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汛抗旱中的3S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董侬生 冯国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6-29,共4页
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可以充分应用3S技术.目前,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中,GIS主要应用在信息管理、防洪规划、洪水预报、城市防洪、防汛抢险救灾、灾情评估及旱情旱灾统计等;GPS主要应用在大坝变形监测、河道断面测量... 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可以充分应用3S技术.目前,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中,GIS主要应用在信息管理、防洪规划、洪水预报、城市防洪、防汛抢险救灾、灾情评估及旱情旱灾统计等;GPS主要应用在大坝变形监测、河道断面测量、抢险指挥调度等;RS主要应用在卫星云图、雷达测雨、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旱情监测等.通过应用,总结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有关的基础工作;(2)重视有关产品的分辨率和时效;(3)加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4)提高3S技术的应用水平;(5)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抗旱 GIS GPS 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防汛抗旱重点工作
2
作者 张志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52-54,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水利建设,要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建立健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水利建设,要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 抗旱 减灾 “十一五” 目标任务 重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摩擦性能土工织物防汛袋的开发和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同康 侯英杰 +2 位作者 冯琳 鄢俊 杨建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进行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的基础上 ,得出了水流作用下充砂袋失稳流速参数的表达式 .据此 ,开发研制出了低价高摩擦性能的土工织物防汛袋 .防汛袋的老化试验表明 ,大气曝露 6个月后 ,防汛袋的强度几乎丧失 ,而置于仓贮或水中 ,则强度几... 在进行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的基础上 ,得出了水流作用下充砂袋失稳流速参数的表达式 .据此 ,开发研制出了低价高摩擦性能的土工织物防汛袋 .防汛袋的老化试验表明 ,大气曝露 6个月后 ,防汛袋的强度几乎丧失 ,而置于仓贮或水中 ,则强度几乎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老化 土工织物 防污袋 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防汛与信息标准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侬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12,共3页
阐述信息标准体系在数字防汛中的基础地位,分析并着重介绍信息标准体系中信息表示标准、信息分类与交换标准和信息应用标准。结合《防洪工程数据库》,说明信息标准的复杂程度会急剧增加。在数字防汛工作中应优先安排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词 数字防汛 信息标准体系 防洪工程 黄河 数据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防汛工作的特点
5
作者 邓玉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47,共3页
1997年全国没有发生特大的流域性洪水,但灾情也不少.主要是:局部暴雨造成的山地灾害较多,台风也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损失,珠江和钱塘江发生了大洪水.总的经验教训是:防洪工程是战胜洪灾的根本措施,而包括报警、人员组织转移等的... 1997年全国没有发生特大的流域性洪水,但灾情也不少.主要是:局部暴雨造成的山地灾害较多,台风也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损失,珠江和钱塘江发生了大洪水.总的经验教训是:防洪工程是战胜洪灾的根本措施,而包括报警、人员组织转移等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也是战胜洪灾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灾害 特点 分析 防洪工程 防洪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微型蒸发器测定土壤蒸发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王成 王为 +2 位作者 冯绍元 陈绍军 霍再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3,共8页
利用微型蒸发器(Micro-Lysimeter,简称ML)测定土壤蒸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中国西北旱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ML设计标准,所以寻求适合西北旱区使用的ML类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利用不同直径、不同长度、不... 利用微型蒸发器(Micro-Lysimeter,简称ML)测定土壤蒸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中国西北旱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ML设计标准,所以寻求适合西北旱区使用的ML类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利用不同直径、不同长度、不同材料以及不同封底情况的ML在西北旱区进行了砂土和壤土的蒸发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得的土壤蒸发量随ML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直径ML测得的蒸发量在0.05的水平下有显著差异,测量砂土蒸发采用直径为15cm的ML效果较好,壤土采用10cm的较为理想。直径较小的情况下,ML的长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显著,直径较大时则不显著,ML的长度以20cm为宜。ML的制作材料和是否封底对蒸发测量也有显著影响,在西北旱区,采用PVC不封底的ML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蒸发器 西北旱区 土壤蒸发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汛期限制水位控制理论与观念的更新探讨 被引量:131
7
作者 邱瑞田 王本德 周惠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
传统的水库汛限水位的控制,只利用了洪水的统计信息,使水库在汛期要时刻预防设计与校核洪水事件的发生,致使一些水库在汛期不敢蓄水而汛后又无水可蓄,造成洪水资源的浪费。提出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新理念及其综合推理模式,适应当前... 传统的水库汛限水位的控制,只利用了洪水的统计信息,使水库在汛期要时刻预防设计与校核洪水事件的发生,致使一些水库在汛期不敢蓄水而汛后又无水可蓄,造成洪水资源的浪费。提出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新理念及其综合推理模式,适应当前预报技术的发展水平,考虑降雨径流洪水预报与一定时间内的短期降雨预报,排除不可能发生的洪水事件,预报可能发生的洪水,实施水库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但预报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当小概率预报误差事件发生时,仍可采取弥补措施以确保大坝的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汛限水位 降雨径流预报 洪水预报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概率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125
8
作者 陈立宏 陈祖煜 刘金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45,共5页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概率分布的类型,影响着风险评价和可靠度分析的结果。通过收集整理的多个水利工程中丰富的长序列的抗剪强度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 K-S 法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概率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抗剪强度指...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概率分布的类型,影响着风险评价和可靠度分析的结果。通过收集整理的多个水利工程中丰富的长序列的抗剪强度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 K-S 法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概率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抗剪强度指标均可以接受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而选择对数正态分布能够避免出现物理量为负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这样处理更为合理、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概率分布类型 可靠度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5
9
