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修定的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解析
1
作者 杨光 杨小兵 +3 位作者 栗丽 姚之凤 周川 张明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为厘清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修订后的情况,通过分析我国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发展历史,研究国外化学防护服标准,重点针对修订后的GB 24539—2021《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变化,从化学防护服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对该标准加以解... 为厘清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修订后的情况,通过分析我国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发展历史,研究国外化学防护服标准,重点针对修订后的GB 24539—2021《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变化,从化学防护服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对该标准加以解读。分析发现:GB 24539—2021将相关标准进行整合,对化学防护服的分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更新,删除了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增加了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有限泼溅化学防护服和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相应地,性能要求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包括服装整体防护性能、服装面料防护性能及服装面料理化性能;GB 24539—2021中的大部分试验方法沿用了之前相关标准中的试验方法,但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主要包括试样预处理条件和试验环境条件、化学防护服向内泄漏率测试方法、化学防护服液密性能测试方法、化学防护服面料耐磨损性能测试方法和耐屈挠破坏性能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 防护性能 耐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湿PMs滤除和无源生理监测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电活性聚乳酸防护膜
2
作者 徐明伟 杨尚学 +6 位作者 刘冠林 杨婷 张一帆 赵越 李和国 张明明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协同提升策略,采用静电纺丝PLA@TiO_(2)和电喷雾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ZIF-8)纳米电介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制备了PLA@TiO_(2)/ZIF-8(PLA@T/Z)纳米纤维膜,大幅提升了PLA纳米纤维膜的电活性和表面活性,其介电常数和表面电位分别可达3.47和8.5 kV.在10 N和1 Hz接触-分离循环测试中,PLA@T/Z输出电压高达17.9 V,而在仿人呼吸条件下输出电流为32.1 nA.得益于优异的驻极特性和电荷再生能力,PLA@T/Z展现了超高的PM_(0.3)过滤性能,在空气流速为85 L/min时能滤除90.4%的PM_(0.3),而压降仅为175 Pa;在相对环境湿度(RH)为90%时仍能滤除90.8%的PM_(0.3)(空气流速为32 L/min).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体系结构的设计拓展了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和自供能呼吸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聚乳酸 纳纤防护膜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体 无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缺陷调控、表征及化学防护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浩捷 周川 +4 位作者 张守鑫 李晓鹏 赵越 李和国 王瑞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不仅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易功能化等特点,还具有简单丰富的合成方法和优异的稳定性,在气体吸附、气体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程度的缺陷可以在不破坏Zr-MOFs结构的前提...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不仅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易功能化等特点,还具有简单丰富的合成方法和优异的稳定性,在气体吸附、气体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程度的缺陷可以在不破坏Zr-MOFs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其理化性质,显著提高吸附、催化等性能。通过缺陷工程调控材料的缺陷结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精确表征缺陷信息,推进缺陷化Zr-MOFs在特定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Zr-MOFs缺陷调控的主要方法,包括模板法和合成后修饰法。接着,论述了缺陷表征的常用手段,并对不同技术手段的优缺点展开讨论。然后,综述了缺陷化Zr-MOFs在化学防护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有毒工业化学品的吸附、化学战剂的催化降解、气体传感和分离。最后,展望了缺陷化Zr-MOFs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 缺陷 调控 表征 化学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透过式皮肤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越 李雷 +5 位作者 李和国 王馨博 王得印 门泉福 吴亮 钟近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6-244,共19页
