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叶面积指数的遥感物候产品反演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夏传福 李静 柳钦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03-109,共7页
物候信息是研究植被与气候、环境间关系的重要资料。近年来,遥感技术为物候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物候遥感监测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物候监测、时空变化及其变化响应的研究。然而,有限的遥感物候产品已经限制了遥感物候监测的应用和... 物候信息是研究植被与气候、环境间关系的重要资料。近年来,遥感技术为物候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物候遥感监测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物候监测、时空变化及其变化响应的研究。然而,有限的遥感物候产品已经限制了遥感物候监测的应用和发展。在总结已有遥感物候监测方法和遥感物候产品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更具普适性,相对稳定、可靠的遥感物候产品反演生产方法。以2007年中国区域为例,利用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对结果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20.6~15.3d,均方根误差达4.0~33.5,二者的相关系数达0.404~0.887,生长周期数反演准确率达到90.12%,该文算法反演成功率达99.93%,较MODIS MLCD产品83.06%的成功率提高了1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物候 植被 叶面积指数(L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生长期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爱民 邵芸 +4 位作者 李坤 宫华泽 张风丽 陈权 王国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212,共8页
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其时效性保障是作物关键物候期观测的迫切需求。该文以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RADARSAT-2为数据源,选择冬小麦的孕穗期和乳熟期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MIMICS模拟为依据,分析了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散射特征和参数... 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其时效性保障是作物关键物候期观测的迫切需求。该文以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RADARSAT-2为数据源,选择冬小麦的孕穗期和乳熟期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MIMICS模拟为依据,分析了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散射特征和参数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散射特征差别很大;模型模拟可以为长势反演提供参考,为作物参数反演提供理论依据;孕穗期可以用极化比HH/VV提取作物长势信息,乳熟期极化比VV/VH更易提取长势信息,且精度更高,同时极化比VV/VH能在乳熟期估算冬小麦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遥感 后向散射 冬小麦 MIMICS模型 长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下垫面湍流通量观测的印痕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谷亮 刘绍民 +2 位作者 蔡旭晖 卢俐 徐自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4-1070,共7页
利用2005年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开展的非均匀下垫面观测实验的观测数据,分别处理了涡旋相关法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测得的感热通量,并运用印痕模型对数据进行"源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上,涡旋相关的测量值由于混杂了... 利用2005年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开展的非均匀下垫面观测实验的观测数据,分别处理了涡旋相关法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测得的感热通量,并运用印痕模型对数据进行"源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上,涡旋相关的测量值由于混杂了其他下垫面的通量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观测区域的湍流特征,存在着观测误差。而LAS观测出现的低估问题则与掺混高度和"源区"有关。通过用印痕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后,以上问题均得到很好的改善,订正结果与LAS观测通量的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实验结果验证了印痕模型在非均匀下垫面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痕分析 非均匀下垫面 大孔径闪烁仪(LAS) 感热通量 涡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闪烁仪湍流通量印痕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彭谷亮 蔡旭晖 刘绍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2-827,共6页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析2005年小汤山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实验数据,并与涡动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较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LAS印痕模型在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适用于非均匀下垫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痕分析 大孔径闪烁仪(LAS) 区域平均通量 空间代表性 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喀斯特灌丛草坡类型区土壤水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玉娟 杨胜天 +1 位作者 温志群 田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32,共4页
