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背压供热机组全厂负荷优化调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纪伟 邵峰 谭锐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1-374,共4页
高背压供热机组以冷源损失为零、节能效果最为显著而得到广泛推广,但其由于每年供热期前的双转子更换造成负荷调节能力不足,因此在厂级负荷调度模式大规模投入应用后,必须保证至少有一至两台常规供热机组参与负荷调节。在上述背景下重... 高背压供热机组以冷源损失为零、节能效果最为显著而得到广泛推广,但其由于每年供热期前的双转子更换造成负荷调节能力不足,因此在厂级负荷调度模式大规模投入应用后,必须保证至少有一至两台常规供热机组参与负荷调节。在上述背景下重点研究基于机组经济效益分析的全厂负荷优化调度,引入汽轮机热耗率敏度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现场试验中,寻求高背压供热机组和常规供热机组最佳电、热负荷分配方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完全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实现高背压供热机组高经济效益的优势,经过优化后全厂运行煤耗平均下降达到2g/(kW·h)以上,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背压供热机组 全厂负荷优化调度 热耗率敏度 供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高脱硝效率燃煤发电机组逃逸氨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军状 杨勇平 +6 位作者 朱法华 杨希刚 李小龙 严俊波 陆强 张文杰 程志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7-3453,共7页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320MW负荷、96.6%脱硝效率的工况下,对所有排放渠道的氨同时进行取样分析,以获得逃逸氨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氨质量平衡核算以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机组SCR出口逃逸氨浓度为0.60mg/m^(3),符合HJ562—2010中氨逃逸控制要求;随着烟气深度治理,烟气中的氨被协同脱除至较低水平:烟囱排放氨浓度仅为0.06mg/m^(3)。除了11.7%的逃逸氨与SO_(3)反应形成NH_(4)HSO_(4)附着在空预器内,氨在粉煤灰、石膏、脱硫废水、排放烟气4个排放渠道中质量流量比例分别为25.6%、42.8%、17.9%和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氨 燃煤发电机组 分布特性 选择性催化还原高脱硝效率 质量平衡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机组供热域及负荷分配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晓生 吴振华 +2 位作者 殷戈 伍仁杰 郭良丹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热电联产机组能够有效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优化热电负荷在电厂内不同机组间的分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厂能耗,提升经济效益。以国电泉州电厂两台67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得到单台机组的供热域,同... 热电联产机组能够有效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优化热电负荷在电厂内不同机组间的分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厂能耗,提升经济效益。以国电泉州电厂两台67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得到单台机组的供热域,同时分析不同热电负荷分配方式对总能耗的影响,最后以某日热电负荷为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热电负荷在两台机组间的分配方式。结果表明:对于单台机组,随着供热负荷的增大,其最大电负荷减小,而最小电负荷增大,机组的可调范围变小,可调性变差。不同热电负荷分配方式对机组总能耗的影响较大,总能耗随着电负荷分配不均匀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热电负荷在两台机组间平均分配时,总能耗最大。以泉州电厂某日典型热电负荷为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热电负荷分配后,两台机组的总能耗减少1512.107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供热域 负荷分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机技术在供热优化改造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殷戈 谭锐 +4 位作者 蔡培 杨希刚 张志业 柯展煌 涂朝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9-392,396,共5页
针对300MW亚临界纯凝机组高压供热改造问题,提出了5种背压机解决方案。借助EBSILON软件,通过变工况分析方法对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案2、方案3和方案4经济性相同,但由于采用减压技术,比方案1系统效率降低了约35. 93%。方案5经济... 针对300MW亚临界纯凝机组高压供热改造问题,提出了5种背压机解决方案。借助EBSILON软件,通过变工况分析方法对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案2、方案3和方案4经济性相同,但由于采用减压技术,比方案1系统效率降低了约35. 93%。方案5经济性虽高,但存在改造范围大和高中压供热耦合性大等问题。综合考虑方案的经济性和灵活性,方案1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案。同时,还提出了采用汽-汽换热器系统,解决高压供热温度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机 高压供热 优化 汽-汽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贴壁风布置方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勤根 陈国庆 +4 位作者 朱青国 解剑波 张贤 施鸿飞 冯培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4-631,共8页
