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影“制片人中心制”的家具设计管理创新研究
1
作者 肖羽婧 陈亮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1,共6页
通过分析“制片人中心制”的定位、职责、发展历程及其优势,进而探讨与之相呼应的家具企业设计项目管理模式。基于此,揭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制片人中心制”电影制作模式与家具设计项目在工作流程、涉及内容、团队成员构成以及... 通过分析“制片人中心制”的定位、职责、发展历程及其优势,进而探讨与之相呼应的家具企业设计项目管理模式。基于此,揭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制片人中心制”电影制作模式与家具设计项目在工作流程、涉及内容、团队成员构成以及任务目标四个方面存在的共通之处,提出了在家具设计项目管理中采用“产品经理中心制”,从风险管控、沟通管理、成本与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四个方面帮助设计项目从立项到投入市场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管理流程 家具设计项目管理 设计管理 设计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然到空间:生态艺术与美术馆关系的演化与逻辑张力
2
作者 韩昆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生态艺术与美术馆存在着空间上的逻辑悖论,也在互动发展中演化出新的关系。从以大地艺术为代表的早期实践,到20世纪90年代自然介入转化为视觉作品,再到当前美术馆场域的策展策略,生态艺术从单一环境议题发展为兼具审美与行动特质的多元... 生态艺术与美术馆存在着空间上的逻辑悖论,也在互动发展中演化出新的关系。从以大地艺术为代表的早期实践,到20世纪90年代自然介入转化为视觉作品,再到当前美术馆场域的策展策略,生态艺术从单一环境议题发展为兼具审美与行动特质的多元形态,美术馆也随这一趋势成为生态实验室和生态文化主体,共同推动着艺术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美术馆 展览史 场所与非场所 政治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艺术变为文明自身——基于“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的考察
3
作者 徐进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11,共6页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已先后在全国20余省(区、市)进行了巡展,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家艺术基金近年来立项资助的美术、书法、摄影和工艺美术类项目成果。巡展呈现了国家意识、民众生活与艺术重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优化着传统美术...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已先后在全国20余省(区、市)进行了巡展,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家艺术基金近年来立项资助的美术、书法、摄影和工艺美术类项目成果。巡展呈现了国家意识、民众生活与艺术重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优化着传统美术的创作和传播方式。青年艺术创作集体的呈现,理应被关注和思考,而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则更需构建具有中国精神、时代特点的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展览 中国艺术新视界 青年艺术 国家意识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见物”的理论问题
4
作者 陆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
“见物”关注媒介、材料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本文考察现当代艺术中“物”话题涉及的历史、现状,梳理其含义和面向、实践与理论,从而回答艺术何以“见物”的问题,探讨通向“物”涉及的“物”与图像、“物性”艺术和文化属性的话题。在辩... “见物”关注媒介、材料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本文考察现当代艺术中“物”话题涉及的历史、现状,梳理其含义和面向、实践与理论,从而回答艺术何以“见物”的问题,探讨通向“物”涉及的“物”与图像、“物性”艺术和文化属性的话题。在辩证、回溯中重拾“物”的重要性,论述“见物”在艺术创作、史论研究中给我们的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物性 现成品 极简主义 达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战争片:70年演进与价值审视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进毅 赵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共3页
战争片是电影创作史中不可忽略的类型影片之一。中国战争片先后经历了新中国萌芽"十七年"时期、"十年文革"时期、改革开放繁荣时期及新世纪工业与商业融合时期四次演变,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产生出诸多优秀作... 战争片是电影创作史中不可忽略的类型影片之一。中国战争片先后经历了新中国萌芽"十七年"时期、"十年文革"时期、改革开放繁荣时期及新世纪工业与商业融合时期四次演变,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产生出诸多优秀作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战争片的演进历程,旨在探寻其中蕴含的创作观念与技巧,期待为未来中国战争片的创作,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战争片 创作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电影的重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进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15,共6页
全球化的本质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运行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电影经过115年发展,在全球电影业中已占据重要一席。在近年全球电影总增速不足5%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则贡献出65%的增量,可谓成为促使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引擎之... 全球化的本质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运行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电影经过115年发展,在全球电影业中已占据重要一席。在近年全球电影总增速不足5%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则贡献出65%的增量,可谓成为促使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引擎之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全球竞争,使中国电影处于双重互动中。在“引进来”与“走出去”“融进去”的过程中,中国电影还须回归电影本体,理性且充分地表达中华文化,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关怀传递给世界各国的观众,精心构建对外话语分层机制,增强自主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电影 海外资本 全球竞争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传·情》:粤剧审美的时代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7-120,共4页
