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航大学多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于剑 韩雁 梁志星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72,105,106,共11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如何选择评价主体且保证评价行为客观公正;二是如何制定评价指标且保证评价指标科学有效;三是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方法且保证方法合理可行;四是如何验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且将结果全...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如何选择评价主体且保证评价行为客观公正;二是如何制定评价指标且保证评价指标科学有效;三是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方法且保证方法合理可行;四是如何验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且将结果全面应用;五是如何提高评价效果以及评价目标的达成度。中国民航大学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多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参与,建立了同行教师、管理人员及督导专家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机制。根据评价主体特点设计多样化评价方法,包括即时评价、信息反馈、结课评价、毕业前评价、听课评价、督导评价及巡课评价七种。根据课程分类设计多维化评价指标,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理论含实验课、体育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八类,根据课程性质分别选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学习收获、课堂管理、教师行为、教师状态及学生状态九个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校负责制定总体评价框架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等工作,各学院依据本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负责制定评价实施细则。提高评价数据的可信度,设置四类数据清洗原则,持续对非教学因素与评教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评估非教学因素对评教结果差异性的影响。强化评价结果分级应用,实施评价结果分级制度和相对排名制度,排名次序及等级与教师的各类激励相互关联。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较为显著,达到了学校预期改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多维课堂 课堂教学 质量评价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设置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静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6-57,共2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应增加语言、文学和文化通识课程的设置,增加语言、文学和跨学科文化等选修课程的开设,重塑英语专业特色,打破就业局限,培养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航大学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语言 文学 文化通识课程 跨学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路径——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
3
作者 徐楠 宋庆功 党亚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4-157,共4页
文章结合参加行业性科研课题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体会,分析以运行经营为主体的行业发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需求与特点,总结行业高校科研过程中学科化知识服务实践内容,提出行业高校图书馆渗透科研过程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可实现路径建议。
关键词 学科化知识服务 行业高校图书馆 服务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中国民航脱碳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利军 徐森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为实现民航业长期脱碳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考虑供需关系、技术应用、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的中国民航脱碳系统动力学(SD)模型,剖析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要素间协同作用关系,对民航业减排路径的实施效果和减排成本进行情景模拟和探讨。结果表明... 为实现民航业长期脱碳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考虑供需关系、技术应用、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的中国民航脱碳系统动力学(SD)模型,剖析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要素间协同作用关系,对民航业减排路径的实施效果和减排成本进行情景模拟和探讨。结果表明:行业实施节能技术进步、替代燃料应用、新动力能源推广、碳抵消机制和高铁替代等单一政策模拟方案无法实现行业的碳中和式长期发展目标。多种措施的组合政策为行业脱碳发展提供最优的综合脱碳方案。未来行业应在短期内积极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规模化应用,中期加大对于氢能、电能、混合动力飞机的研发引进,积极采用高铁替代等综合交通方式,长期持续改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推动民航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研究结果可为民航部门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制定参考,助力行业深度脱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航 系统动力学(SD)模型 多情景模拟 脱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绍英 申彤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当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效的混合式教学?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落实课程育人?对此,可以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是... 当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效的混合式教学?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落实课程育人?对此,可以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是混合式教学中注重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的创设;二是设定以德育为先、以知识为基、以能力为重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职业认同感,发展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建设三个课堂,增加学习机会;四是搭建智慧教学环境,课程思政一体贯通线上线下教学;五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明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三个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失败心态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牛宏伟 郝嘉佳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探讨中国大学生失败心态的结构,编制大学生失败心态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发展出量表的初始条目,依次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n=699)、验证性因素分析(n=684)等确定量表的信效度。然后通过考察大学... 探讨中国大学生失败心态的结构,编制大学生失败心态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发展出量表的初始条目,依次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n=699)、验证性因素分析(n=684)等确定量表的信效度。