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屈东旭
吕刚
+5 位作者
翟景轩
王锋佰
张卓
金兆梁
郑洋
吕金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探明沙地植被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机理,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原状土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地不同林草措施下以<0.5 mm的...
为了探明沙地植被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机理,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原状土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地不同林草措施下以<0.5 mm的根系最多(占根长密度83.52%),根系总根长密度表现为杨树林地(12.09 cm/cm^3)>樟子松林地(8.02 cm/cm^3)>灌木林地(7.03 cm/cm^3)>荒草地(4.48 cm/cm^3)>花生地(3.89 cm/cm^3),不同径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根系重密度大小表现为杨树林地、樟子松林地、花生地、灌木林地、荒草地,根生物量与根系总根长密度大小表现为同样趋势;土壤抗冲性强化值表现为樟子松林地(0.7864 L·min/g)>杨树林地(0.7584 L·min/g)>灌木林地(0.4584 L·min/g)>荒草地(0.2964 L·min/g)>花生地(0.064 L·min/g),土壤抗冲性能强化百分率大小为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花生地;土壤抗冲性强化值与根系径级<0.5 mm,0.5~1 mm,1~3 mm的根系长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根系径级>3 mm的根系长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1~3 mm根系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主要因素。根系径级3 mm是根系长度对土壤抗冲性强化影响的阈值。林地的抗冲性增强效果最好,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风沙地
土壤抗侵蚀性
植物根系
原状土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吕刚
王磊
+5 位作者
张卓
王锋柏
汤家喜
杜昕鹏
董亮
杨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72-6380,共9页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截留率趋向稳定为1年生91.87%>2年生89.75%>3年生85.08%>4年生79.00%,未截留率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荆条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0 min时4年生为(5.25±0.49)mm>3年生(3.73±0.65)mm>2年生(2.60±0.23)mm>1年生(1.93±0.55)mm,且1、2年生荆条截留量趋向稳定;250 min后冠层截留率逐渐变小并趋向稳定值,4年生21.00%>3年生14.92%>2年生10.25%>1年生8.13%;荆条附加截留量4年生为(0.27±0.03)mm>3年生(0.17±0.04)mm>2年生(0.14±0.01)mm>1年生(0.09±0.02)mm。揭示了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的基本规律,验证了附加截留量,为进一步研究荆条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水土保持树种优选和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
林龄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截留
附加截留
辽西低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贺思楠
吕刚
+4 位作者
王锋柏
张卓
王双
刘爽
朱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探究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位于辽西北的章古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区内选取38个采样点,以网格法测定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指标,研...
为探究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位于辽西北的章古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区内选取38个采样点,以网格法测定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指标,研究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风沙地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采样区除全氮都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变异系数0.385~0.643);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全钾变程最小;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块金基台比都处于(0.25,0.75)的区间范围。采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最优插值,绘制养分含量分布图,并对其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样区域内有明显高低差,速效磷的变化区间不超过35mg·kg^(-1),速效钾北部高,中间低,由于人工干预因素较多,土地中大量施加钾肥造成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高,北部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水浇地以及部分林地、草地。由于钾元素的流动性较大,导致水浇地中钾元的淋溶损失较为严重,水浇地土壤其有机质分布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辽西北
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特征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刚
吕金昊
+4 位作者
翟景轩
张卓
王锋佰
金兆梁
郑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科尔沁沙地南缘属水蚀风蚀交错区,明确该区域土壤抗冲性对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冲刷试验和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灌木林地...
