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和施肥对‘新林1号’杨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潇 王汉时 +4 位作者 王宏星 蒋路平 庞忠义 彭彦辉 赵曦阳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共11页
探究滴灌水肥耦合对‘新林1号’杨(Populus cathayana×canadansis‘Xinlin1’)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选出促进‘新林1号’杨生长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以10年生‘新林1号’杨为研究对象,设置-20 k Pa(I_(20))、-33 k Pa(I_(... 探究滴灌水肥耦合对‘新林1号’杨(Populus cathayana×canadansis‘Xinlin1’)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选出促进‘新林1号’杨生长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以10年生‘新林1号’杨为研究对象,设置-20 k Pa(I_(20))、-33 k Pa(I_(33))、-45 k Pa(I_(45))、未灌溉(I_0)4个灌溉水平和尿素500 g·株^(-1)(N_(1))、尿素1000 g·株^(-1)(N_(2))、尿素1500 g·株^(-1)(N_(3))、复合肥500 g·株^(-1)(F_(1))、复合肥1000 g·株^(-1)(F_(2))、复合肥1500 g·株^(-1)(F_(3))、对照(CK)7个施肥水平,测定‘新林1号’杨树高、胸径及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灌溉和施肥显著增加了胸径、树高和材积年增量。I_(20)灌溉处理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年增量最高,比未灌溉分别提高了18.6%、40.6%、60.6%。F_2施肥处理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年增量最大,分别达到了2.47 cm、2.09 m、0.097 m^(3),比未施肥分别提高了8.3%、7.8%、15.3%。其中I_(20)F_(2)处理‘新林1号’杨生长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灌溉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其中I_(20)F_(2)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面积最高。(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林1号’杨胸径、树高和材积年增长量与叶片生理指标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摩尔分数呈负相关。灌溉和施肥显著改变了叶片生理特性,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促进了‘新林1号’杨的生长。I_(20)F_(2)处理下,生理指标和净光合速率最高,林木生长达到了最佳水平。因此,保持水分充足(灌溉阈值为-20 k Pa)及施复合肥(1000 g·株^(-1))处理是改善‘新林1号’杨光合生理特征,促进林木生长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施肥 灌溉 生长性状 生理特征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新民地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87-88,共2页
根据2015年和2016年杨树生长季的调查,依据发生的数量和危害程度,提出了危害杨树主要7种蛀干害虫。分析了辽宁新民地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杨树经营,有效的防治杨树蛀干害虫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辽宁新民地区 杨树蛀干害虫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林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3
作者 徐毅 李翔宇 +2 位作者 殷春红 张玉峰 李冬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7期94-97,共4页
近些年,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得到迅猛发展。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林场地处辽东地区,生境条件优越,蕴藏着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通过调查发现,有药用植物资源154种,以草本为主,根茎和全株为主要入药器官。因人工栽培品种单一,造成... 近些年,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得到迅猛发展。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林场地处辽东地区,生境条件优越,蕴藏着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通过调查发现,有药用植物资源154种,以草本为主,根茎和全株为主要入药器官。因人工栽培品种单一,造成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为此提出野生药物资源保护建议,旨在促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林场 野生药用植物 特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新林1号’杨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尹鹏 沈佳佳 +7 位作者 韩璐 杜佳宇 彭彦辉 庞忠义 李开隆 曲冠证 赵曦阳 王薇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新林1号’杨是辽宁东北沙地主栽杨树品种,其生长快、木材材性优良,但对水分要求较高,尤其在苗期,干旱直接影响其造林成活率。为探讨其苗期抗旱性以及提高林业生产的适应性,以1年生‘新林1号’杨扦插苗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 ‘新林1号’杨是辽宁东北沙地主栽杨树品种,其生长快、木材材性优良,但对水分要求较高,尤其在苗期,干旱直接影响其造林成活率。为探讨其苗期抗旱性以及提高林业生产的适应性,以1年生‘新林1号’杨扦插苗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处理方法,设置3种PEG胁迫处理(轻度干旱100 g·L^(-1)、中度干旱200 g·L^(-1)和重度干旱300 g·L^(-1))和1个对照(浇水),研究干旱胁迫对‘新林1号’杨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干旱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均值分析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轻度、中度和重度处理下,‘新林1号’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细胞毒性物质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28%~61.64%,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77~0.933,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外,其他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和重复力均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生理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生长与生理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弱。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处理对‘新林1号’杨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仍在其自身的承受范围内,‘新林1号’杨对轻度、中度和重度PEG干旱胁迫处理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1号’杨 扦插幼苗 PEG-6000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的林龄差异
5
作者 刘相荣 孙启武 +3 位作者 厚凌宇 庞忠义 张琰琳 丁昌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6,共12页
【目的】探究杨树人工林林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的影响,为杨树人工林的地力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新民市2、4、7、10和14年生欧美杨I-214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 【目的】探究杨树人工林林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的影响,为杨树人工林的地力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新民市2、4、7、10和14年生欧美杨I-214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林龄I-214杨人工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土壤有机碳、硝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均随林龄增长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土壤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几乎不受林龄影响。土壤细菌香农指数随林龄增长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林龄2年时最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密度、pH和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表明,具有碳和氮转化功能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随林龄增长而增大,且土壤细菌香农指数、碳转化功能群落相对丰度以及土壤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养分含量均在林龄10年时开始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结论】松辽平原区I-214杨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较真菌群落更易受林龄影响,林龄10年时为关键转折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碳转化功能群相对丰度以及部分养分含量下降,需考虑采取适宜经营措施,以维持土壤肥力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I-214杨 人工林 林龄 土壤微生物群落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材性变异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海洋 庞忠义 +7 位作者 殷春红 丁昌俊 王福森 张金旺 金培林 付志祥 曲冠证 赵曦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2,155,共10页
