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p30与p54蛋白表位串联多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俊 王志远 +4 位作者 梁杏玲 郑泽中 杨汉春 张桂红 王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25-4336,共12页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以两株纯化的ASFV p30与p5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s)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以氨基酸GGG为接头设计合成表位串联多肽作为包被抗原...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以两株纯化的ASFV p30与p5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s)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以氨基酸GGG为接头设计合成表位串联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不同类型血清样本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分析、敏感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及符合性评价。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46) PAEPYTT ^(152)为本实验室保存的mAb所识别的p54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ELISA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以鸡卵白蛋白(OVA)作为N端偶联物的表位串联多肽抗原具有较低的非特异性血清反应背景,当多肽以碳酸盐缓冲液包被(2μg·mL^(-1)),血清以封闭液(1%明胶溶液)稀释100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以0.05%PBST溶液稀释5000倍时,反应效果最佳;以上述优化后的条件确定了血清抗体阳性临界值为0.339。方法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经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低至1600倍稀释的ASFV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与商品化的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320份猪血清样本,两种方法的相对特异性和相对敏感性分别为97.6%与97.3%,总体符合率达97.5%(312/320)。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肽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具有发展为临床诊断试剂盒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p54蛋白 生物淘选 表位串联多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的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孝军 马俊 +9 位作者 陈熊男 梁祎凡 高琦 黄钊 许润达 郑佳琛 郑泽中 张桂红 王衡 龚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39-2251,共13页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定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Ni柱亲和纯化获得p30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杂交瘤细胞制备...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定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Ni柱亲和纯化获得p30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杂交瘤细胞制备,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并以细胞表达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利用IEDB表位预测软件对p30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CP204L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利用IFA、Western blot和iELISA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最后,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对制备的p30单克隆抗体进行4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并与上述基因截短表达筛选方法进行比对。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成功识别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ASFV;基因截短表达筛选结果表明,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84)M~K^(142);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16)TSSFETLFE^(124)为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p30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该结果进一步缩小了表位分布范围。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1株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为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发和p30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单克隆抗体 生物淘选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Ⅰ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昊 邱英武 +10 位作者 彭杰 高琦 宋泽布 陈洋 李薇 林丽苗 曹雪珍 周庆丰 张桂红 李群辉 郑泽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28-4432,共5页
随着基因Ⅰ型非洲猪瘟(GenotypeⅠASFV)在我国开始流行,使我国对ASF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更具挑战性。本研究使用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ADC)推荐使用的B646L引物与探针,结合针对GenotypeⅠASFV EP402R基因保守特异性区域设计引物与探... 随着基因Ⅰ型非洲猪瘟(GenotypeⅠASFV)在我国开始流行,使我国对ASF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更具挑战性。本研究使用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ADC)推荐使用的B646L引物与探针,结合针对GenotypeⅠASFV EP402R基因保守特异性区域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了一种在诊断ASF的同时可对ASFV进行GenotypeⅠASFV鉴别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可有效用于ASFV的临床诊断以及GenotypeⅠASFV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基因Ⅰ型ASFV 实时荧光定量PCR EP402R B646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玲玉 曹琛福 +4 位作者 李中圣 陈俊宏 柳腾飞 王新凯 贾伟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3-821,共9页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的ASFV p54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并制备了针对p5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了阻断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的ASFV p54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并制备了针对p5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了阻断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评价。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0μg·mL^(-1),抗原包被温度及时间为4℃过夜,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40,酶标单抗稀释度为1∶1000,被检血清作用时间为1 h,酶标单抗作用时间为30 min,底物作用时间为10 min。经阴、阳性样品检测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当临界值阻断率≥55.2%时,判定为阳性,当阻断率<43.4%时,判定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判定为可疑。该方法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口蹄疫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批内重复试验及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CV)均在10%以内。将该方法进行初步应用,并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进行符合性试验,两者的检测符合率为98%。综上表明,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ASFV临床样品的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ASFV 阻断ELISA p54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I177L基因缺失毒株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邱英武 常昊 +11 位作者 彭杰 易和友 王秋梅 郭彦辰 吴倩雯 曹雪珍 林丽苗 李薇 周庆丰 张桂红 李群辉 龚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1-2527,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ASFV-G-ΔI177L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针对ASFV I117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序,从而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并验证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特异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ASFV-G-ΔI177L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针对ASFV I117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序,从而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并验证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对17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OIE推荐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SFV I117L基因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对,能扩增2.2×10^(1)~2.2×10^(10)copies·μL^(-1)的pMD18-I177L标准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R 2可达0.9957,最低检测模板浓度为2.2×10^(1)copies·μL^(-1);该方法扩增反应采用一步法,耗时35 min,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8%;针对ASFV I177L基因特异性扩增,但对其他5种常见猪病毒核酸样品及无酶水未见阳性扩增;用该方法对17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本方法和OIE推荐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快速ASFV-G-ΔI177L检测方法,为临床非洲猪瘟病毒的监测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F ASFV TaqMan FQ-PCR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CD2v胞内区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凯 杨芷翊 +4 位作者 周华亮 唐金明 黄超华 曹琛福 贾伟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3期97-104,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EP402R基因(编码CD2v蛋白)缺失的ASFV突变毒株,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检测方法来区分CD2v缺失的自然突变株和野生型ASFV毒株。