科尔沁沙地南缘属水蚀风蚀交错区,明确该区域土壤抗冲性对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冲刷试验和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灌木林地、花生地、荒草地、裸沙地)土壤抗冲特性,阐明辽西北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冲刷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下产流0~4min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但径流含沙量随着产流时间的增加土壤结构变得稳定呈规律性递减,并趋于稳定。土壤抗冲性指数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二次多项式,且与土地利用类型无关。土壤抗冲强度依次为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荒草地、灌木林地、花生地、裸沙地,其数值为0.78~1.68L·min·g^(-1)。土壤抗冲性随坡位下降大体呈现的是增大趋势。在不同坡位,随着坡位下降、坡度减小,土壤抗冲性呈线性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
风沙地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导致防护林衰退死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晓航
刘晓龙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2期59-60,共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已经成为防护林衰退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防护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目前,关于干旱造成树木死亡主要有三种假说,即水力学失败假说、碳饥饿假说和生物攻击假说。我国对防护林干旱致死的研究相对较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已经成为防护林衰退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防护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目前,关于干旱造成树木死亡主要有三种假说,即水力学失败假说、碳饥饿假说和生物攻击假说。我国对防护林干旱致死的研究相对较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碳饥饿假说中树木死亡各种糖分临界值的研究;(2)防护林树种不同器官间碳水化合物转换迁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及不同器官干旱致死的碳和水安全阈值;(3)加强对成年防护林树种干旱致死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致死
防护林衰退
水力学失败假说
碳饥饿假说
生物攻击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围封在我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锋佰
张卓
+1 位作者
魏兴臣
关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67-68,70,共3页
围封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封育对植被群落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种子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现:围封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增加、下降和无影响3种结...
围封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封育对植被群落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种子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现:围封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增加、下降和无影响3种结果;围封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种子库种数和密度,对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提高和降低两种结果。围封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效应不一致。一般来说,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及种类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变化不尽相同。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点建议,以推进与完善封育措施对退化草原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退化草原
植被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管理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王锋佰
张卓
孙海红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66-67,共2页
樟子松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应加大对樟子松的广泛种植,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高樟子松的种植效果。主要探讨了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管理,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樟子松
育苗技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年第7期54-54,56,共2页
简单分析了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林业
建设
混交林
栽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62-63,共2页
樟子松具有耐旱性较好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使得其在东北地区造林以及城市绿化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而重视并加强樟子松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樟子松培育和生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对樟子松的种植和病虫...
樟子松具有耐旱性较好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使得其在东北地区造林以及城市绿化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而重视并加强樟子松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樟子松培育和生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对樟子松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植技术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期68-68,71,共2页
樟子松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严重为害樟子松的健康生长,主要探讨了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樟子松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赵亮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75-75,78,共2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使用造林技术,不仅可以转变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要选择适合的造林技术,提升林木成活率与生长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简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使用造林技术,不仅可以转变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要选择适合的造林技术,提升林木成活率与生长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简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造林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造林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如何正确选择造林季节和造林方法
被引量:
2
12
作者
谭春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4期209-209,共1页
乱砍乱伐现象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于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式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植树造林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在造...
乱砍乱伐现象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于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式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植树造林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在造林的过程中,其中季节的选择以及栽种的方式都是有着一定的要求,为此,本文就对我国现阶段造林的季节以及造林的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季节
造林方式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地区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卓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5-17,65,共4页
为探明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阜新地区土壤和粉煤灰不同配比基质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土壤+70%粉煤灰的早熟禾发芽率最高,100%土壤的早熟禾发芽率最低;从生长情况来看,100%土壤和70%土壤+30%粉煤灰的...
为探明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阜新地区土壤和粉煤灰不同配比基质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土壤+70%粉煤灰的早熟禾发芽率最高,100%土壤的早熟禾发芽率最低;从生长情况来看,100%土壤和70%土壤+30%粉煤灰的早熟禾根、茎、叶生长较好,100%粉煤灰的早熟禾根、茎、叶生长最差。综合分析发现70%土壤+30%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解决粉煤灰的堆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早熟禾
发芽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围封对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卓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阿尔乡围封后的沙化土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阿尔乡沙化区域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通过采取围封措施,阿尔乡沙化土壤区域的生态恢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生态恢复能力随...
