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许迪 程先军 +1 位作者 谢崇宝 李益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1,20,共6页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 ,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 3项重大科技成果 ,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 ,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 3项重大科技成果 ,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各种灌水技术的田间灌水设计参数和田间适宜条件、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的应用、不同平地方法间的组合应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些成果的取得 ,为我国田间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对提高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技术 波涌灌溉技术 水平畦田灌溉技术 激光控制平地技术 田间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灌溉排水改良盐碱地研究进展
2
作者 闫晓桐 常晓敏 +1 位作者 管孝艳 陶园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3,81,共10页
灌溉排水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性措施,它通过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方式,为盐碱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提供有效保障。基于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4年国内外关于灌溉排水改良盐碱地研究领域的文献进... 灌溉排水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性措施,它通过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方式,为盐碱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提供有效保障。基于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4年国内外关于灌溉排水改良盐碱地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攀升趋势,发文较多的期刊有《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等,发文较多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其中我国在该领域的影响较为显著。当前该领域在暗管排水排盐、微咸水灌溉、滴灌控盐等方向较为活跃,未来将朝着精准控盐技术创新优化、综合改良体系构建等方向发展,以深入应对极端气候精准控盐挑战,并探索生态水文控盐技术等新型改良措施,助力盐碱地改良与土地生态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排水 盐碱地治理 CiteSpace软件 聚类分析 前沿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管灌溉技术及其田间工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益农 杨继富 +2 位作者 刘长安 李杰 李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7师 12 7团承担的“干旱地区规模化灌溉农业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工作 ,介绍闸管灌溉技术及其田间工程系统的设计步骤 ,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和简单的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按常规使用年... 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7师 12 7团承担的“干旱地区规模化灌溉农业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工作 ,介绍闸管灌溉技术及其田间工程系统的设计步骤 ,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和简单的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按常规使用年限、系统移动次数及灌溉控制长度 ,系统每公顷投资为 75~ 2 40元。由此可见 ,闸管灌溉技术的投资强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管灌溉技术 田间工程系统 设计 地面节水灌溉 水力计算 运行管理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玲 许建中 杨继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3,共2页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统一规划,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增加投入,全面开展现行标准的复审与修订,抓紧组织编制一批新的标准,...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统一规划,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增加投入,全面开展现行标准的复审与修订,抓紧组织编制一批新的标准,加强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建设,加强行业技术监督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技术标准 复审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地面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益农 杨继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改进 地面灌溉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技术监督的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本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产品市场及质量状况,分析了我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模式,指出应大力开展节水灌溉产品质量认证。在分析现有工作条件基础后,提出了开展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节水灌溉产品 质量技术监督 产品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方法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研究
7
作者 赵华 许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1,共6页
