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诉讼法》修订之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刚凌 李春燕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22,共7页
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建构了以具体行政行为为调整对象的一元诉讼模式。该诉讼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下的社会自治纠纷、行政合同纠纷、抽象行政行为纠纷,也难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为回应公共行政发展的需求,在修订《行政诉讼法》... 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建构了以具体行政行为为调整对象的一元诉讼模式。该诉讼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下的社会自治纠纷、行政合同纠纷、抽象行政行为纠纷,也难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为回应公共行政发展的需求,在修订《行政诉讼法》时,应跳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一元思维框架,在对公共行政类型化处理的基础上,确立多元诉讼的结构模式,根据不同类型诉讼的内在要求,确立不同的诉讼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结构模式 研究 《行政诉讼法》 修订 具体行政行为 合同纠纷 抽象行政行为 诉讼模式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付行政的精神解读 被引量:7
2
作者 关保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行政权与契约理论,给付行政是行政作为的核心,其具有特殊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从精神层面进行解读。从给付行政的实体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放松管制、服务行政、行政相对人自治、救助和救济等行政精神,这些精神是行政法处理行政行为... 基于行政权与契约理论,给付行政是行政作为的核心,其具有特殊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从精神层面进行解读。从给付行政的实体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放松管制、服务行政、行政相对人自治、救助和救济等行政精神,这些精神是行政法处理行政行为各方关系的依据。从给付行政的程序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程序工具论、程序淡化、程序变通、程序加快等精神,程序精神代表了行政法治的程度。对给付行政精神的解读,可厘清我国给付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其带来的行政法体系、行政法原则、行政法主体结构、行政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使我国行政法规更为细化和科学,使行政行为更具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付行政 实质精神 程序精神 政治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为官做事为什么要紧握法律戒尺
3
作者 任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6-7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围绕管好干部、从严治吏、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问题,习总书记作了许多重要论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围绕管好干部、从严治吏、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问题,习总书记作了许多重要论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率先垂范,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三个难点 被引量:36
4
作者 宋志红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启动改革前设计相对完善的制度是法治的基本要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存量地入市的途径、入市收益的分配是当前制度设计中争议较大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展开...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启动改革前设计相对完善的制度是法治的基本要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存量地入市的途径、入市收益的分配是当前制度设计中争议较大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土地 入市 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延包难点问题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志红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是否调整承包地块、是否以及如何设定承包期限,是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方案面临的核心争议问题。原则上不调整承包地块,实行无期限限制的有偿承包,壮大集体土地资产收益,同时国家政策对无地农民给予适当倾斜照顾,是既坚守土地公有制底... 是否调整承包地块、是否以及如何设定承包期限,是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方案面临的核心争议问题。原则上不调整承包地块,实行无期限限制的有偿承包,壮大集体土地资产收益,同时国家政策对无地农民给予适当倾斜照顾,是既坚守土地公有制底线"落实集体所有权",又贯彻中央"长久不变"重大决策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延包 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