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地震作用方向的危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海军 赵建军 巨能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3,共5页
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中,地震作用方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解决目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仅把地震作用方向假定为水平向的问题,借助函数极值理论建立了地震最危险作用方向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利用该公式研究了某... 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中,地震作用方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解决目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仅把地震作用方向假定为水平向的问题,借助函数极值理论建立了地震最危险作用方向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利用该公式研究了某公路隧道出口不同类型危岩的最危险地震作用方向,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最危险作用方向在347.4°~359.8°,与水平面夹角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减小,并且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0.4g,地震最危险作用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在0°~30°,此时危岩体可能产生抛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地震最危险作用方向 圆形分布 拟静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力作用方向的危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海军 赵建军 +2 位作者 祝正南 许文桓 黄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中,地震力作用方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解决目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仅把地震力作用方向假定为水平向的问题,借助函数极值理论提出了地震力最危险的作用方向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圆形分布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公式研究了... 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中,地震力作用方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解决目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仅把地震力作用方向假定为水平向的问题,借助函数极值理论提出了地震力最危险的作用方向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圆形分布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公式研究了四川某公路隧道出口段不同类型危岩的最危险地震力作用方向,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力最危险作用方向在347.4~359.8°,与水平面夹角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减小,并且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0.4g,地震力最危险作用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在0~30°,此时危岩体可能产生抛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地震力最危险作用方向 圆形分布 拟静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土壤水储量模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坤霞 闫泽云 +4 位作者 李梦楠 李占斌 李鹏 赵阳 贾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目的]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流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为准确模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植被建设的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ABCD水文模型,采用EFAST... [目的]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流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为准确模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植被建设的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ABCD水文模型,采用EFAST法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构建常参数和时变参数模型,比较不同参数模型的径流深和土壤水储量模拟精度,探讨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对渭河流域土壤水储量变化的影响,明确土壤水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土壤水层补给地下水的比例参数c最为敏感,地下水储放系数d、流域实际蒸散发量与土壤蓄水量之和的上限参数b次之,表征土壤完全饱和前径流的倾向性参数a最不敏感;与ABCD常参数模型相比,时变参数模型将率定期径流深模拟结果的NSE、KGE、R^(2)分别提高19%,10%,19%,验证期的NSE、KGE、R^(2)分别提高7%,7%,9%,时变参数模型显著改善径流深模拟效果;基于时变参数模型模拟的渭河流域土壤水储量与ERA5-Land 0—100 cm土层土壤水储量的相关关系最强,二者的变化过程基本相同;不同影响因素对渭河流域土壤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潜在蒸散发>降水>NDVI。[结论]研究成果为该地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土壤水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ABCD水文模型 时变参数 土壤水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率指标的中压架空馈线分段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彭卉 张静 +2 位作者 吴延琳 孙明刚 王主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4-190,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可靠率指标的单馈线和多馈线系统架空线最小分段数模型和算法;提出一种有效改善架空线可靠率指标的最大有效分段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得到单馈线和多馈线系统可靠率估算简化模型,经计算分析得到对于不同线路长度的单馈线最... 提出一种基于可靠率指标的单馈线和多馈线系统架空线最小分段数模型和算法;提出一种有效改善架空线可靠率指标的最大有效分段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得到单馈线和多馈线系统可靠率估算简化模型,经计算分析得到对于不同线路长度的单馈线最大有效分段数和最小分段数。研究表明,对于长度在1~15 km的线路,辐射形线路最大有效分段数为3~5,明显低于有联络线路5~15的最大有效分段数;对于多馈线系统,各线路最小分段不仅与自身长度有关,还与本线路用户数以及其他线路长度和用户数密切相关;现有相关技术导则中推荐的3分段或不大于5分段的技术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配电网可靠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馈线 优化分段 可靠率指标 最小分段数 最大有效分段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海军 赵建军 巨能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9-294,共6页