从传统化学武器威胁到次生化学灾害、化学恐怖等非传统化学威胁,化学防护服始终是抵御化学威胁的重要装备。随着威胁形势不断朝着隐形变异发展,迫切需要在防护原理和新材料上取得突破,以实现化学防护服在广谱防护能力和生理舒适性上的... 从传统化学武器威胁到次生化学灾害、化学恐怖等非传统化学威胁,化学防护服始终是抵御化学威胁的重要装备。随着威胁形势不断朝着隐形变异发展,迫切需要在防护原理和新材料上取得突破,以实现化学防护服在广谱防护能力和生理舒适性上的综合提升。以选择透过性材料为研究对象,阐明其作用原理,综述了离子交换膜、碳基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高分子复合材料、多金属氧酸盐(POM)高分子复合材料、消毒功能高分子等多种类型的选择透过性材料,并对其防护、消毒、透湿等性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选择透过性材料的可能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防护 离子交换膜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呼吸道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馨博 苏茹月 +5 位作者 栗丽 梁国杰 赵越 栾志强 李凯 习海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21-23130,共10页
在执行作战、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等任务的过程中,经典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和有毒工业化学品(Toxic industrial chemicals,TICs)扩散均会对人员呼吸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而要求防毒面具必须能够同时对CWAs和TICs提供... 在执行作战、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等任务的过程中,经典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和有毒工业化学品(Toxic industrial chemicals,TICs)扩散均会对人员呼吸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而要求防毒面具必须能够同时对CWAs和TICs提供广谱有效的防护。目前,国内外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使用ASZM-TEDA型浸渍活性炭作为防护材料,该材料对TICs防护性能较差,且表面物理吸附的有毒物质分子室温下易发生解吸。因此,需要设计开发新型呼吸道防护材料,在对CWAs和TICs进行广谱防护的同时,实现有毒物质的原位降解。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比表面积高、结构多样,其模块化的构筑方式使人们可以灵活地对MOFs性质进行按需设计,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有毒物质广谱防护和原位消毒的新型呼吸道防护材料。其中,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中心与良好的稳定性,并表现出优异的CWAs和TICs吸附与催化降解性能,近年来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就用于CWAs和TICs吸附消除的Zr-MOFs材料而言,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UiO-66-NH 2体系。研究人员分别对其粉体和成型颗粒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UiO-66-NH 2粉体对NH 3、Cl 2和NO 2等多种TICs具有优异的本征吸附能力,并进一步探索通过构筑等级孔隙结构改善有毒物质分子在UiO-66-NH 2成型颗粒孔道内的扩散性质。针对用于CWAs和TICs催化降解的Zr-MOFs材料,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具有不同节点连接数的一系列Zr-MOFs展开。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孔径尺寸、节点连接数以及有机配体种类,实现了对Zr-MOFs有毒物质催化降解性能的有效调控,并拓展研究了Zr-MOFs在多相缓冲介质及纯液体环境中对有毒物质的催化降解能力,以推进其作为防护材料的实际应用。本文围绕Zr-MOFs呼吸道防护材料,在分析其结构与表面酸碱性质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Zr-MOFs材料在有毒物质吸附与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Zr-MOFs结构与其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化学战剂 有毒工业化学品 呼吸道防护 吸附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LiF单晶金刚石中子探测器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利斌 张逸韵 +5 位作者 李海俊 马志海 席善学 刘辉兰 宋玉收 周春芝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2,共7页
中子监测领域亟需耐辐照、响应快、能量分辨率高的中子探测器。金刚石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抗辐照能力强、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适合进行中子测量。本文设计并制备了基于^(6)LiF热中子转换材料的单晶金刚石中子探测器,通过探测^(6)Li(n... 中子监测领域亟需耐辐照、响应快、能量分辨率高的中子探测器。金刚石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抗辐照能力强、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适合进行中子测量。本文设计并制备了基于^(6)LiF热中子转换材料的单晶金刚石中子探测器,通过探测^(6)Li(n,α)~3H反应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提高单晶金刚石探测器的热中子灵敏度。为提高金刚石探测器对热中子的探测效率,针对^(252)Cf中子源基于单晶金刚石探测器进行了蒙特卡罗计算确定测量热中子所需聚乙烯慢化体厚度为5^(6)cm,在此基础上制备了1μm厚的^(6)LiF热中子转换层的单晶金刚石中子探测器,并测量了该探测器对^(252)Cf中子源及D-T中子发生器14 MeV中子源的响应谱。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探测器与不含^(6)LiF转换层的探测器相比,对慢化后的^(252)Cf热中子计数率最大可提高3.2%,响应谱氚特征峰能量分辨率为7.7%,优于奥地利Cividec B6-C金刚石探测器。制备的金刚石探测器对D-T中子发生器14 MeV单能中子响应谱能量分辨率为1.95%。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现有^(252)Cf中子源标定及14 MeV中子响应谱测量,同时为金刚石中子探测器制备和中子束流监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探测器 中子探测 响应能谱 半导体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生物复合胶体影响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与机理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清枫 徐真 +4 位作者 孙亚楼 张奇 谭琪 潘多强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I0001,共17页