研究杨树不同无性系生长与材性变异,选择适应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无性系。以不同地区获得的100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于沈阳市新民地区开展无性系立地对比试验,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在... 研究杨树不同无性系生长与材性变异,选择适应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无性系。以不同地区获得的100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于沈阳市新民地区开展无性系立地对比试验,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45%~39.48%,重复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7021~0.991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的各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111<r<0.911),说明幼龄期杨树无性系生长对后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生长与木材性状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表明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间相关性较弱,应该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分开评价。以10%的入选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杨树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无性系白林2、93-8-18、DM-9-18、CL-3、MD-102、DX-08-01、9216、03-08-08、10-01-74、04-11-31作为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入选,入选无性系3年生树高平均值可达8.41 m,胸径平均值可达10.26 cm。树高、胸径、地径、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86%、24.48%、19.14%、19.12%。以木材性状为评价指标,初选无性系林优4、04-11-31、林优16、阜蒙小青、MCL-22、中辽1号、林优11、中雄4、白林2、CL-20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0.03%~8.91%。研究中各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筛选的无性系对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综合评价过程中无性系白林2均作为优良无性系被筛选,因此初步认定该无性系可作为生长较快且材性较好的优良无性系在当地进行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生长性状 木材性状 遗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种源家系幼龄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芦贤博 徐连峰 +6 位作者 庞忠义 刘继锋 温宝阳 裴晓娜 赵岭 王学刚 赵曦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0,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 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 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4.049%~41.519%和8.754%~23.873%;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84~0.797和0.110~0.8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尖削度与分枝角、尖削度与侧枝数以及通直度与冠幅之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以20%的入选率,每个性状均筛选出6个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3.26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性状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初步选出1个优良种源(万人欢)与3个优良家系(WRH3、WRH5、QTH2)及10个优良单株,入选种源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及冠幅现实增益分别为3.109%、5.014%、2.193%、1.040%;入选家系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835%、5.410%、7.908%、6.069%,入选单株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6.74%、24.11%、23.91%和26.53%。[结论]胡桃楸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初步筛选的优良种源、亲本及家系和单株可以为胡桃楸良种选育与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半同胞家系 种源选择 家系选择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6种槭属植物种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影 于海洋 +4 位作者 庞忠义 张明 于海洋 张世凯 赵曦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619,共10页
槭属(Acer)植物种类多,分布广,集药用、观赏等经济价值于一体。为探析槭属种子的表型分化程度和遗传变异规律,本文对槭属6个树种的种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槭属种子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的种间变异... 槭属(Acer)植物种类多,分布广,集药用、观赏等经济价值于一体。为探析槭属种子的表型分化程度和遗传变异规律,本文对槭属6个树种的种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槭属种子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的种间变异系数为9.72%~42.30%,各性状遗传力均值为0.56~0.97;除翅宽与空壳率外,其他表型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6个槭属树种划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5.981%。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10%的入选率筛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千粒重性状的遗传增益均超过10%,筛选出的优良材料可为东北地区槭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属 种子性状 表型变异 遗传增益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安然 张明 +5 位作者 庞忠义 于海洋 于海洋 谢影 张世凯 赵曦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目的]阐明东北地区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三花槭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4个产地的三花槭繁殖体为材料,对其表型和活力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目的]阐明东北地区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三花槭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4个产地的三花槭繁殖体为材料,对其表型和活力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翅果长宽比(P=0.787)外,其它性状在产地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产地间三花槭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长与果实宽、翅果长、着生痕长、翅长和空壳率呈显著正相关(0.368≤r≤0.421),种子生活力与空壳率和翅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r=−0.897,r=−0.507)。三花槭繁殖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翅果长、翅果宽、果实厚度和翅长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0.556≤r≤−0.529),果实长、果实宽和千粒质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0.456≤r≤−0.380),空壳率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r=−0.549),种子生活力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516)。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产地和家系进行综合评价,P2产地综合评价值较高,果实长等现实增益为2.83%~22.08%。以20%的入选率,初选出6个优良家系,果实长等现实增益为1.13%~78.65%。[结论]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差异,主要受海拔和年均气温2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根据多性状综合评价初步选定P2产地和家系19、12、6、22、27、28为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花槭 果实性状 遗传变异 家系选择 产地选择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建东 吴永良 +3 位作者 宋立志 赵大根 于雷 梁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20-123,150,共5页