利用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先期数据和经验,构建基于Bayes方法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利用该方案对塑料管材和滴灌灌水器以及旋转式喷头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新样本抽样。结果表明,产品检验样本量降低率E主要与先验产品合格... 利用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先期数据和经验,构建基于Bayes方法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利用该方案对塑料管材和滴灌灌水器以及旋转式喷头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新样本抽样。结果表明,产品检验样本量降低率E主要与先验产品合格率方差S2R和先验产品合格率均值Ra有关,对小于1 200的常用产品批量,S2R=0.002和Ra=0.95下的塑料管材和滴灌灌水器以及旋转式喷头的产品检验样本量降低率分别高于62%和85%。基于Bayes方法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可在保证与现行常规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效果相同条件下,使产品质量检验新样本的抽样数量降低20%以上,从而达到有效减少抽样数量、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产品质量 抽样检验 BAYE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战略研究
8
作者 刘钰 杨继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节水灌溉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分析
9
作者 高本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9,共4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应用及质量技术监督现状,在分析我国节水灌溉设备产品可供采用的质量技术监督模式及现有工作条件基础上,指出应大力开展节水灌溉设备产品认证并叙述了开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开展节水灌溉... 简要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应用及质量技术监督现状,在分析我国节水灌溉设备产品可供采用的质量技术监督模式及现有工作条件基础上,指出应大力开展节水灌溉设备产品认证并叙述了开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开展节水灌溉设备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设备产品 质量技术监督体系 监督抽查 质量检验 生产许可证 产品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期内冬小麦不同灌溉制度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孟娇 张晓涛 +1 位作者 党红凯 蒋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研究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轮作期内冬小麦不同灌溉制度对雨养旱作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小麦生长季设置5种灌溉制度:IS0(不灌水)、IS1(拔节期灌水)、IS2(拔节和扬花期灌水)、IS3(起身、扬花和灌浆期灌水)和IS4(起身、拔节、扬... 为研究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轮作期内冬小麦不同灌溉制度对雨养旱作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小麦生长季设置5种灌溉制度:IS0(不灌水)、IS1(拔节期灌水)、IS2(拔节和扬花期灌水)、IS3(起身、扬花和灌浆期灌水)和IS4(起身、拔节、扬花和灌浆期灌水),分析了冬小麦季不同灌溉制度对后茬作物夏玉米生长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有效降雨利用、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通过TOPSIS-熵权法对耗水量、降雨利用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4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夏玉米季0~30 cm土层的含水率最低,30~60 cm土层的含水率最高,60~100 cm土层的含水率较低;夏玉米生长季的降雨利用率随冬小麦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IS0的降雨利用率最高,达54.31%,IS1、IS2、IS3、IS4分别较IS0降低了7.81%、24.98%、27.49%、28.32%;随着冬小麦灌溉次数的增加,夏玉米季的总耗水量呈增加趋势,IS1、IS2、IS3、IS4的耗水量分别较IS0提高了5.98%、7.23%、14.35%、20.77%;除IS2外,夏玉米的籽粒产量整体上随冬小麦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其中IS2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为17 593.87 kg/hm2和3.43 kg/m3;IS2的相对接近度约为0.60,相较其他灌溉制度更高,在灌溉制度评价上最优;冬小麦在拔节期和扬花期灌溉两次水(IS2,总灌水量为150 mm),在保证后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和轮作节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降雨,水分利用效率整体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灌溉 夏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有效降雨量 TOPSIS-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量灌溉决策定量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5
11
作者 蔡甲冰 刘钰 +1 位作者 雷廷武 许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1-537,共7页
按照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SPAC)理论,灌溉决策的指标可分为三类:土壤水分、作物水分生理状况和气象因素。对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了详细的阐述。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方面,时域反射仪(TDR)技术、微波技术、近红外辐射等的应用,使... 按照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SPAC)理论,灌溉决策的指标可分为三类:土壤水分、作物水分生理状况和气象因素。对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了详细的阐述。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方面,时域反射仪(TDR)技术、微波技术、近红外辐射等的应用,使监测更加准确和便利;用于灌溉决策的作物水分生理信息监测包括:细胞液浓度、叶/水势、茎果微变化、生理电阻电容、声发射等,从目前国际上研究情况来看,叶冠层温度和茎流变化是指示作物水分状况较好的指标;在估算大气蒸发力方面,以参考作物蒸散量为指标,估计作物参考蒸散量的方法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推荐的Penman Monteith方法较为精细。并对目前灌溉决策指标的综合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作为精准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精量控制灌溉"今后的发展方向,建议以通过对作物、土壤、气象复合系统的分析和判断,指导灌溉的适时和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灌溉 灌溉决策 指标 土壤墒情 蒸腾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涌灌溉技术田间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群昌 许迪 +1 位作者 谢崇宝 黄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40,共6页
