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近10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单中心30599例汉族人群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莹 张丹阳 +8 位作者 吴立凡 王桂杉 母杰丹 崔成文 石秀秀 董继革 王瑜 许王莉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本中心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量峰值分别为1.00±0.12 g/cm^(2)、0.94±0.14 g/cm^(2)、0.99±0.13 g/cm^(2),女性分别为0.99±0.12 g/cm^(2)、0.79±0.11 g/cm^(2)、0.88±0.11 g/cm^(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腰椎P=0.022,股骨颈P<0.001,全髋P<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腰椎、股骨骨密度(BMD)值在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和女性各个部位BMD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13~2014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均为近10年最低值,2015~2023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BMD值存在差异。未来需要采用更精准的BMD检测技术,开展多中心有代表性人群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人群BMD值随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吸收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改性策略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潇 刘建恒 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对生物材料各种理化性质的改性策略研究,积极主动调控骨微环境免疫应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当前骨缺损生物材料结构与成分改... 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对生物材料各种理化性质的改性策略研究,积极主动调控骨微环境免疫应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当前骨缺损生物材料结构与成分改性、表面改性和负载免疫活性因子改性策略入手,对孔径与孔隙结构、掺杂材料(金属)、表面形态、表面电荷、表面亲水性与疏水性、表面粗糙度以及负载不同免疫活性因子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骨免疫调节特性的生物材料提供启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改性策略 微环境 免疫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潇 李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56-2460,F0004,共6页
骨缺损修复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难点问题,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起局部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变化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地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成为制约生物材料发展的瓶... 骨缺损修复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难点问题,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起局部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变化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地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成为制约生物材料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深入探索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就主要参与骨修复生物材料介导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生物材料 微环境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改良的内固定装置应用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齐远博 徐成 +1 位作者 李建涛 刘道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1-551,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问题,对股骨颈系统(FNS)进行优化改良,提高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分析既往临床研究文献,确定FNS失效因素,进行尺寸构造测算,利用NX 10.0...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问题,对股骨颈系统(FNS)进行优化改良,提高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分析既往临床研究文献,确定FNS失效因素,进行尺寸构造测算,利用NX 10.0软件进行设计改良;对于螺栓与防旋钉间微动问题,将防旋钉螺纹逆向增长与螺栓螺口绞锁,增加螺纹厚度并改变螺纹类型与侧面角。获得改良股骨颈系统(IMP-FNS)模型;再通过有限元实验,与FNS和空心螺钉(CCS)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比较。结果当2100 N载荷时,IMP-FNS、FNS和CCS三组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434.51、584.96、457.24 MPa,应变峰值为0.32%、0.46%、0.46%;近端骨块位移峰值为4.2、4.97、4.86 mm;骨折面位移峰值为0.2、0.2、0.3 mm;股骨头骨小梁压缩应力最小值-5.2、-15.92、-8.31 MPa。IMP-FNS的von Mises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变及位移峰值较小。在位移及骨小梁压缩方面表现更稳定,能有效防止螺钉切割,提供更佳的力学条件。结论IMP-FNS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时展现出了更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愈合提供更佳力学条件。IMP-FNS一体化加强结构有望降低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风险,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装置 骨折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 螺口 空心螺钉 压缩应力 近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角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徐成 王凯旋 +3 位作者 周皓 熊逗 张浩 李建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575,共1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评价作者团队设计的新型三角锁定钢板(triangular locking plate,TLP)与动态髋螺钉(DHS)、空心螺钉(CCS)、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在生理负载条件下固定Pauwels型Ⅲ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1...