深入认识和科学评价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对核环境安全评价和放射性污染场地高效清除和修复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胶体的存在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如何有效控制和阻滞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和预测其潜在的危害已成为... 深入认识和科学评价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对核环境安全评价和放射性污染场地高效清除和修复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胶体的存在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如何有效控制和阻滞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和预测其潜在的危害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尽管已认识到胶体的存在会影响放射核素的吸附模式和迁移规律,但真实天然环境中胶体种类繁多,黏土矿物和微生物等会形成黏土矿物-生物复合胶体,这些复合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使得迁移行为的预测和迁移机理的分析变得更为复杂。本文先概述了胶体与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重点阐释了影响胶体和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然后论述了影响胶体迁移的主要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旨在为核环境安全评价和核应急下有效净化修复放射性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迁移 环境胶体 放射性污染修复 相互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生化毒剂的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伟 童朝阳 +4 位作者 穆晞惠 郝兰群 刘冰 张金平 高川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97-1302,共6页
为了探索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靶分子的信号响应规律,在利用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生化毒剂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基于配体-受体动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创建了两种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靶分子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创建的动力学模型对检... 为了探索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靶分子的信号响应规律,在利用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生化毒剂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基于配体-受体动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创建了两种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靶分子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创建的动力学模型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创建的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抗体、适配子等不同敏感分子检测不同种类(大分子蛋白毒素、小分子化学毒剂)、不同浓度生化毒剂的实测数据,相关系数R值均在0.948 5以上(p<0.01)。两种模型中,基于配体-受体特异结合动力学模型由于考虑了敏感膜与靶分子间的特异相互作用,对传感器实际检测数据的拟合效果更佳,相关系数R值均在0.957 1以上(p<0.01),能更好的反映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检测靶分子的响应特点和规律;并且能求出更有意义的平衡响应电压(ΔUe)、响应时间(t0)等参数,根据曲线拟合方程求出的ΔUe、t0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微悬臂梁 生物传感器 生化毒剂 检测 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质量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试验研究
9
作者 丁佳麟 刘书信 +3 位作者 张奇 张远鹏 李庆伟 陈春生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4,共9页
烟幕在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中具有费效比高、施放简单的特点。针对目前缺少烟幕干扰效能定量评估方法的现状,依据红外导引系统制导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以及图像结构相似度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为提高跟踪误差-干扰成功率... 烟幕在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中具有费效比高、施放简单的特点。针对目前缺少烟幕干扰效能定量评估方法的现状,依据红外导引系统制导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以及图像结构相似度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为提高跟踪误差-干扰成功率评估准则适用性,提出烟幕有效遮蔽概率指标。通过外场试验分析烟幕的动态干扰过程,并采用去均值的归一化积相关度(C_(2))与结构尺度相似度(SSIM)对试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烟幕有效干扰量化评估准则。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质量评价以及烟幕有效遮蔽概率的评估方法均能定量评估烟幕干扰效果,当C_(2)数值小于0.4或SSIM数值小于0.72时,红外导引系统丢失目标,烟幕干扰有效。对于装填纳米发烟材料和富含炭黑聚集体的发烟器材,烟幕有效遮蔽概率分别为0.503、0.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幕干扰 效能评估 图像质量 红外末制导 光电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类阻燃剂调控孕烷X受体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孙雯玥 张延明 +3 位作者 康明敏 王丽娟 徐建富 许苗军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可充当配体激活PXR。