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抚顺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为害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黎明
赵军
田衍利
杨晓辉
-
机构
抚顺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抚顺县森林病虫害温道测报站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49-50,共2页
-
文摘
落叶松八齿小蠹属于次期害虫,即在伐倒木、生长衰弱本和枯死木上产卵、繁殖、 为害。由于抚顺地区2000~2001两年的严重干旱,造成大面积的落叶松林木被旱死,给落 叶松八齿小蠹的猖獗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控制其传播、蔓延和为害,我们紧密结合生 产实际,对该虫为害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
关键词
落叶松八齿小蠹
防治
为害规律
松虫病
-
Keywords
Ips subelongatus
damage
control measure
-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抚顺地区珍稀昆虫资源调查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徐成刚
赵光杰
顾晓非
徐红
黎微
-
机构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马圈子林场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1年第5期71-72,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双叉犀金龟和虎凤蝶是辽宁抚顺地区宝贵的昆虫资源,研究表明:双叉犀金龟是抚顺新纪录种,在本地区1年1代,以3龄幼虫在锯沫堆冻层下或朽木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左右开始活动取食,虎凤蝶在本地区1年1代,以蛹越冬。
-
关键词
珍稀昆虫
调查
辽宁抚顺
-
分类号
Q969.35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近代报刊中有关食用菌营养成分之研究报告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贾身茂
秦淼
刘桂娟
王瑞霞
-
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
出处
《食药用菌》
2021年第1期82-84,共3页
-
文摘
我国食用菌营养成分研究和报告,始见于1909年。在晚清食用菌文献中,严保诚撰写的"蕈"篇,首次提及松蕈、香蕈、白麦蕈和黑麦蕈4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数据未注明出处,可能是引自国外。民国时期研究和报告营养成分的食用菌有蘑菇、银耳、木耳、金耳、竹荪、香杏口蘑和茯苓等7种,其中银耳、木耳、金耳、竹荪和香杏口蘑等5种的数据是国人自己研究分析所得。最早报告蘑菇营养成分的是胡竟良1922年撰写的《蕈之栽培》篇,银耳营养成分首见于1932年胡泽撰写的《四川银耳之研究》篇。
-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食用菌
营养成分
-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发展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7
- 4
-
-
作者
于国斌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河北农机》
2021年第5期57-58,共2页
-
文摘
森林管理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其中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工作又是森林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以生态性和经济性为主要经营管理原则和理念。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对于林分生长环境的改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还可通过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丰富森林物种,促进森林生态发展;同时还可对我国的绿化事业做出相应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希望能为提升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森林抚育经营
技术发展与优化
策略研究
-
分类号
S7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秦淼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3期117-118,共2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物,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可以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对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基于此,介绍了国内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现状,探讨了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资源利用现状
发展对策
-
分类号
F30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林间控制效果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郝常华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
文摘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具有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为了调查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林间生物防治效果,该文以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作为生防材料,在沈阳市美国白蛾发生区进行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试验,对放蜂后有虫株率、网幕密度及不同寄主树种受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试验区7月份和9月份的有虫株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2.1%和40.0%,平均网幕密度分别比对照每株降低3.5网和5.4网;9月份有虫株率和网目密度均比7月份有所减少,说明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能够有效地防治美国白蛾,且连续2次放蜂效果更好;对于蒙古栎、刺槐、黄波罗等树种较多的林地,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美国白蛾虫害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胡晓娜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3期95-97,共3页
-
文摘
林业工程是一项涉及到苗木培育、移栽、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项环节的系统性工程,每一个环节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苗木的健康生长,降低苗木成活率以及林业工程的效率与效益。以林业工程中的苗木种植健康生长为切入点,全面探讨苗木种植过程中导致苗木死亡的因素,结合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核心技术,提出了措施和建议,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苗木种植
措施
-
分类号
S7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蝴蝶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顾晓非
徐成刚
黎微
赵光杰
-
机构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马圈子林场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1期31-32,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蝴蝶是很有开发利用前途的资源昆虫,分析了抚顺地区人工养殖蝴蝶现状,探讨了蝴蝶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利用。
-
关键词
蝴蝶
人工养殖
开发利用
-
分类号
Q969.142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解析
- 9
-
-
作者
秦淼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3期67-68,共2页
-
文摘
新时代以来,我国森林绿化面积有显著增长,对环境优化做出较大贡献。然而由于人工造林缺乏合理规划、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化学药剂过度使用等原因,使得林业病虫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林业安全。本文从林业病虫害现状入手,分析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并从预防监控、林区结构调整、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现状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百日菊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 10
-
-
作者
郝常华
-
机构
辽宁省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1期75-75,77,共2页
-
文摘
白粉病为百日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率高达50%以上。明确引起白粉病的病原菌,对于百日菊白粉病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均有重大作用。本研究采集获得受病百日菊植株的白粉病病害标本,通过形态学方法将我国北方地区百日菊白粉病真菌病原菌鉴定为壳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rum)。
-
关键词
百日菊
白粉病
壳二孢白粉菌
形态学特征
-
分类号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森林防护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 11
-
-
作者
郝常华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8期48-48,共1页
-
文摘
森林生态环境的自然产物,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森林能够储存水源供给人们使用,也能养护土地给人们开发,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等。森林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对人类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对森林的保护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过渡采伐森林,已经对我国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主要从森林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来解决问题。
-
关键词
森林防护
问题
对策分析
-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东北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型的路径研究
- 12
-
-
作者
郝常华
-
机构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
-
出处
《江西农业》
2018年第24期99-99,共1页
-
文摘
东北地区地域面积很广,包括松嫩、松辽及三江三大平原,气候特点较为复杂,土质很适合林木的生长,因此,东北地区林业发展较好,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较为重要的林业基地。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东北林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向着生态林业转型,但是在转型期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东北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
关键词
生态林业
转型路径
东北地区
-
分类号
F326.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