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评价作者团队设计的新型三角锁定钢板(triangular locking plate,TLP)与动态髋螺钉(DHS)、空心螺钉(CCS)、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在生理负载条件下固定Pauwels型Ⅲ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1名健康受试者的股骨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Pauwels型Ⅲ股骨颈骨折造模,装配DHS、CCS、FNS及TLP,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于每一组内固定,建立了4个有限元模型,以模拟4种作用在股骨近端的生理负载条件(分别是静态行走、静态爬楼,动态行走及动态爬楼),并预测内植物应力、骨折断端偏移量及系统刚度,以评价不同内植物固定的稳定性。结果无论何种生理载荷条件下,TLP组骨折断端的偏移量均为最小,整体轴向刚度、扭转刚度方面,TLP组均高其他内固定,提示TLP具有较好的稳定性。4种生理载荷条件下,TLP的最大应力与FNS相近,具有较低的失效风险。结论与其他固定方式相比,TLP具有增强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优势,同时TLP具有较低的内固定失效风险。本研究可能为骨科内植物设计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断端 健康受试者 股骨颈骨折 锁定钢板 DHS 空心螺钉 生物力学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4 位作者 王丽慧 秦江 樊晨 侯树勋 李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手术情况及排尿方式等9个可能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Ⅲ量表(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Ⅲ,SCIM-Ⅲ)评分评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手术情况等无显著性影响。损伤平面中骶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颈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AIS中A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E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排尿方式中自行排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留置尿管/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移动维度及总分在不同损伤平面、AIS及排尿方式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尿方式、损伤平面、AIS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是影响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颈髓损伤、AIS A级、留置导管/袋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运动损伤特点及细胞生物治疗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7
作者 蒋青 张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831,共4页
新时期的我国社会环境下,全民健康、全民运动呈现出尤为繁荣的景象,这得益于政府的倡导和基础设施的同步搭建。新的运动热潮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动风险,健康运动知识的储备并没有为运动健康做好准备,运动意外损害事件频频出现,涉... 新时期的我国社会环境下,全民健康、全民运动呈现出尤为繁荣的景象,这得益于政府的倡导和基础设施的同步搭建。新的运动热潮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动风险,健康运动知识的储备并没有为运动健康做好准备,运动意外损害事件频频出现,涉及人群也更为广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的经济建设环境下,意外损害的治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年龄、职业、医疗资源、周围社会环境等,传统的治疗方案可能很难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被动等待自愈或需要付出较大代价的开放手术治疗已不再是当今康复观念所能接受的,积极主动实现更快、更好的组织再生与修复,恢复全部的生理功能才是人们所期待的。处在信息化时代,各个学科相互交融碰撞,生物医学在其他学科的技术支持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损伤组织的完整修复与再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均已获得了满意的成效,为主动康复带来了曙光,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时期、新环境的运动损伤特点及最具希望和期待的细胞生物治疗做简要论述,为运动医学再生与修复领域提出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健康素养 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瑞婧 冯韬锦 +7 位作者 程实 李上 于海宽 陈铭 李毅 尹鹏滨 张里程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1-419,共9页
目的比较三维立体(3D)培养与传统贴壁培养(2D)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差异,探索前者在促进骨形成相关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hUC-MSCs分为2D组与3D组分别进行培养,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比较三维立体(3D)培养与传统贴壁培养(2D)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差异,探索前者在促进骨形成相关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hUC-MSCs分为2D组与3D组分别进行培养,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应用钙黄绿素-AM/PI活死细胞双染法检测3D组细胞的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提取2D组与3D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分为2D外泌体(2D-Exo)组与3D外泌体(3D-Exo)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对外泌体进行表征。在体外应用2D-Exo及3D-Exo干预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并进行成骨诱导分化,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RT-qPCR鉴定2D-Exo、3D-Exo对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2D组比较,3D组细胞大小均等,聚拢成球形生长;钙黄绿素-AM/PI活死细胞双染可见3D培养的hUC-MSCs具有较高活性;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2D组比较,3D组上调基因富集于骨矿化、软骨发育、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骨细胞分化、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正向调控及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等通路,下调基因富集于细胞增殖的负向调控、细胞迁移的负向调控、细胞凋亡等通路。