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任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中十分特殊的一类,虽与公益类事业单位一样均使用事业编制,但在主要职能、资金来源、产出等方面存在不同。行政类事业单位主要为授权执法主体,也有少量法定执法主体和委托执法主体。认定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 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中十分特殊的一类,虽与公益类事业单位一样均使用事业编制,但在主要职能、资金来源、产出等方面存在不同。行政类事业单位主要为授权执法主体,也有少量法定执法主体和委托执法主体。认定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依据,以是否主要履行行政职能为标准,坚持从严认定,积极稳步推进、分步实施,改革方向是职能归位、调整机构。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法治建设比较薄弱,应将依法规范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依法探索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指导意见 行政执法主体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违法的主客观构成 被引量:22
2
作者 应松年 杨解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行政违法同一般违法一样也须具有主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在客观方面具有诸多宏观事实特征:一定的客观外在表现、与行政职权具有不可分的关联性、方式上的表现多样、与具体危害结果的关系表现出复杂性、是行政公务的组织及其人... 行政违法同一般违法一样也须具有主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在客观方面具有诸多宏观事实特征:一定的客观外在表现、与行政职权具有不可分的关联性、方式上的表现多样、与具体危害结果的关系表现出复杂性、是行政公务的组织及其人员的整体行为。行政违法在主观构造上,可分为行政公务组织的主观意志与行政公务人员的主观过错,法律对二者的主观意志范围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在主观方面行政违法还应具备意思表示真实要件;在客观上还需要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以作为评价行政违法的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违法 客观构成 主观构造 行政人员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法治取向的行政改革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豪才 宋功德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无法律则无行政。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任何行政行为都应当依法作出。行政改革行为也不例外。行政改革的正当性首先体现为合法性。要同时做到改革主体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和内容合法,在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都要符合依法行政的各项要... 无法律则无行政。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任何行政行为都应当依法作出。行政改革行为也不例外。行政改革的正当性首先体现为合法性。要同时做到改革主体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和内容合法,在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都要符合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改革 依法行政原则 法治 程序合法 合法性 行政行为 改革行为 主体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 被引量:35
4
作者 应松年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提出 ,要从解决社会纠纷的角度理解行政救济制度的价值。良好的行政救济制度必须符合公正性、法律性、普遍性和司法最终性等基本要求。反思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两条基本思路 :形成和完善行... 本文提出 ,要从解决社会纠纷的角度理解行政救济制度的价值。良好的行政救济制度必须符合公正性、法律性、普遍性和司法最终性等基本要求。反思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两条基本思路 :形成和完善行政救济体系 ,应着重加强制度化的行政救济渠道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的当务之急 ,是加强行政纠纷解决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本文还概略地阐述了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制度的若干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救济制度 行政救济体系 行政纠纷解决机构 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行政赔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权的司法审查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宝明 高秦伟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3期60-62,共3页
司法审查制是源自于英美法的制度,除违宪审查之外,它还涵盖了现代民主国家所确立的对行政权实施有效监督的法律制度。本文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的法理基础、模式、作用及局限性进行了梳理,希望能有助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 行政权 司法审查 司法权 中国 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建构理论的两大流派及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海琴 于春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9,81,共6页
随着当代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由"行为主义革命"向"国家中心主义"转换,国家建构问题成为西方政治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回顾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建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形成两大流派。前者是在20世纪7... 随着当代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由"行为主义革命"向"国家中心主义"转换,国家建构问题成为西方政治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回顾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建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形成两大流派。前者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启的以"国家与战争"为核心议题、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考察而形成的内源型国家建构理论,后者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失败国家"重建和"脆弱国家"能力建设而形成的外源型国家建构理论。近年来,伴随国际组织介入国家建构实践,国家建构理论也随之进入由"外源"向"内源"回归与拓展的"回归内源型"发展阶段,该理论强调国家自主性与国家建构的技术性,并和国家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国家建构理论 查尔斯·蒂利 弗朗西斯·福山 国际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架构分析——行政行为中心主义安排的反思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伟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时下,围绕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研讨如火如荼,不同版本的修订方案和专家建议稿随之浮出水面。尽管各方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时机是否恰切、究竟是大修还是小改等修改策略上的意见不尽相同,但是,就修改内容而言,各方关注焦点似乎较为一... 时下,围绕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研讨如火如荼,不同版本的修订方案和专家建议稿随之浮出水面。尽管各方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时机是否恰切、究竟是大修还是小改等修改策略上的意见不尽相同,但是,就修改内容而言,各方关注焦点似乎较为一致。扩大受案范围、提高行政审判的独立性、放宽原告资格要求、改变经复议后的被告确定规则、增加行政公益诉讼等成为讨论的热点。但是,对行政诉讼制度的架构及安排问题则很少被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中心主义 行政行为 架构 修改内容 反思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行政强制法》意义上的“行政强制措施”之认定——对20种特殊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评判和甄别 被引量:43
