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安溪秋季茶叶质量安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丽云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34-35,共2页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国际食品安全壁垒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2017-2019年秋季,在祥华、西坪、感德3个铁观音主要产区随机抽取样本219份,应用Agilent7890B-5977MSD检测仪,采用GB/T 23204-2008《茶...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国际食品安全壁垒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2017-2019年秋季,在祥华、西坪、感德3个铁观音主要产区随机抽取样本219份,应用Agilent7890B-5977MSD检测仪,采用GB/T 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茶叶样品均符合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卫生质量要求,同时发现茶叶中主要农药残留成分为虫螨腈、哒螨灵和联苯菊酯,且祥华、西坪、感德等不同产茶区检出率和残留量有所不同;提出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罗宗秀 苏亮 +5 位作者 李兆群 刘岩 蔡晓明 边磊 辛肇军 陈宗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灰茶尺蠖是我国茶树重要的食叶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给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本文对其性信息素缓释载体类型、诱捕器类型、诱捕器高度以及使用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以异戊二... 灰茶尺蠖是我国茶树重要的食叶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给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本文对其性信息素缓释载体类型、诱捕器类型、诱捕器高度以及使用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以异戊二烯橡胶塞为缓释载体对灰茶尺蠖雄虫具有最好的引诱效果,效果优于硅胶塞和PVC毛细管;5种测试诱捕器中,船型诱捕器最适合引诱灰茶尺蠖;当诱捕器置于茶树上部25cm时,引诱效果最好;诱捕器保持15 m的间距时,诱捕效率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应用于雄虫诱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性信息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农残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艺文 陈成聪 +1 位作者 庄明珠 金珊 《茶叶学报》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农药在茶树病虫害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农药大量、无节制的使用可能带来茶叶食品安全问题,并造成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相关研究,按照茶叶生产顺序,从鲜叶、加工、成品茶到贮存时的农药残留降解进程与... 农药在茶树病虫害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农药大量、无节制的使用可能带来茶叶食品安全问题,并造成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相关研究,按照茶叶生产顺序,从鲜叶、加工、成品茶到贮存时的农药残留降解进程与相关的农残降解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提高茶叶品质、保障生产和消费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降解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籽蛋白质微波辅助酶解制备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德勇 陈成聪 +2 位作者 颜阳蕾 张洁婷 叶乃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140,155,共7页
以碱提酸沉法制备茶树籽蛋白质,并用微波辅助酶解法制备茶树籽多肽。研究了胃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液pH值等工艺因素对酶解产物的蛋白质水解度和多肽浓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微波辅助酶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以碱提酸沉法制备茶树籽蛋白质,并用微波辅助酶解法制备茶树籽多肽。研究了胃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液pH值等工艺因素对酶解产物的蛋白质水解度和多肽浓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微波辅助酶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产物的蛋白质水解度和多肽浓度随着加酶量提高和水解时间延长呈稳定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随着水解温度提高和酶解液pH值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酶解液pH值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微波辅助酶解工艺可显著缩短蛋白质酶解进程、提高酶解液中多肽的含量,在胃蛋白酶用量60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min、酶解液pH值3.5等的优化条件下,酶解产物的蛋白质水解度为13.65%、多肽浓度为13.1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籽 蛋白质 微波 酶解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应用技术 被引量:29
5
作者 边磊 苏亮 蔡顶晓 《中国茶叶》 2018年第2期5-8,共4页
高效精准和环境友好是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采用LED诱虫光源和风吸式杀虫设备,克服了传统频振式电网型杀虫灯在茶园应用中的缺陷,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显著降低了天敌昆... 高效精准和环境友好是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采用LED诱虫光源和风吸式杀虫设备,克服了传统频振式电网型杀虫灯在茶园应用中的缺陷,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显著降低了天敌昆虫的诱杀量,同时提高了杀虫灯对小体型害虫的诱杀效果。该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有效防控距离可达65 m,尺蠖类害虫可达100 m,悬挂高度高于茶棚面40 cm或60 cm,光控模式下工作3 h对茶园害虫诱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源 杀虫灯 茶树害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
6
作者 周子钦 陈浩翔 +4 位作者 王星宇 蔡佳茵 林凌奇 林梓溪 陈李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63-70,共8页