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阿尔乡围封后的沙化土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阿尔乡沙化区域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通过采取围封措施,阿尔乡沙化土壤区域的生态恢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生态恢复能力随围封年限的增加而表现出显著提高的趋势,从而抑制沙化土地面积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沙地土壤
物理性质
生态恢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造林规划设计文本编制探讨
15
作者
何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19-1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造林规划设计的文本编制,主要包括造林规划设计、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等内容,以期为造林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调查设计
造林施工设计
文本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屈东旭
吕刚
翟景轩
王锋佰
张卓
金兆梁
郑洋
吕金昊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
杭州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河上游河岸缓冲带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41501548)
文摘
为了探明沙地植被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机理,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原状土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地不同林草措施下以<0.5 mm的根系最多(占根长密度83.52%),根系总根长密度表现为杨树林地(12.09 cm/cm^3)>樟子松林地(8.02 cm/cm^3)>灌木林地(7.03 cm/cm^3)>荒草地(4.48 cm/cm^3)>花生地(3.89 cm/cm^3),不同径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根系重密度大小表现为杨树林地、樟子松林地、花生地、灌木林地、荒草地,根生物量与根系总根长密度大小表现为同样趋势;土壤抗冲性强化值表现为樟子松林地(0.7864 L·min/g)>杨树林地(0.7584 L·min/g)>灌木林地(0.4584 L·min/g)>荒草地(0.2964 L·min/g)>花生地(0.064 L·min/g),土壤抗冲性能强化百分率大小为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花生地;土壤抗冲性强化值与根系径级<0.5 mm,0.5~1 mm,1~3 mm的根系长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根系径级>3 mm的根系长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1~3 mm根系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主要因素。根系径级3 mm是根系长度对土壤抗冲性强化影响的阈值。林地的抗冲性增强效果最好,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
辽西北风沙地
土壤抗侵蚀性
植物根系
原状土冲刷
Keywords
Northwest Liaoning windy and sandy land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plant roots
scouring of undisturbed soil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吕刚
王磊
张卓
王锋柏
汤家喜
杜昕鹏
董亮
杨聪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72-638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48)
文摘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截留率趋向稳定为1年生91.87%>2年生89.75%>3年生85.08%>4年生79.00%,未截留率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荆条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0 min时4年生为(5.25±0.49)mm>3年生(3.73±0.65)mm>2年生(2.60±0.23)mm>1年生(1.93±0.55)mm,且1、2年生荆条截留量趋向稳定;250 min后冠层截留率逐渐变小并趋向稳定值,4年生21.00%>3年生14.92%>2年生10.25%>1年生8.13%;荆条附加截留量4年生为(0.27±0.03)mm>3年生(0.17±0.04)mm>2年生(0.14±0.01)mm>1年生(0.09±0.02)mm。揭示了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的基本规律,验证了附加截留量,为进一步研究荆条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水土保持树种优选和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荆条
林龄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截留
附加截留
辽西低山丘陵区
Keywords
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
stand age
artificial simulation of rainfall
rainfall interception
additional interception
low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s of western Liaoning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贺思楠
吕刚
王锋柏
张卓
王双
刘爽
朱肃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铁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0,共8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04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LNTU20TD-24)。
文摘
为探究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位于辽西北的章古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区内选取38个采样点,以网格法测定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指标,研究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风沙地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采样区除全氮都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变异系数0.385~0.643);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全钾变程最小;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块金基台比都处于(0.25,0.75)的区间范围。采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最优插值,绘制养分含量分布图,并对其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样区域内有明显高低差,速效磷的变化区间不超过35mg·kg^(-1),速效钾北部高,中间低,由于人工干预因素较多,土地中大量施加钾肥造成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高,北部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水浇地以及部分林地、草地。由于钾元素的流动性较大,导致水浇地中钾元的淋溶损失较为严重,水浇地土壤其有机质分布较高。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辽西北
沙地
Keywords
land use type
spatial variability
geostatistics
Northwest Liaoning
sand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特征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刚
吕金昊
翟景轩
张卓
王锋佰
金兆梁
郑洋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04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LNTU20TD-24)。
文摘
科尔沁沙地南缘属水蚀风蚀交错区,明确该区域土壤抗冲性对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冲刷试验和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灌木林地、花生地、荒草地、裸沙地)土壤抗冲特性,阐明辽西北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冲刷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下产流0~4min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但径流含沙量随着产流时间的增加土壤结构变得稳定呈规律性递减,并趋于稳定。土壤抗冲性指数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二次多项式,且与土地利用类型无关。土壤抗冲强度依次为樟子松林地、杨树林地、荒草地、灌木林地、花生地、裸沙地,其数值为0.78~1.68L·min·g^(-1)。土壤抗冲性随坡位下降大体呈现的是增大趋势。在不同坡位,随着坡位下降、坡度减小,土壤抗冲性呈线性增加趋势。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
风沙地
樟子松
Keywords
soil erosion
hydraulic erosion
wind erosion
sandy land
scotch pine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导致防护林衰退死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晓航
刘晓龙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2期59-60,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613)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已经成为防护林衰退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防护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目前,关于干旱造成树木死亡主要有三种假说,即水力学失败假说、碳饥饿假说和生物攻击假说。我国对防护林干旱致死的研究相对较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碳饥饿假说中树木死亡各种糖分临界值的研究;(2)防护林树种不同器官间碳水化合物转换迁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及不同器官干旱致死的碳和水安全阈值;(3)加强对成年防护林树种干旱致死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干旱致死