PXR在激活状态下,可以调节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其他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有机磷类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 etardants,OP... 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可充当配体激活PXR。PXR在激活状态下,可以调节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其他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有机磷类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 etardants,OPFRs)作为一类使用最为广泛的阻燃材料添加剂,其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逐渐显现。研究表明有机磷类阻燃剂作为外源配体,能够激活PXR引起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进而对生物体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有机磷类阻燃剂调控PXR的分子机制日益备受关注。本文从有机磷类阻燃剂的结构特征、有机磷类阻燃剂与PXR的结合机制、调控的信号通路、导致的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有机磷类阻燃剂作为外源配体能够特异性激活PXR。相比于烷基OPFRs和卤代OPFRs,芳基OPFRs对PXR显示出更强的激动活性,且OPFRs的三酯化合物比二酯化合物表现出更强的激动活性。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也揭示了有机磷类阻燃剂与PXR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并进一步证实OPFRs是PXR的有效配体。其中,有机磷类阻燃剂与PXR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相互结合。有机磷类阻燃剂的化学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与PXR的分子结合能力,进而产生了相应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类阻燃剂 孕烷X受体 信号通路 结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危化品设施遭袭事件特征分析
11
作者 高寒 杨允锴 +1 位作者 赵洪伟 史红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220,共7页
为深入分析危化品设施面临的潜在袭击威胁,通过公开数据库和媒体报道等渠道,收集2014—2024年全球范围内583起危化品设施遭袭事件信息,结合卡方检验、对应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手段,构建数据挖掘方法框架,揭示不同事件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为深入分析危化品设施面临的潜在袭击威胁,通过公开数据库和媒体报道等渠道,收集2014—2024年全球范围内583起危化品设施遭袭事件信息,结合卡方检验、对应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手段,构建数据挖掘方法框架,揭示不同事件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袭击方式、袭击目标和事件后果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袭击者倾向于使用爆炸装置破坏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炼油厂易遭受无人机和导弹袭击;针对采油设施的袭击手段主要为爆炸物和枪械;针对化工厂意在致使危化品泄漏的恶意袭击需高度警惕,其工控网络安全问题亦不容忽视。以沿海某炼油厂为假想袭击对象,构建典型袭击场景。研究结果可为威胁分析与遭袭风险评估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袭击事件 数据挖掘 对应分析法 遭袭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类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马炜婷 王嘉伟 +1 位作者 王振雄 王红英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52,757,共6页
辣椒碱类物质在生物医学、军事领域、涂料、食品和农药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辣椒碱类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极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辣椒碱类物质的应用。因此,辣椒碱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仅对该类物质的分离纯化非常重要,... 辣椒碱类物质在生物医学、军事领域、涂料、食品和农药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辣椒碱类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极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辣椒碱类物质的应用。因此,辣椒碱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仅对该类物质的分离纯化非常重要,同时也对提高辣椒碱的利用度有重大影响。针对辣椒碱类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溶剂类型包括常规纯溶剂(如二甲基亚砜)、混合溶剂(如乙醇水溶液、橄榄油),以及离子液体等,并对溶解机理及增溶技术的探索情况进行了概括,以期为辣椒碱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以及提高利用度等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溶解度 研究进展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相变包为冷源的冷却服研究进展
13
作者 罗玉玲 杨喜竹 +3 位作者 王星岚 郑晓慧 赵胜男 常素芹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261,共9页