研究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为使用甲维盐防治灰茶尺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灰茶尺蠖取食0.0091 mg·L^(-1)甲维盐浸叶法处理的茶梢芽下第2叶对发育历期、存活率、繁... 研究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为使用甲维盐防治灰茶尺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灰茶尺蠖取食0.0091 mg·L^(-1)甲维盐浸叶法处理的茶梢芽下第2叶对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成虫寿命及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甲维盐处理组的灰茶尺蠖幼虫期存活率(70.00%)、幼虫期总取食量(3211.58 mm^(2))、种群内禀增长率(r=0.1241 d^(-1))、净增殖率(R0=71.14粒卵·雌^(-1))和繁殖力(187.21粒卵·雌^(-1))均显著降低(清水对照组分别为98.00%、4529.36 mm2、0.1325 d^(-1)、82.18粒卵·雌^(-1)和205.45粒卵·雌^(-1));幼虫期(30.40 d)、平均世代周期(T=34.36 d)和总产卵前期(TPOP=32.37 d)则显著延长(清水对照组分别为29.14、33.28和31.55 d)。研究得出0.0091mg·L^(-1)浓度甲维盐处理对灰茶尺蠖种群取食量、发育历期及种群扩增速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甲维盐 发育历期 取食量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茶树体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永春 陈金发 +6 位作者 赵峰 王淑燕 王鹏杰 周鹏 欧阳立群 金珊 叶乃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0-518,共9页
为了研究草甘膦在茶树中的转运和代谢,通过向幼龄茶树和成年茶树定量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幼龄:0.9 g·m^-2;成年:1.5、4.5 g·m^-2和15 g·m^-2),并在喷施后的1、4、7、15 d和40 d取样,测定茶树各部位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 为了研究草甘膦在茶树中的转运和代谢,通过向幼龄茶树和成年茶树定量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幼龄:0.9 g·m^-2;成年:1.5、4.5 g·m^-2和15 g·m^-2),并在喷施后的1、4、7、15 d和40 d取样,测定茶树各部位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含量,以探究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茶树根部喷施草甘膦后,茶树中的草甘膦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根、叶和茎;而氨甲基膦酸主要积累于茶树根部,幼龄茶树茎和叶中也可检测到氨甲基膦酸(0~0.33 mg·kg^-1),成年茶树茎和叶未检测到氨甲基膦酸。施药40 d后,幼龄茶树在0.9 g·m^-2施药剂量下,根、茎和叶中未检测到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成年茶树在1.5~15 g·m^-2施药剂量下,根中仍检测到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分别为2.26~26.73 mg·kg^-1和0.21~2.59 mg·kg^-1,茎和叶中草甘膦残留量较低,为0~0.29 mg·kg^-1。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初步探明了草甘膦被茶树内吸后在不同部位的转运、代谢和富集规律,可为茶园草甘膦的科学管控及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 残留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茶多酚工艺优化及萃取物茶多酚对化妆品的功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志旭 陈金发 +2 位作者 张杨波 陈成聪 林海燕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2-466,共5页
以安溪铁观音茶叶为原料,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装置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使用40%重量5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将茶叶粉碎到20目,可以使茶多酚的得率达到90.6%。添加1%茶多酚到精华乳中,可以提高其总还原氧化能力,增强保水性,较大... 以安溪铁观音茶叶为原料,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装置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使用40%重量5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将茶叶粉碎到20目,可以使茶多酚的得率达到90.6%。添加1%茶多酚到精华乳中,可以提高其总还原氧化能力,增强保水性,较大提升了化妆品的功效,为茶多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超临界CO2 化妆品 总还原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可追溯茶叶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路星 鲁瑶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1期22-25,共4页
可追溯体系建设是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推行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是迫切而必要的,它既是茶产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我国茶叶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实施管理,介绍可追溯... 可追溯体系建设是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推行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是迫切而必要的,它既是茶产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我国茶叶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实施管理,介绍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RFID技术、“物联网+”体系、条码技术等技术支持,展望可追溯茶叶体系建设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质量安全管理 信息 可追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嵊州市明山茶叶标准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调查分析
10
作者 高宇 苏亮 +1 位作者 钱晓东 徐梦蕾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91-92,共2页
