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RGs测算数据分析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洪强 张晓斌 +6 位作者 张宏伟 赵芊 孙坤 宓韵珩 高洁 李欣 王津雨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223-226,共4页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体支付方式,对医院发展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对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路径(CP)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参照2019年天津市落实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体支付方式,对医院发展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对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路径(CP)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参照2019年天津市落实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某三甲专科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院数据展开DRG付费模拟数据测算。试行DRG病组标准价格与病例总费用的差额定义为收入增减额,若试行DRG病组标准价格高于该病例住院总费用,则认为改革后收入增加,DRG盈亏额为正,反之定义为收入减少,盈亏额为负。本研究从试行DRG后收入盈亏额入手,首先测算改革后该院住院总收入的盈亏趋势,重点分析收入盈亏前10的病组和科室,通过分析数据、查询病历、咨询DRG工作组负责人,发现收入盈亏病组和科室的特点和原因,提出针对CP管理方面的建议,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临床路径 管理 血液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KRD26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血液系统肿瘤易感性
2
作者 吴超 张丽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ANKRD26相关血小板减少症(ANKRD26-RT)是一种由ANKRD26基因的5′非翻译区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大小和功能正常。此疾病出血表现轻微,但具有血液系统肿瘤易感性。该文... ANKRD26相关血小板减少症(ANKRD26-RT)是一种由ANKRD26基因的5′非翻译区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大小和功能正常。此疾病出血表现轻微,但具有血液系统肿瘤易感性。该文将围绕ANKRD26-RT分子机制、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RD26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系统肿瘤易感性 鉴别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药房模式下临床研究药物特色管理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磊 陈迪 +1 位作者 章萍 严海泓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5期239-243,共5页
该文分别从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临床药物管理、表格与文件夹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介绍及探讨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心药房临床研究用药特色管理模式,规范临床药物的管理,保障临床研究... 该文分别从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临床药物管理、表格与文件夹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介绍及探讨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心药房临床研究用药特色管理模式,规范临床药物的管理,保障临床研究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药房 药物管理 电子处方 专职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相关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3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宋春艳 张然然 +2 位作者 蔡玉丽 竺晓凡 杨文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治疗相关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2019年5月以来收治的3例该类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儿童此类疾病的病例报道,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 目的探讨儿童治疗相关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2019年5月以来收治的3例该类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儿童此类疾病的病例报道,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在原发肿瘤确诊后均接受了化疗,在6~57个月后,例1、3出现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例2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目前均存活,例1去甲基化治疗,部分缓解状态,例2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疾病缓解,例3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共检索到10篇文献,报道了16例患儿,男性12例,女性4例,起病年龄2~13岁,潜伏期16~74个月,15例为治疗相关髓系白血病(t-AML),1例为t-ALL,14例患儿有明确的烷化剂及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暴露,随访终点8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治疗相关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是一类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类型。以t-AML多发,男性多于女性,既往治疗中使用烷化剂及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发生率明显增高,传统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减少化疗方案的重叠,采用新的基因靶向药物、去甲基化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均可改善治疗效果,根治仍需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治疗相关髓系肿瘤 治疗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3A1I”模式探索与成效分析
5
作者 李炳轩 纪庆 +4 位作者 王家乐 高佳佳 张艺铜 曾柯 祁健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前,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医院等科研单位正在积极探索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科学方式。本文针对医学科技奖励相关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对2009—2023年该医院... 目前,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医院等科研单位正在积极探索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科学方式。本文针对医学科技奖励相关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对2009—2023年该医院科技奖励的申报和获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通过积累科学研究产出成果、激发分层分类通知效用、激活科管人员工作效能和制订科研成果激励措施等举措,有效提升报奖数量、报奖种类、获奖数量及获奖水平,探索出“3A1I”管理模式,提出进一步优化组织工作的建议,对其他医院开展相关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技奖励 组织管理 科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方案”开启人人都有移植供者新时代——访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锋(文/图) 张浩臣(文/图) 黄晓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7期1-3,共3页