然后通过考察大学生失败心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再次验证量表效度(n=2922)。结果发现: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含消极失败心态和积极失败心态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失败心态两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和一般心理问题均显著相关。该量表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失败心态水平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失败心态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利军 刘鑫 +3 位作者 吕继兴 杨晓军 由长江 陈学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1,共13页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兼具环境保护、能源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三重价值属性,是国际上航空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我国SAF产业起步偏晚、自主技术欠缺、商业模式不成熟,正处于工业示范向商业化应用转变的关键期,因而探讨SAF产业自主可控发展...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兼具环境保护、能源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三重价值属性,是国际上航空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我国SAF产业起步偏晚、自主技术欠缺、商业模式不成熟,正处于工业示范向商业化应用转变的关键期,因而探讨SAF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对解决民航业绿色发展“瓶颈”意义重大。本文识别了SAF产业的发展要素及其内在关联,阐明了SAF产业的环境价值、能源价值、经济价值;从政策扶持情况、技术研发进展两方面梳理了国际SAF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总结我国SAF产业的规模及模式、技术与成本、政策机制的基础上,厘清了SAF产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应用规划,提出了发布行业监管框架、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加强技术创新、探索商业新模式等发展建议。相关研究可为我国民航业“双碳”目标的落地实施,SAF产业规划、技术研发、商业化应用等提供参考,更好促进SAF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航空燃料 HEFA路线 FT路线 PtL路线 产业政策 认证认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机视觉传感器避障方法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家亮 董楷 +2 位作者 顾兆军 陈辉 韩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9,共20页
无人机自主飞行避障技术是无人机安全飞行和应用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技术,也是当前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应用,以及事件相机等视觉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机自主飞行避障... 无人机自主飞行避障技术是无人机安全飞行和应用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技术,也是当前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应用,以及事件相机等视觉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机自主飞行避障方法取得一定的进步,但目前有些研究方法在复杂场景下仍存在很大的挑战以及存在一些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精准性、实时性以及算法鲁棒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首先介绍无人机避障的相关概念及问题难点;然后将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避障算法根据采用的硬件及技术手段,具体划分为传统避障方法、基于深度学习避障方法、基于处理事件流的避障方法、基于传感器融合避障方法,和基于视觉避障的决策层避障方法,并分别介绍每类避障方法相关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以及分析各类避障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现有无人机避障算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避障传感器 计算机视觉 事件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轮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SPH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靖 黄钰岱 +2 位作者 李琪 李岳 戴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H模型得到的临界滑水速度与CEL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5%;舰首波、侧向羽流等流体特征更为明显立体;平均运算效率较CEL模型提高36.5%。利用SPH模型分析可得,道面支撑力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平缓下降再急速下降的趋势,水膜厚度为3~13 mm时,急速下降段所在轮胎速度区间为170~260 km/h,基本处于A320飞机的着陆滑跑速度范围内,应增强对飞机滑水事故风险的防范;位移阻力随着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轮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提出利用位移阻力最大值确定临界滑水速度的方法;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近临界滑水速度时达到最大值;舰首波最大溅水高度低于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且随轮胎速度增加而降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舰首波接近消失,2种溅水特征的最大溅水高度值均低于A320飞机发动机的最小离地高度0.680 m,不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轮胎-道面相互作用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 临界滑水速度 道面支撑力 位移阻力 溅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发展特殊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龙卫球 王锡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6,共14页
低空经济在当下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但传统民商法和经济法不足以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应当进行特殊创新。低空经济特殊的法治保障重点在于,如何为具有全新潜能的低空经济提供产业创新和竞争空间,激发低空经济活力,保障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在当下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但传统民商法和经济法不足以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应当进行特殊创新。低空经济特殊的法治保障重点在于,如何为具有全新潜能的低空经济提供产业创新和竞争空间,激发低空经济活力,保障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立足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需求,至少应在以下方面做好制度保障:首先,低空空域是低空活动的物理空间,在制度层面应理顺低空开放和使用的法律逻辑。其次,低空经济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与传统民航经济比较,存在较大的安全差异性,有必要重塑低空安全观。再次,低空经济结构关系繁杂、内涵丰富,应该建立和完善能够适应此种特点的,面向多主体、多环节和具体应用场景的统分监管体系。