嵊州市明山茶场是首批全国茶叶标准园,但新茶园的茎叶部害虫危害程度日渐加重。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园区内常发病害有5种,均为叶部病害;主要害虫(螨)共20科32种,危害较严重的种类有小贯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 嵊州市明山茶场是首批全国茶叶标准园,但新茶园的茎叶部害虫危害程度日渐加重。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园区内常发病害有5种,均为叶部病害;主要害虫(螨)共20科32种,危害较严重的种类有小贯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昆虫共14科20种,捕食性蜘蛛共4科4种,病原性天敌3种。调查结果可为更好地开展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标准园 病虫害 天敌 调查 浙江嵊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铁观音香气与滋味的化学品质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春梅 李明金 +4 位作者 李新月 叶乃兴 陈成聪 高水练 金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7-167,共11页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成分组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香气和滋味成分与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属性的相关关系;通过呈味物质品评实验验证滋味成分与滋味属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香型铁观音的感官品质具有地域特性,香气物质以萜类为主,其次是酯类;含水量、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总量和茶黄素含量是评价清香型铁观音滋味品质的主要生化因子。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地域特性,解析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化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铁观音 香气 滋味 感官属性 关联分析 化学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有转移危害茶树的可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晓玲 陈成聪 +6 位作者 李宁 刘丰静 董亚南 钱肖娜 邢玉娴 刘苗苗 李喜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寄主范围极广。本文比较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茶树和玉米叶片的生长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茶树叶片的初孵草地贪夜蛾幼虫 8 d 死亡率高达 100%。3 龄(9 日龄)草地...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寄主范围极广。本文比较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茶树和玉米叶片的生长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茶树叶片的初孵草地贪夜蛾幼虫 8 d 死亡率高达 100%。3 龄(9 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茶树叶片的幼虫体重增长量显著低于以玉米叶为食的幼虫;取食 3 d 和 6 d 后,以茶树叶片为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体重分别是以玉米叶为食的幼虫体重的 35.58%和36.67%。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长适合度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主要表现为:(1)8 d后,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 3 龄幼虫存活率比取食茶树叶片的幼虫高出 20%;(2)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成功化蛹率为 54.17%;(3)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且蛹重、蛹长和蛹宽极显著低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的蛹。尽管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长适合度较低,但是由于茶园中存在草地贪夜蛾嗜食的杂草,初孵幼虫可以杂草为食,3 龄以上幼虫可取食茶树叶片并成功化蛹。因此,推测一旦草地贪夜蛾误迁入茶园,在茶园中的嗜食杂草被其食光后,其幼虫很有可能进一步危害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草地贪夜蛾 危害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EoSP1的克隆、时空表达及对饥饿的表达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新 陈成聪 +2 位作者 杜琴 李喜旺 孙晓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9-680,共12页
丝氨酸蛋白酶是鳞翅目昆虫消化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酶。本研究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中克隆到一条丝氨酸蛋白酶基因EoSP1并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表达特性。EoSP1基因序列全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9.53 kDa,等... 丝氨酸蛋白酶是鳞翅目昆虫消化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酶。本研究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中克隆到一条丝氨酸蛋白酶基因EoSP1并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表达特性。EoSP1基因序列全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9.53 kDa,等电点为5.44。经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比对,EoSP1含有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催化位点(H95,A161和S328)及蛋白互作结构域,与蓓带夜蛾(Mamestra configurata)中SPs亲缘关系较近。进一步获得了与EoSP1-GST融合蛋白大小接近的目的蛋白。qRT-PCR分析发现,EoSP1在幼虫期的表达显著高于成虫、蛹和卵期,并在幼虫中肠中特异性表达;饥饿处理后EoSP1表达下降,恢复饲喂后表达量接近对照组。以上结果为茶尺蠖消化酶功能解析及抗虫新靶点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丝氨酸蛋白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农药须注意更新换代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宗秀 苏亮 陈宗懋 《中国茶叶》 2018年第3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更新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更新限用或禁用农药名单,加之茶园害虫已对部分农药产生较高抗性,因此茶园农药须注意更新换代。本文梳理了目前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推荐了几种用于防治茶树害虫的新农药。