针对相变冷却服设计过程中冷却速率低、衣内微气候湿度大、冷却时效短、工况选择不完善等常见问题,对国内外诸多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从衣内微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出发,分别从相变材料、冷却服结构优化(相变包)、使用工况3个方向分析讨... 针对相变冷却服设计过程中冷却速率低、衣内微气候湿度大、冷却时效短、工况选择不完善等常见问题,对国内外诸多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从衣内微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出发,分别从相变材料、冷却服结构优化(相变包)、使用工况3个方向分析讨论。分析认为:相变冷却服的研究设计需要围绕使用工况(包括作业环境、人体活动水平)这个关键点,根据衣内微气候舒适度需求对相变材料的性能进行优化,并在服装结构上对冷源结构(相变包)进行改良。未来可以通过开发具有高相变潜热和高热导率的复合相变材料来提高服装的冷却效率,再结合人体工效学来改善人体热湿舒适性,使相变冷却服在冷却效果、热湿舒适性、成本等综合效能评价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服装设计 相变冷却服 相变材料 热湿舒适性 衣内微气候 相变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电离层电磁脉冲信号的传播参数反演方法与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宗祥 曹保锋 +8 位作者 李鹏 李欣 张雄 魏雍力 王元 王丽华 张天池 李晓 李小强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12,共14页
使用多星联合到达时间法定时定位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s)的关键在于精确反演传播参数,并矫正电离层色散效应引起的传播时延.经典的参数反演方法存在抗干扰能力差、拟合结果对初值依赖性强以及无法解析电波双折射信号等问... 使用多星联合到达时间法定时定位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s)的关键在于精确反演传播参数,并矫正电离层色散效应引起的传播时延.经典的参数反演方法存在抗干扰能力差、拟合结果对初值依赖性强以及无法解析电波双折射信号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能应对上述不足的过电离层EMPs传播参数反演方法,计算倾斜总电子含量(SlantTotalElectron Content,STEC)和拍频,并确定信号矫正时延后的绝对到达时间.星载宽带电磁脉冲探测器(Wideband Electromagnetic Pulse Detector,WEMPD)轨道高度约500 km、倾角97.5°,探测到478次地基电磁脉冲模拟器信号.观测结果与其他数据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当STEC大于10 TECU时,WEMPD反演拍频与固定高度地磁场模型预测结果基本吻合,平均相对误差16.81%;WEMPD反演垂直电子总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预测结果一致,平均偏差2.35 TECU;WEMPD反演VTEC与中国科学院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格网具有相同的电离层时变特征表征能力,二者偏差全年保持在10 TECU左右;WEMPD反演STEC高阶效应的显著性与不同时间电离层条件有关,清晨约为傍晚3倍;矫正高阶效应后,WEMPD的定时精度2.34μs,相比矫正前提升约20%.研究结果不仅能为过电离层EMPs传播时延矫正奠定基础,还可为区域电离层研究提供低轨道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磁脉冲探测器 电磁脉冲模拟器 电离层 倾斜电子总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降温服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星岚 罗玉玲 +3 位作者 刘雨婷 郑晓慧 郑挺 常素芹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提高人体热湿舒适度、避免高温热应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个体降温服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服装与人体热湿舒适性关系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主动降温服(液体降温服、气体降温服、热电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相变降温服、辐射降温服、导热... 为提高人体热湿舒适度、避免高温热应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个体降温服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服装与人体热湿舒适性关系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主动降温服(液体降温服、气体降温服、热电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相变降温服、辐射降温服、导热降温服)2类常见的个体降温服,汇总了各类个体降温服的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最后对未来个体降温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研究表明:人体、服装、服装微气候区及外环境均会影响人体舒适性;主动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各有优缺点,均缺少通用性;未来个体降温服评价方法发展可进一步完善人-服装-环境模拟系统,并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优化降温服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降温服 高温热应激 热湿舒适性 降温服种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散射激光雷达的蒙特卡罗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冰 胡淼 +7 位作者 李鹏 韩宁 金涛 欧军 周雪芳 杨国伟 卢旸 毕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155,共8页
利用半解析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侧向散射激光雷达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研究了多次散射条件下,大气气溶胶对激光雷达光束的侧向散射机制.通过对理论模型的仿真,得到了侧向散射光子的空间分布规律,获得了侧向散射光强和散射系数曲线.比... 利用半解析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侧向散射激光雷达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研究了多次散射条件下,大气气溶胶对激光雷达光束的侧向散射机制.通过对理论模型的仿真,得到了侧向散射光子的空间分布规律,获得了侧向散射光强和散射系数曲线.比对了能见度分别为5.7km,8.0km,10.2km的实验大气条件下仿真与实验获取的散射系数曲线,发现当模型中大气平均散射因子和非对称因子(μs,g)分别为(0.7,0.65),(0.45,0.45)和(0.2,0.35)时,仿真与实验的拟合优度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平均散射因子 非对称因子 大气光学 多次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4nm激光防护用克酮酸菁近红外吸收染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小兵 张守鑫 +3 位作者 杨博 王春宇 丁松涛 王安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235-3238,共4页