以对冲旋流燃烧锅炉3种主流布置方式(前后墙布置方式、两侧墙布置方式和全墙组合布置方式)贴壁风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加装3种布置方式贴壁风后锅炉侧墙近壁区还原性气氛、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以及未燃尽碳质量分数... 以对冲旋流燃烧锅炉3种主流布置方式(前后墙布置方式、两侧墙布置方式和全墙组合布置方式)贴壁风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加装3种布置方式贴壁风后锅炉侧墙近壁区还原性气氛、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以及未燃尽碳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3种布置方式贴壁风均可提高侧墙水冷壁近壁区O2体积分数,降低H2S、CO体积分数和未燃尽碳质量分数,但各自覆盖范围存在很大差别;在贴壁风风量相同的条件下,全墙组合布置方式贴壁风可将侧墙水冷壁近壁区O2体积分数大于2.0%的区域面积扩展到总面积的83.84%,远高于其他2种布置方式下(61.38%和68.80%);加装全墙组合布置方式贴壁风后侧墙水冷壁近壁区O2体积分数平均值由0.25%升高到2.5%以上,H2S体积分数平均值降低70%以上,CO体积分数平均值约降低65%,锅炉效率、过热器和再热器减温水质量流量、SCR入口NOx质量浓度以及飞灰含碳质量分数等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旋流燃烧锅炉 前后墙贴壁风 侧墙贴壁风 组合式贴壁风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正 谭锐 +3 位作者 马晓峰 邵峰 薛海 何新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在分析抽真空系统与凝汽器压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为基准,判定抽真空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方法。为了方便运行人员量化抽真空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推导出了K-p转换系数,从而建立了总体传热系数变... 在分析抽真空系统与凝汽器压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为基准,判定抽真空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方法。为了方便运行人员量化抽真空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推导出了K-p转换系数,从而建立了总体传热系数变化量与凝汽器压力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最后通过工程案例,验证该判定方法的实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泵 优化运行 判定 总体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俊威 蔡培 +5 位作者 黄启龙 阎维平 戴维葆 陈国庆 李超凡 马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61-866,873,共7页
探究了烟气再循环对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根据不同再循环烟气的抽出点,分别制定了从省煤器出口和引风机出口抽取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最底层燃烧器下方的方案。在不同工况下,基于《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 探究了烟气再循环对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根据不同再循环烟气的抽出点,分别制定了从省煤器出口和引风机出口抽取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最底层燃烧器下方的方案。在不同工况下,基于《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1973年),计算不同烟气再循环方案和不同再循环烟气量对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烟气再循环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再热蒸汽温度;随着再循环烟气量的增加,再热蒸汽温度的升高幅度增大;随着负荷的降低,再循环烟气对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程度增大;从省煤器出口抽取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底部的方案对锅炉效率和其他辅机的影响较小,为适合该锅炉的烟气再循环方案,且合理的烟气再循环率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锅炉 再热蒸汽温度 烟气再循环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烟气再循环对炉膛高度方向换热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超凡 阎维平 +1 位作者 马凯 孙俊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探讨了二次再热机组烟气再循环对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炉膛沿高度换热的影响,通过编程实现了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塔式锅炉在不同的烟气再循环方案下的炉膛分区段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会使炉膛各区段出口烟温降低,随着负荷... 探讨了二次再热机组烟气再循环对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炉膛沿高度换热的影响,通过编程实现了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塔式锅炉在不同的烟气再循环方案下的炉膛分区段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会使炉膛各区段出口烟温降低,随着负荷的升高和再循环率的增加,烟温下降幅度增加;当烟气引入炉膛底部时,燃烧器区域烟温下降幅度最大,随炉膛高度升高,各区段出口烟温下降幅度减小,炉膛出口烟温略微下降,炉膛辐射换热量减少明显,可改变烟气对流和辐射换热比例,调节再热汽温;烟气引入炉膛上部时,烟气引入点区段烟温下降幅度最大,炉膛出口烟温下降明显,炉膛辐射换热量减少不明显,有利于减轻炉膛出口处结渣,但不能调节再热汽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塔式锅炉 烟气再循环 炉膛 出口烟温 辐射放热量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 被引量:32