2021年1月20日伴随着移植舱内患者造血干细胞输入的顺利结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团队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10000例,并由此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达到这一程碑数据的骨髓移植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 2021年1月20日伴随着移植舱内患者造血干细胞输入的顺利结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团队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10000例,并由此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达到这一程碑数据的骨髓移植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大血研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从1964年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现在的第10000例,从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相配到亲属HLA半相合,再到今天成熟的“北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病研究所 骨髓移植 HLA半相合 临床医学研究 黄晓 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 张慧敏 +5 位作者 段艳艳 杨苗苗 孙川茗 代伟英 徐丽 庄淑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2,47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7,专家熟悉程度为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0。最终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较为全面,可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点渗血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 PICC 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霞 杨苗苗 +2 位作者 孙川茗 代伟英 张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9、0.921,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5、0.380(均P<0.05)。第2轮指标变异系数为0.04~0.24。构建的血液病住院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1级指标3个、2级指标15个和3级指标44个。结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可用于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及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PICC 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 风险评估 专家函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新机制促进国家血液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杨 郝莎 陈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5期27-30,共4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批示精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所院”)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优势,规划布局重点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批示精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所院”)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优势,规划布局重点发展方向,目标清晰明确,规划科学完善,最终形成了所院“123”创新行动规划,以建设“国家血液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为发展目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简称“创新工程”)项目为抓手,从战略规划,组织形式,项目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创新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所院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基础能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及产出能力4个维度上都显著提升,形成了所院特色的原始创新亮点成果,促进了国家血液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建设。该文以所院科研管理实践内容为基础,凝练出了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科研管理制度优势和协同攻关的科研新机制两条管理经验,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科研机制 原始创新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部位对我国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醒 马银鑫 邵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置管部位对我国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相关性血栓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限为2001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将检索的文献交由2名专业人员筛选与评价,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Revi... 目的系统评价置管部位对我国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相关性血栓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限为2001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将检索的文献交由2名专业人员筛选与评价,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累计病例组188例、对照组1340例,涉及4项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OR=0.63,95%CI(0.43,0.94)、P=0.02]、头静脉[OR=2.45,95%CI(1.39,4.34),P=0.002]、置管肢体[OR=0.63,95%CI(0.41,0.96),P=0.03]同其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要静脉、左侧置管可降低我国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保护因素;头静脉及右侧置管为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专科医院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制定对策研究
11
作者 刘兆宇 阎嶂松 +2 位作者 刘婷婷 陈旭东 祝敏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12期61-63,共3页