8
作者 胡建淼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3,共12页
《行政强制法》第2条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和第9条对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的列举式规定,无疑为认定行政强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但其仍未消除《行政强制法》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不少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出现的特殊行为,... 《行政强制法》第2条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和第9条对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的列举式规定,无疑为认定行政强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但其仍未消除《行政强制法》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不少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出现的特殊行为,无法轻松地对它们作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判断。通过对法律和实践中存在的20种特殊行为的评判和甄别,可以推进对"行政强制措施"标准和范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措施 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行政法院的构想及其疏漏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伟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5,共7页
建立行政法院构想带有强烈的司法改革策略色彩,忽视了构建行政法院制度的基本问题。行政法院制度的引入本质上代表着选择或转向一种新的行政法模式,必须深入论证这一模式存在的基础和我国是否具备采纳这一模式的条件。而从其运作机理看... 建立行政法院构想带有强烈的司法改革策略色彩,忽视了构建行政法院制度的基本问题。行政法院制度的引入本质上代表着选择或转向一种新的行政法模式,必须深入论证这一模式存在的基础和我国是否具备采纳这一模式的条件。而从其运作机理看,行政法院模式的特色恰恰在于试图通过行政法院本身来解决调和专业性与独立性之间的矛盾,但要实现这一平衡并非易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院 行政法模式 专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 被引量:35
10
作者 任进 《行政管理改革》 2014年第12期48-53,共6页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不是对行政权力的简单梳理和公布,而是通过对权力边界的准确界定...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不是对行政权力的简单梳理和公布,而是通过对权力边界的准确界定,解决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政府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如何分权的问题,并以此进行组织体系的再造,符合实现有效政府治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权 行政职权 权力清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原则在中国行政判决中的适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静 《交大法学》 CSSCI 2017年第4期22-33,共12页
比例原则作为行政法的新兴原则,在世界各国都有越来越多的适用和影响,我国行政诉讼中适用比例原则的情况也在增加。文章对行政处罚、劳动教养、网约车等领域中明确适用比例原则或者使用比例原则的内容做出的判决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 比例原则作为行政法的新兴原则,在世界各国都有越来越多的适用和影响,我国行政诉讼中适用比例原则的情况也在增加。文章对行政处罚、劳动教养、网约车等领域中明确适用比例原则或者使用比例原则的内容做出的判决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比例原则的适用存在司法环境、制度设计和法院主观意愿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未来应当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行政诉讼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决策的程序价值及其制度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戴建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当前,行政决策程序的机制尚不健全,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问题时有发生。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是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内在要求。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参与性、公开性和及时终结性是行政决策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 当前,行政决策程序的机制尚不健全,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问题时有发生。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是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内在要求。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参与性、公开性和及时终结性是行政决策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行政决策应以"行政参与"与"行政公开"的程序理念为基础,以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可行性/不可行性论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制度为核心,建立具体的正当性程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自然正义 正当法律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服务中心的法律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建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民主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权利的兴起,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同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作为一种行政服务机构的创新形式,行政服务中心初步发挥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功能。但是,由于缺乏明...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民主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权利的兴起,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同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作为一种行政服务机构的创新形式,行政服务中心初步发挥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功能。但是,由于缺乏明晰的理念支持和理性的制度设计,以至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自发性、无序性和多样性等问题。行政服务中心的法律地位、组织性质亟待进一步明确,以解决行政服务中心在发展中的合法性疑虑、性质不统一等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统一的、全国性的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就行政服务中心的名称、机构性质、编制和职能等内容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整合政府资源,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人事管理权、事权和财权等管理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服务 公共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视域下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任进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宪法规范的国家权力结构中,监察权从属于行政权,并具有监督行政的特点,行政监察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有的监督职能边界不清、权威不够、监督有盲区、难以形... 长期以来,在我国宪法规范的国家权力结构中,监察权从属于行政权,并具有监督行政的特点,行政监察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有的监督职能边界不清、权威不够、监督有盲区、难以形成合力等不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国家权力重新配置和结构整合,应适时修改宪法及其相关法等,使改革依宪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小军 《行政管理改革》 2014年第12期40-44,共5页
