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精准快检 被引量:2
1
作者 闵红 蔡虎 +4 位作者 孙瑶 胡飞 王新旺 马鹏飞 苗保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为实现药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精准快速检测,通过加入内参(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IAC),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能够实时监控过程的基于内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检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检测限、重现性、可行性... 为实现药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精准快速检测,通过加入内参(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IAC),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能够实时监控过程的基于内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检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检测限、重现性、可行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良好,仅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典型扩增曲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检测限为0.23 pg/μL;C_(t)值与模板拷贝数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重现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人工污染药品增菌10 h后即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方法不仅缩短了药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时间,还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有效防止“假阴性”结果的发生,能够作为确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内参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微流控芯片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一灵 王淑娟 +5 位作者 李琼琼 胡颖 宋明辉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7-304,共8页
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开发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的等温检测方法,结合圆盘式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目标微生物。以stx1和stx2基因为靶点,设... 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开发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的等温检测方法,结合圆盘式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目标微生物。以stx1和stx2基因为靶点,设计和筛选适宜的RPA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验证了19株STEC菌株(含9种stx基因亚型)和21株非STEC菌株,并采用人工污染的牛肉样品对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进行评价。筛选出检测stx1和stx2基因的高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与美国农业部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南中STEC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al-timePCR)方法相比,目标基因检测的包容性和排他性均为100%。荧光RPA微流控芯片法在20 min内可同时进行32个反应,可检测STEC菌体灵敏度为9.5×10^(3)CFU/mL。根据GB 4789.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规定经增菌培养后在人工污染牛肉样品中可检测1 CFU/25 g的STEC污染,方法的相对正确度和相对检出水平均为100%。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荧光RPA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可检测常见stx基因亚型STEC菌株,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适用于STEC的高通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微流控芯片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stx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肌醇测定用菌株的筛选及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宁 范迪 +8 位作者 杨燕 王赢 徐琼 崔学文 房玉国 闻宏亮 秦峰 刘浩 范一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3,共6页
基于肌醇缺陷型酵母菌菌株的生长与培养液中肌醇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6株酵母菌对肌醇的生长特异性筛选实验,获得肌醇利用特异性菌株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CICC 1465。利用该菌进行食品中... 基于肌醇缺陷型酵母菌菌株的生长与培养液中肌醇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6株酵母菌对肌醇的生长特异性筛选实验,获得肌醇利用特异性菌株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CICC 1465。利用该菌进行食品中肌醇的定量检测方法研究,通过对4种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获得良好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10%以内)、回收率(92.3%~114.3%)及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10%以内),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肌醇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 酵母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PCR技术在麝香壮骨膏控制菌检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宏铎 李亚楠 +3 位作者 沙淼 夏天 崔迎 杨晓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44-3148,共5页
目的建立麝香壮骨膏控制菌检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双重荧光PCR体系。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fem B基因序列,铜绿假单胞菌根据ET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双重荧光PCR体系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研究,对国... 目的建立麝香壮骨膏控制菌检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双重荧光PCR体系。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fem B基因序列,铜绿假单胞菌根据ET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双重荧光PCR体系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研究,对国家药品评价性抽检品种麝香壮骨膏进行检测。结果271份麝香壮骨膏的生化与荧光PCR检测结果一致,均为未检出。双重荧光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灵敏度达到20、10 cfu/mL,且荧光信号无干扰,特异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可大幅缩短检测时间,且操作简便,为药品微生物检验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壮骨膏 控制菌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