作者 万金红 张葆蔚 +4 位作者 谭徐明 马建明 张念强 刘建刚 李云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中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选取、评估指标阈值区间确定、灾害级别确定、评估模型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下一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情 评估标准 实施主体 评估指标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2013年我国洪涝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万金红 张葆蔚 +2 位作者 刘建刚 邓俊 李云鹏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63-68,共6页
研究洪涝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有效开展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整理1950年以来我国分省区7项主要洪涝灾害统计指标(即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的... 研究洪涝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有效开展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整理1950年以来我国分省区7项主要洪涝灾害统计指标(即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发现过去60余年农作物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呈现上升的趋势,因灾死亡人口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各项灾情统计指标呈现出东部大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通过对1990年以来年度洪涝灾情的评估,发现过去20余年我国年度洪涝灾害的强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南方省区年度洪涝灾害的强度较北方地区高,但近年来呈现出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情 时空变化特征 洪涝灾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流中多孔射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洋 雷鸣 +2 位作者 李开杰 刘贵平 闫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0-395,共6页
横流中多孔射流的流动特性是揭示其输移扩散机理的基础。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横向流动条件下单孔、两孔和四孔射流的速度场,对射流主体范围内、射流的迎流面和各个射流之间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多个射流中的第1个... 横流中多孔射流的流动特性是揭示其输移扩散机理的基础。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横向流动条件下单孔、两孔和四孔射流的速度场,对射流主体范围内、射流的迎流面和各个射流之间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多个射流中的第1个射流迎流面卷吸强度明显大于单个射流情况;两个射流之间的区域可分为两个部分,上游部分水体被卷吸进入上一个射流,下游部分水体被卷吸进入下一个射流;后面射流迎流面的横向流速明显低于第1个射流迎流面的横向流速,揭示了导致后面射流弯曲的横向有效流速沿程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横向有效流速的沿程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射流 横向流动 粒子图像测速 横向有效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的认识与设想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旭 万群志 +1 位作者 程晓陶 陆吉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水灾损失也在急剧增长。洪水风险区域内人口资产密度提高,而经济发展中缺乏水患意识,减灾措施不足,以及总体上防洪保护标准偏低等,是水灾损失剧增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国家防汛抗旱...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水灾损失也在急剧增长。洪水风险区域内人口资产密度提高,而经济发展中缺乏水患意识,减灾措施不足,以及总体上防洪保护标准偏低等,是水灾损失剧增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在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世界各国防洪形势国情不同,洪水风险图的绘制目的与风险图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有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基本国情的分析和中外风险图绘制目的与必备内容的比较,探讨适合于我国推广的洪水风险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防洪 减灾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外洲站近50年水沙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肖洋 宋成成 +2 位作者 李开杰 张预定 唐洪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基于赣江外洲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1957—2008年)和年输沙量时间序列(1966—2008年),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和秩和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赣江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不明显,不存在显著... 基于赣江外洲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1957—2008年)和年输沙量时间序列(1966—2008年),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和秩和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赣江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不明显,不存在显著跳跃点,当时间尺度为17时,存在以10~12 a为周期的丰枯变化.年输沙量时间序列下降趋势明显,在1984年和1998年附近发生跳跃,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两段,1966—1986年间,在时间尺度为6时平均变化周期约为4 a,1986年后,在时间尺度为1时平均变化周期约为3.7 a.水土保持、人工采砂、万安水库拦沙等是影响赣江输沙量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回归分析法 时间序列 小波分析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洪沟现状及防洪治理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美红 黄先龙 +4 位作者 何秉顺 任洪玉 常凊睿 李青 李存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48,93,共6页
为了推动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更好地开展,与所在小流域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等相结合,形成综合防御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现场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在阐述山洪沟定义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山洪沟治理研究技术,介绍我国重... 为了推动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更好地开展,与所在小流域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等相结合,形成综合防御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现场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在阐述山洪沟定义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山洪沟治理研究技术,介绍我国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的现状,共规划治理山洪灾害危害重的重点山洪沟1 664条,建设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然后从治理特点、治理部署特点、治理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山洪沟的整体分布、危害情况等与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一致,具有覆盖范围广、投资力度大、治理任务重、发生灾害频繁、基础防御能力低、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等特点。结合山洪沟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密切结合非工程措施,管理和监督共同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技术、法律、宣传等措施,以期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山洪沟 存在问题 特点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201106”洪涝灾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万金红 张葆蔚 +3 位作者 马建明 李云鹏 刘建刚 张念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189,共7页