[目的]研究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方法]对比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与常规杨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CK)的育苗效果差异。[结果]应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可以延长苗木生长期7~10 d,有利于苗木生长初期的高生长与不... [目的]研究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方法]对比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与常规杨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CK)的育苗效果差异。[结果]应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育苗技术,可以延长苗木生长期7~10 d,有利于苗木生长初期的高生长与不定根的发育,在苗木生长前、中、后期,苗木高生长也显著高于对照,封顶后平均高生长和对照相比相差达8.7%~19.0%,同时可显著降低苗圃地内杂草覆盖率,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合格苗率,增加单位面积内育苗的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速生杨优质苗木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覆膜 滴灌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1号杨大垄双行覆膜育苗技术操作规范 被引量:4
11
作者 庞忠义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7期93-93,95,共2页
新林1号杨是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最新选育的优良品种,基于多年育苗经验,提出了新林1号杨大垄双行覆膜育苗技术操作规范。
关键词 大垄双行 新林1号杨 育苗技术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截干造林追施氮肥对地径和苗高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忠义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4期49-50,共2页
采用4个水平追施氮肥进行杨树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追施氮肥能够促进杨树截干苗生长,各处理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以50g·株^(-1)施用量效果最好,苗高达2.87m,地径达2.96cm。
关键词 杨树 截干造林 追施氮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2期89-90,共2页
杨树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育苗是一项创新技术,文章基于杨树科技示范园的生产研究,系统的总结了速生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育苗技术,为速生杨优质苗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杨树 大垄双行 地膜覆盖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1号速生杨优良特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45-46,共2页
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区域性栽培试验,分析了新林1号杨的生长量和抗寒性。结果表明:新林1号杨生长量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杨树品种,在材积生长量上与欧美108和欧美107属于相同显著水平,但抗寒能力上却优于欧美108和欧美107杨。新民以南平原地区... 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区域性栽培试验,分析了新林1号杨的生长量和抗寒性。结果表明:新林1号杨生长量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杨树品种,在材积生长量上与欧美108和欧美107属于相同显著水平,但抗寒能力上却优于欧美108和欧美107杨。新民以南平原地区可应用新林1号杨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1号 速生杨 优良特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刺嫩芽林下栽植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海利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7期84-85,共2页
林地复合经营不仅具有林地出租收入,也会增加幼林水分及营养。刺嫩芽栽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增加经济收入。食用刺嫩芽林下栽植是一个适宜推广的好项目,能够互利双赢。
关键词 农林间种 刺嫩芽栽植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6期95-96,共2页
文章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被害状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光肩星天牛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严格检疫、营林措施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途径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危害,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
关键词 杨树 蛀干害虫 光肩星天牛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高效培育技术概要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3期65-66,共2页
基于目前我国杨树栽培现状和国内外在杨树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若干方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了杨树栽培的新技术,以期为从事杨树经营和研究的学者参考。
关键词 杨树 高效培育 技术概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截干苗新植林地除草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忠义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64-65,共2页
利用5种除草剂进行了土壤封闭和鲜草灭草试验,以期筛选出除草效果较好的除草剂。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封闭使用50%乙草胺,比其他3种除草剂效果好,与对照相比减少杂草99.5%。在鲜草期使用25%高效盖草能除草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减少杂草98.9%... 利用5种除草剂进行了土壤封闭和鲜草灭草试验,以期筛选出除草效果较好的除草剂。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封闭使用50%乙草胺,比其他3种除草剂效果好,与对照相比减少杂草99.5%。在鲜草期使用25%高效盖草能除草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减少杂草98.9%,其次是10%精喹禾灵,比对照减少杂草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剂 截干苗 杨树 新植林地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光 《种子科技》 2019年第3期63-63,66,共2页
杨树属于速生乡土树种,要想确保杨树林的速生与丰产,就必须保证其培育的科学性。基于此,将速生杨树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其栽培技术和造林密度管理,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速生 杨树苗 栽培技术 造林密度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伐根嫁接及萌蘖更新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忠义 杨成超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为满足生产中快速成林、减少水土流失等实际需求,解决杨树低产林改造和防护林更新的技术问题,该文详细阐述了伐根嫁接、萌芽更新和根蘖更新的技术细节,介绍了杨树幼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杨树伐根嫁接及萌蘖更新技术。
关键词 杨树 伐根嫁接 萌芽更新 根蘖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