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辛仁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0,共3页
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辛仁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仍然滞后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党的... 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辛仁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仍然滞后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农业剩余劳动力 因素分析 市场机制 劳动力资源配置 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制度 劳动力需求 宏观调控体系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辛仁周 《学术论坛》 CSSCI 1994年第6期51-53,共3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方式相比,“离土不离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 就业问题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标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辛仁周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6,共5页
近来,一些文章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强调控制人口数量对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两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否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指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 近来,一些文章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强调控制人口数量对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两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否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指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标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如何?本文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涵义国民生产总值,是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的被视为能综合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活动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并常用它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适应 现实意义 第三产业 发展中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 两种生产 小康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 纵向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辛仁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7,33,共3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方式相比,“离土不离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方式 存在问题 乡镇企业发展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业化 非农产业 就业结构 工业化和城市化 农村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辛仁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62,共6页
作者认为,要客观地判断和把握当前城镇劳动就业形势并利用其有利的方面,转换以往城镇劳动就业中重增量安置轻存量调整的做法,加快解决城镇劳动就业深层次问题的步伐,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富余人员 就业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设想 被引量:1
6
作者 辛仁周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2-25,共4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从实践上探讨如何完善作为解决失业问题必要保证的失业保险制度比单纯在理论上探索失业问题,更急迫和更有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分析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从实践上探讨如何完善作为解决失业问题必要保证的失业保险制度比单纯在理论上探索失业问题,更急迫和更有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分析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服务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 1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1986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正式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截止1991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的职工6615万人,占国营企业职工总教的88%,有少数地区已将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到部分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失业保险制度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资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7
作者 潘烽 杨宜勇 黄燕芬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1,共4页
一、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由于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而社会商品和劳务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以... 一、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由于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而社会商品和劳务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以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比过去更多的商品或提供更多的劳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增长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使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劳动就业对策思考
8
作者 辛仁周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16,26,共4页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要求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劳动就业工作应当根据这一精神,转变作风,更新观念,为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登上新台阶积极创造条件。
关键词 市场经济发展 就业工作 城镇劳动就业 富余人员 上新台阶 城镇劳动力 国营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 企业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9
作者 辛仁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7,共5页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十分显著。那么,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在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生产 发展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人口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人口生产 第二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法 非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
10
作者 辛仁周 辛玉存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3,48,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是会加剧还是会减轻失业问题,是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对于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和加快建立社... 市场经济体制是会加剧还是会减轻失业问题,是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对于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取向改革 失业问题 失业率 社会劳动力 传统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表现形式 改革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战略重点”的观点看普及义务教育
11
作者 荣志刚 《教育与经济》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当代,世界各国为了加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极为重视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产业”。
关键词 家庭成员 普及义务教育 经济收入 战略重点 家庭收入 义务教育法 农村 文化程度 学龄儿童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劳动力的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
12
作者 李熙铮 谢晓凌 +1 位作者 王坚 辛仁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29,共5页
八十年代以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对劳动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和探索。 (一)进行就业、用工和招工调配制度的改革 改... 八十年代以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对劳动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和探索。 (一)进行就业、用工和招工调配制度的改革 改革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就业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计划管理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就业机制的政策取向
13
作者 辛仁周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9-21,29,共4页
当前日趋升温的市场趋向改革。已使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和转换就业机制成为我们不能再回避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靠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同时这又必须在保证社会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为此笔者认为,要客观地判断和把握当前城镇... 当前日趋升温的市场趋向改革。已使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和转换就业机制成为我们不能再回避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靠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同时这又必须在保证社会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为此笔者认为,要客观地判断和把握当前城镇劳动就业形势并利用其有利的方面,转换以往城镇劳动就业中重增量安置轻存量调整的做法,加快解决城镇劳动就业深层次问题的步伐,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机制 劳动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关系
14
作者 杨宜勇 《湖湘论坛》 1993年第3期58-62,共5页
所谓工资关系,系指不同部门(或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例关系。近几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和政府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关系十分重视,在许多场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处理... 所谓工资关系,系指不同部门(或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例关系。近几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和政府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关系十分重视,在许多场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工资关系 工资收入水平 比例关系 职工工资 中央领导 自收自支 工资制度 正常增长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失业问题
15
作者 辛仁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与失业的关系的论述,阐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解决好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失业人员流落街头食不裹腹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产物,在我国社会...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与失业的关系的论述,阐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解决好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失业人员流落街头食不裹腹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失业率 产业结构 就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