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填料级重质碳酸钙加工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陈小英 蒋军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对塑料填料级重质碳酸钙的市场、超细加工流程与设备以及表面改性技术等作了详细的研究,指出了现有市场工艺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塑料填料 加工工艺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的恒温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涂亚楠 刘定桦 +5 位作者 王仪蓉 彭百勤 何浩 闫昱洁 王伟 林祥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164,共7页
煤气化细渣的高持水性严重影响了其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研究煤气化细渣的表观形貌(SEM)、主要元素分布(EDS)和孔隙结构(BET),明确了其持水性强(64.64%)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恒温干燥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恒温干燥过程中的干... 煤气化细渣的高持水性严重影响了其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研究煤气化细渣的表观形貌(SEM)、主要元素分布(EDS)和孔隙结构(BET),明确了其持水性强(64.64%)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恒温干燥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恒温干燥过程中的干燥动力学,构建了各干燥温度下的Logarithmic恒温干燥动力学模型。干燥温度从80~120℃,样品恒温干燥过程中的等效水分扩散系数De值介于0.0025~0.0048。温度越高,De值越大,水分越容易从颗粒内部扩散到外部,干燥越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恒温干燥 干燥动力学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某石墨矿石大鳞片石墨回收及提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岑对对 张韬 +1 位作者 于阳辉 程飞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黑龙江某大鳞片石墨矿石固定碳含量为6.99%,+0.15 mm粒级石墨分布率为27.49%。为给该石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提纯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6段磨矿、中1~中3合并返回粗磨、中4~中6隔段顺序返回、精3产品筛分提取+0.15 mm... 黑龙江某大鳞片石墨矿石固定碳含量为6.99%,+0.15 mm粒级石墨分布率为27.49%。为给该石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提纯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6段磨矿、中1~中3合并返回粗磨、中4~中6隔段顺序返回、精3产品筛分提取+0.15 mm粒级产品的工艺流程,得到的+0.15 mm粒级产品固定碳含量为90.64%、回收率为16.73%,-0.15 mm粒级产品固定碳含量为95.44%、回收率为77.42%;采用碱酸法对+0.15 mm粒级产品进行提纯,在NaOH用量(以NaOH与石墨的质量比表示)为1.0、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焙烧后,焙烧产品经80℃水浸1 h,1 mol/L盐酸60℃酸浸20 min,可以制备出固定碳含量为99.920%,作业回收率为94.37%的高纯石墨。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石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片石墨 棒磨 浮选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土石墨矿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飞飞 张韬 +3 位作者 于阳辉 岑对对 王景球 周嘉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国外某石墨矿固定碳含量为22.25%,但黏土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采用常规直接浮选回收率损失过高(>12%)。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0.074mm中石墨含量28%、高岭土含量20%,-0.020mm中石墨含量15%、高岭土含量55%。为提高石墨精矿回收率,根据... 国外某石墨矿固定碳含量为22.25%,但黏土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采用常规直接浮选回收率损失过高(>12%)。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0.074mm中石墨含量28%、高岭土含量20%,-0.020mm中石墨含量15%、高岭土含量55%。为提高石墨精矿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采用预先分级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中矿返回的新工艺流程,可获得粒度分别为+0.3mm、-0.3+0.15mm和-0.15mm的三种精矿产品,固定碳含量分别为90.86%、96.53%和95.17%,精矿总回收率为94.00%,尾矿总回收率仅为6.00%,大大降低了尾矿中损失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土 细鳞片石墨 选矿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H)_2-H_2O-CO_2反应系统纳米碳酸钙的结晶过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士成 韩跃新 +1 位作者 蒋军华 王洪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采用 pH计和电导率仪对Ca(OH) 2 H2 O CO2 系统合成纳米碳酸钙反应过程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 ,对质量分数为 2 %~ 1 0 %的Ca(OH) 2 悬浊液 ,温度为 1 6~ 30℃时 ,碳化反应前期速率受CO2 吸收控制 ,反应末期受Ca(OH) 2 溶解控制 ;温度为... 采用 pH计和电导率仪对Ca(OH) 2 H2 O CO2 系统合成纳米碳酸钙反应过程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 ,对质量分数为 2 %~ 1 0 %的Ca(OH) 2 悬浊液 ,温度为 1 6~ 30℃时 ,碳化反应前期速率受CO2 吸收控制 ,反应末期受Ca(OH) 2 溶解控制 ;温度为 1 2℃时 ,在碳化反应前期电导率第一次下降回复过程中 ,碳化反应速率受Ca(OH) 2 溶解控制·产品粒度随Ca(OH ) 2 悬浊液温度和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为 1 2~ 2 5℃ ,质量分数为 2 %~ 8%时 ,可制得纳米CaCO3 颗粒·电导率曲线的第一次下降回复与CaCO3 产品的粒度存在着对应关系 ,下降幅度越大 ,产品粒度越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纳米颗粒 结晶过程 成核 生长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