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瑞霞 唐利华 +2 位作者 杨慧 程彬彬 曹晖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概述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总结其在食用菌研究上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研究技术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系统在食用菌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龙 冯志勇 郭倩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简述了专家系统概念、结构及其特征,综述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在食用菌生产中的研究及发展,介绍了专家系统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专家系统 农业领域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统计软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拥政 张忠 +2 位作者 周帅 颜梦秋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6,共6页
结合实例介绍了SPSS软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该软件为食用菌研究提供了简便、快捷和准确的统计工具。
关键词 SPSS软件 食用菌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玉 于海龙 +3 位作者 周峰 王瑞娟 李正鹏 郭倩 《食用菌》 2011年第2期3-4,共2页
综述了光照光线波长、强度及光照频率在食用菌生产中对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食用菌生产中光线作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光线 食用菌 生长发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沪香F6’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5
作者 李玉 刘四海 +4 位作者 尚晓冬 李巧珍 宋春艳 周峰 谭琦 《食药用菌》 202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香菇‘沪香F6’是以工厂化栽培品种‘沪香F2’为亲本,采用单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本文介绍‘沪香F6’香菇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根据种植户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析该品种在制棒、养菌、出菇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 香菇‘沪香F6’是以工厂化栽培品种‘沪香F2’为亲本,采用单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本文介绍‘沪香F6’香菇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根据种植户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析该品种在制棒、养菌、出菇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促进种植户对该品种特性的深入了解,助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分析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 被引量:46
6
作者 周帅 薛俊杰 +5 位作者 刘艳芳 杨焱 张劲松 冯娜 罗玺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APEC-PAD)测定17种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含量。结果表明:阿糖醇、海藻糖和甘露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62~1.25、59.41~0.15、148.29~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41、0.04、.11μg/mL,...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APEC-PAD)测定17种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含量。结果表明:阿糖醇、海藻糖和甘露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62~1.25、59.41~0.15、148.29~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41、0.04、.11μg/mL,定量限分别为1.14、0.10和5.79μg/mL;17种食用菌中,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中阿糖醇含量较高,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鲍鱼侧耳(Pleurotus abalonus)、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中海藻糖含量较高,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中甘露醇含量较高;该项检测技术分离效果好、样品测定时不需要衍生化处理、检测时间短,是测定食用菌中功能性寡糖和糖醇类物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高效阴离子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器 海藻糖 甘露醇 阿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汪虹 魏静 +3 位作者 林楠 冯爱萍 陈明杰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MAT-alpha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同核体。笔者推测,蛹虫草发生不形成子实体的菌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核相发生了改变,即异核体变成了同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交配型基因 核相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峰 王瑞娟 +2 位作者 李玉 于海龙 郭倩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本文从紫丁香蘑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菌丝生物学特性、...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本文从紫丁香蘑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菌丝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及重金属富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紫丁香蘑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蘑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玉 于海龙 +2 位作者 周峰 王瑞娟 郭倩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对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后保留的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数目对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成反比,与单瓶产量成正比;生产过程中将子实体数目控制在2~3个... 对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后保留的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数目对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成反比,与单瓶产量成正比;生产过程中将子实体数目控制在2~3个有利于获得较大的产量,并且出口菇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工厂化栽培 子实体 疏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育种方法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锋 李国贤 +2 位作者 赵妍 汪虹 陈明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9-615,共7页
草菇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栽培食用菌,对草菇主要育种方法,包括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相关分子标记技术,如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Random ... 草菇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栽培食用菌,对草菇主要育种方法,包括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相关分子标记技术,如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草菇交配型基因的分子标记、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草菇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育种方法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灰树花液体菌种配方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辉 郭倩 +5 位作者 刘朝贵 李正鹏 李玉 周峰 于海龙 王瑞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麸皮和玉米粉是影响灰树花菌丝生物量的主效应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进行中心组...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麸皮和玉米粉是影响灰树花菌丝生物量的主效应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麸皮38.48g/L、玉米粉48.92g/L,对应灰树花液体菌种最大生物量为49.2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响应面法 优化配方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多糖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帅 唐庆九 +6 位作者 杨焱 贾薇 刘艳芳 唐传红 冯娜 刘方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凯氏定氮法对其中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获得的蛋白含量测定值有差异;笔者推荐使用离子色谱法进行精确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进行快速趋势比较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糖 蛋白含量 福林-酚法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菌丝体醇提物体外抗肿瘤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秀菊 潘迎捷 +4 位作者 张劲松 唐庆九 杨焱 贾薇 刘艳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体外肿瘤细胞株(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肠腺癌细胞株SW620)的增殖抑制试验模型和抗病毒(流感甲型病毒和疱疹病毒)的筛选模型,对3个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菌丝体醇提物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抗肿瘤... 