粤剧《白蛇传·情》由舞台走向银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通过影像技术加持,成功地将“戏”与“影”及“情”与“景”融为一体,彰显了戏曲艺术的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展示出传统艺术在大众消费时代的自我突围,有力提升了戏曲艺术在... 粤剧《白蛇传·情》由舞台走向银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通过影像技术加持,成功地将“戏”与“影”及“情”与“景”融为一体,彰显了戏曲艺术的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展示出传统艺术在大众消费时代的自我突围,有力提升了戏曲艺术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和戏曲电影在市场运作中的活跃度,为戏曲电影的创作传播提供了经验参考。戏曲电影这一中国独有的类型片,历经百余年的艺术形式建构,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情》 戏曲电影 审美 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20年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与系列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包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在内部产业化改革和外部渐进式开放的双重推引下,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历经浴火重生走向了显在的耗散结构,于产业升级中完成了从国产大片到中小成本影片、从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电影的历时性蜕变;并在20年的有效实践中达成了包含武侠片、喜... 在内部产业化改革和外部渐进式开放的双重推引下,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历经浴火重生走向了显在的耗散结构,于产业升级中完成了从国产大片到中小成本影片、从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电影的历时性蜕变;并在20年的有效实践中达成了包含武侠片、喜剧片、战争片、爱情片、惊悚片在内的类型制式拓展与艺术形态转向。而在当下,从类型电影到系列电影的系统演化已是国产影像在地生成与持续存在的常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系统演化 类型制式 类型电影 系列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类型·美学——“十七年”时期的喜剧电影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静 包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6-50,共5页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苏争霸日趋激烈,东西方各国也因选边站队的冷战格局而二元对立。当领受共产主义教化的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击垮外强中干的国民党武装后,基于相应历史沉淀、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考量,领导者们在政治体制、经济模...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苏争霸日趋激烈,东西方各国也因选边站队的冷战格局而二元对立。当领受共产主义教化的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击垮外强中干的国民党武装后,基于相应历史沉淀、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考量,领导者们在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外交布局上选择了亲近苏联社会主义正营,由是,甫一成立的新中国即成为两极冷战的东方前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美苏争霸 冷战格局 经济模式 地缘政治 十七年 历史沉淀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发生与系列电影萌芽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2-55,共4页
当中华大地从古老的晚期帝国向现代的民族国家转型时,中国早期电影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普遍性的认识--接受--创造的过程,且经历了较为缓慢的借鉴与模仿的阶段。单就电影的放映来说,它首先得益于外国人自制影片在中国的无固定场... 当中华大地从古老的晚期帝国向现代的民族国家转型时,中国早期电影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普遍性的认识--接受--创造的过程,且经历了较为缓慢的借鉴与模仿的阶段。单就电影的放映来说,它首先得益于外国人自制影片在中国的无固定场所放映,在获得一定利润之后才是有自建影院的固定场所展映;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开始参与进来,通过模仿与借鉴,经历大致相同的过程后也开设了自己的影院。相对而言,中国人自己开始电影制片和发行的过程亦是如此。也正是在对欧美系列长片借鉴与模仿的基础上,才有了中国系列电影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电影制片 中国早期电影 国家转型 影院 放映 模仿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沉潜到流转:抗日战争与民族系列电影
11
作者 包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2,共6页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因循现实社会的多重困境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系列电影的创作也延宕出截然相反的两种面向。究其肇始之因源于1931年起的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前者在事实上打破了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展开...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因循现实社会的多重困境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系列电影的创作也延宕出截然相反的两种面向。究其肇始之因源于1931年起的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前者在事实上打破了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展开,导致商业电影的稳定形态无以为继,不规则的状态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晚期;后者则将“战争与和平”的边界进行了人为的识别与隔离,促成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与战时电影、战后电影。由是,民族系列电影的存在形式开始转为沉潜,并在销匿中走向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黄金时代” 全面抗战 战后电影 沉潜与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展会驱动家具设计创新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洪宇 谭玉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2,共5页
《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创新驱动成为家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展会集行业各创新要素与主体,整合家具、设计、科技、文化等领域资源,共创设计支持、设计奖、设计教育等创... 《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创新驱动成为家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展会集行业各创新要素与主体,整合家具、设计、科技、文化等领域资源,共创设计支持、设计奖、设计教育等创新活动,营造优良创新氛围,成为助推我国家具设计创新的中坚力量。从要素主体、体系和产业三个层面,厘清大型展会与各家具设计创新要素与创新主体的协同关系,分析大型展会策划多元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大型展会实现产业融合的效能。最终,大型展会通过数字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构建家具设计创新“渠道”“模态”“集群”,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展会 家具设计创新 协同创新 创新活动 家具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