法治对改革有引领与保障的极大作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谱写新的篇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问题,是前提性、正当性、合法性问题,应... 法治对改革有引领与保障的极大作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谱写新的篇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问题,是前提性、正当性、合法性问题,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 行政审批机构 职权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进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3,共6页
根据宪法制定监察法,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监察法针对反腐败资源力量分散、监察范围窄、体现专责和集中统一不够及法纪衔接不畅等问题,明确了监察机关及其职责、范围、工作机制、权限、程序、对监察机关和... 根据宪法制定监察法,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监察法针对反腐败资源力量分散、监察范围窄、体现专责和集中统一不够及法纪衔接不畅等问题,明确了监察机关及其职责、范围、工作机制、权限、程序、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等内容,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全面贯彻监察法,要准确把握监察委员会的性质、领导体制,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依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履行职责,实现纪检监察工作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国家监察体制 监察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曙宏 方世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6期130-135,共6页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可分成潜在的产生与实际的产生两种形态。两者产生的条件是不同的 :前者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就自然应适用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模式 ;后者是指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 ,主体还要有积极的主张 ,并督促一定权...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可分成潜在的产生与实际的产生两种形态。两者产生的条件是不同的 :前者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就自然应适用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模式 ;后者是指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 ,主体还要有积极的主张 ,并督促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实际运行。作出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 :它可以使人们在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后积极地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去主张应有权利 ,否则就不能及时有效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它强调了当事人的行为对实际形成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对明确、固定各自权利义务并催促实现权利义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律关系 产生形态 产生条件 权利义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的完善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伟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典型体现了行政诉讼的特点,与对原告的救济直接相关。现行《行政诉讼法》以行政行为为中心确定判决形式的制度安排,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不能为当事人提供充分救济,且规定粗疏。行政诉讼应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为基点...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典型体现了行政诉讼的特点,与对原告的救济直接相关。现行《行政诉讼法》以行政行为为中心确定判决形式的制度安排,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不能为当事人提供充分救济,且规定粗疏。行政诉讼应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为基点安排一审判决,增加确认判决和禁令判决,扩大变更判决和履行判决的适用范围,调整和细化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 救济性 诉讼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 推动行政组织法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进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7期55-58,共4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并对"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以及"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提出要求。2015年3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行...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并对"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以及"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提出要求。2015年3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任务、原则、程序和时间表。《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提出,研究建立国务院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开展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组织法 权力配置 政府工作部门 行政给付 行政职权 法定化 行政执法 机构改革 行政许可 行政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策略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功德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标定位、条件分析和策略选择是行政法治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缺一不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应当兼顾普遍法治规律和中国特色,将其目标定位为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引擎",推动整个公共行政关系的理性化,并自始至终贯穿通过规范和监... 目标定位、条件分析和策略选择是行政法治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缺一不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应当兼顾普遍法治规律和中国特色,将其目标定位为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引擎",推动整个公共行政关系的理性化,并自始至终贯穿通过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来维护和拓展公民权利这根主线;应当立足社会现实,充分利用现有本土资源,全面回应行政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应当选择一条切合我国实际的行政法治建设道路,稳步推进、循序渐进,以解决具体的现实公共行政问题为着力点,推动行政法治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治 目标 条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