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趋势调查国际研讨会情况综述及建议
1
作者 唐玲 《预测》 CSSCI 1997年第6期67-68,共2页
经济趋势调查国际研讨会情况综述及建议唐玲(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100824)第23届“经济趋势调查”国际研讨会,于今年7月29日~8月2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180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经济趋势调查国际研讨会情况综述及建议唐玲(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100824)第23届“经济趋势调查”国际研讨会,于今年7月29日~8月2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180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以论坛、大会发言、并行专题讨论会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趋势 调查 经济景报 研究 综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资供应形势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2
作者 宋红旭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Z1期91-93,共3页
与前几年相比,1990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是供应紧张局面趋于缓和,流通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一定治理。这些变化标志着治理整顿已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对如何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 与前几年相比,1990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是供应紧张局面趋于缓和,流通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一定治理。这些变化标志着治理整顿已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对如何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流通领域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国民经济 增长速度 相结合 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 计划价格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经济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投资与国家股份投资制度
3
作者 李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2,共4页
一、证券投资与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 金融市场和融资方式的拓展,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改革我国传统的投资管理体制。 我国传统的投资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实行国家集中的“全统全包”。其主要特征是:(1)决策权高度集中,投资主体、... 一、证券投资与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 金融市场和融资方式的拓展,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改革我国传统的投资管理体制。 我国传统的投资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实行国家集中的“全统全包”。其主要特征是:(1)决策权高度集中,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一元化,全部投资活动由国家计划安排;(2)建设资金来源单一,90%由财政拨款,统负盈亏,吃大锅饭;(3)建设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主要由国家计划调拨;(4)投资管理实行纵向行政审批和控制。经过10多年的改革,这种体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1)基本建设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2)形成了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双元管理的投资格局,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地方、部门自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股份制 证券市场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的探索
4
作者 江晓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3,共7页
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的探索江晓薇一、为什么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要有一套能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的探索江晓薇一、为什么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要有一套能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总量分析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全国宏观经济景气展望
5
作者 唐玲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共2页
1995年全国宏观经济景气展望唐玲(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100824)1994年,我国顺利推出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体制等多项重大改革措施,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总的来看,全国的经济形势呈现良好势头... 1995年全国宏观经济景气展望唐玲(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100824)1994年,我国顺利推出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体制等多项重大改革措施,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总的来看,全国的经济形势呈现良好势头。可以用“三快两高”来概括,即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宏观经济景气 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资供应形势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6
作者 宋红旭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1-93,共3页
与前几年相比,1990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是供应紧张局面趋于缓和,流通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一定治理。这些变化标志着治理整顿已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对如何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 与前几年相比,1990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是供应紧张局面趋于缓和,流通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一定治理。这些变化标志着治理整顿已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对如何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流通领域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供应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全文增补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短期计划调控制度构想
7
作者 李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20,共5页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短期经济的运行也必然出现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经济不平衡是经常的。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双重体制的并存必然伴随着许多矛...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短期经济的运行也必然出现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经济不平衡是经常的。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双重体制的并存必然伴随着许多矛盾和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体系 计划管理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群 吕鸣伦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1,共4页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李群,吕鸣伦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这种竞争尤其集中在经济领域,哈佛大学教授米...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李群,吕鸣伦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这种竞争尤其集中在经济领域,哈佛大学教授米歇尔·波特指出的更直接:“竞争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潜 江晓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0,共3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体制。在这里市场处于经济运行的中心地位,起着对宏观和微观的反馈和调节的双向作用,因此,培养一个充分发育的市场,至关重要。而市场发育又需要许多外部条件,其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体制。在这里市场处于经济运行的中心地位,起着对宏观和微观的反馈和调节的双向作用,因此,培养一个充分发育的市场,至关重要。而市场发育又需要许多外部条件,其中,搞活企业是个重要条件。要搞活企业,搞活市场,建立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系统是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 劳动力再生产 成贝 劳动者 劳动力个人所有 劳动力公有 个人和社会 搞活企业 社会保险系统 社会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收入状况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郄建伟 陈家积 邓小刚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3,共3页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4元,比1980年增加592.7元,增长3.1倍,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4.7%。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是:
关键词 中国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11
作者 白和金 《人民论坛》 1994年第4期21-21,共1页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是十分正确、必要的。 近两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是...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是十分正确、必要的。 近两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同时,投资领域的矛盾电相当突出。一是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战线拉得过长。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11829亿元,比上年增加近4000亿元,增长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规模 投资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 八届人大 政府工作报告 投资责任 基础产业 基本建设投资 银行贷款 自筹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经验 更新观念 搞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一)
12
作者 许华忠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7,共6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对我国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注目的问题。在这方面,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对我国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注目的问题。在这方面,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广大的实际工作者也进行了艰苦的摸索。而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此,作者拟从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和感受出发,谈一些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的肤浅认识和看法,以求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计划 市场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经验 更新观念 搞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二)
13
作者 许华忠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30,共5页
三、改革指令性计划管理方式,实行流通渠道并轨 1.指令性计划指标应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指标 四十年来,我国对指令性计划基本上采取了两种管理形式,一种是按产品进行管理;一种是按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管理。 关于按产品进行管理问题... 三、改革指令性计划管理方式,实行流通渠道并轨 1.指令性计划指标应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指标 四十年来,我国对指令性计划基本上采取了两种管理形式,一种是按产品进行管理;一种是按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管理。 关于按产品进行管理问题,就是把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产品的生产指标作为指令性计划进行管理,并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分配。计划分配制度决定了,指令性计划产品的重要程度,基本上是由其短缺程度决定的,而且往往是当某种产品供应紧张,供求矛盾不好处理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流通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