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多机控制系统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晓晶 盖新武 +3 位作者 张坤 宫建锋 韩一鸣 陈凤涛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机电暂态控制能力,提出了以主导轨迹断面阻尼比灵敏度条件来分析仿真关键参数的方案,从而将轨迹特征根处理思想引入工程分析中。系统通过二个典型模式发生振荡,仿真测试后以Prony方法处理发电机的功角曲线生成振荡变化...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机电暂态控制能力,提出了以主导轨迹断面阻尼比灵敏度条件来分析仿真关键参数的方案,从而将轨迹特征根处理思想引入工程分析中。系统通过二个典型模式发生振荡,仿真测试后以Prony方法处理发电机的功角曲线生成振荡变化的特征量组,判断模式二属于主导仿真模式。通过时段主导模式得到的轨迹断面阻尼比灵敏度更高。在相同的模式下,当参与因子提高后,机组控制系统可以形成更高的轨迹断面阻尼比灵敏度。对于复杂多机系统,可以利用轨迹断面阻尼比灵敏度来诊断控制系统的各项参数,从而更高效地处理复杂振荡模式并降低计算量。经过3.5 s仿真后,考虑到Dy比规定门槛值更大,机组励磁控制系统具有增幅振荡的特性。当T_A上升后能够达到更高的稳定性,参数T_A提高形成了更平稳的励磁电流与功角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仿真 控制系统 参数诊断 阻尼比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消纳的主动配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和网络重构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德仁 丁雷 +3 位作者 徐立华 金宇飞 宋季冬 李冰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1,共8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大量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和网络重构两种手段,以消纳新能源为目标的主动配电网两阶段协调优化调度策略。第1阶段建立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以弃风... 针对新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大量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和网络重构两种手段,以消纳新能源为目标的主动配电网两阶段协调优化调度策略。第1阶段建立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以弃风功率最小以及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24 h的调度策略并进行日前网络动态重构,通过基于判断矩阵的混合粒子群算法求解;第2阶段以日前调度结果为基础,建立集中型充电站10 min时间尺度的实时平滑控制策略,通过SOC自动调节原理,利用模糊控制算法,降低风功率曲线的波动。结果表明,通过两阶段调度,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实现网络重构和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间的协调,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优化调度 新能源 两阶段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动汽车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软联络开关优化配置 被引量:8
3
作者 邢金 王婧 +3 位作者 叶辛 石晓欢 李冰冰 宋季冬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4,共9页
电动汽车的接入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利用直流软联络(SNOP)代替联络/分段开关,不仅能够提高有源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能力和实现双端馈线的电气解耦,而且能够较准确调控两端所连馈线功率和提高有源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电动汽车的接入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利用直流软联络(SNOP)代替联络/分段开关,不仅能够提高有源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能力和实现双端馈线的电气解耦,而且能够较准确调控两端所连馈线功率和提高有源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该文首先分析电动汽车及其负荷的不确定性,并基于二者的时序性概率出力模型,综合考虑系统网损和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特性,构建多目标的SNOP最优配置模型,然后提出相应的求解算法。最后,利用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文的理论分析结果可为计及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网损耗计算分析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软联络 电动汽车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潮流控制优化分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田星 冯雪 +3 位作者 党东升 杨阳 李均超 陈凤涛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了提高传统比例分配模式与按照比例条件进行分配时面临的之处,提出了对DSSC集中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分配的方案,探讨了潮流调节与子模块响应的具体方式。利用数字仿真器(RTDS)完成DSSC主控单元的优化分配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实时优化... 为了提高传统比例分配模式与按照比例条件进行分配时面临的之处,提出了对DSSC集中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分配的方案,探讨了潮流调节与子模块响应的具体方式。利用数字仿真器(RTDS)完成DSSC主控单元的优化分配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实时优化分配法可以实现最快的子模块响应速度,同时达到了最快的潮流变化。并且实时优化分配法完成三轮调节之后便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实时优化分配法具备更高响应精度。选择实时优化分配法响应发生于2 s,很快实现出力满发的状态,在3 s时就完成响应过程,实时优化分配法只需投入3组子模块,其他方法则要投入所有的子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C 集中控制 分配方法 实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