对ASFV国内分离株WUHAN 2019-1株的EP402R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亲水性,选取可...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EP402R基因(编码CD2v蛋白)缺失的ASFV突变毒株,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检测方法来区分CD2v缺失的自然突变株和野生型ASFV毒株。对ASFV国内分离株WUHAN 2019-1株的EP402R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亲水性,选取可溶性较强部分(232~333 aa),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对该段基因进行优化并人工合成,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进行低温表达,获得带有HIS标签的可溶性CD2v胞内区重组蛋白,将其命名为pET-28a-CD2v-IS,大小约15 ku。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抗原性良好。利用纯化后的CD2v重组蛋白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经反应条件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0.5μg/mL,封闭时间为1 h,样本最佳稀释度为1:10,样本最佳孵育时间为1 h,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00,最佳孵育时间为45 min,底物孵育最佳时间为5 min;确定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的S/N临界判定值为1.61。试验灵敏性可达1:1280;批内变异系数小于4.1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9.84%;只与ASFV全病毒株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与ASFV(CD2v)缺失株、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其他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在检测46份背景清晰与54份背景未知的血清时,与商用试剂盒符合率分别达到100%与90.7%。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与重复性,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试剂盒和WOAH推荐的间接ELISA方法一致,如果结合其他ASFV结构蛋白制成的ELISA检测试剂盒,可区分ASFV野毒与CD2v缺失株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原核表达 CD2v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晨雨 王同燕 +10 位作者 赵少若 王衡 郝丽影 李雪锋 白露露 邓跃 王孟月 邓均华 李向东 张桂红 田克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4-1082,共9页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6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组织样品中ASFV抗原的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以杆状病毒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p6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6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组织样品中ASFV抗原的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以杆状病毒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p6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p62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18株可稳定分泌抗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IFA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与非洲猪瘟病毒反应,且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源常见病毒反应,特异性良好。抗体识别蛋白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MAbs识别p35蛋白,15株MAbs识别p15蛋白。1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1型,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2a,轻链均为κ链。利用18株MAbs对ASFV感染猪的肺、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5株MAbs均能够与感染ASFV的组织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获得的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非洲猪瘟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62蛋白的结构功能等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6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非洲猪瘟病毒对培养细胞感染性的因素分析
8
作者 冯永智 龚婷 +4 位作者 吴东东 高琦 郑晓宇 张桂红 孙彦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06-3414,共9页
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主要靶细胞,除宿主单核/巨噬细胞外,ASFV难以在其他体外细胞系中持续生长繁殖。本研究旨在研究影响ASFV在体外感染能力的因素。通过比较ASFV接种易感细胞PAMs和非易感细胞系3D4/21、PK1... 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主要靶细胞,除宿主单核/巨噬细胞外,ASFV难以在其他体外细胞系中持续生长繁殖。本研究旨在研究影响ASFV在体外感染能力的因素。通过比较ASFV接种易感细胞PAMs和非易感细胞系3D4/21、PK15细胞的全基因组转录谱差异;使用小分子药物改变细胞代谢或周期、物理方法改变细胞黏附;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红细胞吸附检测病毒在3D4/21和PK15细胞系中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ASFV接种3D4/21和PK15两种细胞与PAMs细胞的共同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周期和细胞代谢等方面;使用多种调控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的小分子药物处理细胞后对ASFV感染PK15和3D4/21细胞的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悬浮培养来调节细胞的黏附后,显著提高ASFV感染PK15和3D4/21细胞的能力,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的复制能力逐渐下降。综上所述,细胞黏附可能是影响ASFV体外感染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改变细胞黏附后并不能维持ASFV的复制能力。本研究为ASFV体外细胞系的建立提供了初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全基因组转录谱 悬浮培养 体外感染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诱导猪红细胞凋亡并促进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
9
作者 杨云龙 冯永智 +4 位作者 高琦 郑佳琛 王衡 张桂红 龚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8-3955,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猪红细胞(RBCs)的作用以及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吞噬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FV侵染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和猪红细胞(RBCs)的能力,并检测ASFV诱导RBCs发生凋亡的百分比;同时采...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猪红细胞(RBCs)的作用以及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吞噬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FV侵染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和猪红细胞(RBCs)的能力,并检测ASFV诱导RBCs发生凋亡的百分比;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试验(Confocal)观察ASFV诱导RBCs发生凋亡是否影响PBMs的吞噬能力。结果显示,ASFV不能入侵RBCs,但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RBCs发生凋亡。0.1 MOI ASFV接种RBCs后1、3、5和7 d可分别诱导1.27%、3.23%、7.39%和8.56%的RBCs发生凋亡;1 MOI ASFV接种RBCs后1、3、5和7 d可分别诱导1.54%、3.73%、8.46%和10.74%的RBCs发生凋亡;3 MOI ASFV接种RBCs后1、3、5和7 d可分别诱导2.65%、5.01%、12.44%和18.61%的RBCs发生凋亡。同时,凋亡的RBCs可以增加PBMs对黄绿色荧光微球的吞噬数量,ASFV诱导RBCs凋亡的百分比越高,PBMs吞噬黄绿色荧光微球的数量越多。综上所述,ASFV不能侵染猪RBCs,但可以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RBCs发生凋亡并增强PBMs的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猪红细胞 细胞凋亡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