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八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暨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高峰论坛征文通知
1
作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2,共2页
为了总结、交流矿业开发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推动国内矿业行业技术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委员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交流研究会、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 为了总结、交流矿业开发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推动国内矿业行业技术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委员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交流研究会、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冶工程》杂志拟于2016年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暨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由武汉科技大学等单位协办。现面向国内外征文,征文的重点是金属矿选矿,同时欢迎非金属矿选矿方面的论文,届时将以《矿冶工程》增刊形式出版会议论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文通知 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选矿专业 高峰论坛 学术年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某钽铌砂矿矿石性质及预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成强 张红新 +1 位作者 李洪潮 王守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了给中国某矿业公司开发非洲某钽铌砂矿提供依据,首先对该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钽、铌的含量分别达到了97.4 g/t和1 044.2 g/t,远远超过了工业开采指标要求;有用矿物除铌铁矿外,还伴生钛铁矿、锡石、锆石以及... 为了给中国某矿业公司开发非洲某钽铌砂矿提供依据,首先对该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钽、铌的含量分别达到了97.4 g/t和1 044.2 g/t,远远超过了工业开采指标要求;有用矿物除铌铁矿外,还伴生钛铁矿、锡石、锆石以及独居石、钍石等,脉石矿物则主要为石英、长石;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且基本都已经单体解离,同时它们与石英、长石的重选分离难易度处于"较易"范围;矿石中+3 mm粒级的产率达21.10%,但钽、铌在其中的分布率只有3.04%和1.33%。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原矿按3 mm筛分抛尾、筛分精矿跳汰抛尾、跳汰精矿按0.5 mm分级摇床精选的工艺流程进一步进行了预选试验,获得了预选精矿产率为0.71%,Ta2O5、Nb2O5、Sn、Zr O2品位分别为1.21%、12.93%、7.12%、14.97%,相应回收率分别为89.45%、90.04%、87.16%、70.58%的较好指标,并使钛、钍、铪、铈也得到了富集。下一步将对预选精矿开展有用矿物互相分离的深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铌砂矿 矿石性质 预选工艺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高硫铝土矿溶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少峰 张永康 +2 位作者 刘金海 况顺达 周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0,共5页
为消除贵州某高硫铝土精矿中硫含量过高对拜耳法生产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该高硫铝土矿精矿拜耳法溶出过程中氧化铝和硫的可溶性。试验结果显示:最优溶出试验条件为溶出温度260℃、溶出时间60 min、石灰加入量7%、配料分子比1.45、Na_2O浓... 为消除贵州某高硫铝土精矿中硫含量过高对拜耳法生产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该高硫铝土矿精矿拜耳法溶出过程中氧化铝和硫的可溶性。试验结果显示:最优溶出试验条件为溶出温度260℃、溶出时间60 min、石灰加入量7%、配料分子比1.45、Na_2O浓度230 g/L,在此试验条件下,赤泥中氧化铝含量为17.13%,硫含量为0.12%,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达到97.24%,硫的溶出率为17.72%,说明该试样溶出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铝土矿 溶出性能 氧化铝 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矾石精矿焙烧—酸浸提取K和Al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康 胡四春 +2 位作者 张耀 马化龙 冯乃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福建紫金山选铜尾矿浮选得到的明矾石精矿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 O2、K2O和SO3,主要矿物组成是明矾石、石英、地开石。为从该明矾石精矿中提取有价元素Al、K,进行了焙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明矾石精矿在600℃焙烧1 h,焙烧产品在硫... 福建紫金山选铜尾矿浮选得到的明矾石精矿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 O2、K2O和SO3,主要矿物组成是明矾石、石英、地开石。