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牡蛎产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22
1
作者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6期20-31,共12页
牡蛎产业发展状况(一)牡蛎养殖状况1.牡蛎主产区及产量的空间分布牡蛎,俗称海蛎子、蚝(蠔)、生蚝、蚵仔等,是一种广布性双壳贝类,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世界沿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产量高居贝类之首。中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和利用这一资... 牡蛎产业发展状况(一)牡蛎养殖状况1.牡蛎主产区及产量的空间分布牡蛎,俗称海蛎子、蚝(蠔)、生蚝、蚵仔等,是一种广布性双壳贝类,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世界沿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产量高居贝类之首。中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悠久历史。一些南方沿海地区的先民们早在汉朝时就掌握了插竹养蚝技术,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牡蛎产量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后更是呈现出大幅提升态势,2017年占全球83.29%,2018年达到513.98万t,2019年再创新高达到522.56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南方沿海地区 牡蛎养殖 双壳贝类 产业发展状况 产业发展报告 广布性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牡蛎新“三品一标”实践经验解析
2
作者 徐雯雯 郑富强 +2 位作者 王晓通 王军威 谭林涛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大众消费理念的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种类、品质、安全、品牌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农业农村部亦适时在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着力引导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提档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大众消费理念的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种类、品质、安全、品牌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农业农村部亦适时在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着力引导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提档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乳山牡蛎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动产业快速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形成“种良、质优、牌响、标高”的现代牡蛎产业发展新格局。本文将乳山牡蛎践行新“三品一标”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供业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品一标 消费理念 乳山牡蛎 农产品 提档升级 牡蛎产业 高质量发展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牡蛎“高品质产出+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3
作者 王航宁 于成松 +3 位作者 张帆 徐雯雯 王军威 谭林涛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乳山市素有“中国牡蛎之乡”的美誉,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但随着产业快速发展,种质退化、高品质牡蛎产量低、养殖效益提升缓慢、产业标准化水平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乳山市“高品质产出... 乳山市素有“中国牡蛎之乡”的美誉,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但随着产业快速发展,种质退化、高品质牡蛎产量低、养殖效益提升缓慢、产业标准化水平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乳山市“高品质产出+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供产业从业者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单位 区域品牌建设 产业标准化 养殖面积 建设力度 乳山市 乳山牡蛎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不同繁殖群体繁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5 位作者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1,共8页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和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和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即0.82∶1)外,其余5个繁殖群体雌性个体数量均大于雄性(♀∶♂>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和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和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沙柳河口雌性GSI(19.67±1.36)%显著高于洱海(10.28±1.36)%和大湖(13.35±1.24)%(P<0.05),而不同繁殖群体雄性GSI间差异不显著(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t[(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r[(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t[(10699.40±613.91)粒]和F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性在不同群体之间已出现分化趋势或已经分化。本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青海湖裸鲤的种群结构以及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特别是增殖放流策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繁殖群体 性比 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系数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晚苗池塘底播及在褐潮暴发海区筏式养殖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哲 毛玉泽 +3 位作者 方笑 杜美荣 张福崇 方建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mm),经过139 d的养殖,收获时平均壳长达59.7 mm,扇贝柱5.2 g。2012年筏式养殖海湾扇贝晚苗,收获时平均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28.7 g、3.8 g和13.8%。2013年,晚苗收获时平均壳高、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50.3 mm、24.4 g、3.1 g和12.7%。按1000 m3育苗水体计算,海湾扇贝晚苗培育可以节省燃煤45.5 t,节约成本6.75万元,养殖晚苗可以降低养殖成本11.6%。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晚苗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褐潮暴发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和节省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晚苗培育 池塘底播 筏式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河北省海湾扇贝养殖业调查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福崇 王六顺 +4 位作者 肖秋立 方笑 吴新民 赵海涛 赵振良 《河北渔业》 2011年第5期30-32,37,共4页
河北省秦皇岛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海湾扇贝养殖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海洋与渔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区已经扩展到南部沿海的乐亭县,养殖面积超过4万hm^2。初步形成了苗种培育、成贝养殖、贝柱加工、冷藏、... 河北省秦皇岛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海湾扇贝养殖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海洋与渔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区已经扩展到南部沿海的乐亭县,养殖面积超过4万hm^2。初步形成了苗种培育、成贝养殖、贝柱加工、冷藏、出口贸易产业链,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增加渔民收入,构建和谐渔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养殖业 河北省 调查报告 海湾 渔民转产转业 沿海地区 秦皇岛地区 养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对养殖池塘的净水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春 赵哲 姚维志 《科学养鱼》 2018年第6期57-58,共2页
近两年来,在全国各地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淡水珍珠主产区纷纷禁止或限制淡水珍珠养殖,给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困难。出现这种现象既有产业自身盲目发展的问题,也有外界的一些误解。在这一背景下,我... 近两年来,在全国各地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淡水珍珠主产区纷纷禁止或限制淡水珍珠养殖,给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困难。出现这种现象既有产业自身盲目发展的问题,也有外界的一些误解。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强产业的自律,使淡水珍珠产业回归到生态养殖的道路上;另一方面,也应该认真总结淡水育珠贝净化水质的相关成果,并向社会宣传,以重新获得社会各界对这项产业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三角帆蚌 淡水珍珠产业 水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 珍珠养殖 生态养殖 净化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乳山牡蛎为例探索水产品区域品牌创新建设
8
作者 徐雯雯 张帆 +1 位作者 王军威 谭林涛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5期60-63,共4页
近年来,品牌强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品牌农业建设作为富农、强农、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器,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水产品主产区也纷纷集政府、社会组织、从业者三力合一,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水产品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培育不仅需... 近年来,品牌强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品牌农业建设作为富农、强农、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器,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水产品主产区也纷纷集政府、社会组织、从业者三力合一,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水产品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培育不仅需持之以恒,更需创新培育方式、方法和举措方得始终。作者将多年来“乳山牡蛎”区域品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供大家在水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工作中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建设 品牌创新 乡村振兴 乳山牡蛎 品牌农业 助力器 水产品 创新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