对贵州龙里灌丛草坡类型区2005—2006年度土壤水分及局地小气候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并通过相关分析等手段对土壤水分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致呈现出三起两落的趋势,12—2月和9—11月为土壤水分缓慢积累期,2—4月和8—... 对贵州龙里灌丛草坡类型区2005—2006年度土壤水分及局地小气候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并通过相关分析等手段对土壤水分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致呈现出三起两落的趋势,12—2月和9—11月为土壤水分缓慢积累期,2—4月和8—9月为土壤水分强烈消耗期,4—8月随着雨季的来临,降水量大,使得土壤水分迅速增加,为雨季土壤水分补充期;2)通过对土壤水分体积分数及其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到,雨季,土壤水分体积分数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在非雨季,温度是主要的控制因子,偏相关系数达0.851(P<0.01),其次为相对湿度,偏相关系数为0.733(P<0.01),而与太阳辐射和地表温度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0.241(P>0.05);3)通过对下垫面状况各异、气象条件基本一致的各实验点土壤水分规律的研究,发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与地表植被覆盖状况有着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龙里 灌丛草坡 土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灌丛草坡类型区土壤水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胜天 王玉娟 +1 位作者 温志群 吕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以贵州省红枫湖、龙里灌丛草坡类型区为定位研究区域,选取灌丛、草地和玉米地3种植被类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过程中重要过渡类型——灌丛草坡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1)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水分变化规... 以贵州省红枫湖、龙里灌丛草坡类型区为定位研究区域,选取灌丛、草地和玉米地3种植被类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过程中重要过渡类型——灌丛草坡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1)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也不同。从降雨过后初始含水量大小来看,玉米地>灌丛>草地;从递减率来看,玉米地>灌丛>草地;(2)草地土壤水分递减速率小于灌丛,其保水性强,因此,典型喀斯特地区草地植被生态与其它地区不同,呈现出一种"自适应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贵州省 灌丛草坡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冰 杨胜天 王玉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利用贵州省太阳辐射的连续观测数据,初步确定了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因子,并基于气候学估算模型,估算了贵州省2001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系数为0.45;2)... 利用贵州省太阳辐射的连续观测数据,初步确定了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因子,并基于气候学估算模型,估算了贵州省2001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系数为0.45;2)全省年光合有效辐射的平均值约为1 627.71 MJ/m^2,呈现自西向东、南、北3个方向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势的变化大体一致;3)光合有效辐射的年内变化特征与气温变化较一致,7月份最高约为237.07 MJ/m^2,1月份最低约为78.52 M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学科 光合有效辐射 太阳总辐射 贵州 实验观测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洁芳 徐栋 +1 位作者 张仲伍 张亮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MODIS13Q1数据产品,辅以同期自然环境及社会发展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2001-2020年县域...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MODIS13Q1数据产品,辅以同期自然环境及社会发展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2001-2020年县域尺度下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率为2.04%,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动趋势;(2)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78.81%,等级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等级之间,但跳级转移现象也普遍存在;(3)渭河流域92个县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以H-H空间正相关为主,表明县域间植被覆盖度的提升具有较好空间溢出效应;(4)气温、降水、坡度、日照等因素总体上促进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提升,而城镇化率、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则显著抑制了植被覆盖度改善,因素影响性质及强度存在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地提高植被覆盖度,综合治理渭河流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分异 空间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驱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变点的非参数检验
9
作者 秦瑞兵 田铮 金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4-307,共4页
文章基于符号函数给出一种检验持久性变点的统计量。同时,在原假设下得到了其渐近分布,在备择假设下证明了该检验的容许性。数值模拟表明,文中所给检验在新息厚尾时具有较好的势,且犯第1类错误的概率较小。最后将文中结果应用到美国联... 文章基于符号函数给出一种检验持久性变点的统计量。同时,在原假设下得到了其渐近分布,在备择假设下证明了该检验的容许性。数值模拟表明,文中所给检验在新息厚尾时具有较好的势,且犯第1类错误的概率较小。最后将文中结果应用到美国联邦季度预算赤字数据中,表明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过程 单位根过程 持久性 变点 协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东峰 孟庆岩 +1 位作者 孙鹏飞 王兆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5,39,共4页
本文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总结,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对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最后对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现状 展望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点模式匹配的一种凸包序列的图谱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静 田铮 张朝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97-200,共4页
利用点集的凸包具有仿射不变性和局部可控性,针对图谱方法难以精确匹配旋转角度较大图像的问题,提出了图像点模式匹配的一种凸包序列的图谱方法,使得匹配在图像旋转角度较大的情形下仍具有稳定性。构建图像特征点集新的图模型(凸包),利... 利用点集的凸包具有仿射不变性和局部可控性,针对图谱方法难以精确匹配旋转角度较大图像的问题,提出了图像点模式匹配的一种凸包序列的图谱方法,使得匹配在图像旋转角度较大的情形下仍具有稳定性。构建图像特征点集新的图模型(凸包),利用改进的图谱方法对凸包进行匹配,并减小原始特征点集,迭代上述过程,通过构造凸包序列,自特征点集的外围到内部逐步匹配,得到较精确的匹配对。实现基于凸包序列的图谱方法的图像点模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精确匹配旋转角度较小的图像,而且对于旋转角度大的图像以及多光谱图像匹配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模式匹配 凸包序列 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