最后,低空经济本质上是与特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相关的资源经济,涉及的法益和利益关系复杂,需要通过公私法协力,整合规制资源,激发低空经济活力,促进低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低空经济发展涉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中空地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极为敏感,有必要建立协调机制,这也是保障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空域 安全保障 “统—分”监管 空地权利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电场算法的城市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路径规划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光才 金松鹏 +1 位作者 李章萍 刘百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器自身特性及环境限制,构建了多约束条件的载人eVTOL路径规划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人工电场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IAEFA),在传统人工电场算法(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AEFA)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库伦参数,并在库伦常数的计算中引入递减系数,以此进行仿真求解。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改进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求解效果更优,相较传统粒子群算法和人工电场法,航程更短,高度变化更小且运行更为安全。最后,根据对照实验确定递减系数的取值,当递减系数取值为1.5时,改进算法的求解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路径规划 改进人工电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时保证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磊 王琦 +1 位作者 陈曦 刘嘉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3-1015,共13页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它们自身具有的难解释、难认证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而运行时保证(RTA)技术通过监控系统状态实现了功能之间的切换,化“复杂”为“简单”,初步解决了一些复...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它们自身具有的难解释、难认证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而运行时保证(RTA)技术通过监控系统状态实现了功能之间的切换,化“复杂”为“简单”,初步解决了一些复杂系统行为难预测、难解释、不安全、非预期结果的问题,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RT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了解最新的RTA技术研究动态、发展趋势提供参考。首先,回顾RTA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在描述RTA的基本原理架构以及切换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RTA在智能航空、无人机(UAV)、智能航天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及信息物理系统(CPS)和安全强化学习上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最后,对RTA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时保证 复杂功能 切换逻辑 替换认证 智能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与气体燃爆危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娟 牛江昊 +3 位作者 魏陟珣 胡佳宁 包防卫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2,共18页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究现状,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和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3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方面,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过程,分析了热失控冲击特征参数测定方法,总结了热射流演变机制及射流火焰的模拟仿真与实验方法;针对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对比国内外气体爆炸极限测试标准,总结了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原位检测爆炸极限的创新方法;在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方面,介绍了老化锂离子电池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爆炸危险性参数指标。提出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先进诊断技术、增强电解质稳定性、多尺度建模、先进抑制技术以及建立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技术法规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气体燃爆 爆炸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兆军 叶经纬 +2 位作者 刘春波 张智凯 王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97,共10页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对已知异常样本采用k均值聚类,采用核主成分分析计算无标签样本的重构误差;运用重构误差和异常样本相似分计算出样本的综合异常分,作为其伪标签;依据伪标签计算LightGBM分类器的样本权重,训练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参数试验探究了训练集样本比例变化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HDFS和BGL这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伪标签的准确性,相较于DeepLog、LogAnomaly、LogCluster、PCA和PLELog等已有模型,精确率和F 1分数均有提升.与传统的ADOA异常检测方法相比,该模型F 1分数在2类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084和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日志 日志异常检测 组异常 局部异常 半监督 重构误差 核主成分分析 伪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多类型机场航班过站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 王伟倩 曹卫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0,F0003,共9页
为更精确地预测航班过站时间,将全国机场按照规模差异及不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客流量差异和天气差异对航班过站时间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基于各类机场航班数据,构建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模型对航班过站时间分类预测。... 为更精确地预测航班过站时间,将全国机场按照规模差异及不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客流量差异和天气差异对航班过站时间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基于各类机场航班数据,构建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模型对航班过站时间分类预测。引入自适应鲁棒损失函数(adaptive robust loss function,ARLF)改进LightGBM模型损失函数,降低航班数据中存在离群值的影响;通过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改进后的LightGB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形成混合LightGBM模型。采用全国2019年全年航班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机场 航班过站时间预测 客流量差异 天气差异 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模型 自适应鲁棒损失函数 离群值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管不正常事件风险信息抽取与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洁宁 王帅翔 孙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4-1454,共11页