关键词 茶园 农药 水溶性 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茶卷叶蛾长体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慧玲 张辉 +6 位作者 陈金发 苏亮 王定锋 李良德 王庆森 曾明森 吴光远 《茶叶学报》 201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在实验室控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营养对长体茧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体茧蜂寿命长短依次为18℃>21℃>24℃>27℃>30℃,在18~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长体茧蜂的寿命显著缩短;雄蜂寿命明显短于雌蜂。补充营养对雌... 在实验室控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营养对长体茧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体茧蜂寿命长短依次为18℃>21℃>24℃>27℃>30℃,在18~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长体茧蜂的寿命显著缩短;雄蜂寿命明显短于雌蜂。补充营养对雌蜂寿命的影响大于对雄蜂寿命的影响,在18~27℃条件下,补充营养显著提高了雌蜂的寿命,在30℃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卷叶蛾 长体茧蜂 温度 补充营养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气物质进行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与遗传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祥瑞 杨军 +3 位作者 林梓溪 马定国 王让剑 陈常颂 《茶叶学报》 2021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选择12个代表性的乌龙茶品种(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基于SPME-GC-MS方法获得香气物质表型数据,探索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技术流程。当取样比例为25%时,采用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可以获得‘金牡丹’、‘铁观音’、‘悦茗香’3个核心种质,乙酸... 选择12个代表性的乌龙茶品种(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基于SPME-GC-MS方法获得香气物质表型数据,探索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技术流程。当取样比例为25%时,采用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可以获得‘金牡丹’、‘铁观音’、‘悦茗香’3个核心种质,乙酸苄酯、香叶醇、橙花叔醇、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7个核心香气物质。结合SSR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差异分析,核心种质与原生种质2个种群间,在7个表型性状上无显著遗传差异。初步搭建成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与遗传评估分析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核心种质 分析流程 香气物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园瓢甲科昆虫名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宇 陈成聪 +2 位作者 苏亮 边磊 徐梦蕾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5期8-12,共5页
瓢虫是茶园中最常见和重要的天敌类群之一,除了极少数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大多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性瓢虫可长期捕食多种茶树主要害虫,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很好。本文整理了国内各产茶地区的瓢虫科昆虫资料,增补了近10a的新种类,记... 瓢虫是茶园中最常见和重要的天敌类群之一,除了极少数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大多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性瓢虫可长期捕食多种茶树主要害虫,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很好。本文整理了国内各产茶地区的瓢虫科昆虫资料,增补了近10a的新种类,记录了9亚科42属131种瓢虫及其已知寄主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瓢甲科 名录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茶树叶片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永春 王淑燕 +5 位作者 王鹏杰 陈金发 周鹏 欧阳立群 赵峰 叶乃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94-401,499,共9页
以金观音茶树为试材,将草甘膦定量施于栽培基质,通过观察叶片的表观药害,并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草甘膦施用前(0天)和施用后(7天和33天)叶片中的农药残留(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及生化成分(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含量变... 以金观音茶树为试材,将草甘膦定量施于栽培基质,通过观察叶片的表观药害,并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草甘膦施用前(0天)和施用后(7天和33天)叶片中的农药残留(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及生化成分(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含量变化,从而科学地评估草甘膦的使用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施用33天,茶树叶片未见明显药害表征,但可检测到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草甘膦施用后,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总量降低,生物碱总量先升后降;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草甘膦施用前后样品组间的茶氨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谷氨酰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综上,茶园草甘膦的施用不易使茶树叶片产生明显的药害表征,但可在茶树叶片中残留较长时间,并显著改变茶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因此,建议茶园尽量不使用草甘膦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草甘膦 生化成分 氨基酸 儿茶素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对铁观音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贯威 刘平香 +4 位作者 陈金发 王国庆 陈红平 刘新 鲁成银 《中国茶叶》 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监测了内包装袋和铁观音茶叶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铁观音2种内包装袋样品中共检出4种PAEs,总含量在4187.5~15312.5μg/kg之间。不同香型的铁观音中PAEs检出率为100%,总含量为190.5~10...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监测了内包装袋和铁观音茶叶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铁观音2种内包装袋样品中共检出4种PAEs,总含量在4187.5~15312.5μg/kg之间。不同香型的铁观音中PAEs检出率为100%,总含量为190.5~1052.5μg/kg。铁观音茶叶样品经不同包装材料包装,在常温和4℃的储存条件下,90 d的储存时间内,PAE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包装材料中的PAEs向茶叶中迁移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包装材料 邻苯二甲酸酯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