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组外泌体的直径均为100 nm左右,呈现外泌体典型的杯状形貌特征,且均表达外泌体相关标志蛋白CD9、CD63和CD81。乳鼠颅骨成骨细胞染色结果显示,与2D-Exo组比较,3D-Exo组茜素红着色的钙结节数量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强度均明显升高;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2D-Exo组比较,3D-Exo组成骨分化相关基因Bglap、Runx2、Alp、Col1a1、Sp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培养的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上调成骨相关基因Bglap、Runx2、Alp、Col1a1、Spp1的表达,相较于2D培养来源的外泌体具有更强的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立体培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Opg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萎缩的初步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铭 林源 +7 位作者 王中奇 李上 李然 陈铭 李毅 尹鹏滨 张里程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0-569,共10页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O p g基因敲除导致小鼠骨骼肌萎缩的初步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Opg基因敲除小鼠各5只,分别设为野生型组与基因敲除组,取左侧股骨和腓肠肌,采用显微CT扫描评价骨微结构,HE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学变...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O p g基因敲除导致小鼠骨骼肌萎缩的初步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Opg基因敲除小鼠各5只,分别设为野生型组与基因敲除组,取左侧股骨和腓肠肌,采用显微CT扫描评价骨微结构,HE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腓肠肌中亚精胺含量。另取3月龄雄性野生型小鼠、18月龄雄性野生型小鼠和3月龄雄性Opg敲除小鼠各10只,分别设为年轻野生型(WT-Y)组、老年野生型(WT-O)组和年轻基因敲除(OPG-Y)组,取腓肠肌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与野生型组比较,基因敲除组小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密度降低,皮质骨结构破坏,腓肠肌重量降低,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P<0.05)。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WT-Y组比较,WT-O组小鼠中参与葡萄糖代谢、磷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的葡萄糖-1-磷酸、D-葡萄糖-1,6-二磷酸、多种氨基酸、胆碱、肉碱等代谢物含量明显上调,而γ-氨基丁酸、亚精胺、泛酸等代谢物含量明显下调。与WT-Y组比较,OPG-Y组小鼠中胆碱、β-甘油磷酸、壬二酸等代谢物含量明显上调,而亚精胺、泛酸、N6,N6,N6-三甲基-亮氨酸等代谢物含量明显下调,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等通路。代谢组学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因敲除组小鼠腓肠肌中亚精胺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组(P<0.01)。结论 Opg基因敲除可能是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等通路调节亚精胺、泛酸等代谢物的水平,从而导致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 代谢组学 亚精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蛋白3A对成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上 徐子瑛 +6 位作者 于子惠 冯韬锦 王中奇 李然 尹鹏滨 张里程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1-708,共8页
目的探讨信号蛋白3A(Sema3A)对成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以1.0、0.1、0.01μg/ml重组Sema3A蛋白作用成肌细胞,并设置对照组,采用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RT-qPCR检测成肌分化因子的表达。对... 目的探讨信号蛋白3A(Sema3A)对成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以1.0、0.1、0.01μg/ml重组Sema3A蛋白作用成肌细胞,并设置对照组,采用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RT-qPCR检测成肌分化因子的表达。对1.0μg/ml重组Sema3A蛋白干预的成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T-qPCR进行转录水平验证。结果IncuCyte细胞成像计数显示,Sema3A可促进成肌细胞增殖,其中1.0μg/ml Sema3A组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17.36%(P<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ema3A可使成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其中1.0μg/ml Sema3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升高69.66%(P<0.001)。RT-qRCR检测结果显示,Sema3A可上调部分成肌分化基因的表达,其中1.0μg/ml Sema3A可使Myf5、MyoG基因表达分别升高37.47%±11.67%(P<0.01)、26.57%±11.31%(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ma3A可上调成肌细胞转录组中的肌细胞与肌纤维发育、细胞与解剖结构成熟及成骨发育等相关功能通路,下调脂蛋白代谢与乳糜微粒等相关功能通路;RT-qPCR验证了富集通路中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其中Prox1、Myh11表达分别升高22.48%±14.42%(P<0.05)、21.42%±5.81%(P<0.01),LipC、ApoC2表达分别降低23.08%±15.38%(P<0.05)、55.97%±26.51%(P<0.05)。结论外源性Sema3A蛋白可上调成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f5、MyoG的表达,且可能通过对骨骼肌发育、成熟与脂蛋白代谢等相关基因进行转录调控而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信号蛋白3A 转录组测序 骨骼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