采用体外肿瘤细胞株(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肠腺癌细胞株SW620)的增殖抑制试验模型和抗病毒(流感甲型病毒和疱疹病毒)的筛选模型,对3个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菌丝体醇提物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材料在高浓度(200μg/mL)时,对3个供试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YK的抑制活性最高(对L1210、SW620和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89.4%,75.0%和64.1%);在中浓度(50μg/mL)时,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低浓度(10μg/mL)时,则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抗流感甲型病毒和抗疱疹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只有YK对流感甲型病毒表现有抗病毒活性,但此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醇提物 抗肿瘤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多糖组分对小鼠巨噬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贾薇 樊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7-280,共4页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组分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用姬松茸多糖组分(ABMB3)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检测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至培养基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O含量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组分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用姬松茸多糖组分(ABMB3)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检测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至培养基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O含量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吞噬率的变化,并检测ABMB3刺激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经姬松茸多糖组分ABMB3刺激后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并产生大量的NO,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功能也明显增强。而且可以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免疫活性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栽培周期木质素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倪滔滔 谭琦 J.A.Buswell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通过跟踪观察杏鲍菇栽培周期的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木质素酶等各项生理指标,初步了解其木质素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杏鲍菇具有分泌漆酶以及锰过氧化物酶的能力,但是不能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初始培养料中还原性糖含量较高,在整... 通过跟踪观察杏鲍菇栽培周期的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木质素酶等各项生理指标,初步了解其木质素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杏鲍菇具有分泌漆酶以及锰过氧化物酶的能力,但是不能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初始培养料中还原性糖含量较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与子实体发育相对应;可溶性蛋白整体呈上升趋势;木质素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力较高,生殖生长阶段活力较低,菌丝对基质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木质素酶 漆酶 锰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液体菌种生产装置在金针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君辉 陈辉 +1 位作者 冯志勇 唐利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使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液体菌种生产装置生产金针菇FV3液体菌种。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白砂糖3.0%、豆饼粉0.5%、KH_2PO_4 0.15%、MgSO_40.1%、pH自然;利用此培养基10 L,培养8 d,通气... 为了使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液体菌种生产装置生产金针菇FV3液体菌种。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白砂糖3.0%、豆饼粉0.5%、KH_2PO_4 0.15%、MgSO_40.1%、pH自然;利用此培养基10 L,培养8 d,通气量50 L/h,菌丝生物量可达21.8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液体菌种 装置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鳞香菇交配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昌霞 曹晖 程彬彬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共3页
利用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获得的翘鳞香菇(Lentinus squarrosulus)子实体,搜集担孢子并分离获得了103个孢子单核体,分析孢子单核体的交配结果可知翘鳞香菇属于四极性交配型系统;X2测验结果显示,供试翘鳞香菇菌种的四种交配型孢子单核体的比... 利用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获得的翘鳞香菇(Lentinus squarrosulus)子实体,搜集担孢子并分离获得了103个孢子单核体,分析孢子单核体的交配结果可知翘鳞香菇属于四极性交配型系统;X2测验结果显示,供试翘鳞香菇菌种的四种交配型孢子单核体的比例符合1∶1∶1∶1的分离规律;研究中发现翘鳞香菇的B因子内部发生重组,产生了新的B因子,其重组率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鳞香菇 交配型 交配型因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拥政 宋春艳 +2 位作者 尚晓东 王淑蕾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为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利用SPSS软件对8种常用香菇栽培材料的多糖、蛋白、糖醇和核苷类共9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3%。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 为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利用SPSS软件对8种常用香菇栽培材料的多糖、蛋白、糖醇和核苷类共9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3%。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蛋白、尿嘧啶、尿苷、腺苷和香菇嘌呤;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阿糖醇和甘露醇;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多糖和海藻糖。综合试验材料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S604、S605和S606化学成分组成优于其他品种。利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比较香菇品种材料间化学成分品质差异,适用于香菇化学成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香菇 化学成分 多糖 蛋白 香菇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菇工厂现状及液体菌种技术在产业中的实践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玉 刘四海 +4 位作者 尚晓冬 李巧珍 宋春艳 周峰 谭琦 《食药用菌》 2023年第4期213-218,共6页
香菇工厂化企业在我国逐渐增多,利用设施设备制棒、采用大棚出菇的“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是我国香菇栽培的主流模式。我国香菇企业按运作模式分为以国内出鲜香菇为主和以出口香菇菌棒为主两种类型,其技术和经... 香菇工厂化企业在我国逐渐增多,利用设施设备制棒、采用大棚出菇的“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是我国香菇栽培的主流模式。我国香菇企业按运作模式分为以国内出鲜香菇为主和以出口香菇菌棒为主两种类型,其技术和经营方式不同,不同企业遭遇困难不同,举例并剖析优秀企业的技术特点和运营模式。指出液体菌种直接接种香菇菌棒技术已经在我国香菇企业成功规模化应用,使制种周期缩短60天以上,制种成本下降,满袋时间缩短,助力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棒 液体菌种 工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林地覆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利华 高君辉 郭倩 《食用菌》 2010年第5期52-53,共2页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1]。我市崇明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及大量的林果修剪枝条,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长根菇等珍...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1]。我市崇明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及大量的林果修剪枝条,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长根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形成林地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对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崇明 林地 袋料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