9
作者 何陆灿 葛铭 +1 位作者 陈国庆 戴维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为缓解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局部氨逃逸大等问题,本文基于某旋流燃烧锅炉的实例详细介绍了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过程,指出进行喷氨优化调整的三大步骤分别为摸底诊断、优化... 为缓解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局部氨逃逸大等问题,本文基于某旋流燃烧锅炉的实例详细介绍了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过程,指出进行喷氨优化调整的三大步骤分别为摸底诊断、优化调整、效果验证。通过调整,495 MW负荷下,烟囱出口NOx质量浓度值控制在25 mg/m^3左右,脱硝反应器两侧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分别由57.6%、90.2%下降至33.8%、35.6%;氨逃逸体积比分别由1.93、2.09μL/L下降至1.31、1.44μL/L;反应器出口与烟囱出口NOx在线仪表值偏差降至10 mg/m^3以内,调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SCR 喷氨优化 NOx质量浓度分布 氨逃逸体积比 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中SO3协同控制情况及排放现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小龙 李军状 +2 位作者 段玖祥 易玉萍 张文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5-161,共7页
燃煤电厂锅炉燃烧中SO2/SO3的转化率为0.5%~5%;超低排放条件下,SCR脱硝中SO2/SO3的转化率控制在1%以内。运行中为控制SO3在脱硝催化剂下层和空预器中的消耗,应尽量减少H2SO4和NH4HSO4的冷凝吸附,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及空预器的安全运行。... 燃煤电厂锅炉燃烧中SO2/SO3的转化率为0.5%~5%;超低排放条件下,SCR脱硝中SO2/SO3的转化率控制在1%以内。运行中为控制SO3在脱硝催化剂下层和空预器中的消耗,应尽量减少H2SO4和NH4HSO4的冷凝吸附,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及空预器的安全运行。理论上低低温电除尘器(LL-ESP)对SO3脱除效果显著,但不同工程实测表明,LL-ESP对SO3的脱除效率差别较大,介于1.8%~96.6%之间。此外,研究认为,电袋复合除尘器对SO3脱除效率为74.3%~85.9%。超低排放工况下,除空塔脱硫和海水脱硫技术外,大部分湿法脱硫技术对SO3的脱除效率高于50%;SO3在湿式电除尘器中的脱除效率也大于50%,但整体上与国外成熟案例相比稍有差距。总体而言,超低排放条件下,燃煤硫分低于1.5%时,燃煤电厂全流程环保净化设备对SO3的综合脱除效率高于90%,大部分机组的SO3排放浓度低于5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SO3 协同控制 排放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燃煤机组逃逸氨迁移规律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小龙 朱法华 +3 位作者 段玖祥 李军状 严俊波 郑成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560-6569,共10页
对某600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逃逸氨的迁移规律及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nitrification, SCR)出口烟气中逃逸氨以气态氨为主,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airPreheater,AP)烟温下... 对某600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逃逸氨的迁移规律及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nitrification, SCR)出口烟气中逃逸氨以气态氨为主,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airPreheater,AP)烟温下降,84.8%的逃逸氨转化为颗粒态氨。烟气经过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or, ESP),小部分气态氨转化为颗粒态氨,85.2%的逃逸氨以颗粒态氨的形态随飞灰被脱除。烟气经过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limestone-gypsum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气态氨和颗粒态氨脱除效率分别为37.8%和11.3%,经过湿式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or, WESP),气态氨和颗粒态氨的脱除效率分别为12.3%和12.7%。这两个系统脱除的氨与石灰石浆液输入的氨以NH4+的形式进入循环浆液,然后随石膏和脱硫废水排出部分,石膏和脱硫废水排出的氨分别占SCR出口总逃逸氨量的1.2%和2.7%。最终排入大气的气态氨和颗粒态氨占总逃逸氨的比例分别为6.0%和3.0%。总之,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仅有少量逃逸氨排入大气,大部分逃逸氨经迁移转化进入粉煤灰、石膏及脱硫废水被脱除。但粉煤灰及石膏二次利用过程中,其中的氨是否会再次释放进入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逃逸氨 迁移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同干 刘晓东 +5 位作者 何利军 戴维葆 孔俊峰 陈国庆 戴家麒 马江英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7,共8页