防护林衰退
水力学失败假说
碳饥饿假说
生物攻击假说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围封在我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锋佰
张卓
魏兴臣
关冰
机构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67-68,70,共3页
基金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230011)
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风沙地改良利用技术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围封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封育对植被群落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种子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现:围封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增加、下降和无影响3种结果;围封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种子库种数和密度,对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提高和降低两种结果。围封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效应不一致。一般来说,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及种类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变化不尽相同。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点建议,以推进与完善封育措施对退化草原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围封
退化草原
植被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管理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王锋佰
张卓
孙海红
机构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66-67,共2页
文摘
樟子松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应加大对樟子松的广泛种植,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高樟子松的种植效果。主要探讨了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管理,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樟子松
育苗技术
管理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卓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7期54-54,56,共2页
文摘
简单分析了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林业
建设
混交林
栽植技术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卓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62-63,共2页
文摘
樟子松具有耐旱性较好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使得其在东北地区造林以及城市绿化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而重视并加强樟子松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樟子松培育和生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对樟子松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樟子松
种植技术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卓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期68-68,71,共2页
文摘
樟子松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严重为害樟子松的健康生长,主要探讨了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樟子松
病虫害
防治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赵亮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期75-75,78,共2页
文摘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使用造林技术,不仅可以转变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要选择适合的造林技术,提升林木成活率与生长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简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造林技术要点。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造林技术
发展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如何正确选择造林季节和造林方法
被引量:
2
12
作者
谭春明
机构
辽宁阜新市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4期209-209,共1页
文摘
乱砍乱伐现象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于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式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植树造林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在造林的过程中,其中季节的选择以及栽种的方式都是有着一定的要求,为此,本文就对我国现阶段造林的季节以及造林的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造林季节
造林方式
苗木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地区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卓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5-17,65,共4页
文摘
为探明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阜新地区土壤和粉煤灰不同配比基质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土壤+70%粉煤灰的早熟禾发芽率最高,100%土壤的早熟禾发芽率最低;从生长情况来看,100%土壤和70%土壤+30%粉煤灰的早熟禾根、茎、叶生长较好,100%粉煤灰的早熟禾根、茎、叶生长最差。综合分析发现70%土壤+30%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解决粉煤灰的堆积问题。
关键词
粉煤灰
早熟禾
发芽
生物量
Keywords
fly ash
Poa pratensis
germination
biomass
分类号
S73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封对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卓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5-7,共3页
文摘
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阿尔乡围封后的沙化土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阿尔乡沙化区域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通过采取围封措施,阿尔乡沙化土壤区域的生态恢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生态恢复能力随围封年限的增加而表现出显著提高的趋势,从而抑制沙化土地面积的扩大。
关键词
围封
沙地土壤
物理性质
生态恢复效应
Keywords
enclosure
sandy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林规划设计文本编制探讨
15
作者
何云
机构
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19-121,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造林规划设计的文本编制,主要包括造林规划设计、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等内容,以期为造林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调查设计
造林施工设计
文本编制
分类号
S757.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屈东旭
吕刚
翟景轩
王锋佰
张卓
金兆梁
郑洋
吕金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吕刚
王磊
张卓
王锋柏
汤家喜
杜昕鹏
董亮
杨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贺思楠
吕刚
王锋柏
张卓
王双
刘爽
朱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西北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特征
吕刚
吕金昊
翟景轩
张卓
王锋佰
金兆梁
郑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干旱导致防护林衰退死亡研究进展
李晓航
刘晓龙
《防护林科技》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谈围封在我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王锋佰
张卓
魏兴臣
关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管理探讨
王锋佰
张卓
孙海红
《种子科技》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张卓
《种子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赵亮
《种子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如何正确选择造林季节和造林方法
谭春明
《农业与技术》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辽西北地区粉煤灰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张卓
《辽宁林业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围封对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卓
《吉林林业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造林规划设计文本编制探讨
何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