目前,空管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积累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挖掘空管不正常事件中潜藏的风险,研究利用收集的四千余条空管站不正常事件数据和自构建的4836个空管领域专业术语词,提出了一个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 目前,空管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积累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挖掘空管不正常事件中潜藏的风险,研究利用收集的四千余条空管站不正常事件数据和自构建的4836个空管领域专业术语词,提出了一个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抽取的双向编码器表征法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ERT-BiLSTM)。该模型通过对不正常事件文本进行信息抽取,过滤其中无用信息,并将双向编码器表征法(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模型输出的特征向量序列作为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输入序列,以对空管不正常事件文本风险识别任务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风险识别试验中,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抽取的BERT-BiLSTM模型相比于通用领域的BERT模型,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了3百分点。可以看出该模型有效提升了空管安全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有效识别空管部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可以为空管安全领域信息挖掘相关任务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双向编码器表征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空管不正常事件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循环老化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娟 魏陟珣 +2 位作者 牛江昊 闫晓亮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峰值温度和热失控超压及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压力及温度为关键参数,探讨低温(-10℃)循环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危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常温循环老化锂离子电池较新电池热失控时间明显提前和电池安全阀开启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明显增长,分别为559.86和122.56 s,且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升高30.95%,气体爆炸压力降低至258.6 kPa;低温环境因素则会使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热失控时间提前至412.38 s,安全阀打开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缩短至56.66 s,并使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降低20.49%,爆炸压力高达319.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循环老化 航空锂离子电池 爆炸极限 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FA-FT路线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碳减排潜力与减排成本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利军 刘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2-1742,共11页
预测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的减排潜力与成本对推动SAF行业的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基于国际可比和自主可控原则,构建脂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处理(hydroprocessed esters and fatty acids,... 预测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的减排潜力与成本对推动SAF行业的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基于国际可比和自主可控原则,构建脂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处理(hydroprocessed esters and fatty acids,HEFA)和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FT)两条技术路径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模型,预测2025—2060年中国民航SAF的减排量和减排成本。结果表明:适合在2025—2030年阶段部署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的HEFA路线相比于传统航空煤油减少的碳排放量、减排贡献、减排成本分别为61.3 kgCO_(2e)/GJ、84.4%、0~1025.9 CNY/tCO_(2e)。在2030—2060年主要发展的FT路线中:以城市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路线其减少的碳排放量最大,为68.4 kgCO_(2e)/GJ;以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减排成本低于以林业废弃物为原料。鉴于中国国情,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FT路线由于其丰富的原材料及较低的减排成本,更适宜在2030年以后作为主要SAF生产技术路线进行发展。同时预计2060年中国民航SAF减排量大体在17177~19819万t。2025—2060年,可能情景下累计碳减排成本分别达到11063~45828亿元,边际碳减排成本为220~697 CNY/t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航空燃料 减排成本 减排潜力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丽霞 史镜琛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因果图提取、因果图与非因果图解耦、后门路径调整策略和因果关联图生成过程,构建用于训练GNN模型的因果关联图。其次,使用与目标因果关联图在相同数据分布下的影子因果关联图构建影子GNN模型,模拟目标GNN模型的预测行为。最后,使用影子GNN模型的后验概率构建攻击数据集以训练攻击模型,根据目标GNN模型对目标节点的后验概率输出推断其是否属于目标GNN模型的训练数据。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2种攻击模式下面对不同架构的GNN模型进行攻击时,攻击准确率最高为92.6%,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攻击方法,可有效地实施成员推理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成员推理攻击 模型校准 因果推断 隐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环境下橡胶粉掺入对水泥砂浆的抗冻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张新宇 +1 位作者 李婷婷 朱楠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研究掺入橡胶粉的水泥砂浆作为高寒地区破损道面修复材料时,其抗冻性能否适配我国高寒地区机场对破损道面修补材料的要求。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橡胶粉水泥砂浆中橡胶粉目数和掺量对抗冻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极... 研究掺入橡胶粉的水泥砂浆作为高寒地区破损道面修复材料时,其抗冻性能否适配我国高寒地区机场对破损道面修补材料的要求。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橡胶粉水泥砂浆中橡胶粉目数和掺量对抗冻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确定其影响效果,通过SEM和XRD从微观角度揭示橡胶粉在水泥砂浆水化过程中对其微观结构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粉水泥砂浆中目数和掺量均对抗冻性能及抗压强度有显著性影响,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不显著;确定当橡胶粉目数为30目,掺量为50%时其抗冻性能最优;SEM形貌像显示橡胶粉掺入可阻断微裂缝发展,XRD结果显示30目橡胶粉更能保证橡胶粉水泥砂浆的水化反应高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环境 橡胶粉水泥砂浆 抗冻性能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