为了研究影响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变化的因素,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燃煤机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负荷和不同运行参数下锅炉水冷壁近壁区烟气成分(O_(2)、CO和H_(2)S),研究机组... 为了研究影响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变化的因素,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燃煤机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负荷和不同运行参数下锅炉水冷壁近壁区烟气成分(O_(2)、CO和H_(2)S),研究机组负荷、运行氧量、分离燃尽风风量、煤粉细度等因素对水冷壁贴壁气氛中O_(2)、CO和H_(2)S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角位置(2、3、5、8号角)还原性气氛较强,中高负荷下,热角位置O_(2)体积分数基本为0,CO体积分数超过50000×10^(-6),热角位置发生高温腐蚀的可能性大;低负荷下,热角位置可测量到不同浓度的O_(2),CO体积分数降低到30000×10^(-6),仅有局部位置存在高温腐蚀的可能;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大,贴壁气氛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第3层热角位置贴壁气氛还原性最强;机组负荷越高,贴壁还原性气氛越强,负荷由50%BRL向75%BRL转变过程中,热角位置贴壁气氛中O_(2)体积分数迅速下降,CO体积分数迅速升高,还原性气氛急剧增强;适当提高运行氧量,减少燃尽风量,可以提高主燃区的过剩空气系数,贴壁气氛中CO体积分数下降,还原性强度减弱;降低煤粉细度,有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贴壁气氛中CO体积分数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贴壁气氛的还原性强度。燃烧调整可以缓解贴壁气氛还原性强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温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单炉膛双切圆 高温腐蚀 贴壁气氛 热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锅炉屏底横截面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陆灿 周振华 +4 位作者 陈国庆 张金祥 戴维葆 王洪刚 吴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
为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避免锅炉屏底结渣问题,采用声波测温系统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基于该系统分析锅炉运行氧量、燃尽风风门开度、二次风风门开度以及一次风速等主要运行参数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为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避免锅炉屏底结渣问题,采用声波测温系统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基于该系统分析锅炉运行氧量、燃尽风风门开度、二次风风门开度以及一次风速等主要运行参数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负荷工况下,屏底横截面温度随着运行氧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一次风速的增大而升高;低负荷工况下随着二次风风门开度的增加,其对应侧屏底温度降低;中低负荷工况下屏底横截面温度随燃尽风风门开度的关小而升高,高负荷呈相反趋势。根据分析结果,300 MW负荷工况下经过运行优化调整,屏底烟温偏差得到改善,其横截面最高温度由调整前的1401℃降低至1364℃,下降37℃,降低了屏底结渣风险,同时锅炉热效率提高了0.53百分点。该结论可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底结渣 声波测温 屏底温度场 优化调整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勤 杨希刚 +1 位作者 马晓峰 杨文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在深入分析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与凝汽器压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分析计算的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波动范围较小时,采用简化算法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而当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波动范围较大时,应... 在深入分析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与凝汽器压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分析计算的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波动范围较小时,采用简化算法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而当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波动范围较大时,应考虑凝汽器热负荷变化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此时宜采用迭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温度 凝汽器压力 定量分析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机组最优初压运行的自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峰 谭锐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纯凝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性能试验方法为手段,以基准工况为试验计算起点,分别确定最优初压函数、功率随背压变化函数和功率随供热量变化函数,实现供热机组最优初压自动控制,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具有实效性和通用性,具... 在纯凝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性能试验方法为手段,以基准工况为试验计算起点,分别确定最优初压函数、功率随背压变化函数和功率随供热量变化函数,实现供热机组最优初压自动控制,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具有实效性和通用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滑压运行优化 最经济阀点 最优初压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