通过对目前激光防护技术实现手段的分析,针对目前1064nm激光防护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研制新型1064nm激光防护染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克酮酸菁近红外吸收染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强调了作为1064nm激光防护染料必须具备... 通过对目前激光防护技术实现手段的分析,针对目前1064nm激光防护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研制新型1064nm激光防护染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克酮酸菁近红外吸收染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强调了作为1064nm激光防护染料必须具备的技术特征。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宜采用克酮酸和相对稳定的生色团作为构筑1064nm激光防护染料的基本骨架单元,并通过对分子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理论计算分析,积极开展1064nm新型近红外激光防护染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等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4nm激光防护 近红外吸收染料 克酮酸菁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YVO_4/Nd∶GdVO_4组合晶体的双波长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宁 胡淼 +7 位作者 李鹏 金涛 冯冰 欧军 周雪芳 杨国伟 卢旸 毕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5,共6页
设计了基于Nd∶YVO_4/Nd∶GdVO_4组合晶体的双波长激光器,研究了双波长激光器的热效应以及双波长信号的频率差调谐特性.实验中固定抽运功率,调节组合晶体的温控温度从5℃上升到40℃,测得双波长信号的频率差从351.11GHz下降到316.14GHz,... 设计了基于Nd∶YVO_4/Nd∶GdVO_4组合晶体的双波长激光器,研究了双波长激光器的热效应以及双波长信号的频率差调谐特性.实验中固定抽运功率,调节组合晶体的温控温度从5℃上升到40℃,测得双波长信号的频率差从351.11GHz下降到316.14GHz,频率差与温控温度呈负线性关系,斜率为-0.95GHz/℃.对于实验结果,从掺钕晶体发射谱的温度漂移特性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激光波长漂移由晶体发射谱随温度的漂移引起,双波长信号的频率差变化则由不同晶体的温度漂移速率不同引起;分析结果与双波长激光器频率差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激光器 抽运 外差拍频 激光调谐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的合成及在化学防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川 原博 +2 位作者 张守鑫 杨小兵 钟近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14-4622,共9页
UiO-66除了具备其他MOFs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孔道易调、易功能化等特点外,与大多数MOFs材料不同,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水性能,使其在吸附及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UiO-66的... UiO-66除了具备其他MOFs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孔道易调、易功能化等特点外,与大多数MOFs材料不同,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水性能,使其在吸附及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UiO-66的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溶剂热法、机械研磨法、微波辅助法、持续流法及干胶转化法,同时指出干胶转化法产品收率高,纯化、活化过程简单且不产生有机废液,是UiO-66合成及未来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同时综述了改性UiO-66材料近年来在有毒工业化学品吸附及化学战剂催化降解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负载UiO-66在化学防护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UiO-66 吸附 催化 有毒工业化学品 化学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巯基甲苯衍生化法结合SPME/GC-MS技术分析尿样中超痕量氯乙烯基胂酸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姬娜 刘石磊 +2 位作者 杨旸 梁龙辉 刘景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9-1004,共6页
选取氯乙烯基胂酸(CVAOA)为生物标志物,建立了路易氏剂染毒尿样中超痕量CVAOA的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CVAOA的巯基化衍生方法,选取3,4-二巯基甲苯(DMT)作为衍生试剂,CVAOA与DMT的用量摩尔比为1∶1 000,常温衍生5 min,可达到最... 选取氯乙烯基胂酸(CVAOA)为生物标志物,建立了路易氏剂染毒尿样中超痕量CVAOA的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CVAOA的巯基化衍生方法,选取3,4-二巯基甲苯(DMT)作为衍生试剂,CVAOA与DMT的用量摩尔比为1∶1 000,常温衍生5 min,可达到最高的衍生效率;之后在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下富集纯化衍生产物CVAOA-DMT;使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GC-MS/SI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在50.0 pg/m L^5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2=0.998 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检出限可达7.6 pg/m L,定量下限为23 pg/m L。对低、中、高3种浓度的路易氏剂染毒尿样进行检测,回收率为97.6%~105%,RSD为4.4%~7.1%。该方法分析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普及性,可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基胂酸 路易氏剂 尿样 超痕量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