文章以探索研究型专科医院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的制定对策,为医疗机构信息化软件系统技术参数选择提供方法借鉴为目的,通过对医院近4年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的总结,对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 文章以探索研究型专科医院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的制定对策,为医疗机构信息化软件系统技术参数选择提供方法借鉴为目的,通过对医院近4年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的总结,对信息化软件系统购置参数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软件系统 购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联动促进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高佳佳 纪庆 +5 位作者 曾柯 李炳轩 张艺铜 王家乐 高惺 祁健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7期157-160,178,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医学创新转化生态,提升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通过“项目-政策-平台-推广”(4P)4个维度联动构建医学创新转化生态的实践探索,总结2018年1月至2023年1... 目的探索建立医学创新转化生态,提升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通过“项目-政策-平台-推广”(4P)4个维度联动构建医学创新转化生态的实践探索,总结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专利授权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效。结果通过“4P”实践,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授权类型和数量逐年增长,转化类型和数量大幅提高,转化金额显著提升,单项500万元以上成果转化数量近50%。据此,提出研究型医院应从多元项目布局、完善政策激励、搭建研产平台、加强企业合作等方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结论“4P”联动医学创新转化生态实践经验,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研究型医院开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4P联动 医学 科技成果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性假肿瘤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13
作者 刘春蕾 王宇飞 李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假肿瘤(H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4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血友病性假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甲型22例,乙型2例;轻型4例,中型2例,重型18例。重型、轻型及中型患者之间外...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假肿瘤(H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4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血友病性假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甲型22例,乙型2例;轻型4例,中型2例,重型18例。重型、轻型及中型患者之间外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友病性假肿瘤高发年龄为20~39岁,占总血友病性假肿瘤人数的45.8%。24例患者共发现38个病灶,其中软组织型23个病灶,骨骼内型12个病灶,骨膜下型3个病灶;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单发或多发囊样或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边缘骨质硬化、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受压吸收。部分病变存在点状及不规则形钙化。结论血友病性假肿瘤好发于青壮年血友病患者,其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假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基于病种评价的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14
作者 李淼 代伟英 +4 位作者 金亚娜 于泽洋 李俊洋 宋小强 刘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45-50,5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各病区收治某一关键病种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评价其资源配置情况与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病区基于资源利用情况优化病种结构,为精细化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定关键病种X,根据病区的运营数据采用秩和比(Rank-sum Rati...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各病区收治某一关键病种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评价其资源配置情况与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病区基于资源利用情况优化病种结构,为精细化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定关键病种X,根据病区的运营数据采用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各病区在关键病种下的表现情况,将评价结果作为产出,资源配置作为投入,通过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各病区的资源配置情况。结果采用RSR综合评价方法评价10个病区的运营表现,综合得分较高为C病区与J病区,其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综合得分较低为H病区、I病区与G病区,其中H病区与I病区资源投入较高但产出低;G病区资源投入低,产出也低。结论针对关键病种X,C病区与J病区应加大该病种的收治比例,持续扩大病种优势。对于H病区与I病区,应适当减少该病种的收治,聚焦与病区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关键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病种评价 资源配置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的研究型医院人才建设实践与管理优化
15
作者 徐富升 朱宴玉 +1 位作者 陈波宇 张静雯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4期36-39,共4页
本文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发展和应用新兴数智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创新成果给研究型医院人才建设带来的诸多挑战。文章结合医院实际,阐述了医院在人才规划、柔性引才、差异化育才、推进管理和政策有机结合的人才建设实践,... 本文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发展和应用新兴数智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创新成果给研究型医院人才建设带来的诸多挑战。文章结合医院实际,阐述了医院在人才规划、柔性引才、差异化育才、推进管理和政策有机结合的人才建设实践,进一步思考了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在人才盘点、精准选聘、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要素重组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旨在探索新形势下研究型医院人才资源建设及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建设 研究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前血液形态学完全缓解状态对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ALL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东 刘艳荣 +15 位作者 王亚哲 韩伟 陈欢 陈瑶 王景枝 莫晓冬 张圆圆 闫晨华 孙于谦 陈育红 王昱 许兰平 张晓辉 刘开彦 黄晓军 常英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42-847,共6页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Haplo-SCT)的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移植前血液学缓解(HCR)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SCT且移植前均获得HCR的317例B-ALL...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Haplo-SCT)的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移植前血液学缓解(HCR)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SCT且移植前均获得HCR的317例B-ALL患者。采用Cox模型分析移植前HCR状态对317例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17例患者3年非复发死亡(NRM)、累计复发(CIR)、无病生存(LFS)及总生存(OS)率分别为15%、15%、71%和74%。HCR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恢复(CR)组、ANC未恢复伴或不伴PLT恢复(CRi)组和ANC恢复伴PLT未恢复(CRp)组的3年NRM、CIR和LFS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患者3年OS率高于CRi组(76%vs 59%,P=0.049)。