利用地面灌溉模型对波涌灌溉条件下地表水流及入渗过程进行模拟 ,在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资料对比基础上 ,确定适宜的田间灌水参数 ,即土壤入渗强度、田块规格、田面坡度、入地流量、田间微地形等的变化范围 ,给出适合于波涌灌水方法应用... 利用地面灌溉模型对波涌灌溉条件下地表水流及入渗过程进行模拟 ,在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资料对比基础上 ,确定适宜的田间灌水参数 ,即土壤入渗强度、田块规格、田面坡度、入地流量、田间微地形等的变化范围 ,给出适合于波涌灌水方法应用的田间组合条件 ,提出波涌灌水技术对壤类土质的田间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涌灌溉 田间适应性 灌水参数 灌溉效率 灌水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除涝排水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少丽 许迪 +2 位作者 陈皓锐 韩松俊 焦平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349,共7页
从农田涝灾风险评估、农田除涝排水工程技术、农田除涝排水管理3个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农田除涝排水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明确指出未来的重点方向是:研究变化环境下的农田涝灾演变规律,构建人... 从农田涝灾风险评估、农田除涝排水工程技术、农田除涝排水管理3个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农田除涝排水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明确指出未来的重点方向是:研究变化环境下的农田涝灾演变规律,构建人工-自然复杂条件下的农田涝灾预测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满足作物产量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农田涝灾综合控制标准,提升传统农田除涝治理技术水平与管理模式,探讨现代化除涝技术与传统除涝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视农田排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适宜不同类型区的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相结合、灌溉排水与沟塘湿地调蓄净化相结合、排水资源循环灌溉再利用与除涝抗旱相结合的农田排水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除涝 涝灾 风险评估 排水工程 排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 被引量:24
14
作者 许迪 龚时宏 +2 位作者 高本虎 刘群昌 余根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1,共6页
在对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现状进行评述基础上,指出节水灌溉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了影响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的主要成因,提出改善和提高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在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层面,应建立有效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 在对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现状进行评述基础上,指出节水灌溉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了影响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的主要成因,提出改善和提高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在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层面,应建立有效的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测机构的职能,通过产品认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和完善节水灌溉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使中国节水灌溉产品标准与检测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在企业层面,应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技术进步促动产品质量的提高与改进,增强产品质量管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产品 质量 标准 监督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点源施肥灌溉对土壤氮素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久生 张建君 任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66,共6页
利用室内试验 ,研究了点源施肥灌溉条件下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分布规律。试验土壤为砂壤土 ,滴头流量的变化范围为 0 .6~ 7.8L / h、灌水量为 6~ 15 L、肥液 (NH4 NO3)浓度为 10 0~ 70 0 m g/ L。销态氮在距滴头 17.5 cm范围内呈均匀分... 利用室内试验 ,研究了点源施肥灌溉条件下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分布规律。试验土壤为砂壤土 ,滴头流量的变化范围为 0 .6~ 7.8L / h、灌水量为 6~ 15 L、肥液 (NH4 NO3)浓度为 10 0~ 70 0 m g/ L。销态氮在距滴头 17.5 cm范围内呈均匀分布 ,其浓度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湿润边界上硝态氮产生累积 ;肥液浓度是影响硝态氮分布的主要因子。在距滴头 15 cm范围内 ,滴头流量和灌水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的影响不明显 ,在此范围以外 ,随滴头流量的增大或灌水量的减小 ,硝态氮浓度增加。铵态氮浓度在滴头附近出现高锋值 ,肥液浓度越高 ,锋值越大 ,且施肥灌溉对铵态氮分布的影响范围较小 ,一般在距滴头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点源施肥 灌溉 土壤 氮素分布 试验 硝氮 铵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8
16
