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法治思维在维稳中的意义、向度及形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祯军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大连行政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3年第8期9-15,共7页
-
基金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社会管理专项项目"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法治思维是人基于"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为标准,以符合法律逻辑的方式对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形成结论的主观认识过程。运用法治思维是依法维稳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领导干部维稳能力的必备条件,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思维向度影响思维活动的方向及其总体状态。在维稳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领导干部就要坚持具有保障利益表达渠道畅通,保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权益和确保侵权要赔偿、失职要追究的思维向度。社会的法治环境与个人对法治的学习和实践是法治思维形成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法治思维
维稳
突发事件
权力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民国初年官员选任制度探析
- 2
-
-
作者
朱晓东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郑州轻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北京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2018-ZZJH-611)
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民国北京政府文官制度流变"(2016BSJJ058)
-
文摘
民国北京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既要按照规制接受南京临时政府人员,同时还要对前清部院诸多人员进行妥善安置,新旧与南北矛盾并存,又杂以党派冲突、东西竞争,选才用人情况相互纠葛,纷争不断,十分复杂。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选任制度和法规的缺失,各部总长用人毫无一定标准,以致内阁的成立及运作都显得步履维艰。
-
关键词
北京临时政府
中央机构
官员选任
-
Keywords
Bei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the central institution
selection of officials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