移植前微小残留病(P=0.006)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P=0.020)影响CIR;PLT植入影响NRM、LFS和OS(P值均<0.001);Ⅲ~Ⅳ度急性GVHD影响NRM(P<0.001)和OS(P=0.035);慢性GVHD影响LFS(P<0.001)。结论移植前HCR状态不影响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液形态学缓解 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的规范化检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亚溱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BCR-ABL融合基因(mRNA)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分子标志,靶向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当前CML治疗的基本药物。BCR-ABL mRNA水平是TKI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提示耐药机制、指导随后TKIs的选择等治疗策略。... BCR-ABL融合基因(mRNA)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分子标志,靶向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当前CML治疗的基本药物。BCR-ABL mRNA水平是TKI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提示耐药机制、指导随后TKIs的选择等治疗策略。规范化的BCR-ABL检测是精准指导临床治疗的前提,是CML患者获得最佳疗效的保证。规范化体现在样本类型、检测内容、实验室检测方案、报告方式等方面,本文结合新近文献探讨了CML患者BCR-ABL定量和突变的规范化检测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融合蛋白质类 BCR-ABL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D47阻断型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观察
18
作者 卢杨 袁向飞 +2 位作者 张砚君 范冬梅 熊冬生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筛选靶向人CD47蛋白的新型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观察其抗结直肠癌活性,为靶向人CD47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选择。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筛选技术获得能够稳定分泌CD47抗体的鼠源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纯化获得抗体纯品47-F。采用流... 目的筛选靶向人CD47蛋白的新型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观察其抗结直肠癌活性,为靶向人CD47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选择。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筛选技术获得能够稳定分泌CD47抗体的鼠源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纯化获得抗体纯品47-F。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F抗体与CD47蛋白的亲和力,观察47-F抗体与商品CD47抗体B6H12.2对靶细胞结合的竞争性;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检测47-F抗体的红细胞毒性。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采用细胞吞噬实验观察47-F抗体、B6H12.2抗体及同型对照抗体对人巨噬细胞吞噬结肠癌细胞HCT116和SW620能力的体外促进作用。建立小鼠皮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抗体给药组和PBS对照组,观察47-F抗体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体内抑制作用。结果47-F抗体能够有效结合CD47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47-F抗体能有效竞争商品抗体B6H12.2对人CD47蛋白的结合,且具有浓度梯度依赖性。红细胞凝集实验结果显示,47-F抗体未引起红细胞凝集,红细胞毒性较低。与对照抗体比较,47-F抗体、B6H12.2抗体均提高了人巨噬细胞对SW620、hCT116细胞的吞噬率,且47-F抗体的促吞噬作用高于B6H12.2抗体(P均<0.05)。47-F抗体给药第19天,抗体给药组肿瘤体积小于PBS对照组(P<0.05),肿瘤抑制率为80.6%。结论成功筛选获得了一株新型CD47阻断型单克隆抗体47-F;该抗体具有亲和力强、促吞噬活性强、低红细胞毒性的特点,抗结直肠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单克隆抗体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红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肿瘤患者PICC置管前检验项目评估及护理对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那静 霍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综述了我国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前检验项目评估及护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PICC置管前检验项目的评估可以有... 综述了我国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前检验项目评估及护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PICC置管前检验项目的评估可以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检验项目 PICC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高校附属医院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创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秋燕 周耀宗 +2 位作者 王辛 刘华林 王津雨 《现代医院》 2023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基于党务干部和高知群体对发展党员创新做法的需求分析,探索供需双方对于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认知差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附属医院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质量提供策略参考。方法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法,基于KANO... 目的基于党务干部和高知群体对发展党员创新做法的需求分析,探索供需双方对于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认知差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附属医院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质量提供策略参考。方法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法,基于KANO模型对天津市某三级公立医院的125名党务干部和132名高知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进行KANO模型类属分析、Better-Worse系数测算和供需匹配分析。结果基于KANO模型的党员发展创新做法供需匹配点共14个,从条目类别看,入党启蒙6项、培训教育5项、管理机制3项;从KANO模型属性分类看,期望需求1项,为“结合高知群体重大任务表现进行推优考察”;魅力需求13项,其中优先级排序前5位的分别为“开设党员先进典型专栏、积极邀请高知群体参加支部活动、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将学习资料转化为小故事等创新学习形式、开展户外体验式党课”。在“实行党员发展责任制、每月谈心谈话≥1次”上供需双方存在认知差异,高知群体对其表现出更高的需求和期望,而党务干部的重视程度及认可度较低。结论KANO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出影响供需双方满意度的匹配点和差异点,进而对服务项目的优先改进顺序和资源的投入方向进行有效引导。党务干部应在结合重大任务表现进行推优考察、加强党员先进典型宣传、邀请高知群体参与支部活动、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学习形式以及加强谈心谈话等方面,持续改进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提升对高知群体的政治吸纳和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高校附属医院 高知识群体 党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