的气态释放比... 为了解褐煤热转化过程中锗元素的迁移规律和机理,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1 173、1 273和1 373 K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热解(100%N2)和燃烧(3%O2+97%N2)2种不同气氛下褐煤内锗元素的气态释放比例。结果表明,在2种气氛条件下,锗元素的气态释放比例均随着热转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 373 K的条件下分别达到了91.0%和95.6%。在3种温度情况下,燃烧过程中锗元素的气态释放比例均低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解过程。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焦炭内的部分含锗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锗,而二氧化锗在氧化性气氛中难以气化所导致的。基于上述规律,首次提出了含锗飞灰(锗精矿)的形成机理:褐煤中的锗元素完全以含锗有机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含锗有机物会在高温条件下首先热分解为短碳链的含锗气态小分子(X-Ge),随后这些气态小分子在飞灰细颗粒表面发生异相沉积,并最终被氧化为二氧化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燃烧 热解 气态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