作者 雷波 刘钰 许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了估算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基于灌区尺度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和方法,将不同节水措施实现的灌溉节水量分为"毛节水量"和"净节水量",用于区分目前关于"工程节水量"和"真实节水量"的... 为了估算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基于灌区尺度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和方法,将不同节水措施实现的灌溉节水量分为"毛节水量"和"净节水量",用于区分目前关于"工程节水量"和"真实节水量"的争论。毛节水量指由于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渗漏损失和田间蒸发等而少引的灌溉水量。净节水量指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的无效消耗水量和无效流失水量之和。案例分析在徒骇马颊河流域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基础上分别估算了节水灌溉率提高20%和40%两种场景的节水量。估算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很大,但主要是毛节水量,即减少了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而净节水量的节水潜力不大。这是由于大多数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减少渗漏损失,而减少的耗水量相对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指标 估算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规模化农业类型区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初步成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继富 李益农 +1 位作者 李福祥 贾绿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总结了 2 0 0 0年在新疆兵团农七师 12 7团进行的田间闸管灌溉技术和改进畦沟灌溉技术的初步成果 :①在棉花沟灌区 ,闸管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率达到了 80 %以上 ,比现状节水 3 0 %~ 40 % ,而且节地省劳效果明显。②通过灌溉技术要素... 本文总结了 2 0 0 0年在新疆兵团农七师 12 7团进行的田间闸管灌溉技术和改进畦沟灌溉技术的初步成果 :①在棉花沟灌区 ,闸管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率达到了 80 %以上 ,比现状节水 3 0 %~ 40 % ,而且节地省劳效果明显。②通过灌溉技术要素的的优化组合 ,其田间水利用率也达到了 80 % ,比现状节水 3 0 %左右 ,说明只要合理确定畦沟规格并实行封闭灌溉 ,精心管理 ,即使不增加任何设备投资也可以有效地改进地面灌溉状况。③根据试验结果得知 ,现状地面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率为 45 %左右 ,节水潜力为 2 5 %~ 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地面灌溉 闸管灌溉 试验示范 节水灌溉 田间应用设计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研究评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皓锐 黄介生 +1 位作者 伍靖伟 杨金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2-880,共9页
在阐述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内涵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主要由灌区土壤、作物、气候、灌溉工程、灌溉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空间变异性和回归水利用导致;现有灌溉用水效... 在阐述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内涵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主要由灌区土壤、作物、气候、灌溉工程、灌溉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空间变异性和回归水利用导致;现有灌溉用水效率指标应该拓宽供水效益内涵,同时在经济条件约束下来考虑回归水的再利用;现有各类指标随尺度变化规律并不固定,主要原因是尺度效应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现有尺度效应转换研究都是单独针对空间变异或回归水重复利用而进行,缺少对两者的综合,更缺乏成熟的尺度转换公式。今后需要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尺度转换理论进行攻关,同时还应兼顾水循环伴生过程的尺度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用水效率 尺度效应 尺度转换 水分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作物用水特征及现代农业灌溉技术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宝忠 彭致功 +3 位作者 雷波 杜丽娟 王蕾 刘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3,共7页
理清农作物用水特征、灌溉技术模式、现代农业灌溉体系等问题,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综合农业分区为基础,重点以黄淮海小麦产区、东北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四川盆地水稻产... 理清农作物用水特征、灌溉技术模式、现代农业灌溉体系等问题,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综合农业分区为基础,重点以黄淮海小麦产区、东北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四川盆地水稻产区、内蒙古东部牧区、广西甘蔗产区及新疆棉花产区等为主要分区,分析了典型作物的灌溉制度特点与规律,筛选出优化技术模式,同时提出了现代农业灌溉的技术特点及政策保障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对各综合农业分区主要作物采用优化灌溉制度,保证作物缺水敏感期水分供应,节约灌溉水量,稳产同时提高水分生产率;(2)针对各综合分区特点及限制因素,筛选出先进节水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确保优化灌溉制度精准实施,实现了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3)为适应和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灌溉技术及其相应的融资机制、水权管理机制等政策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 用水效率 技术模式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灌溉水流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久生 饶敏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内蒙古风沙区一种砂土和壤质砂土的春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了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系数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中畦田坡度基本一致 ,畦长均为 60 m ,畦宽变化范围为 1~ 4m ,单... 在内蒙古风沙区一种砂土和壤质砂土的春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了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系数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中畦田坡度基本一致 ,畦长均为 60 m ,畦宽变化范围为 1~ 4m ,单宽流量为 3 .8~ 15 .2 L / ( s· m )。结果表明 ,畦田水流推进曲线可用幂函数表示。在所研究的畦田中 ,1m宽度的畦田灌水效率最低 ,宽度 2 m和 3 m的畦田灌水效率相近 ,畦宽由 3 m增加到 4m时 ,灌水效率呈降低趋势 ,因此试验条件下的畦田适宜宽度为 2~ 3 m。对所研究的土壤来说 ,春小麦生育期内平均灌水效率 (田间水利用系数 )仅为 0 .5左右 ,与规范规定值 ( 0 .90以上 )尚有很大差距。利用水量平衡法求出的土壤入渗参数和观测的入渗时间 ,计算了入渗水深均匀系数。结果表明 ,入渗水深均匀系数随畦宽的变化趋势与灌水效率相同 ,但可以达到 0 .8以上。对地面灌溉来说 ,高均匀系数并不一定意味着高灌水效率 (田间水利用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灌溉 水流特性 灌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