以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地质过程分析为基础,假定岩体倾倒破坏过程中始终处于力平衡状态以及层面上下缘存在着阻止剪切错动破坏的层间阻力,岩体中某一点应力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可以简化为垂直的自重应力和水平的侧应力,将倾倒破坏岩体的力学... 以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地质过程分析为基础,假定岩体倾倒破坏过程中始终处于力平衡状态以及层面上下缘存在着阻止剪切错动破坏的层间阻力,岩体中某一点应力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可以简化为垂直的自重应力和水平的侧应力,将倾倒破坏岩体的力学过程概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并基于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推导出岩体倾倒折断破坏深度的临界公式。实例计算及讨论表明,倾倒破坏临界深度理论适用范围广,并且考虑了边坡水平应力,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破坏特征。另外,边坡坡角、岩层倾角及厚度对岩体倾倒破坏深度影响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层面倾角50°~70°时边坡最易发生倾倒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倾倒破坏 平面应变 折断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SIR界面炭颗粒对放电光的影响
6
作者 陈新岗 张超峰 +1 位作者 古亮 陈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XLPE-SIR复合界面放电光现象,在运行中早已被发现,复合界面上因放电产生的炭颗粒是形成界面局部强电场,是造成电缆接头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复合界面的试样,并在复合界面上加交变电场,模拟复合界面在交变电场下的运行情况.并采... XLPE-SIR复合界面放电光现象,在运行中早已被发现,复合界面上因放电产生的炭颗粒是形成界面局部强电场,是造成电缆接头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复合界面的试样,并在复合界面上加交变电场,模拟复合界面在交变电场下的运行情况.并采集复合界面上的放电光图片、放电电流信号以及炭颗粒图片,分析比较放电光、放电电流和炭化颗粒在界面击穿的整个过程中的变化的相关性,根据界面上放电光、放电电流和炭化颗粒分布的特点,间接的判断界面绝缘性能的劣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放电光 放电电流 炭化颗粒 复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纯择 阳军生 +1 位作者 牟友滔 王树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给地表沉降的计算带来较大困难,而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建立各个影响因素与地表沉降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能得到较准确的地表沉降值,采用Miscrosoft Visual C#和Matlab编制了BP神经网络预测软件。结...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给地表沉降的计算带来较大困难,而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建立各个影响因素与地表沉降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能得到较准确的地表沉降值,采用Miscrosoft Visual C#和Matlab编制了BP神经网络预测软件。结合盾构施工过程中影响地表沉降的地层几何条件、地层参数以及施工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南昌地铁工程的上软下硬地层中,同时考虑了该地层掌子面泥质粉砂岩所占的比例,并对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沉降值较一致,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类似的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 地表沉降预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洪波 訾建章 +2 位作者 杜代华 操晓岚 郑飞扬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1-103,共3页
输变电工程的投资既具有盈利性目的,又具有社会公益性特性,做好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可以为后续电网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和积累经验,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因而... 输变电工程的投资既具有盈利性目的,又具有社会公益性特性,做好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可以为后续电网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和积累经验,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因而利用目前比较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根据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建立了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应用。实证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评价输变电工程项目运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模糊综合评价 项目后评价 运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绝缘地线雷电流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汤涛 向城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对于重覆冰区域的输电线路来说,地线覆冰会严重威胁到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绝缘地线直流融冰的方式是解决架空地线覆冰问题的方法之一。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时,直流融冰采用的绝缘地线与杆塔之间的雷电流分布情况决定了杆塔的塔顶电... 对于重覆冰区域的输电线路来说,地线覆冰会严重威胁到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绝缘地线直流融冰的方式是解决架空地线覆冰问题的方法之一。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时,直流融冰采用的绝缘地线与杆塔之间的雷电流分布情况决定了杆塔的塔顶电位,影响着杆塔的耐雷水平与线路防雷接地的保护。利用电磁暂态软件EMTP,对杆塔和绝缘地线中的雷电流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500 kV输电线路中,雷电流主要通过杆塔流人大地,雷电流的幅值、杆塔档距、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线结构、直径以及地线接地方式等对绝缘地线和杆塔分流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为绝缘地线分流系数和杆塔分流系数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有利于指导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绝缘地线 雷电流分布 EMTP 分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方程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算法
10
作者 华媛媛 陈蕾 《海洋测绘》 2012年第5期4-6,28,共4页
研究了单频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算法,包括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回归方程及卡尔曼滤波用于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探讨卡尔曼滤波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给出了状态转移矩阵及系统噪声矩阵。通过算例验证了在1s采样率的情况下,定位达到了分米级的... 研究了单频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算法,包括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回归方程及卡尔曼滤波用于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探讨卡尔曼滤波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给出了状态转移矩阵及系统噪声矩阵。通过算例验证了在1s采样率的情况下,定位达到了分米级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星历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