为从该明矾石精矿中提取有价元素Al、K,进行了焙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明矾石精矿在600℃焙烧1 h,焙烧产品在硫酸浓度为60 g/L、浸出温度为80℃、液固比为6、浸出时间为0.5 h条件下搅拌浸出,K的浸出率为98.47%,Al的浸出率为94.35%;浸出后浸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二者含量合计达到90.44%,可作为建筑原料。试验结果可以为酸法综合利用明矾石精矿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矾石精矿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二矿区铜镍混合精矿中含镁脉石的进入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俊玮 马驰 +1 位作者 张成强 郭珍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6,共4页
为了查明金川二矿区铜镍混合精矿镁含量高的原因,对现场混合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精矿中主要含镁脉石矿物为蛇纹石,其次是辉石、橄榄石、绿泥石和滑石等;混合精矿中主要铜、镍矿物粒度虽然微细,但其解离度均不高,仅... 为了查明金川二矿区铜镍混合精矿镁含量高的原因,对现场混合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精矿中主要含镁脉石矿物为蛇纹石,其次是辉石、橄榄石、绿泥石和滑石等;混合精矿中主要铜、镍矿物粒度虽然微细,但其解离度均不高,仅有60%左右,强化对铜、镍矿物的回收客观上为易浮含镁脉石矿物单体及与铜、镍矿物的连生体进入混合精矿创造了条件;混合精矿中含镁脉石矿物多以视同单体的形式存在,其次是以磁铁矿连生体的形式存在,这是造成混合精矿镁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主要含镁脉石矿物可浮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滑石>菱镁矿>辉石>蛇纹石>绿泥石>橄榄石。因此,要降低铜镍混合精矿的Mg O含量,提高铜、镍矿物的解离度虽然重要,但有针对性地抑制含镁脉石矿物单体及与磁铁矿的连生体上浮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镁脉石矿物 混合精矿 解离度 可浮性 单体 连生体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二钠去除Cu(Ⅱ)和Ni(Ⅱ)离子对蛇纹石的浮选活化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俊玮 张亚辉 张成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蛇纹石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纯矿物浮选、捕收剂(丁基钾黄药)吸附量测定以及相关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pH〉6时,Cu(II)、Ni(II)能够有效的活化丁基钾黄药对蛇纹石的浮选捕收,EDTA二钠能够有效去除Cu(II)... 以蛇纹石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纯矿物浮选、捕收剂(丁基钾黄药)吸附量测定以及相关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pH〉6时,Cu(II)、Ni(II)能够有效的活化丁基钾黄药对蛇纹石的浮选捕收,EDTA二钠能够有效去除Cu(II)、Ni(II)的活化作用;丁基钾黄药几乎不在纯净的蛇纹石表面吸附,Cu(II)、Ni(II)的存在能够大幅度提高丁基钾黄药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EDTA二钠则能有效地降低其吸附量;在pH 9-10的范围内,Cu(II)、Ni(II)主要以Cu(OH)z(s)和Ni(OH)2(s)的形式存在,通过沉淀罩盖活化蛇纹石的浮选;EDTA二钠能够有效地络合稳定矿浆中的铜、镍羟基络合物,从而抑制丁基钾黄药对蛇纹石的浮选捕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EDTA二钠 丁基钾黄药 活化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晶质石墨浮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牛敏 李景超 +1 位作者 刘磊 杨亚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61-366,共6页
晶质石墨具有强疏水性,浮选提纯过程中矿化泡沫易形成聚合体机械夹带微细粒脉石,作业富集程度低,且入选物料固定碳含量越高,该现象愈加明显;特别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应用,导致目前工业生产普遍存在工艺冗长、回收率低、生产功耗及成本... 晶质石墨具有强疏水性,浮选提纯过程中矿化泡沫易形成聚合体机械夹带微细粒脉石,作业富集程度低,且入选物料固定碳含量越高,该现象愈加明显;特别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应用,导致目前工业生产普遍存在工艺冗长、回收率低、生产功耗及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为主体设备研究晶质石墨短流程浮选工艺,在条件试验基础上,并结合晶质石墨浮选对大鳞片保护的需求,确定出浮选柱适当的应用场景为:入选物料固定碳含量约为85%,以浮选柱“两次磨矿两次精选”工艺替代浮选机“两次磨矿四次精选”工艺;可得到固定碳含量为96.17%,作业回收率为71.59%的合格精矿产品,证明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应用于晶质石墨浮选工艺中,在强化回收、增强富集比、简化工艺等方面的优势,该研究可为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晶质石墨浮选工业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石墨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浮选机 细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8
作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长沙矿冶研究院 学术年会 选矿理论 中国金属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