典型场次洪涝灾害调查对于深入了解洪涝灾害的成灾机理和灾害过程的社会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2011年6月浙江省钱塘江上中游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进行了调查评估,发现灾害呈现出死亡人口少,受灾人口比重大;农业受灾比重大... 典型场次洪涝灾害调查对于深入了解洪涝灾害的成灾机理和灾害过程的社会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2011年6月浙江省钱塘江上中游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进行了调查评估,发现灾害呈现出死亡人口少,受灾人口比重大;农业受灾比重大,损失严重;经济损失相对较小,水利损失比重大等特点。分析表明,地形地貌条件、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对区域洪涝灾害影响程度的放大与缩小作用至关重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水利设施规划设计会加剧区域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议,基层行政主管应在洪水风险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重视规范土地利用方式和区域产业布局。此外,还需进一步规范涉水工程规划设计,提高社区居民意识,实现区域综合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情评估 钱塘江流域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大堤保护范围洪水风险图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浩 仇劲卫 +1 位作者 王艳艳 张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8-43,共6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北江大堤保护范围洪水风险图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包括洪水风险图制作的方法 ,风险信息的提取、分类与表达 ,基于 GIS电子地图形式的洪水风险图集 ,以及集洪水风险图与风险信息...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北江大堤保护范围洪水风险图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包括洪水风险图制作的方法 ,风险信息的提取、分类与表达 ,基于 GIS电子地图形式的洪水风险图集 ,以及集洪水风险图与风险信息查询、损失评估、抢险与避难系统于一体的洪水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 .该研究为在全国推行洪水风险图工作提供了一种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堤 洪水风险图 GIS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格网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丁志雄 胡亚林 李纪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6,101,共5页
洪涝灾害在我国一直都很严重,在防汛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急需一套适用、易行、可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文中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模型进行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并对洪灾损失率给出计算公式,在2003年淮河流域洪水遥感监测的基础... 洪涝灾害在我国一直都很严重,在防汛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急需一套适用、易行、可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文中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模型进行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并对洪灾损失率给出计算公式,在2003年淮河流域洪水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对蒙洼蓄洪区进行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空间信息格网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是可行的、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格网 洪涝灾害 洪灾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灾害特征与社会致灾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万金红 陈武 +5 位作者 张葆蔚 马建明 刘建刚 邓俊 周波 李云鹏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3期78-83,共6页
台风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天气事件,认识超强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特点、成灾机制,以及社会响应特征对于水利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南省带来的严重洪涝灾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发现此次灾害... 台风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天气事件,认识超强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特点、成灾机制,以及社会响应特征对于水利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南省带来的严重洪涝灾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发现此次灾害呈现出的特点是:受灾人口比重大,人员伤亡严重;农业受灾比重较大,成灾比重高;倒塌房屋数量巨大;灾害损失严重,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水利损失较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建筑设计标准偏低,基础设施管理有待完善;基层防台专业组织管理乏力,社区居民避险自救能力弱,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不足等社会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法规预案体系不健全等是造成此次灾害严重损失的主要因素。据此,从结构性减灾(基础设施)和非结构性减灾(制度建设、社会参与)两方面提出今后防御超强台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威马逊” 灾情评估 成灾机制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采砂坑形态对明渠水位降低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洋 张九鼎 +1 位作者 雷鸣 李开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2-707,共6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商业软件FLUENT,建立了含采砂坑明渠立面的二维数学模型,其中,封闭方程采用标准k~ε模型的紊流方程,自由表面采用Volume of Fluid(VOF)方法模拟.在与明渠水流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矩形采砂坑长度、深度和...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商业软件FLUENT,建立了含采砂坑明渠立面的二维数学模型,其中,封闭方程采用标准k~ε模型的紊流方程,自由表面采用Volume of Fluid(VOF)方法模拟.在与明渠水流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矩形采砂坑长度、深度和面积对明渠水位降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砂坑面积相同时,长深比越大,水位降落越明显,长度的增加对水位跌落影响较大;随着采砂坑深度、长度增大,水位降落呈现缓慢增加、急剧增大和再平缓增大3个阶段,对应的单位坑深、局部水头损失呈现急剧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下降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砂坑 明渠 水位降落 二维数学模型 k~ε模型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不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义天 尚全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7,共7页
本文着重对求解一维不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线性化方法与非线性迭代计算对圣维南方程进行求解,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很小,但线性化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工作量,且可取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行计... 本文着重对求解一维不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线性化方法与非线性迭代计算对圣维南方程进行求解,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很小,但线性化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工作量,且可取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行计算。对悬移质泥沙运动方程式,相临时层之间用差分法求解,在同一时层上求其分析解,不仅可以避免含沙量计算结果的不合理现象,而且计算量也较小。用丹江口水库下游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验证计算同时表明,用不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河床变形计算,计算时间不会比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增加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数学模型 恒定流 河床变形 悬移质泥沙 圣维南方程 实测资料 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