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行政诉讼法》修订之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薛刚凌
李春燕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
浙江财经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22,共7页
-
文摘
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建构了以具体行政行为为调整对象的一元诉讼模式。该诉讼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下的社会自治纠纷、行政合同纠纷、抽象行政行为纠纷,也难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为回应公共行政发展的需求,在修订《行政诉讼法》时,应跳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一元思维框架,在对公共行政类型化处理的基础上,确立多元诉讼的结构模式,根据不同类型诉讼的内在要求,确立不同的诉讼规则。
-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结构模式
研究
《行政诉讼法》
修订
具体行政行为
合同纠纷
抽象行政行为
诉讼模式
公共利益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G250.7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给付行政的精神解读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关保英
-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法学系
上海政法学院
中国行政执法研究会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1,共7页
-
文摘
基于行政权与契约理论,给付行政是行政作为的核心,其具有特殊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从精神层面进行解读。从给付行政的实体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放松管制、服务行政、行政相对人自治、救助和救济等行政精神,这些精神是行政法处理行政行为各方关系的依据。从给付行政的程序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程序工具论、程序淡化、程序变通、程序加快等精神,程序精神代表了行政法治的程度。对给付行政精神的解读,可厘清我国给付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其带来的行政法体系、行政法原则、行政法主体结构、行政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使我国行政法规更为细化和科学,使行政行为更具合法性。
-
关键词
给付行政
实质精神
程序精神
政治走向
-
分类号
DF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领导干部为官做事为什么要紧握法律戒尺
- 3
-
-
作者
任进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6-78,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围绕管好干部、从严治吏、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问题,习总书记作了许多重要论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率先垂范,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三个难点
被引量:36
- 4
-
-
作者
宋志红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
-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
文摘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启动改革前设计相对完善的制度是法治的基本要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存量地入市的途径、入市收益的分配是当前制度设计中争议较大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土地
入市
流转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农村土地延包难点问题探析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宋志红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
-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土地经营权与承包权分离的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5CFX048)
-
文摘
是否调整承包地块、是否以及如何设定承包期限,是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方案面临的核心争议问题。原则上不调整承包地块,实行无期限限制的有偿承包,壮大集体土地资产收益,同时国家政策对无地农民给予适当倾斜照顾,是既坚守土地公有制底线"落实集体所有权",又贯彻中央"长久不变"重大决策的最优选择。
-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延包
期限
-
分类号
D912.3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